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走进孙中山故居,就会看到先生题写的“天下为公”四个大字,彰显了先生的伟大胸襟。在历史上,也曾存在“天下为公”局面,后被“家天下”的局面所取代。这一局面被改变始于 A.禹 B.启 C.商 D.汤
|
2. 难度:简单 | |
《左传》中记载:在一个重要的仪式上,司空(官名)冉季代表周天子向周武王之弟康叔分赐疆土,司徒(官名)陶叔代表周天子向康叔分赐平民、奴隶。这一仪式反映出西周实行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宗法制 D.分封制
|
3. 难度:简单 |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它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第一次的“革命”主要是指 A.中央集权制建立 B.儒家学说成为统治思想 C.宗法式家族制度形成 D.世卿世禄确立
|
4. 难度:中等 | |
“齐人”、“鲁人”、“楚人”这种表述,逐渐让位于以行政区划为籍贯的表述,造成这一变化的制度因素是 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三省六部制
|
5. 难度:简单 | |
唐朝中央政府具有较高的行政效率,主要原因在于 A.增设机构,独立施政 B.分工明确,相互协调 C.一职多官,互相牵制 D.简化机构,总揽于上
|
6. 难度:简单 | |
宋太祖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最重要的措施是 A.设“三衙”,收精兵 B.派文臣做知州 C.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 D.强干弱枝,守内虚外
|
7. 难度:中等 | |
北京孔庙(见下图)始建于元朝,院内碑林中现存3块元代进士题名碑。这些信息可以佐证元朝时期 A.科举制度开始形成 B.殿试成为科举定制 C.科举开始采用八股文体 D.统治者继承了中原文化
|
8. 难度:简单 | |
关于明朝内阁的性质,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B.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 C.相当于元朝的中书省 D.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
|
9. 难度:简单 | |
我国某旅行社在安排某项目旅游景点时写道:“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该景点最有可能是 A. 秦丞相府 B. 唐尚书省 C. 元中书省 D. 清军机处
|
10. 难度:简单 | |
哲人说:“中国人除了皇帝一人外都不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有部分人知道自己是自由的”。古希腊知道自己自由的这“部分人”是 A.妇女 B.外邦人 C.公民 D.奴隶
|
11. 难度:简单 | |
为纪念“伟大的立法者”梭伦,美国在其立法机构——众议院的墙壁上镶嵌了一幅梭伦的画像(如图)。梭伦改革的措施体现出他的立法精神在于
A.劫富济贫 B.公平公正 C.倾向权贵 D.崇尚峻法
|
12. 难度:中等 | |
为统治疆域辽阔的帝国,罗马帝国的皇帝们与中国历代皇帝采取的措施相比最有特色的是 A. 加强思想控制 B. 重视制定法律 C. 不断强化皇权 D. 不断削弱地方权力
|
13. 难度:简单 | |
《查士丁尼法典》规定“一切债务,以应给付的物清偿,或经债权人同意以他物代为清偿……”。这条法令 A. 保护债务奴隶制 B. 协调了奴隶与平民之间的关系 C. 保护私有财产权 D. 加强了奴隶主对平民的剥削
|
14. 难度:简单 | |
光荣革命后,英国政治体制发生了显著变化,表现在 A. 内阁首相由国王兼任 B. 王室成为政治统治中心 C. 君主立宪制度确立 D. 议会对内阁负责
|
15. 难度:简单 | |
有人认为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之所以享有盛誉,不是因为其做出了什么轰动的事业,而是因为其什么也不做。由此可见,女王在英国 A.无所事事 B.君权神授 C.掌控议会 D.统而不治
|
16. 难度:简单 | |
19世纪上半期,美国政坛逐渐形成了两党制。这对美国政治生活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相互竞争,有利于选出优秀人才 B.轮流执政,满足民众的某些利益 C.分权制衡,保障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D.依法行政,维护了社会公平、公正
|
17. 难度:中等 | |
历史漫画以诙谐幽默的手法再现了历史的本来面目。下图漫画反映的主旨是( ) A.特殊的国情造就了三权分立体制 B.三权分立体制有效维护了民主制度 C.君主立宪制不利于政府决策 D.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
|
18. 难度:简单 | |
新制度的建立并非一帆风顺,获得“各种政体的试验场”称号的国家是 A. 英国 B. 美国 C. 德国 D. 法国
|
19. 难度:简单 | |
近代史上,英、法、美、德都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其主要的共同点是 A.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B.内阁成员都由选举产生 C.国家元首都拥有行政实权 D.政府首脑都对议会负责
|
20. 难度:中等 |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战胜国“不满意”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掠夺的战争赔款太少 B.鸦片尚不能正常输入中国 C.商品在中国仍然滞销 D.清政府排外态度没有改变
|
21. 难度:中等 | |
恩格斯在评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指出:“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对俄国有利”的主要原因是 A.割占中国土地 B.强迫中国赔款 C.开放通商口岸 D.破坏关税自主
|
22. 难度:简单 | |
追根溯源,探求太平天国运动的足迹,应首先到 A.桂平县金田村考察 B.永安考察 C.天京考察 D.上海考察
|
23. 难度:中等 | |
太平天国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建立了圣库。据此分析它对商业的态度是 A.重农抑商 B.反对投机倒把 C.杜绝私人经商 D.取消商品贸易
|
24. 难度:简单 | |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代表了帝国主义列强的普遍要求,这里的“要求”是指 A.实施“以华治华”策略 B.满足列强资本输出需要 C.阻止英国势力独霸中国 D.对中国长江流域的争夺
|
25. 难度:简单 | |
“它……徒有其冲动的反抗热情,而没有看到历史的进化趋势,不了解科学的革命方法,所以失败。”“它”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八国联军侵华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汉时期的民谣说:“举秀才,不识书,举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弟良将怯如鸡。”—“直(耿直)如弦,死道边,曲(投机取巧)如钩反封侯”。 材料二 如图 材料三 在漫长的科举考试中,曾产生出700多名状元,近11万名进士,数百万名举人。中国历史上,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外交家----等大多出自状元,进士和举人。西方人将中国的科举制度称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中选拔官员的方式和标准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什么制度?这一制度有何弊端? (3)科举制与材料二相比有何进步?
|
27. 难度:简单 | |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故事中的问题。 帕罗椰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三十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是个太阳高照的日子,他要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 (1)公民大会的职责是什么? 帕罗椰的妻子海伦也想跟着丈夫去公民大会瞧瞧热闹,帕罗椰说不行,但实在拗不过妻子,两人一同前往。到了雅典公民大会的会场……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看见帕罗椰夫妇,大声地冲着帕罗椰喊道:“喂!你的妻子不能来这个地方。” (2)帕罗椰的妻子为什么不能进入会场? 公民大会结束后,帕罗椰有资格参与法庭审判员的抽签,倒霉的帕罗椰在参加第无数次抽签后,这一次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再是黑豆。他成为民众法庭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这次他审判的对象是苏格拉底!!……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帕罗椰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竟然听见苏格拉底说:像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激怒了的帕罗椰决定举手投他有罪!可能大多数人也有这样的想法,结果表决以360票通过了对苏格拉底的死刑判决。 (3)民众法庭的性质是什么? (4)如果你是当时民众法庭上的一名审判员,你会投票判苏格拉底死刑吗?
|
28.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787年的费城制宪会议上,富兰克林一直在琢磨刻在华盛顿座椅上的太阳是日出还是日落。当他含着激动的眼泪在宪法文本上签字后,他说:“现在,我很高兴地知道,那是日出,而不是日落。” 材料二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国庆日演说:“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为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统治者的驯服,实现了把他们关在笼子里的梦想。因为只有驯服了他们,把他们关起来,才不会害人。我现在就是站在笼子里向你们讲话。” ——均摘自《中学历史教学资料参考》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的政治体制,从走向现代文明的角度谈谈你对“日出”一词的理解。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是怎样实现把总统“关在笼子里的梦想”的。
|
29. 难度:简单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0年3月,英国对华棉制品出口商曼彻斯特商会主席莫克·维卡在致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的信中说:“是他们自己陷入了错误的处境,逼得我们不得不走上为国家所受的侮辱,为个人所受的委屈要求补偿的地步……当前局势,可能提供机会,完成两国关系的改善,随着关系的改善,我们输出(棉制品)的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英国资产阶级纺织利益集团与两次鸦片战争史料》 材料二 1862年5月10日,英法军队以军舰大炮打败太平军,占领了宁波港。5月16日,夏福礼给普鲁斯的报告说:“……结果打败了太平军,并把他们赶出城。就在太平军撤离宁波的那天晚上,我们立刻把满清官员送去衙门复职,并把宁波正式移交给他们。” 材料三 瓦德西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1)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莫克·维卡所说的“当前局势”指什么。为什么他认为“扩张程度将是不可估量的”?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根据所学知识,指出瓦德西为什么说“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列强又采取了什么方式侵略中国?结果怎样? (4)结合上述材料,指出清政府与列强关系的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