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梁启超认为:“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的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周朝打破了“部落政治”的举措是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宗法制 C.实行禅让制 D.实行郡县制
|
2. 难度:简单 | |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载:“立子以贵不以长,立嫡以长不以贤者,乃传子法之精髓,由传子之制而嫡庶之制生焉。夫舍弟而传子者,所以息争也。”材料表明宗法制 A. 注重任人唯贤,维护贵族政治 B. 约束兄弟子女,追求政治平等 C. 维护等级关系,强化封建专制 D. 强调尊卑有序,稳定社会秩序
|
3. 难度:简单 | |
有学者认为:“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 周天子是天下人的大宗 B.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C. 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D. 分封制隐含着使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
4.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周王室分封情况一览表,对该表解读正确的有( )
①周王室同姓分封占主导地位 ②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 ③周王室的同姓亲族封地富庶 ④分封对象具有多样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颖川赖氏族谱”。族谱又称家谱,它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以历史的眼光看,家谱具有 A. 宗法制的特征 B. 礼乐制的遗风 C. 禅让制的传统 D. 分封制的痕迹
|
6. 难度:中等 | |
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度,“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论者认为 A. 郡县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B. 分封制有利于国家统一 C. 分封制有利于加强王权 D. 郡县制能够消除内乱
|
7. 难度:中等 | |
通常意义上,“帝国”一般包含三个基本标准:其一,统一辽阔的国土;其二,专制统治;其三,强大的军事扩张。按照上述理论,中国古代出现的第一个在上述三个方面都表现得极为鲜明的帝国是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元朝
|
8. 难度:中等 | |
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 A.监察百官之职 B.审议决策之权 C.上传下达之责 D.专司行政之事
|
9. 难度:简单 | |
历史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郡县,封泰山,禅梁父,刻石颂秦德。颂词称“皇帝临位,作制明法,臣下修饬。二十有六年,初并天下,罔不宾服,亲巡远方黎民,登兹泰山,周览东极”云云。秦始皇封禅的最主要的目的是 A. 刻石颂德,流芳百世 B. 齐鲁未稳,借机加强对其控制 C. 给皇权披上神圣外衣,以示皇权至上 D. 祈求上天保佑国泰民安
|
10. 难度:中等 | |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 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 C.皇权不断加强 D.宰相数量逐渐增加
|
11. 难度:中等 | |
宋代规定,御史上任后百日必须弹人,否则就要罢黜为外官或受罚俸处分,名为“辱台钱”。元世祖明确规定“凡有官不勤于职者,勿问汉人回回,皆以论诛之,且没其家。”明太祖甚至亲创了“剥皮实草”的酷刑惩治犯脏满六十两以上的官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 惩治贪污腐败,调和社会矛盾 B. 树立君主权威,加强君主专制 C. 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率 D. 加强政府监督,维护统治秩序
|
12. 难度:中等 | |
美籍华人、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道:“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察举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C.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
13. 难度:简单 | |
对下图所示权力机构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分散了丞相权力,完善了中央机构 B.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C.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能 D.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
14. 难度:中等 | |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一书中说“隋及初唐时……制度和文化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下列有关隋唐政治制度的“突破性进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权三分,独立施政 B.中央集权,地方分权 C.分工明确,相互牵制 D.完善机构,皇权顶峰
|
15. 难度:简单 | |
宋朝中枢机构中“对持文武二柄,号为二府”的两个机构是 A.中书门下和三司使 B.参知政事和枢密院 C.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D.枢密院和三司使
|
16.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安徽歙县“县学甲第坊”,其正面楼匾上刻“甲第”二字,额仿上刻“状元”“会元”“解元”字样;背面楼匾上刻“科名”二字,额杭上刻“榜眼”“探花”“传胪”字样。每块额枋空档处都镌有历代歙县“三元及第”者。“三元及第”的提法来源于 A.秦朝军功爵制度 B.明清时期八股取士制度 C.隋、唐时期科举制度 D.汉朝时期察举制度
|
17.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历代入仕群体中寒门子弟所占比例变化表,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魏晋时期寒门子弟入仕率低主要是战乱造成的 B.魏晋时期的民族融合造成了寒门子弟入仕率低 C.隋唐宋时期寒门子弟入仕率上升与科举制有关 D.寒门子弟入仕比例大小与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
|
18. 难度:简单 | |
陈康祺在《郎潜纪闻》中记述了“(江苏)昆山徐氏科名之盛”“三世四翰林”“四世翰林”“(安徽)桐城张氏六代翰林”的故事。这反映了( ) A. 家族在中国社会的影响根深蒂固 B. 科举制的发展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 C.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D. 选官制度变化适应了中央集权的发展
|
19. 难度:简单 | |
《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人,朝廷不顾,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 A. 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 B. 三司使掌财权,是当朝宰相 C. 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 D. 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
20. 难度:中等 | |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 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 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 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
|
21. 难度:中等 | |
《元史》载:“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官不必备,皆以省曹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某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这不能说明元朝 A.中央掌管行省官员的任职与调动 B.中央在各省设置丞相以制约官员 C.行省官员为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D.最初由中央官员代执各省事务
|
22. 难度:中等 | |
《明史》记载,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又仿宋制置殿阁大学士”,“成祖简翰林官直文渊阁,参预机务”,至仁宗而后,诸大学士“品位尊崇,地居近密,而纶言批答,裁决机宜,悉由票拟”。由此表明,明朝内阁 ( ) A. 在明太祖时期已正式设立 B. 在明成祖时期开始参与国是 C. 大学士在明仁宗后是丞相 D. 大学士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
23. 难度:简单 | |
以内侍监督和逐渐代替重臣,以近臣演变为重臣,以辅佐皇帝办事的部门发展为正式的国家机关,取消或削减原来国家机关的实权。以下机构的设置体现这种趋势的是 A.中朝内阁军机处 B.中书门下内阁军机处 C.中朝中书门下军机处 D.中朝内阁中书门下
|
24. 难度:中等 | |
“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特别的政府部门”的成员指 A. 丞相 B. 殿阁大学士 C. 尚书令 D. 军机大臣
|
2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中枢权力体系的表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汉武帝时建立了“三公九卿"制 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 C.明太祖时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 D.清朝雍正帝设置军机处,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
26. 难度:简单 | |
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写道:“我们在重新审视鸦片战争时,也很有必要将之放入现代历史发展大潮的背景中进行考察。……如果不是英国,那么别的国家也会这么做的,至于英国在华贸易的重点是鸦片而非茶叶或其他什么商品,这只是历史的巧合罢了。”下列对该材料的理解准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的巧合 ②鸦片成为引发鸦片战争的原因是个偶然 ③鸦片战争的爆发与世界历史发展大潮密切相关 A.①②⑨ B.②③ C.③ D.①②
|
27. 难度:中等 | |
英国的格雷斯顿曾这样评价鸦片战争:“在人类历史中,我从未见过如此不正义并故意要使国家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飘扬在广州城头的英国国旗只是为了保护一桩可耻的交易进行的.”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支持英国对华发动正义的战争 B.为英国发动战争作辩护 C.未看到英国发动战争的真实目的 D.支持中国的反侵略战争
|
28. 难度:简单 | |
据《大清律》规定:“凡是外人犯罪者,并依律拟断。”下列各项打破这一规定的是 A.领事裁判权 B.片面最惠国待遇 C.协定关税 D.居住及租地权
|
29. 难度:中等 | |
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守常而贻害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于中国而不归中国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无穷”的是( ) ①关税协定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 ③开设工厂 ④领事栽判权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
30. 难度:简单 | |
进入近代的中华民族,列强侵略和国家主权沦丧贯穿始终,而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成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侵略方式的变化:以商品输出为主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②侵略范围由沿海深入到内地 ③由以军事侵略为主转变为以经济侵略为主 ④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④ D. ②③④
|
31. 难度:简单 | |
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道:“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诗人描述的事件( ) A.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气概 B.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封建压迫的斗争精神 C.显示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爱国精神 D.表达了中国人民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
|
32. 难度:中等 | |
“(左宗棠)维护祖国统一大业之奇勋,捍卫边疆之殊功,可与张骞、班超并驾齐驱!”文中这样评价左宗棠是因为 A.左宗棠主张放弃西北塞防 B.左宗棠以武力收回了伊犁 C.左宗棠率军收复了新疆 D.左宗棠在新疆建立下行省
|
33. 难度:简单 | |
中日甲午战争后,民间组织义和团自发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最主要的意义是 A.导致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阻止了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 C.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企图 D.打击了清政府的反动统治,加速了其灭亡进程
|
34. 难度:中等 | |
1841年,广东地区张贴了一张布告,威胁外国人说:“如果我们不彻底消灭你们这些猪、狗的话,我们就不是顶天立地的勇敢的中国人。……我们一定要杀了你们,砍掉你们的脑袋,烧死你们。”这说明 A.殖民统治引起人们的不满 B.清政府发动人民反抗外来侵略 C.中国人民具有反抗精神 D.中外矛盾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
|
35. 难度:简单 | |
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士大夫普遍认为:“倭不度德量力,敢与上国抗衡,实以螳臂当车,以中国临之,直如摧枯拉朽。"对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长期闭关锁国 ②说明中国的知识分子仍然固守着天朝上国的迷梦 ③这种认识在甲午战争中被彻底摧毁 ④“倭”指的是日本国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36. 难度:中等 | |
甲午开战前的1893年,日本拥有十人以上工人的工厂,有3019家,其中使用蒸气动力的675家。工人人数38万人。铁路2039.6英里,使用蒸汽动力的轮船11万吨。日本完全实现了资本主义近代工业化。而与此同时,中国官办工业企业24家,私人资本兴办的工业企业,也只有100多家。只能给古老的帝国提供一点近代化工业的“点缀”而已。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 中日近代化程度决定战争胜负 B. 日本工业水平领先于世界 C. 近代工业实力决定战争性质 D. 甲午战争前中国近代化停滞不前
|
37. 难度:简单 | |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这主要体现在 A.列强强迫清政府承担巨额赔款 B.列强势力开始进入中国腹地 C.列强从以商品输出为主转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D.列强开始争夺在华路矿权
|
38. 难度:中等 | |
“四月和议成……朝命景崧率军民内渡……日本兵舰大集,先攻基隆……营官包干臣奉命来助战,夺日兵官首级以归,遂报大捷,吏民皆贺。”导致上述历史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北京条约》的签订 B.鸦片战争的爆发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爆发
|
39. 难度:中等 | |
日本人竹野与三郎曾说:“我们的对手十分顽强,丝毫不怕死……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攻。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著称的。”他所描述的场景发生于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期间 D.义和团运动期间
|
40. 难度:简单 | |
20世纪初有报道称:各国洋兵“俱以捕拿义和团,搜查军械为名,三五成群,身挎洋枪,手持利刃,在各街巷挨户踹门而入。„„凡银钱钟表细软值钱之物,劫掳一空,谓之扰城。稍有拦阻,即被戕害”。这段文字直接控诉了( ) A.甲午中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的罪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罪行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八国联军的罪行 D.鸦片战争中英国在广州的罪行
|
41. 难度:简单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西周时期,政治上确立了以王为核心的王权统治。在父系大家族的基础上,以宗法制度为主体,按照亲疏远近,从王国到诸侯国,按地区建立起层层政权机构,由大大小小的奴隶主世代相袭垄断着各种官职。王朝的官由王任命,诸侯由王册命,诸侯国的官由诸侯任命,实行的是阶级性、等级性非常明确的世官制。两汉时,由皇帝下诏指定举荐的科目,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按科目要求考察和举荐人才;应举者按不同科目进行考试,考试由皇帝出题策问,或由丞相、九卿等策试;根据对策成绩高、低分别授官。这种选官方式尽管不尽完善,易出弊端,但相比世官制应该说是一大进步。 ——摘编自姜国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展变化浅谈》 材料二 中国古代的选举制度,是一种选拔人才为官的制度。苏东坡曾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朝廷吏部在选拔、任命官员时,要向中正官征询被选任者的家世、行状(道德)品级,“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成为当时官僚选拔的普遍现象。隋唐实行科举制,《通典•选举》栽:“隋代罢中正,举选不本乡曲,故里闾无豪族,井邑无衣冠。”唐代科举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明经、进士两科是常科的主要科目,分别考时务策与经义、时务策与诗赋,贵族与平民皆可报考。 ——摘编自郭强《中国古代选举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汉时期实行的主要选官制度,并分析作者认为它“相比世官制应该说是一大进步”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魏晋时期相比,隋唐时期的选官制度有哪些发展,并简要概述科举制推行的积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