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河南省信阳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据《尚书,汤誓》记载,成汤与夏桀决战前称“非台小子敢行称乱”,乃因“有夏多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自己实乃“奉天命殛之”,他要求众人“辅予一人,致天之罚”。这反映出当时(  )

A.宗教观念浓厚影响政治动员 B.专制皇权提高了行政效率

C.敬天保民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分封制度巩固了地方认同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皇帝以称“天子”“万岁爷”,皇帝之下的将相、权臣相应被称为“千岁爷”“相爷”“王爷”等,而基层的官员如县令又被百姓称之为“父母官”“县太爷”,老百姓则自称为“子民”。这反映出中国古代(  )

A.世家大族垄断政治权力 B.家国同构的宗法意识

C.官员的称谓缺乏规范性 D.分封制下的等级森严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汉末至三国时,曹操、诸葛亮与张飞都担任过司隶校尉一职。据史书记载,司隶校尉“职在典京师,外部诸郡,无所不纠。封侯、外戚、三公以下,无勇敢尊卑”。据此可知,司隶校尉的主要职责是(  )

A.监察官员 B.草拟诏令 C.主持祭祀 D.掌管军队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唐六典》中记载:“凡官人身及同居大功已上亲,自执工商,家专其业,皆不得入仕。”宋代淳化三年朝廷下诏曰:应举人“如工商杂类人等,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这反映宋代(  )

A.官员文化素质明显提高 B.士农工商四民秩序趋于解体

C.官吏选拔程序日益严格 D.科举考试身份限制有所放松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两次组织人力、物力重修《明太祖实录》,对明太祖朱元璋加以美化和修饰,对建文帝朱允炆则刻意贬低。这表明古代官修史书(  )

A.具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B.对史学研究基本没有参考价值

C.坚持“直笔”的传统 D.史料价值取决于皇帝个人性格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军机处设立前,皇帝挑选亲信顾问参与决策没有成文的标准和硬性的规定。军机处出现以后,入直军机,参与机密事务的大臣,必须在三品以上,军机处的“首席”必须由内阁大学士担任。《清史稿》中感叹:“任军机者,自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由此可见军机处的设置

A.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B.赋予了内阁大学士决策权

C.体现了皇权运作的规范化

D.逐渐背离机构设置的初衷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公元前242年,罗马增设外务大法官,处理外国人和罗马市民之间以及外国人相互间事件,其主要职责为“依据其职权给予或不给予诉讼当事人以诉讼权、抗辩权或准予恢复原状等,使合法而不合理的权利丧失其法律上的保障,而使合理而不合法的关系则获得事实上的保护,如同合法的权利一样”。这表明在罗马境内

A. 公民与非公民无区别

B. 万民法取代公民法

C. 外国人获得司法保障

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恩格斯指出,罗马法“作为商品生产者社会的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使得“中世纪后期市民阶级在不自觉地追求的东西”有了现成的依据。恩格斯意在说明罗马法

A. 奠定了资产阶级的政治原则

B. 影响了近代欧洲的法律复兴

C. 维系了罗马帝国的政治统治

D. 确立了法律至上的司法观念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英国古希腊史专家格罗特曾评论古希腊克利斯提尼时期某项措施时说:“它与公开发言的习惯……以及公民心中充分的自信相结合,在激烈的党争中,使对手同样能够感受到政体的神圣性。”该措施是(  )

A.四百人议事会 B.民众法庭

C.公民大会的辩论 D.陶片放逐法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有历史学家认为雅典“每个公民都深切地感到城邦不是异己的、外在的实体,而是个人生活和权力在集体环境中的扩张和放大。在这些条件下,个人经历被广泛分享之后不仅未丧失其私人性质,反而扩展了人类个性的新天地,释放出新鲜的集体力量去缔造繁盛的古典希腊文化。”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中

A.城邦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B.城邦是公民个人集合体

C.人类个性得到无限扩展

D.个人经历缺乏隐私保护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有学者指出,与法国激进的政治传统不同,英国是一个具有妥协传统的国家。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确立过程中能够体现妥协传统的是(  )

A.查理一世讨伐议会发动内战 B.克伦威尔发动政变实施独裁统治

C.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处死 D.结束詹姆士二世在英国的统治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序》:“中央政府只从州政府的权力中拿走了若干明确列举的权力,州政府则保留着中央政府拿走的权力之外的所有权力。”这表明美国(  )

A.地方权力大于中央权力 B.实行分权制衡原则

C.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 D.中央不能控制地方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世纪末,帝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国家社会保障立法,宰相傅斯麦不遗余力地推行这些社会保障制度,他说:“只要给健康工人以劳动权,保证他病有所医,老有所养,那些先生们(社会主义者)就会成为鸟的空鸣”。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经济高速发展率先建成福利国家

B.民主化程度提高建立责任内阁制

C.政府用非暴力手段促进社会控制

D.马恩直接领导德国共运成效显著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马克思指出:“浸透了天朝的整个官僚体系和破坏了宗法制度支柱的营私舞弊行为,同鸦片烟箱一起从停泊在黄埔的英国趸船上偷偷运进了天朝。”以下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鸦片走私导致中国的社会危机加剧

B.鸦片走私使政治腐败变得更加严重

C.鸦片走私破坏了中国的传统亲情关系

D.鸦片走私改变了中国皇权的血缘世袭

 

详细信息
15. 难度:困难

1882年清朝官吏张佩纶在谈到日本时说:“日本自改法以来,民恶其上,始则欲复封建,继则欲改民政。萨、长二党争权相倾,国债山积,以纸为币。虽兵制步伍泰西,略得形似,然外无点将,内无谋臣。问其师船……余皆小炮小舟而已,去中国铁船定远、超勇、扬威远甚。”材料表明(  )

A.中国官员对日本明治维新后的形势有客观判断

B.清政府部分官员对明治维新后的日本认识有误

C.甲午战争前日本的海军实力与清政府差距很大

D.明治维新改革给日本的后续发展带来重重困难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10年9月,资政院正式成立。职权是议定国家出入预算、决算、税法、公债、制定法规、弹劾大臣等。根据资政院院章,资政院总裁出自钦定,清廷视之为控制资政院的工具。资政院第一任总裁溥伦,主张凡事“先交资政院参议”,他与度支部(主管财政)大臣载泽经常因政务问题发生争论。以上材料体现了(  )

A.“分权与制衡”的色彩 B.资政院是最高决策机构

C.资政院掌握着行政大权 D.革命派与立宪派的对抗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中华民国八年六月八号《益世报》刊载旅津书业的一则广告:外交失败,全国悲愤,各界同胞纷起救国,以不用日货为消极之对待敝业于教育用品。虽东西各货兼售,此公愤所在,敝业亦国民一份子,从即日起停止进办日货……以后进货当重国产,如为国货所无者暂以欧美代之。不能从材料中得出的是(  )

A.广告反映了民众痛恨日本帝国主义的爱国心理

B.旅津书业的广告表明中日之间的矛盾很尖锐

C.随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自觉意识的增强

D.此广告中的抵制日货源于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下面为20世纪30年代中共领导下的苏区主要货币表(部分),下列对这些货币所反映的信息解读错误的是

 

1

1931年鄂东银行贰串文券,正面印有马克思像,背面印有“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国民党政府!拥护工农兵苏维埃政府!拥护中国共产党!拥护农民银行!”等口号。

2

1931年江西工农银行银元券壹元券,正面左右印有马克思和列宁头像,背面下面印有“增加工农生产”,左侧印有“发展社会经济”口号。

3

1934年川陕省工农银行铜元票三串文券,正面印有“土地归农民”,“政权归苏维埃”口号。背面印有“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坚决保卫赤区”口号和列宁像。

 

 

A.全国各地的根据地日益的扩大

B.根据地重视土地革命与经济建设

C.革命斗争受到国际共运的影响

D.当时革命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1941年中共中央指出:“中国人民与中国共产党对英美的统一战线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一方面在与英美合作之下消灭日寇是中国民族解放的必要前提;他方面,中国内部团结一致改革政治、军事,积极牵制打击敌人,积极准备战略反攻,又是英美战胜日寇的重要条件。”这表明

A. 中共维护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 国共两党实行完全相反的政策

C. 中共利用英美的影响力结束内战

D. 中共的内外政策受到英美控制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1945年5月,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点讨论了加强反共力量、准备发动内战和坚持一党专政、拒绝成立联合政府的问题。大会宣称“与中共之斗争,无法妥协,今日之急务在于团结本党,建立对中共斗争之体系”。材料说明(  )

A.抗战胜利后,国民党积极准备内战

B.重庆谈判前国民党一党专政政策已定

C.国民党企图通过重庆谈判建联合政府

D.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阶级矛盾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1840年代,马克思被法国和德国等国政府驱逐,不得已于1849年来到英国,得以安心撰写《资本论》。1902年到1903年,被本国政府通缉的列宁也逃到英国流亡,并常到大英博物馆写作。这些伟人的境遇表明(  )

A.俄国工人运动遭到失败 B.欧洲大陆和英国不同的政治氛围

C.英国社会主义运动高涨 D.英国工人运动需要科学理论指导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列宁曾说:“对于一个真正的革命家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夸大革命性,忘记适当地和有成效地运用革命方法的限度和条件。如果丧失清醒的头脑,一心设想在任何场合、任何情况下都能够而且应该用革命方式解决种种任务,那他们就会毁灭。”这表明列宁认为

A.革命要坚决采取暴力方式完成革命任务

B.要根据形势发展不断调整革命的对策

C.十月革命就是采取了革命与妥协的方式

D.斯大林农业集体化措施夸大了革命性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在“五四宪法”制定时,政协与人大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引发了有关“两院制”的讨论。毛泽东认为把人民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据此可知,此后

A. 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发生重大转变

B. 政协与人大具有较强互补性

C. 民主集中制成为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D. 政协制度不符合我国的国情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胡耀邦在1977年12月2日的中央党校党委会上明确提出这十几年的历史,不要根据哪个文件、哪个同志讲话,还要看实践,要用真正的毛主席思想,通过实践检验分析。这一讲话

A.标志若真理标准的讨论开始

B.彻底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C.开始系统纠正“文革”错误

D.为思想的解放创造了条件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一份中共中央工作文件指出:由于美国低估会议的可能成果,以及美、英、法之间存在着多种矛盾,中国应该采取积极方针,打破美国封锁、禁运、扩军备战的政策,促进国际紧张局势的缓和。与这份文件相关的外交活动(  )

A.推动了印度支那问题的顺利解决

B.促进了中国与新兴民族国家建交

C.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被彻底打破

D.西方国家开始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图中漫画名为《厨房辩论》。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博览会的开幕式上,赫鲁晓夫和尼克松之间展开一场关于东西方意识形态和核战争的辩论,因辩论是在厨房用具展台前进行的,故称“厨房辩论”。该漫画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

A.苏联的经济改革取得一定成效 B.美国深陷越南战争实力削弱

C.在美苏争霸中苏联处于有利地位 D.美国经济衰落谋求改善与苏关系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尼克松政府曾提出“把1973年作为欧洲年”,并表示“以前的决策所形成的时代行将结束”,“盟国之间应强调友好、平等和团结,在经济上鼓励相互合作,弥合盟国间的经济冲突”。这表明(  )

A.美苏世界霸权争夺有利于美国 B.欧洲的变化推动美欧关系调整

C.欧洲政治经济军事实力与美相当 D.布雷顿森林体系难以继续维持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1961年11月8日,有关英国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的谈判正式开始。然而,1963年1月,法国要求无限期搁置谈判。法国总统戴高乐的理由有两个:英国加入共同体,就相当于美国在共同体内安插了一匹“特洛伊木马”;英美特殊关系和英联邦特惠区的存在让英国无法全心全意留在共同体中。法国的态度表明(  )

A.法国谋求成为“欧洲霸主”

B.美国主导的阵营内部分化

C.英美特殊关系推动欧洲共同体发展

D.英法之间的矛盾无法调和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美国学者亨廷顿指出,冷战结束后,主导引发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政治因素或者经济因素,而将是文化上的差异,是不同文明之间的矛盾,“西方文化”同“非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将是“未来世界政治轴心”。对此评论正确的是

A. 冷战结束使世界政治经济冲突趋缓

B. 引发国家冲突的根源是文明之间的差异

C. 国家冲突是文明进程中的必然现象

D. 亨廷顿意在为美国霸权主义政策辩护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

A.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

B.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

C.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

D.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世俗理性是一个民族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契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早期现代化与西欧内源型现代化的发生机制存在着根本的区别,在西欧,市民阶级的经济活动是导致人们从中世纪神学束缚中解放出来的主要因素。而在中国,西方侵略所引起的强烈的民族生存危机感,以及由此引发的朴素的求生的警觉,才是产生中国特殊的世俗理性的基础。洋务运动在中国现代化历史上的重要性,从思想变迁的角度来说,还在于它是中国世俗理性在政治精英中得到特殊发展的重要阶段。尽管这种特殊的世俗理性具有众所周知的价值偏狭性和局限性,但它却引发了从儒家类宗教的信仰主义的文化定势中脱选出来的历史潮流。

一一摘编自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

材料二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渐渐落在下风,特别是 19世纪下半叶,当传统中国被迫进入全球背景下的万国以后,传统观念世界受到来自西方的严厉挑战。于是观念世界发生一个重大的转变,即价值观念的转换,中国人开始从以伦理道德为中心的文明优劣观转变到以强弱为中心的文明优劣观,于是自强成了中国观念世界的重心所在。

一摘编自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1)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早期现代化与西欧现代化发生机制的根本区别,并分析中国与西欧现代化发生机制背景上的差别。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方把中国带人“万国”的方式。分析中国被带人“万国”后,中国社会在对外政策、经济、思想观念上有哪些变化。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历史经验表明大国关系“合则两利,斗则俱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管理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加入的组织之中……共同管理煤钢生产将使作为欧洲联邦第一阶段的经济发展的共同基础迅速建立起来,进而改变这些长期以来专心于制造战争武器而又一再成为武器的牺牲品的地区的命运。”

——舒曼计划(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记者会声明)

材料二  195224日,在对国人指出舒曼计划的重要性时,(联邦德国总统)康拉德·阿登纳对他的内阁解释说:  “必须赋予人们一种新的思想意识。它只能是一种欧洲式的思想。”根据联邦德国本身的特性,只有通过加入国际组织,才能使之独立地恢复它的主权;而欧洲这一概念本身就可取代德国公众生活的空洞乏味,可以消除德国民族主义的本质,而这也是舒曼计划所明确期望的。……从短期内看来,波恩(联邦德国的首都)似乎不再效忠于华盛顿,而有可能转向巴黎的戴高乐政府,因为他们两国都对强硬而专横的英美怀恨在心,都怀疑美国想摆脱对欧洲各国的责任。

——摘编自托尼·朱特《战后欧洲史》

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欧洲一体化大事记

年份

重大事件

1981

希腊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二次扩大

1986

西班牙和葡萄牙成为成员国,欧洲共同体第三次扩大

1993

欧盟成立。欧洲统一大市场正式启动,实现人员、货物、资本和服务的自由流动

1995

奥地利、瑞典和芬兰成为成员国,欧盟第四次扩大

2002

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

2004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捷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斯洛伐克、马耳他和塞浦路斯十国正式加入欧盟,欧盟第五次扩大。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析法国政府提议建立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的原因,并概述该机构成立的历史意义。

2)概括指出材料二中阿登纳提倡的“欧洲式的思想”的内涵,并结合所学简述6070年代联邦德国政府在外交领域践行这一思想的努力。

3)根据材料三,归纳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变化。结合所学,简述90年代以来欧洲一体化对世界格局的重要影响。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