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浙江省绍兴市2013-2014学年高三上学期回头考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秦统一后,“废封建,立郡县”,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但皇帝之子、弟封王,一直延续到明清。“分王子弟,以为屏藩”,是历代分封子弟的主要理由。血缘分封长期存在说明(    )

A.周代制度受到历代政权推崇 B.血缘分封是中央集权的基础

C.分王子弟是皇权的一种体现 D.分封制有利于政权长期稳定

 

详细信息
2. 难度:困难

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

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官吏的选拔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下列说法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

A. “立嫡以长不以贤”

B. “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C. “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D. “世胄蹑高位,英雄沉下僚”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唐代农业发展的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关中农民创造了井渠” ②使用高转筒车 曾推行均田制 出现了曲辕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明成祖时,有人主张对入贡互市的外商征税,明成祖答复: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明成祖认为应该向外商征税

明成祖目的是借外商引导国人投身海外贸易

明成祖认为明朝的纲常文德重于经济利益

朝贡贸易的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淮南子》记载:“故神农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句话强调了

A.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B.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

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无人身自由

C.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

D.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11101日,中国古代先贤孔子行教画像以全新作揖行礼的动画形式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将中华文化的谦谦君子之风传递给世界。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 )

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之不足以止乱

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

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史记李斯列传》:“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汉书董仲舒传》:“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上述两者的思想共同点是

A.实行国家思想统一 B.采用法家思想治国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禁绝一切学派思想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他的思想在生前曾被官方诬为“伪学”而在死后被官方奉为儒学正宗。他主张

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D.致良知,知行合一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梁启超读到一本书时说:“在卢梭《民约论》前约数十年,有此议论,不能不视为人类文化史最高出品。撰者固自负,亭林亦复推重。乾隆间,此书列入禁书;光绪之季,吾曾私自传印,以为播送民主思想之工具。”这本书是

A.《日知录》 B.《明夷待访录》 C.《变法通议》 D.《天下郡国利病书》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某中学研究性小组拟出一期题为走进京剧的墙报。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 ( )

A. 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 B. 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

C. 元末初创京城献礼声名鹊起 D. 四大徽班康乾京华独领风骚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中说:“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革命,只有三回:第一回是周朝的革命……,第二回是汉朝的革命……,第三回就是我们今天所纪念的辛亥革命了。”下列关于这三回革命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周朝的革命体现了族权和政权的结合

B.汉朝的革命打破了夏商周以来官僚政治的局面

C.辛亥革命使人们开始意识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

D.辛亥革命开启了进步的闸门,使反动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毛泽东在《战争和战略问题》中指出,(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罢工的合法权利。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而是走相反的道路。毛泽东上述观点的核心是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中国无产阶级无任何政治权利 D.中国革命不能走从城市到农村的道路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图是近代中国境内工业统计资料(外国企业略),这反映出

 

 

1872—1894

 

1895—1913

 

商办

 

设厂数

 

53

 

463

 

资本(千元)

 

4697

 

90801

 

官办和官商合办

 

设厂数

 

19

 

86

 

资本(千元)

 

16196

 

29469

 

 

 

A.具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征

B.官僚资本经济从此逐步走向消亡

C.民族资本在社会经济中占支配地位

D.甲午战后民族资本获得迅速发展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权度(指度量衡制度)法》规定权度以万国权度公会所制定铂铱公尺、公斤原器为标准。为照顾各地传统习惯,将权度分为旧制和新制,两制同时使用,并规定所有公私交易……之权度,不得用以外之名称。这些措施

A.有利于推动贸易的发展 B.便利了欧洲列强的经济侵略

C.为官僚资本的发展提供便利 D.影响了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西方文明史》中记载:“1920年代和1930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但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有的人却感到“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共的诞生,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②国民革命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兴起,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面战场迎来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A.①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③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1883年,上海《申报》刊登了一则广告:“德律风……系泰西新创之器……诸般讲话,远近皆可传声,其极远者可至数千里之外。”这反映了

A.报纸成为商业广告的主要媒体

B.上海的社会生活方式开始西化

C.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

D.《申报》以宣传西方文化为主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电视剧《霍元甲》展现了祖籍天津的武术家霍元甲(186l~1910)在上海租界设武馆、打擂比武的生活经历。当时,霍元甲可能见到的社会现象是

A.长袍马褂与西服革履并行不悖

B.《申报》登载着武昌起义的要闻

C.轮船招商局在广播上做广告

D.公司职员坐公共汽车上班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有人这样评论康有为的教育行为:先生之诲人也,……非欲养成死啃章句之陋儒,故草堂相处,往往脱略行迹。凡所以启发智慧者,先生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学术政治,表里相结合。所谓坐而言,能起而行之者也。可见康有为 ( )

A. 反对儒学,注重培养实用人才    B. 注重培养科技人才

C. 注重言行一致    D. 注重培养维新变法的政治人才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

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康有为 C.孙中山、陈独秀 D.康有为、孙中山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在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58%的翻译人员致力于工程技术,期中14%的人搞农业,24%的人搞纯科学,只有14%的人从事人文和社会科学的翻译……出版的书籍中译自俄文的书籍占38%—45%,而其他语种的翻译只占3%—6%。这一状况最可能出现在

A.五四运动时期 B.大革命时期 C.一五计划时期 D.文革时期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鲁迅在《从孩子的照相说起》中曾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这才是保存中国固有文化,这才是爱国,这才不是奴隶性。上述情形最可能出现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B.义和团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五四运动时期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1937年2月,中国共产党致电国民党,提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政府改名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红军改名为国民革命军,接受南京中央政府与军事委员会之指导”等主张。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 首次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 将抗日领导权交给国民党

C. 积极推动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 制定了全面抗战路线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地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中国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指出:它将家庭经营引入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家庭经营只是其中一个层次,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的关系。它继承了合作化的结果,汲取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又符合社会主义原则。这里的是指 ( )

A.农村人民公社 B.农民个体经营组织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农村生产合作社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20世纪90年代有人把中国东部经济发展状态比作“满弓待发之箭”:“弓''比喻1984年国家开放的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弦"比喻1996年全线通车的南北交通大动脉京九铁路。那么,“箭头”在今天看来最为恰当比喻是

A.深圳

B.珠海

C.海南

D.浦东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形势,目前在国家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是进一步扩大民主生活,开展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该材料出自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公报

C.中共八大政治报告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文学创作出现繁荣盛况,涌现出《红岩》《创业史》《雷锋之歌》等优秀文学作品。这说明

①讴歌革命和建设新中国是当时文学创作的主题

②“双百”方针推动了作家文学创作的繁荣

③“二为”方向规定了文学创作的主题

④“鲁迅文学奖”的设立激发了作家文学创作的灵感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1954年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文,对汉字进行简化,并要求所有报纸杂志立即遵循这一要求。其中规定字写法从上君下羊转变到左君右羊。这反映出( )

汉字书法艺术的方向 平等思想的大力传播 文化教育的平民倾向 贯彻双百方针的需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19502月,《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1979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五届七次会议一致通过该条约期满后不再延长的决定。这主要反映出中国政府

A.积极推行睦邻友好的外交政策 B.即将积极开展多边外交

C.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后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同强盗握手,正是为了最后消灭强盗!这是尼克松到访中国的那一天,刊登在《参考消息》头版的列宁语录;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则是中国重返联合国时选登在该报同一位置的毛主席语录。对上述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对当时西方主导的世界体系的态度并没有根本性变化

B.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中国当时的外交政策

C.中美关系的改善在当时是权宜之计

D.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在外交领域的反映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在改革开放中,我们解放思想,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所有制崇拜。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表明我们冲破了计划经济崇拜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四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六大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1936年,沈钧儒等人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强调中国共产党于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该主张最早见于

A. “八一宣言 B.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 “国共合作宣言  D. 《论联合政府》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东史郎日记》(日):在(南京)马群镇警戒的时候,我们听说俘虏们被分配给各个中队,每一中队两三百人,已自行处死。”“七千人的生命(俘虏)转眼之间就从地球上消失,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是道听途说,不符合事实 B. 可供研究南京大屠杀的情况使用

C. 真实反映了淞沪会战的惨死场景 D. 说明中国开始进入抗日战争时期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6. 难度:中等

中国的对外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材料二  (二战)战争开始后,罗斯福……配备并训练国民党军队,供应战斗机和飞行员,派史迪威将军赴华等。罗斯福认定,在目前为战争作的努力中,中国是不会一下子变得更重要的,他希望一方面使中国能够继续抗战,一方面通过给予它地位来使它的幻想得到满足。1941年到1942年交接的冬季,给予中国一笔五亿美元的贷款援助。……在整个二战期间,美国的远东政策差不多都是由罗斯福一个人操办的,虽然支持腐败的蒋政权,但……他的这种援助,不能只看作是对国民党政府的援助。

——马广东《罗斯福执政时期对蒋介石态度的转变》

材料三  多边外交是一种与双边外交相互补充的外交战略。……三个以上国家的互动与双边互动相比保守秘密的难度要大得多,因此多边协议的制定和实施比双边协定更加具有透明性,更易于为国际舆论所监督。……参与多边外交的各方,其具体利益可能有较大的差异,但它们的利益总有一个交汇点。……多边外交的开展要求一个国家克制、甚至放弃某些领域内的单边或双边的利益考量,侧重于有互动关系的多边共同的利益标准。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

——《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教学与研究》2004年第5期

(1)根据材料,概括费正清关于鸦片战争原因的观点。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期间美国对中国进行了哪些援助?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为什么要提出“救援中国”?

(3)根据材料三概括多边外交的特点。举例说明“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的重要事件。

 

详细信息
37. 难度:困难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要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要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最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在东京《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

材料二

所有国民军对外之行动,宣言如下:一.所有中国前此与各国缔结之条约,皆继续有效。二.偿还外款照旧担任,仍由各省洋关如数摊还。三.所有外人之既得权利,一体保护。

——《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之对外宣言》

材料三

我同盟会主张者,有三民主义:一是民族主义,二是民权主义,三是民生主义。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惟民生问题尚待解决。

——孙中山1912825日在国民党成立大会上的演说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孙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概括地说要达到什么目标?所谓最完美的国家是何意?

2)根据材料二三,你认为今民族.民权已达目的的说法对吗?为什么?

3)孙中山因何未能建立最完美的国家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