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济宁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国家的出现是文明开端的重要标志。我国历史上国家的初步形态出现于

A.旧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春秋时期 D.战国时期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商人根据日月星辰的变化制定历法,并将天象的变化视为天意的展现,因此,他们结合天象、历法和占卜,作为行事的依据。由此可见,商代

A.历法主要用于指导农业生产 B.观测天象是为了解自然

C.占卜是百姓生活的重要内容 D.生活带有宗教神秘色彩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宗法制度是西周基本的政治制度,它主要是贵族之间

A.权力和财产分配原则 B.政治交往的原则

C.处理日常关系的原则 D.贸易往来的原则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如图内容是对某一历史时期经济现象的描述。该历史时期是

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时期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这里的“两翼”指

A.儒家道家 B.墨家法家 C.儒家法家 D.墨家道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公元前112中,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这一措施

A.改变了抑商政策 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抑制了农业生产 D.实现了国家统一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特征是

A.繁荣开放的社会风貌

B.政权分裂与文化停滞

C.中外交流与经济发展

D.民族交融与区域开发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魏晋时期,在物资生活上崇尚奢华,讲究打扮,甚至“熏衣剃面,傅粉施朱”的社会阶层是

A.士族 B.外戚 C.皇族 D.宦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古代中国,“中书取旨,门下复奏,尚书施行”的中央中枢机制完善于

A.魏晋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碟自进”,不必非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反映科举制特点的是

A.重视门第 B.唯才是举 C.差额录取 D.自由报名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宋代城市居民的消费选择丰富多样,人们的娱乐方式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倾向。上述现象出现的社会根源在于

A.商品经济的繁荣 B.城市人口的增加

C.商业政策的调整 D.文学艺术的发展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有一种思想,认为“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准则,将个人、社会和宇宙联系起来,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这种思想是

A.孔孟儒学 B.法家学说 C.董仲舒新儒学 D.宋明理学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元朝建立了幅员辽阔的多民族统一国家,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管理和统治,开创的地方行政制度是

A.郡县制 B.刺史制度 C.猛安谋克制 D.行省制度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明清时期,许多贫瘠的土地如山地、丘陵地也具有了十分重要的开发价值。这主要是因为

A.高产农作物的引进 B.人口不断增加

C.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D.国家统一巩固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明朝后期,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以及宋应星的《天工开物》等几部重要的科技著作相继问世。它们的问世反映出

A.科举制发展推动科技进步 B.中国古代科技进入总结阶段

C.科学理论获得重大突破 D.中国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8纪末,铜钱七、八百文可兑换一两白银,到鸦片战争前夕,则要一千六百文铜钱才可换得一两白银,白银价格在近五十年中涨了一倍。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闭关锁国导致白银流入减少 B.生产凋敝严重影响商业贸易

C.走私贸易直接引发银贵钱贱 D.工业革命冲击中国传统经济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凡天下,树墙下以桑,凡妇,蚕绩缝衣裳。凡天下,每家五母鸡,二母彘,无失其时。”上述规定出自于

A.《海国如图志》 B.《瀛环志略》 C.《天朝田亩制度》 D.《资政新篇》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清廷的藩属丧失殆尽”“中国作为传统东亚秩序中心的角色进一步瓦解”“中国有志之士认识到要使中国强大起来,就必须在政治体制上改弦更张”。以上评论针对的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B.中法战争的影响

C.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影响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发布命令时,须有国务员副署签字才能生效。其直接目的在于

A.牵制总统权力 B.防止内阁专权 C.维护共和体制 D.维护法律尊严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要以民主与科学的标准挑战中国的政治与思想传统……所有习俗、制度、风俗、圣贤教训都应重新被评估。”提出上述主张的是

A.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革命派

C.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D.马克思主义的倡导者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20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联合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这场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国民党一大召开 B.广东国民政府成立

C.广东革命根据地巩固 D.北伐战争开端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如图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发起的一次重大战役。该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平型关大捷 C.徐州会战 D.百团大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如表为1938—1947年国统区的物价指数变化表。导致表中物价指数变化的主要要因素

年份

指数

1938

100.00

1940

403.10

1942

3489.30

1944

243902.50

1945

119580.40

1946

226186.12

1947

835287.30

 

 

A.社会动荡影响商业贸易 B.国民政府发动内战失去民心

C.战乱连绵破坏经济发展 D.国民政府无限制地发行纸币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1950年,新中国政府先后开展了“银元之战"和“米棉之战”。其主要目的是

A.消灭私有制 B.稳定全国物价 C.建立公有制 D.克服财政困难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以铁的事实表明国际社会已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亚洲局势拥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力的是

A.《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B.参加日内瓦会议

C.万隆会议胜利召开 D.中美实现关系正常化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赢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材料二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中央集权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  唐朝边疆地区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渤海等地方政权。唐朝政府与它们都保持着良好关系。……贞观十四年(640年),文成公主入藏;景龙四年(710年),金城公主入藏;唐蕃之间还数次会盟。南诏的13个王中有10人经唐朝加封,南诏王曾多次遣子弟入唐学习。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主要是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都督府都督、羁縻州刺史由各民族首领担任,由大都护府直接管辖,上统于中央政府。

——摘编自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3)依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唐朝与边疆各民族进行交往、交融、交流的主要方式。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唐朝民族政策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积极影响。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一直没有间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于中国人闭关自守、骄傲自满,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1839—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58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受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二次灾难性战争后中国采取的自救运动的名称,并分析这次运动失败的原因?

材料二  在6月3日北京学运再掀高潮之际,上海的学、工、商界群起响应,成为五四运动由学生爱国运动普及为全民爱国运动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对政治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从而使政府再不能完全轻视社会民意的表达。学生对政治的热情并不始于五四运动,资产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在清末则有明显的表现,唯有工人阶级作为一个阶级对政治的参与开始于五四边动,并表现出不可低估的阶级力量。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近代中国通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五四运动由学生爱国运动普及为全民爱国运动转折点的主要表现,概括这一转折对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报仇雪耻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

(3)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材料三中“百年未有的大事”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人民众志成城、砥砺奋进,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改革开放的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大事

1978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首先在农村取得突破性进展,安徽凤阳小岗村实行包干到户。

1980年

中央决定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

 

1984年

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国家进一步开放大连、天津、上海、广州等14个沿海城市。

1990年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1992年

中共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对外开放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

1997年

中共十五大召开,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依据大事年表概括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