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说,周代的宗法制是一个成功的创造,“大宗维翰(栋梁),小宗维城”,既讲“亲亲”,也讲“尊尊”……,与此相联系,魏晋南北朝时谱牒之学十分流行……,明清时期,家法族规和乡规民约得到官方的认可和批准,成为传统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由此可知宗法制 A.在西周以后走向消失 B.体现家国同构的特点 C.是国家政治制度核心 D.成为法律规范的源头
|
2. 难度:简单 | |
著名学者陈恒认为:不同于希腊人的是,罗马人可以把公民权逐步地给予其他拉丁城市,给予整个意大利,以至于整个帝国,但希腊人做不到这点。希腊人在城邦管理上是“排外”的。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 A.雅典民主易于导致集体暴政 B.古希腊具有强烈的排外意识 C.罗马崇尚秩序,维护公民权益 D.雅典民主制存在固有的弊端
|
3. 难度:中等 | |||||||
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三个国会建设方案。
最终方案的形成过程体现了 A.选举是民主原则的基本体现 B.国会是代议政体的权力中枢 C.妥协是现代政治的重要机制 D.分权是共和制度的关键措施
|
4. 难度:困难 | |
从英国历史的发展轨迹看,1832年改革法第一次对英国议会选举制度进行了重大调整,标志着从贵族寡头制度向西方民主制度的转变,奠定了一个现代工业国家扼守渐进和非暴力的道路。但1832年10月25日的《贫民卫报》则指出:“提出改革法案的人,不是想推翻,甚至也不是为了改造贵族制度,而是为了从中等阶级那儿获得一支准贵族增援军队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 英国的议会制度是高度民主制度 B. 英国议会始终被少数大贵族控制 C. 遏制民主的举措却促进了民主的发展 D. 英国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都获得选举权
|
5. 难度:中等 | |
根据德国“1871年宪法”,皇帝权力几乎不受任何限制,而根据法国“1875年宪法”,总统权力不仅受到议会的制约,还受到内阁部长们的制约。下列有关两者差别的原因分析更为合理的是 A. 维护统一成果是德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防止发生君主势力的复辟是法国当时的重大历史任务 B. 维护封建主义统治秩序是德国迫切的政治目标,防止资产阶级内部争权夺利是法国当时的政治目标 C. 维护德国军国主义传统是德国统治者的主要动机,平息共和派的不满情绪是法国君主派的主要动机 D. 实行君主专制很符合德国各阶级的政治利益要求,实现普选权是法国当时各阶级要共同争取的权利
|
6. 难度:中等 | |
甲午战争以来中国曾两次大规模出国作战,一次是参加中国和太平洋战场的战略结合部——缅甸作战;另一次就是抗美援朝。在这两次作战中,许多英雄儿女埋骨于异国他乡。2011年9月,19位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遗骸终于被护送回国,归葬于腾冲国殇墓园中国远征军阵亡将士墓。2014年3月,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抵达沈阳,归葬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对此,下列评价准确的是( ) A.两次遗骸归葬都有助于中国加强与周边国家的结盟 B.两次遗骸归葬都反映了政府对海外侨胞命运的关注 C.两次出国作战都有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迅速提高 D.两次出国作战都为实现亚洲和平作出决定性的贡献
|
7. 难度:简单 | |
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及体系的依附地位。”在此以后的“此”是指 A. 《南京条约》丧失关税主权 B. 《天津条约》增开十处通商口岸 C. 《马关条约》允许外国投资设厂 D. 《辛丑条约》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
8. 难度:中等 | |
对于现代中国的某项政治制度,有人说它“是中共群众路线的一种延续”,有人担心它会成为一种“政治浪漫主义”,而《人民日报》某记者则认为它有望造就一批“草根”政治家。据此推断,该项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
9. 难度:中等 | |
著名法学家江平认为:“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发展,中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私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复兴。”下列对罗马法精神在中国的复兴的理解和认识正确的是 A. 市场经济的法律制定者首先应复兴西方古典法律制度 B. 从强调统治阶级意志本位到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本位 C. 权利自主的经济本位应完全服从于国家至上的国家本位 D. 立法从罗马法的经验主义为基础到借鉴出“摸着石头过河”
|
10. 难度:中等 | |||||||||||||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下表),
其体现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A.搁置分歧,民族利益最重要 B.独立自主,和平共处利团结 C.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促发展 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荣
|
11. 难度:中等 | |
相传明清时期徽商经营的商品种类非常广,但最忌讳茴香(谐音“回乡”)和萝卜干(谐音“落泊”),所以至今徽州地区仍然流传着“徽州商人心里慌,怕卖茴香萝卜干”。这说明徽商 A.经营活动都在异地进行 B.保守而顽强的商业意识 C.保持着浓厚的乡土观念 D.大都以经营小商品为主
|
12. 难度:中等 | |
有学者提出:古代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从“头枕三河(河内、河南、河北)面向草原”向“头枕东南、面向海洋”的转变。下列史实中,可以佐证这一转变的是 ①南阳太守创制水排 ②瓷器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外销 ③日升昌票号的创立 ④粤海关“一口贸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
13. 难度:困难 |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中说:“何以哥氏(指哥伦布)维氏(指达·伽马)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开一新纪元,而郑君(指郑和)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下列哪一句话最能从根本上解决梁启超的困惑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
14. 难度:中等 | |
央视《大国崛起·德国篇》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打着亚当·斯密自由主义大旗,杀气腾腾涌入德意志经济领域……德意志经济学家李斯特对此有一个精彩的比方:“当一个人已经登上高峰以后,就会把登高时所使用的那个梯子一脚踢开,免得别人跟着他爬上来。”为此,1841年,李斯特提出了影响深远的“幼稚工业保护论”。材料中的“梯子”是指( ) A.殖民主义 B.自由主义 C.贸易保护主义 D.民族主义
|
15.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主要国家人均消费需求情况,该表说明
A.主要国家工业化同时起步 B.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动力不足 C.中外经济水平的差距巨大 D.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
|
16. 难度:中等 | |
列宁曾这样说到,“如果我们建立了充分经济核算的托拉斯和企业,但又不会用精打细算的商人的方法充分地保证我们的利益,那我们还是道道地地的大傻瓜”,列宁的意图是 ①要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②要借用商品货币关系来发展生产 ③共产党人也要学会经商 ④要推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 D. ①④
|
17. 难度:中等 | |
经济学家普遍认为,1929年经济危机在本质上是场通货紧缩危机,罗斯福国家干预经济其实是用通货膨胀的方法来治理通货紧缩,同时缓解社会矛盾,达到“一箭双雕”的效果。罗斯福的下列措施中无法用来论证上述观点的是 A.向减耕减产的农民发放补贴 B.直接救济和以工代赈 C.规定每小时40美分的最低工资 D.禁止雇佣16岁以下童工
|
18. 难度:中等 | ||||||||||||||||
下表右栏数字代号处所应代指的生产指数,对应正确的是 1912~1949年中国大陆的工业生产指数 (以1933年物价为衡量标准)
A.①:-0.68%;②:-4.5%;③:8.7% B.①:-4.5%;②:-0.68%;③:8.7% C.①:8.7%;②:-4.5%;③:-0.68% D.①:-4.5%;②:8.7%;③:-0.68%
|
19. 难度:中等 | |
有人把中国前期近代化的各种方案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治疗”“猛药重治”“开颅洗脑”。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自我疗伤”﹣﹣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启蒙运动 B.“温药治疗”﹣﹣促进了民众的觉醒,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C.“猛药重治”﹣﹣是变革封建专制制度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D.“开颅洗脑”﹣﹣确立起了民主科学为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
|
20. 难度:困难 | |||||||
中国的渐进式经济体制改革,按照深化程度大致可划分为两大阶段,参照下表,对这两大阶段的解读正确的是
A.从时间看,1984年是两个阶段的重要分水岭 B.从历程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第二阶段全面展开 C.从理论看,第二阶段正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D.从内容看,理性推进阶段着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1. 难度:中等 | |
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引用《诗经》中的一句话:“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下列主张与《诗经》属于同一思想流派的是( ) A. “必吾先从事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以爱利吾亲也。” B.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C. “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 D. “治大国,若烹小鲜”
|
22. 难度:中等 | |
战国时期中国的纵横家善于游说,使国君采纳建议;古希腊的智者学派却善于演讲和辩论,使大众接受自己的主张。这种修辞差异 A.由地理环境决定 B.与两者不同的政治制度有关 C.由经济形态决定 D.与两者文明程度的高低有关
|
23. 难度:中等 | |
清廷从政治标准出发,多次颁布法令,对民间戏曲进行干预,禁唱词曲;同时,清政府尤其是乾隆后期又召集民间不同的戏班进宫演唱,供他享乐。清廷的上述做法( ) A.使京剧艺术带有强烈的阶级性 B.使京剧在当时具有雅俗共赏性 C.改变了戏曲的教化和娱乐功能 D.客观上为京剧的产生提供了空间
|
24. 难度:中等 | |
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三大政策
|
25. 难度:中等 | |
内燃机的发明,其意义远远超过蒸汽机的发明,它造就了20世纪的石油世纪,使石油变成了战略资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打开了石油的‘潘多拉盒子’”的含义指 ①新能源及新兴工业发展 ②动力革命推动交通工具的革命 ③国际关系更复杂,对能源产地争夺更激烈,严重污染环境 ④促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
26. 难度:中等 | |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各经济大国纷纷调整经济发展模式,以科技创新驱动传统经济发展成为多国的国策。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目标,美国正实施“再工业化”战略,中国也将“中国制造2025”定位在战略层级。上述现象反映了: A. 传统经济取代新经济发展模式 B. 世界各国跨入到知识经济时期 C. 国家干预政策已占据主导地位 D. 新经济的发展加剧了全球竞争
|
27. 难度:中等 | |
近年来,我国以“大国外交”的姿态,首倡亚投行建设、顺利召开G20杭州峰会、积极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全力派遣维和部队等,实现了从零和博弈到合作共跃的外交转型。这最能说明新时代的中国 A.积极推行多边外交政策 B.致力于谋求地区性和平 C.彻底放弃“不结盟”外交 D.全力深化上海合作组织
|
28. 难度:简单 | |
葡萄牙前总理苏亚雷斯谈及加入欧共体时说:“如果九国拒绝葡萄牙的请求,其后果将是严重的。我们只能孤立的全部依靠美国;要么就沦为某种形式的欧洲古巴。”1986年,葡萄牙加入欧共体。这说明 A.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 B. 欧盟有强大的吸引力 C. 冷战推动了西欧联合 D. 葡萄牙希望保持中立
|
29. 难度:中等 | |
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18年3月22日在白宫签署备忘录,宣布对总值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主要涉及10个高科技领域,并限制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并购。此前美国曾动用过5次301的条款对中国进行所谓“贸易战”,主要涉及知识产权和清洁能源领域等。上述现象将直接导致 A.美国民众的生活成本增加 B.美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下降 C.促进美国国内经济的发展 D.经济全球化和多极化趋势受阻
|
30. 难度:简单 | |
某作曲家声称:“我所创造的音乐,是来自人们内心深处的呐喊,是来自人们灵魂底脚的律动。”他要使“听者不仅能感受到心灵的创伤,还能逐渐去弥合那种创伤。”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A.《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B.《老人与海》 C.《悲怆进行曲》 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
31. 难度:困难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各种天灾人祸的处理过程中,社会救济毋庸置疑地成为解决政府和民众问题的纽带,这也是历代进行社会救济的主要背景和因素。……宋代社会救济思想体现在政府、社会精英以及广大社会民众三个方面。危机出现,正是统治者发挥仁政思想的最佳时机。……宋代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仓储备荒体系,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赈灾救荒法规,创立了功能较为齐备的济贫恤穷设施等。 ——摘自张南《简论宋代的社会救济》 材料二 宋代建立了一整套的国家福利救济体系,在对象上包括了儿童、孕妇、老人、乞丐、鳏寡孤独者等,在内容上基本涵盖了国民的“生老病死”,宋之后元明清三代虽然也继承了宋朝的很多做法,但总体上国家福利救济是收缩的。当然,宋朝的福利救济制度也存在很多问题,不仅有着“财政支撑不足”的压力,还存在着许多被人诟病的“养懒汉”和“福利腐败”问题。 ——摘自罗开元、罗霜《宋代社会救济制度及其弊端》 材料三 近年来,欧美国家的债务危机不断发展,引起人们对社会福利制度的重新思考。 问题一、福利制度与欧美债务危机战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普遍建立了所谓“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国家”制度……很多国家的社会福利支出是其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在30%以上,德国甚至达到71.49%.2010年社会福利在希腊政府总支出中的占比达41.6%.截至2012年2月份,希腊的债务高达2940亿欧元,人均负债2.67万欧元左右,债务危机空前加剧。20世纪70年代起,改革福利制度的呼声逐渐高涨,联邦德国总理科尔说:“我们太贵了,这些既得利益现在都需要打破。” 问题二、福利制度能走多久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纷纷改革福利制度,但步履维艰,每一次福利制度改革都会引发民众的抗议怒潮,大规模的罢工和示威游行不断发生。为了迎合选民,争取选票,任何政党都不愿采取真正的增税收、降福利、消赤字的改革办法来实施根本的治国良策。 (1)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推行国家福利救济的社会条件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三反映的问题,结合20世纪70年代经济形势的变化,谈谈改革福利制度的必要性。 (3)依据对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久?
|
32. 难度:困难 | |
注重法治是实现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 材料二 “治民无常,唯以法治……明主之所制其臣者,二柄而已矣。二柄者,刑德也。何谓刑德?曰:杀戮之谓刑,庆赏之谓德。为人臣者畏诛罚而利庆赏……法审,则上尊而不侵……故法者,王之本也。” ——《韩非子》 材料三 “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其中最为和平、最为持久的征服。武力因罗马帝国的灭亡而消失,宗教随着人民思想觉悟的提高、科学的发展而缩小影响,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 ——法学家椰林格《罗马法精神》 材料四 人们为保护自身利益和追求幸福而订立社会契约;为维护契约的权威就要制定强制性法律;法律既是维持人权的需要,……因而立法的基础是人的理性;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国家中,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没有比法律更高的权力。这一切就是启蒙运动中提出的法治观念的主要涵义。用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君主、贵族为标志的封建特权,是资产阶级法学兴起时期的核心要求。 ——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材料五 “立法权如果操于一人,必立利于一人的专制之法;立法权如果操于众人,则所立之法必然是有利众人的民主之律……”“法者,天下之公器也。” ——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材料六 “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力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利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 ——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指出材料二中韩非子认为法的职能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说明罗马法的地位及其对后世影响。 (4)根据材料四概括启蒙运动中提出的法治观念的主要内涵。说明资产阶级法学兴起时的核心要求。 (5)概述材料五的思想核心。分析材料五中思想观念产生的时代背景。 (6)根据材料六和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是如何实现“民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