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有史家评论战国时期的学说称,“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其中“逆势而动”的学派最有可能是 A. 墨家 B. 纵横家 C. 法家 D. 农家
|
2. 难度:中等 | |
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C.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D.“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
3. 难度:中等 | |
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 ) 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 B.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 C.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 D.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
|
4. 难度:简单 | |
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
5. 难度:简单 | |
雕塑家罗丹(1840一1917年)在参观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有感而发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 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B. 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C. 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D. 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君主政体
|
6. 难度:简单 | |
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与整个自然界分开。或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 A.个人与社会、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 B.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 C.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
7. 难度:简单 | |
文学作品是社会现实的生动反映。下列文学形式与商品经济发展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楚辞与汉赋 B. 汉赋与唐诗 C. 唐诗与宋词 D. 宋词与明清小说
|
8. 难度:简单 | |
国画,又称“中国画”,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的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的认识。以下有关国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如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 B.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如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 C.风俗画以社会风俗为题材,属山水画的一种,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D.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如郑板桥的《墨兰图》
|
9. 难度:中等 | |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元)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 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B. 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 C. 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 D. 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
|
10. 难度:简单 | |
列宁曾说17世纪牛顿把“造物主”从无生命现象研究领域驱逐出去一样,19世纪达尔文又把“造物主”从有生命领域的研究驱逐出去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标志着经典力学体系形成 ②牛顿经典力学存在着绝对时空观无法解释物理学研究的新问题,后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推动物理学发展 ③牛顿和达尔文都不信仰宗教,故能把造物主驱逐出去 ④达尔文的代表性著作是《物种起源》 ⑤达尔文生物进化法则不仅适用于生物进化领域研究,更适应于人类社会领域,落后民族、落后国家应优胜劣汰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①③⑤
|
11. 难度:中等 | |
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 发明水力织布机 B. 改良了蒸汽机 C. 研制成了发电机 D. 发明了内燃机
|
12. 难度:简单 | |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了电气时代。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
13. 难度:中等 | |
人类距离的“缩短”反映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下列关于这种“缩短”距离的发明,表述错误的是( ) A.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英国人可以享受坐火车出行的乐趣 B.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美国人最早实现了空中飞行 C.19世纪晚期,美国人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电视直播 D.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信息网的建立加强了世界各地联系
|
14. 难度:中等 | |
1909年出版的《一个女工的青春》记录了当时一位英国女王的陈述:“当我星期天去教堂时,我不愿人们看出我是女工,因为我为自己的地位感到羞耻。我还当学徒时,就总听说女工们轻浮、堕落。人们总是以蔑视的口吻谈论她们。我暂时不再贫穷了。我们星期天的美餐仿佛是皇家的宴会……当我涨了工资以后,每顿饭我还喝上一小杯甜葡萄酒。”这段材料表明 A. 妇女已成为社会的主要劳动力 B. 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较大提高 C. 陈述者积极改变自身社会形象 D. 陈述者仍未摆脱社会偏见束缚
|
15. 难度:中等 | |
孙中山认为:“可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就是经济的中心和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在此孙中山强调 A.解决民生问题是国家之根本 B.应通过合理分配社会财富改善民生 C.民生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D.民生问题的解决就是政治问题的解决
|
16. 难度:简单 | |
几位同学在评价毛泽东思想时发生了争执,你认为下列有关毛泽东思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B.它是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指导思想 C.它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 D.其在“文革”期间发展成为严重的“左”倾错误思想
|
17. 难度:简单 | |
胡锦涛同志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永远铭记,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的。能够支撑这个观点的材料是( )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②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③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 ④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②③④
|
18.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一个纪念首日封,图中所示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是 A.邓小平正式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 B.粉碎“四人帮”后,拨乱反正工作正在进行 C.《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制订 D.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开始实施
|
19. 难度:简单 | |
温家宝在2009年的科技奖励大会上指出30多年来,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我国科学技术取得了历史性发展。下列各项能为温总理的讲话提供佐证的是 ①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②成功研制“银河”巨型计算机 ③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南优2号” ④成功发射“神舟”5号载人飞船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④
|
20. 难度:简单 | |
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 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 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 C.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 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
|
21. 难度:中等 | |
匈牙利美学家、文艺批评家卢卡契认为“艺术的任务是对现实整体进行忠实和真实的描写。”下列文艺作品中,创作风格与其观点一致的是( ) ①《十日谈》 ②《自由引导人民》 ③《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④《约翰·克里斯朵夫》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
22. 难度:简单 | |
巴尔扎克,一生创作96部长、中、短篇小说和随笔。100多年来,他的作品传遍了全世界,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把自己的写作比作是“吃黑面包的收帐员的诚实”,主要以此说明( ) A.体现了真正的乐观主义精神 B.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民的失望 C.用作品描绘了法国人民反抗侵略的战争场景 D.他的作品展示了19世纪前期法国的社会生活
|
23. 难度:中等 | |
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A. 《大卫·科波菲尔》 B. 《老人与海》 C. 《巴黎圣母院》 D. 《等待戈多》
|
24.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毕加索的《葡萄与小提琴》,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探索绘画的视觉与幻觉之间的关系 B.它体现的是一种几何形体的美和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 C.用几块平面片断在心目中构成一把可感可即的小提琴的实体形象 D.强烈的光影所形成的戏剧性效果使其具有生动活跃的激动人心的力量
|
25. 难度:简单 | |
英国作家霍尔金的小说《指环王》长期不为中国观众所了解,好莱坞将《指环王》搬上银幕之后,《指环王》小说在各大书店高居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这说明 A. 小说的影响力不如电影 B. 电影作为大众容易接受的传媒,促进了其他艺术的推广 C. 电影电视是社会进步的产物,反映了科技的发展 D. 影视艺术的影响在人类的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
|
26. 难度:中等 |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 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 材料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的背景。
|
27. 难度:中等 | |
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交流,彼此影响,推动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拟举办一次以“东西方文明的对话”为主题的探究活动,现摘录其中的部分探究主题材料,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探究主题一:东学西传 材料一 我国宋元时期的科技文化传播到欧洲,对欧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弗朗西斯·培根曾经说过: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二 中世纪的欧洲的意识形态的所有领域都是基督教会独统天下的,他们用神学解释一切,难以提供启发民智和解放思想的理论和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启蒙思想家就只有从非基督教统治的遥远的东方文明国家即中国那里汲取完全不同于欧洲气质的文化中合乎他们需要的理论和知识。明清之际,程朱理学被欧洲的耶稣会士用轮船运往17—18世纪的欧洲,在那里曾经形成过100年的中国文化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如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引自《儒家学说在欧洲的传播及影响》 探究主题二:近代“西学东渐” 材料三 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不善师四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又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材料四 孙家鼐曾是竭力支持康有为变法的重要官员,他曾把康有为称之为“忠心热胆而心通时务”的“唯一朝士”,他还对皇上表示,“若皇上责成变法,我唯举康某人,我则安能?”(在《孔子改制考》出版后)他曾向皇帝奏称,“康有为才华甚富,学术不端,所著《孔子改制考》最为荒谬”。他还力请皇上销毁书版,而徐察其人品心术。 ——萧功秦《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中的激进与保守》 材料五 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倘立宪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后行之保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轻重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主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宋元时期“东学西传”对当时的欧洲有何重大影响? (2)据材料二分析法国启蒙思想家们极力推崇“中国文化”的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魏源的《海国图志》在当时的中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4)据材料四指出孙家鼐对康有为的态度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有人说康有为在宣传维新思想的过程中做到了“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对此你如何理解? (5)材料五中作者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作者开展了怎样的实践活动? (6)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可以获得怎样的启示?
|
28. 难度:中等 | |
西方人文精神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塔哥拉 (l)材料一体现的人文精神的具体内涵是什么?指出这一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 材料二上帝的道不是用什么行为,而是单因信才能领受爱慕的。因此,既然灵魂为它的生命与义所需要的只是信,那么,灵魂称义显然单是因信,而不是因任何行为。 ——马丁·路德《论基督徒的自由》 (2)在灵魂得救的途径问题上,材料二持什么观点?此观点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材料三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共同意志”,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和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 ——卢梭 (3)概括材料三中卢梭的主张。这些主张对欧洲思想和政治有何积极影响?
|
29. 难度:中等 |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太和)九年,(北魏孝文帝)下诏均给天下民田:……奴婢、牛随有无以还受(露田)。……诸土广民稀之处,随力所及,官借民种莳……诸地狭之处,……乐迁者听逐空荒,不限异州他郡,惟不听避劳就逸。其地足之处,不得无故而移。……诸宰民之官,各随地给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更代(离职)相付。卖者坐(处罚)如律 ——《魏书食货志》 材料三 (宋神宗)与王安石论助役事,安石辩数甚力。上曰:“无轻民事,惟艰。”安石曰:“陛下固知有是说,然又须审民事不可缓。”上曰:“修水土诚不可缓。”安石曰:“去徭役害农,亦民事也。岂特修水土乃为民事?如修水土非陛下能胜异论,则谁肯为陛下尽力?且议助役事已一年,须令转运使、提点刑狱、州县体问百姓,然后立法,法成又当晓谕百姓,无一人有异论,然后着为令,则其于民事,可谓不轻矣。”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 (1)材料一是怎样评价商鞅变法的?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商鞅其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措施。 (2)据材料二概括授田的主要标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授田在当时的作用。 (3)据材料三简述王安石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相应的改革措施。 (4)以上材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什么?据材料回答三次改革的侧重点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