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困难 | |
学者曾小华认为,“夏、商、周时期的国王制度,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政体,既非贵族民主政体,也非君主专制政体,而是一种宗法贵族君主政体。”对“宗法贵族君主政体”的准确理解应为 A.宗法原则下的分封制 B.带有宗法色彩的君主专制 C.具有严格等级的世袭制 D.受到贵族权力限制的王权制
|
2. 难度:中等 | |
《礼记·乐记》:“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材料反映了该制度 A.源于自然法则 B.体现神权思想 C.强调等级对立 D.规范社会秩序
|
3. 难度:中等 | |
秦朝时,在地方设置的乡、里、亭的官吏不由皇帝或官府任命,但却规定,要由地方推择当地的富庶人家的适龄人员充当。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秦朝 A.地主士绅是基层治理的基础 B.官吏均出自富有之家 C.轻视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D.沿袭先秦的行政管理制度
|
4. 难度:中等 | |
汉初诸吕叛乱时,郡县官吏消极观望,未闻有讨伐诸吕者。是齐王刘襄、琅琊王刘泽等刘氏子弟发兵讨伐,一举诛灭了诸吕,维护了刘氏统一政权。这表明汉初封国制度有利于 A. 加强君主专制 B. 削弱中央集权 C. 稳定政治局势 D. 解决王国问题
|
5. 难度:中等 | |
唐朝后期“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旧唐书》中的这则材料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B.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C.文臣与武将的矛盾 D.中央与少数民族地区的矛盾
|
6. 难度:中等 | |
唐代科举出身的宰相占全部宰相的50%左右。有很多宰相出自世家大族,400余任宰辅中,崔氏一姓即占32人,杨、杜二姓各占11人,卢氏、郑氏分别占10人和8人。这反映出当时 A.科举制度利于选拔优秀人才 B.世家大族垄断官员选拔 C.门阀士族仍具有较大影响力 D.世卿世禄制度再度实施
|
7. 难度:困难 | |
宋朝皇帝的指令原则上须经二府,以“敕牒”(诏书)方式颁布执行,在这个程序中可以“封驳”(说明理由拒绝)。皇帝自宫内直接发出批示,认为是“灭裂纪纲”的源头,经常受到臣僚的批评和抵制。这种设计 A.使宋代君主权力受到相权的严重制约 B.表明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相当完善 C.有利于政府各部门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D.使皇权受到决策程序的制度化制约
|
8.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指出,“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即中书省)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由此可见,元代行省是为了 A.强化君主专制 B.加强控制地方 C.缓解民族矛盾 D.提高汉族官僚地位
|
9. 难度:困难 | |
明初废丞相,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严防权臣乱政。明朝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 君主集权加强 B. 皇权渐趋衰弱 C. 内阁取代六部 D. 内阁权力失控
|
10. 难度:中等 | |
汉代晁错在他的《论贵粟疏》中写道:“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债)者。”材料反映出小农经济的特点是 A. 男耕女织 B. 自给自足 C. 连续性 D. 脆弱性
|
11. 难度:简单 | |
《旧五代史·食货志》有诏令言明:“其铜镜今后官铸造,于东京置场货卖,许人收买,于诸处兴贩去。”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 铜镜只能在东京铸造和销售 B. 铜镜收入成为政府主要财源 C. 商品交易不受官府直接监管 D. 官营产品可以流向民间市场
|
12. 难度:困难 | |
北宋前中期,在今四川井研县一带山谷中,密布着成百上千个采用新制盐技术的竹筒井,井主所雇工匠大多来自“他州别县”,以“佣身赁力”为生,受雇期间,若对工作条件或待遇不满意,辄另谋高就。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手工业得到发展 B.手工业者社会地位高 C.雇佣劳动已经普及 D.盐业专卖制度已经解体
|
13. 难度:中等 | |
在宋代,各行各业的人都可以在市场上从事销售和贩卖活动,甚至包括官员、士卒、僧尼等特殊群体,出现了“全民经商”的社会热潮。宋代出现“全民经商”的背景是 A.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动摇 B.闭关政策利于国内经济发展 C.科举取士不再受人们重视 D.国家分裂对商业控制削弱
|
14. 难度:中等 | |
1685年,康熙帝颁布《展海令》,允许人民出海经商。同时,清政府分别设粤、闽、浙、江海关,对外贸易兴盛。许多官员把自己的资金委托信誉好的商人代理,以图稳健增值。这反映了 A. 康熙帝全面放弃闭关锁国政策 B.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 清朝部分政府机构开始近代化 D. 官商勾结导致政府的腐败现象严重
|
15. 难度:中等 | |
商周时期,士是贵族的最底阶层,有一定数量的“食田”,能文能武,生活无忧。春秋战国之际,士发生分化,或成为传授知识的教师,或变为主持仪式的赞礼人,或发展为新兴地主。士阶层的分化 A.成为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源 B.导致土地私有的出现 C.有利于推动社会变革 D.是宗法制瓦解的产物
|
16. 难度:简单 | |
韩非子在实践基础上将其理论加以完善,提出要建立“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大一统集权国家。下列主张与该思想理论相符的是 A. “一家二贵,事乃无功” B. “战阵之间,不厌诈伪” C.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D. “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
17. 难度:中等 | |
老子认为“无为无不为”,因为天地万物,都有一个独立不变、周行不殆的道理,用不着神道作主宰,更用不着人力去作安排。该思想 A. 源自对社会现实的反思 B. 批判了诸子百家思想 C. 希望重建等级社会秩序 D. 否定了自然法的思想
|
18. 难度:简单 | |
传说道家创始人李耳西出函谷关后到达印度,创立了佛教,成了佛,还对当地人民进行教化,这就是所谓的“老子化胡”,道教徒欣然接受这一传说。这个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来说明 A.外来文化借助本土文化扩大影响 B.春秋战国时期佛教已传入中国 C.文化高度自信阻碍思想文化交流 D.佛教、道教逐渐融合为一体
|
19. 难度:简单 | |
董仲舒在评论一件寡妇改嫁的案例时指出,依《春秋》大义,“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故寡妇改嫁“皆无罪名,不当坐”。这折射出汉代 A. 司法判案“重情轻法” B. 妇女的整体社会地位较高 C. 婚姻受礼教束缚相对较小 D. 妇女拥有婚姻自主的权利
|
20. 难度:中等 | |
胡适在评论中国古代的某思想流派时说:“(它)挂着儒家的招牌,其实是禅宗、道家、道教、偏教的混合产品……但其中的主要观念却是古来道家的自然哲学里的天道观念。”据此可知,“它” A. 研究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行为准则 B. 从哲学高度论证伦理纲常的合理性 C. 提出与佛道学说对立的新儒学理论 D. 探寻格物致知和天人感应的明理方法
|
21. 难度:中等 | |
鹅湖之会后,朱熹赋诗一首,曰:“地势无南北,水流有西东。欲识分时异,应知合处同。”这表明朱熹认为他的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 A.南辕北撤 B.大同小异 C.水火不容 D.大异小同
|
22. 难度:中等 | |
王守仁(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该观点有利于( ) A.重建儒学的信仰 B.完善心学体系 C.否定孔子的权威 D.批判专制的思想
|
23. 难度:困难 | |
李贽认为:“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这说明李贽 A.批判君主专制 B.反对孔子的思想 C.对现实政治的叛逆 D.主张独立思考
|
24. 难度:简单 | |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据此,顾炎武强调 A.培养人才,经世致用 B.弘扬道德,规范言行 C.富足百姓,移风易俗 D.工商皆本,静心明志
|
25. 难度:简单 | |
17世纪三位中国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 A.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B.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C.对儒家思想的全面否定和批判 D.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唐时期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其中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不仅有权对宰相作出的决策提出异议,也可以对皇帝的做法提出不同意见。 材料二 淳化中……太宗患中书权太重,且事众,宰相不能悉领理。向敏中时为谏官,上言请分中书吏房置审官院,刑房置审刑院。 材料三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腹里”,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省,为全国行政中枢。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三省六部制中三省的职责,并结合所学说明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宋强化君权的措施。 (3)根据材料一、三,指出元朝中书省与唐朝中书省的不同。
|
27.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背本而趋末……是天下之大残也……今驱民而归之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末技游食之民转而缘南亩,则畜积足而人乐其所矣。 ——西汉·贾谊《论积贮疏》 材料二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三 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发展的因素。” ——《中国全史·商贾史》 (1)材料一体现了怎样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发展的因素”的原因。
|
28.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熹集中了前人的儒学研究成果,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他把《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论根据,构建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通过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比如,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直接”为特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1)根据材料一,分析朱熹学说形成的原因。概括朱熹推广儒学的路径。 (2)根据材料二,比较王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综合上述材料,总结宋明儒学发展的趋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