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认为,(西周)所有新建的封国人都是少数周族的贵族统治多数被征服族人,其土既非周人所有,其民也与周人不类,这些新来者的统治地位,如果没有坚强的武力作其后盾是支持不住的。这表明 A.分封具有武装殖民性质 B.血缘关系是分封制基础 C.新来统治者遭坚决反对 D.周朝军事实力非常强大
|
2. 难度:简单 | |
《礼记·大传》载:“人道亲亲也,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敬宗故收族,收族故宗庙严,宗庙严故重社稷,重社稷故爱百姓。”材料行在强调 A. 尊祖敬宗是人本性 B. 封邦建国利于统治 C. 君主百姓原本一家 D. 家国亲情本是一体
|
3. 难度:中等 | |
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这就是说( ) 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 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 D.贵族政治已取代官僚政治
|
4. 难度:中等 | |
(加试题)2015年,江西南昌海昏侯墓的重大考古发现震惊世人,出土文物的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工艺之精美,为研究西汉社会历史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由此可见 A. 考古不仅证实历史,而且是历史的延伸 B. 考古工作仅限于寻找证据,以重现往昔的历史 C. 历史事实的搜集整理并非缘自问题,而是缘于发现 D. 如何证明史实,其实不是史学家的事,而是考古学家的任务
|
5. 难度:中等 | |
钱穆评价某一朝代的社会阶层流动:“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更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此现象 A.以诗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B.促进民族融合高潮到来 C.促使庶族地主开始崛起 D.使平民阶层影响力上升
|
6. 难度:中等 | |
唐制规定,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说明唐代三省制 A.皇权与相权矛盾尖锐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对皇权形成了一定制约 D.政事堂权力膨胀
|
7. 难度:中等 | |
史书记载,宋仁宗自己曾经对臣子表示:“措置(处置)天下事,正不欲专从联出。若自联出,皆是则可,有一不然,难以邃改。不若付之公议,令宰相行之。”这表明 A.理性思考影响君主施政 B.皿相制可以消除决策失误 C.宋代君主权力有所削弱 D.宋仁宗无意加强君主专制
|
8. 难度:中等 | |
清顺治皇帝说:“尔等(内阁大学士)职司票拟,一应章奏有成规者,尔等不过照例拟旨,凡有改正者,皆朕亲裁。”这说明 A.军机处分割了内阁权力 B.内阁的票拟权被剥夺 C.内阁制约着皇权的滥用 D.内阁权力受到了限制
|
9. 难度:中等 | |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书社”,“以社之户口,书于版图”,也就是把村社的户口、土地写画在版上。书于“版图”的村社也就被称为“书社”。“书社”的出现 A.加重了农民负担 B.强化了中央集权 C.便于政府征收赋税 D.确立了土地私有制
|
10. 难度:中等 | |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人依据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建立起来的补充历法。战国末期《吕氏春秋》一书记载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等八个节气名称,两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并写入历法且沿用至今。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A. 北方经济的持续领先 B. 天文历法科学严密 C. 农学研究因循守旧 D. 农耕文明的积淀传承
|
11.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根据东汉《四民月令》统计的田庄内商业贸易(部分月份)状况。材料可以说明东汉 A. 土地兼并现象盛行 B. 地方经济独立性强 C. 田庄自给自足特征 D. 商品经济迅速发展
|
12.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其上文字为:“除四川外,许于诸路州县公私从便……流转行使。”这一铜版 ①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②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③是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④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13. 难度:中等 | |
根据台湾学者赵冈的研究,中国在唐宋王朝,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20%以上,而到1820年时的清朝,大城市人口竟只占总人口的9%。造成这一变化的重要经济因素是 A. 清朝经济的衰败 B. 小农经济的影响 C. 市镇经济的发展 D. 赋税制度的变革
|
14.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关于汉代牛耕技术演进的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犁耕技术发生革命性变革 B. 一牛挽犁取代耦犁 C. 有利于农耕生产效率提高 D. 耦犁不适合小农经济
|
15. 难度:中等 | |
史载:长工在明朝法律中被称为“雇工人”,与雇主有主仆名分,实际地位与奴婢差不多。在清代,长工中出现了没有主仆名分的雇工。这一变化反映了 A.明朝的法律为雇主服务 B.资本主义萌芽已经出现 C.重农抑商政策仍然存在 D.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
|
16. 难度:中等 | |
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作为祝贺乾隆皇帝八十寿辰的英国使节马戛尔尼因拒行三叩九拜之礼,与清政府发生了矛盾,但乾隆帝还是接见了他。嘉庆二十一年(1811年),同样是英国使节的阿默斯特前来试探通商问题,因拒行三叩九拜之礼,被勒令当天离境,也没有见到嘉庆皇帝。造成这种不同结局的根本因素是 A.中国人天朝上国的心态 B.闭关锁国政策 C.当时皇帝的个人气度 D.传统的朝贡贸易政策
|
17. 难度:简单 | |
“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不可不察乱之所自起。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下列选项中与材料观点相符合的是 A. 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 B. 加强中央集权,适应国家一统需要 C. 仁者爱人,人与人之间要融洽相处 D. 消除亲疏贵贱,同等去爱所有的人
|
18. 难度:中等 | |
董仲舒认为,天是宇宙间的最高主宰,“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因而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董仲舒这一思想 A. 否定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 B. 确立了儒法合流的治国方略 C. 神化皇权并力图使之受制约 D. 使神权与王权开始走向结合
|
19. 难度:简单 | |
道家思想中其实一直有“背反”式的憧憬——其欲将各种社会制度全部推倒的冲动,只表明它对现实社会深怀绝望而并不意味着真的就希望人类社会横遭毁灭。这反映了道家 A. 对国家统一安定的强烈渴望 B. 对“无为而治”政治的向往 C. 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悲观态度 D. 对“小国寡民”社会的追求
|
20. 难度:中等 | |
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B.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 C.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D.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
|
21. 难度:中等 | |
《中华文化史》中写道:“宋词、宋文、宋画、宋代文玩及宋代理学,构成了一个精致辽阔而又森严的贵族世界,而在这一世界之外,另有一种文化崛起,这就是在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成长起来的粗俗而生动的市井文化。”这反映了宋代 A. 市井文化冲击了贵族的文化 B. 创造了古典文化辉煌的顶峰 C. 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强 D. 理学推动了贵族文化的兴起
|
22. 难度:中等 | |
宋代王得臣《尘史》中记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以至上自百官贵族,下至士人庶民,“衣冠之制,上下混一”。材料说明宋代 A.理学兴起对等级制度的冲击 B.放松了对大众服饰所反映的等级制度的监管 C.崇尚个性的人文思想的兴起 D.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
23. 难度:中等 | |
自秦汉至明清,各家思想皆视“道”为现象背后的本真,将“得道”当作终极的追求目标。宋儒主张“道”乃天地间最高的力量,是人们必须遵从的真理。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不满宋儒脱离人生的“道”论,强调“道”寓于人的生活之中:“百姓日用即道”。这表明明清时期的少数思想家 A. 反对盲目相信孔子 B. 强调人的个性自由 C. 肯定人的正当私欲 D. 倡导经世致用学问
|
24. 难度:中等 | |
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
25.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春秋时期,铁制生产工具逐步应用于农业生产。铁制农具的使用,使一家一户为一个生产单位的个体经营方式成为可能,商周时代农业的集体经营逐渐被个体经营取代,这就为小土地私有制的出现提供了条件。伴随井田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产生,一部分奴隶和平民接受国家的授田并获得了对自耕份地的私有权,成为最早的自耕农。某些新兴地主招徕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耕种,从中收取地租。这些逃亡奴隶和破产平民成为最早的租佃农。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土地可以买卖,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国家土地国有制成分逐渐减少。 ——摘自齐涛主编《中国古代经济史》 材料二: 唐朝长安为西京,洛阳为东京(都)。到北宋时期则以洛阳为西京,以都城汴梁为东京。宋周邦彦在《汴都赋》中说:“舳舻相街,千里不绝,越舲吴艚,官艘贾舶,闵讴楚语,风帆雨辑,联翩方栽,钰鼓镗铃。”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说东京商业:“万国成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资治通鉴长编》记栽北宋东京人口“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其人矣”,是当时世界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摘自2016年《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教学设计示例》 材料三:相对应于16-18世纪的欧洲商业革命,一些学者认为16-18世纪的中国也发生了一场商业革命。其主要表现为全国五大经济区域的形成以及以十大商帮为贸易主体的大宗商品远距离贸易的发展。而我们如果从全球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看,这一时期也恰恰是欧洲人因美洲白银的获得和日本人因本国银矿的开采对中国产品需求急剧增加的时期。海外白银的大量流入促进了明清社会的白银货币化,明万历年间的“一条鞭法”和清雍正年间的“摊丁入亩”,就是白银货币化的具体体现。凭借着白银,中国的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被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但其发展同样受到强大的阻碍,最终难以成长为一支独立的力量。 ——张丽《第一次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中国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及其变化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唐朝长安和北宋东京在城市发展上的主要不同,从时空发展的角度指出北宋东京城市发展的趋势。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清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家思想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延续了孔子“礼”的思想,强调的是对等级社会秩序的尊崇,逐渐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 材料二 儒家思想的现实精神与乌托邦性格,使之与君主专制既结合又存在着深刻的紧张、摩擦与冲突,从而造成了对专制君主的某些内在的制约调节机制。 结合汉代至明清时期儒家思想与君主专制的关系,探讨以上两种观点。(要求:任选以上一种观点加以论证,观点明确,史实准确)
|
27. 难度:中等 |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 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减少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 ——据《隋书》 (1)根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