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新疆乌鲁木齐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梭伦改革时设立陪审法庭,它对所有公民开放。法庭的陪审员由所有等级的公民抽签选出。这一举措的重要作用是

A. 消除了公民之间的等级划分

B. 打破了贵族对司法权的垄断

C. 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

D. 维护了公民大会的最高权力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解负令”并没有满足平民提出的平分土地的要求,贵族阶级祖传的土地,亦即非因高利贷收进的抵押土地仍旧归贵族所有。对此解读正确的是“解负令”

A.将公民内部的阶层融为一体

B.解放了雅典的奴隶群体

C.壮大了贵族阶层的政治力量

D.巩固了雅典的城邦体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恩格斯说:“梭伦解开了一系列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这是在评价梭伦

A. 颁布“解负令”

B. 给公民发放津贴

C. 建立“四百人会议”

D. 按年收入多少将公民分为四等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在梭伦当选为执政官前,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忧心的主要问题是

A.民主制度面临威胁 B.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

C.自己将被陶片放逐 D.城邦遭到外邦人攻击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梭伦改革废除债务、禁止借贷以人身作担保和抵押、释放因欠债而卖身为奴的公民;公元前4世纪,罗马法废除债务奴隶制。两者的共同影响不包括

A. 调整了社会内部不同阶层之间的关系

B. 扩大了奴隶主阶级统治的社会基础

C. 走上了掠夺和奴役外邦奴隶的道路

D. 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成为社会内部最主要的矛盾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对下图信息的正确解读是

梭伦改革前夕,雅典贵族展开激烈的辩论

A.辩论背景:平民反抗激烈,贵族统治危机

B.辩论目的:推翻君主专制,实行贵族的集体领导

C.辩论各方:平原派、海岸派、山地派

D.辩论结果:支持梭伦以地域组织代替氏族组织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商鞅变法规定,禁止父子兄弟共同住在一间房子里,一家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必须分居另立户籍,否则加倍征收赋税。秦统一后,这一规定推行到全国。这一规定

A.瓦解了传统的宗法制度 B.抑制了土地兼并

C.削弱了国家对农民的控制 D.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对于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相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都有利于思想文化的创新和繁荣 B.都对后世政治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C.都打破贵族依据血缘垄断政权局面 D.都采取的措施,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战国至汉初,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军功爵制

A. 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

B. 使宗法制得到很好的延续

C. 表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

D. 导致了分封制度彻底瓦解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甘龙曰:‘圣人不易名而教,知(智)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不劳而成功,缘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之。’”这段话反映的核心主张是

A. 遵循先代旧制

B. 因时进行变革

C. 加强思想控制

D. 强化专制统治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世人对战国时期秦国人有着薄恩礼,好生分的印象,造成这一印象的主要原因是商鞅变法采取了

A.奖励军功 B.奖励耕织 C.焚烧诗书 D.什伍连坐和告奸制度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毁镜”是北方草原地区拓跋鲜卑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常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的习俗。考古发现揭示随着鲜卑南迁,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有可能是

A. 政府禁止奢侈之风

B. 鲜卑人审美水平提高

C. 战争频繁铜镜难得

D. 受到汉人习俗的影响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魏书》载: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材料反映了北魏实行均田制的目的是

A.促进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B.促进鲜卑民族的封建化过程

C.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D.限制北方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王安石说:“国以任贤使能而兴,弃贤专己而衰。此二者必然之势……流俗所共知耳。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盖用之与不用之谓也。”这表明他认为

A.最高统治者的才能决定国家命运

B.改革赋税与选官制度是根本大计

C.社会治安状况是衡量朝政兴衰的标准

D.国家治乱兴衰的关键在于对人才的态度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其根源是:

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负面作用

②“不抑兼并政策的影响

民族关系紧张,战争不断,造成对社会经济的严重破坏

奸臣当道,皇帝昏庸

A.①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九十五条论纲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教皇的财富今日远超过最富有者的财富,他为了建筑一个圣彼得堂,为何不用自己的钱,而要用贫穷信徒的钱呢?这句话反映了( )

A.教皇聚敛财富,实力雄厚

B.天主教徒忠实于自己的信仰

C.欧洲教会热衷于建造教堂

D.路德反对教会的腐朽贪婪和对德意志的经济掠夺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把文艺复兴和地理大发现称为近代“黎明之曙光”,而把宗教改革称为“黎明之曙光以后继起的光照万物的太阳”。黑格尔之所以这样评价宗教改革是因为这场运动

A. 创立了新的宗教派别

B. 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

C. 提出了新的宗教观点

D. 使社会各阶层破除了宗教迷信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他的思想不仅长有翅膀,而且长有双手,他不仅说了,而且做了。他不仅是他那个时代的喉舌,而且是他那个时代的刀剑。他既是冷静的、经院式的诠释家,又是一个狂热的、神灵附体的预言家。”上述材料所述的“翅膀”和“双手”分别是指马丁·路德的新教

①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

②在欧洲许多地方兴起,不受罗马教皇控制

③否定了神的权威,冲破了传统人神关系的思想束缚

④矛头直指封建教会,主张灵魂的救助不必借助于购买赎罪券

A.①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对下列柱状图反映出的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A.俄国发展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

B.俄国还没有出现资本主义经济

C.俄国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政治制度方面

D.俄国的落后推动了农奴制改革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沙皇政府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进行了政治体制改革,突出表现为

A.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

B.选举资格有严格的财产限制

C.在村社之上建立乡级行政机构

D.地方掌握实权的行政官僚由沙皇任命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与其让农民自下而上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1863年,沙皇政府在报告书中说:“农民抱怨封建义务过重。”对比两则材料说明

A. 1861年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 1861年改革具有革命性和不彻底性

C. 1861年改革的目的是解放农奴

D. 1861年改革后农奴没有获得任何的人身自由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1881年日本内务省颁布《劝农局处务条例》规定:除本局业务外,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故称之为临时事业。为此明治政府推行的政策是

A. 殖产兴业

B. 废藩置县

C. 文明开化

D. 大兴教育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导致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多种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因素是

A.倒幕力量得到天皇的支持

B.废藩置县,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

C.倒幕派推翻幕府统治,掌握政权,大力推行改革

D.引进西方科学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明治维新的措施中,最能体现新兴地主要求的是。

A.废除封建身分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B.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C.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D.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898年,一份英文报纸报道:光绪皇帝已经遇害,“太后现在正维持着光绪名义上统治的滑稽剧,一到适当的时候,便公开宣布他的死讯”。这则报道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君主立宪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清政府加强排外活动力度

C.列强寻找干涉中国内政的借口

D.部分西方人赞同变法活动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指戊戌变法运动

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

B.改革了君主专制体制

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在短短的103天时间里,维新派通过光绪颁布了300多道变法谕旨,发布变法诏令184条,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英国人赫德指出“他们把足够的东西,不顾它的胃容量和消化能力,在三个月之内,都填塞给它吃了。”可见变法失败的原因是

A.变法内容涉及领域过宽

B.变法过程过于急于求成

C.变法主持属于封建皇帝

D.变法没有推动社会进步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895年,谭嗣同等人联名禀请湖南学政江标,希望将浏阳南台书院改为浏阳算学馆。这一建议虽得到江标的批准,但浏阳知县在当地很多士子的要求下借故拖延,拒不执行,使这一计划未能成为现实,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开算学馆断送地方官政治前途

B.新学改制缺乏足够的社会基础

C.政府官员在政治上极为保守

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在处理“国与民”的关系上,梭伦改革和商鞍变法各有选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校伦改革的各项原则较其细节更为重要。校伦通过用法律手段恢复最下层各阶级的人身自由权利以及加强他们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他把国家(注:指稚典城邦)笠于党派或氏族之上……他的法律经宗教仪节而斌有神圣之意:每一个公民都宣誓遵从。……

对城邦内每一个阶级他都适度地给予责任,他倡导阶级与阶级之间的社会公正的理想。他诉之于理性、自由、温和与人道。雅典时常不能达到校伦的标准,但它承认这些标准是其永恒的遗产。

——摘编自哈蒙德《希腊史》

材料二商鞅把法作为树立国家权力的最重要的手段来强调……关于惩罚方面,对犯罪集体负责的原则也得到了强调。……他明令禁止父亲与成年之于或成年的弟兄在一户同居。……为了控制的目的而把民众分成小单位的基本思想在以后的帝国时代,甚至晚至民国时代,仍行之不极。……商鞍的主要目的是建立一个以勤劳的农民和有纪律的军队为基础的统一而强大的国家,军队的士兵实际上征自农民。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梭伦改革中协调“国与民”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目的及其对待民众的举措。

(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在处理“国与民”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兴办生产事业亦属急务,但人民还没有这种意愿,所以暂时创办官立事业,示以实例,以诱导人民。……自明治初年,渐行所谓奖励工业。(工部省)开拓矿山、制造机械和造船,不计利息,不计减损,产品不能销售之物,则自行标价,尽藏库中。故而穷于支付工资与购入材料,只能以补贴营业金的名义从大藏省申报领取。即或是矿山、造船等需用几十万元的官营事业也都是如此弊病。……经济学者田口卯吉(1880年)发表评论说:“政府之制造,已确实妨碍民间同种产业之兴起。应该中止劝奖保护之政策,使政府的事务限定在适当的领域之内。日本人民间企业已足以同外国人竞争,已能够经营制造商业,何须政府自身为之?”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明治维新之初政府殖产兴业的方式及原因。

(2)根据材料,指出19世纪80年代,日本殖产兴业方式所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的原因。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一个惊人的现象,开天辟地的人类智能大师们,都诞生在2500年前:孔子、释迦牟尼、亚里士多德……

——余秋雨《中华文明一定是21世纪文明图谱中的主角》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论语·为政》

材料三  法律是最优良的统治者。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别用一句话概括孔子、亚里士多德在各自国家学术史上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概括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治国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他们在思想和教育方面有怎样的相似之处。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曾因藩是封建中国数千年尤其是两宋以下封建统治阶级一切黑暗精神的最大体现者,又是鸦片战争后百年来一切对外投降对内屠杀的反平命的汉奸刽子手们的“安内攘外”路线的第一个大师……他精通极端专制主义也是极端奴隶主义的哲学——程朱道学,运用在言论上,就是满口“诚”“礼”“仁义”“道德”等字样;运用在行动上,就是极度的残忍,屠杀数千万中国人民,认为“痛快”。他被《天朝田亩制度》骇到了,要挽救封建统治者的权利,牺牲数千万人的生命,就是“卫吾道”,所讲的“道”,只是少数大地主大官僚的“道”,从人民看来,恰恰是大逆不道。

——范文澜《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1944年)

材料二

《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是1944年我在延安时写的。曾国落是近百年来反动派的开山祖师,而他的伪善乔装却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他的继承者人民公敌蒋介石把他推崇为“圣人”,以为麻醉青年、欺蔽群众的偶像。为了澄清当时一些人的混乱思想,所以有揭穿曾国藩这个汉奸刽子手本来面目的必要。这篇文章使是在这种情况之下写出的。

——范文澜1954年8月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范文澜评价曾国藩的依据以及影响其评价的因素。

(2)你认为还可以从什么角度评价曾国藩?请补充史实说明。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