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梁启超认为: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之一的周朝革命,打破黄帝、尧、舜以来部落政治的局面。周朝打破了部落政治的举措是

A.实行分封制

B.实行宗法制

C.实行禅让制

D.实行郡县制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互为补充,并有效地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和矛盾的两大制度是

A.禅让制和分封制 B.宗法制和分封制

C.分封制和郡县制 D.禅让制和宗法制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

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

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

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古代官职中,较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西周卿大夫 B.秦朝御史大夫

C.明朝锦衣卫 D.宋代参知政事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秦始皇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还有人认为“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秦始皇得此评价的主要原因是

A. 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B. 创立了皇帝制度和郡县制

C. 实施分割相权的制度

D.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史记》为我们了解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下列史实不能在《史记》中查到的是

A. 刘秀建汉

B. 武王伐纣

C. 陈胜吴广起义

D.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无论是陈寿的《三国志》,还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都称魏、蜀、吴三分天下。下列关于三国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蜀国与魏国加强了联合

B. 势力最强大的是北方的魏国

C. 吴国一直被蜀汉政权控制

D. 曹操建立魏政权不合正统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毁镜”是北方草原地区拓跋鲜卑的一种特殊葬俗,即在下葬过程中将随葬铜镜故意打碎、通常仅以其中一块残片随葬的习俗。考古发现揭示随着鲜卑南迁,越靠近中原,毁镜现象越少。据此推断,鲜卑毁镜习俗的废弃原因极有可能是

A. 政府禁止奢侈之风

B. 鲜卑人审美水平提高

C. 战争频繁铜镜难得

D. 受到汉人习俗的影响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比较归纳法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下列关于秦朝与隋朝相同之处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①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完成了统一

②都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工程

③都对儒家学说进行打压

④都是因暴政而亡的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隋唐时期,在首都长安之外,隋炀帝和唐髙宗又经营作为南北交通枢纽的洛阳为东都。这一现象反映了

A.权力平衡的需要

B.边患局势的变化

C.经济重心的转移

D.城市人口的增加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的是

A.魏晋时期 B.隋文帝时期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780年,宰相杨炎奏请唐德宗实行赋税制度改革,收税“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古代赋税制度逐渐由“舍地税人”朝“舍人税地”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A.促进农产品商品化

B.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C.放松人身依附关系

D.催生新的经济因素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东晋孙绰(chuò)认为,僧侣出家,弘法修道,是光宗耀祖,是无上之孝行。葛洪在《抱朴子》中说:“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由此可知

A.儒学独尊的局面仍未被打破

B.儒学社会地位相对稳固

C.儒、释、道三教合一局面形成

D.佛、道挑战儒学正统地位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步辇图》描绘了吐蕃王松赞干布派大相禄东赞为使臣,向唐太宗请求通婚的情景,其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唐对吐蕃赞普册封制度的确立

B. 先进文明对周边民族的向心力

C. 唐蕃互派使者维持两个政权的友好关系

D. 通过和亲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汉唐“头枕三河(黄河中下游地区),面向草原”,两宋则“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一立国态势的转变

A.根源于游牧民族的衰微 B.得力于世界市场的出现

C.受制于东南部地狭人众 D.源自于社会经济的变动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辽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但各民族人民互迁、杂居现象也更为普遍,中华民族交融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以下选项是其重要见证的有 

①元朝把黄河流域的女真族和契丹族也称为“汉人”  ②蒙古族、回族的形成 

③汉语成为各族人民通用的交流工具 ④民族矛盾的消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皇室的权,总是逐步升,政府的权,总是逐步降。”下列措施没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汉武帝推行内外朝制

B.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C.宋朝增设参知政事等

D.元朝时设置行省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这场“商业革命”的内容不包括

A.城市商业打破了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B.乡村地区不能设市的规定被废除

C.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督

D.以地域为基础的商帮及会馆兴起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隋唐时期,士阶层在政治上已经衰落;宋朝,大批出身于平民家庭的士人进入政坛,官居高位。这一变化

A.抑制了官僚腐败

B.增添了政治活力

C.降低了官员素质

D.确立了官僚玫治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提出顺人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尤获。他旨在强调农业生产应该

A. 因时制宜,休耕轮作

B. 精耕细作,提高地力

C. 顺应自然,遵循规律

D. 改进技术,增加产量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士大夫阶层的壮大,文学艺术不断成熟。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成熟的是

A.唐诗 B.宋词 C.元杂剧 D.明清小说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金代海陵王时,废猛安谋克制下的万户一级为路,使其置于京府和节镇州之下,其地位与防御州、县等,并纳入官员品级制的系统之中。这一改革

A. 废除了猛安谋克制度

B. 解决了“冗官”问题

C. 推动地方官制的统一

D. 实现了官制的女真化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明太祖朱元璋铸了一块“内臣不许干预政事”的铁牌,挂于宫门里,可后来明代政治败坏的时期,司礼太监却成了真“宰相”,甚至成了真“皇帝”。其根本原因是

A. 政治腐败

B. 宦官专政

C. 中央集权

D. 君主专制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康熙曾创行密折制度,经常指令一些亲近大臣、内务府出差官员如织造曹寅、李煦等人,刺探绅民动向,查访某些官员的言行,留意所在地区雨水、米价,用折子随时秘密奏闻。这些情况说明密折制度

A.提高了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B.为皇帝决策提供了信息来源

C.彻底解决了决策失误的问题

D.为巩固统一国家提供了条件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下表是中央政府对某一边疆地区进行管理的史实。这一地区是

时期

措施

西汉

设置西域进行都护府

唐朝

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清朝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

新中国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东北 B.台湾 C.西藏 D.新疆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对于北方的游牧民族来说,长城曾经是隔离墙,也是封锁线。17世纪以来,长城逐渐失去其“边界”的意义。这主要缘于(  )

A.盟旗制度的建立 B.明成祖迁都北京

C.岭北行省的设立 D.金瓶掣签制完善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下图是清代康雍时期用于外销的“青花西洋宫苑盆景高奘大盖罐”,整个大罐表面被分割成一个个密密麻麻的六边形,其中一半罐身在六边形内描绘了类似哥特式教堂的西洋宫苑建筑。这说明当时

 

A. 青花瓷开始进入西方世界

B. 市场需求影响瓷器的生产

C. 中西间的贸易仍采取传统形式

D. 中国瓷器浸染了西方人文思想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a处处于低潮受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影响

B.b处处于高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推动

C.c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

D.d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明中叶以前,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多被描述为见利忘义、骄奢淫逸之徒;此后,秉性端庄、诚信有义的商人形象在明清小说中却屡见不鲜。商人形象的变化反映出

A.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

B.商业道德伦理发生重大变化

C.士人主流价值取向改变

D.社会经济变动冲击传统观念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南北朝以来经济的发展,中小地主与富裕农民的数量日益增多,他们要求打破门阀士族的限制,在政治上得到发展。这一要求与隋朝打击豪强地主,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是相符合的。因此,魏晋以来为豪强地主所操纵的选拔官僚的“九品中正制”,就在隋文帝时废除了。代之而起的是以考试选士的科举制度。自隋文帝罢九品中正制,始立科举。炀帝时设进士等科,并命按十科举人,科举制度形成。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的原因。

材料二  科举考试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主要方法。它所一直坚持的是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士的原则,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说,科举制是封建社会的“平民政治”。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皇族及豪强宗法势力对于政治权力的垄断,促进了社会的良性流动,从而扩大了统治阶级政治统治的合法性基础。

——摘自邹一南《浅谈科举制度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指出“科举制是封建社会‘平民政治’”的内涵。结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

材料三  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3)你怎样看等材料三中的“南北榜争”反映的本质问题及其最终结果?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图中的方框表示哪个中原政权?根据所学知识,概括该政权在处理边疆民族关系时采取的主要措施。指出这个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主要趋势及该发展趋势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材料二 康熙二十三年平定台湾后,即开放海禁,翌年设立江(上海)、浙(宁波)、闽(漳州)、粤(广州)四海关。乾隆二十二年起清廷实行“独口通商”政策,将国内与西洋各国的贸易集中于粤海关一口。

——《中国经济通史•清代经济卷》

(2)材料二反映了清朝前期对外经济政策出现了怎样的变化?这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影响?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规定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萘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樊树志《国学十六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3)根据材料三,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