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省济宁市2014届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

A. 封号和耕牛

B. 土地和耕牛

C. 土地和人口

D. 人口和铁犁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

A. 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 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 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 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  B.  C.  D.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汉武帝实行的察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汉朝选举人才的选官制 规定以考试成绩决定是否录用 一种由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一种监察检举不法官员的制度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有人认为,与汉代的中外朝制度相比,唐朝建立的三省六部制,为解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提供了一种较为科学的方式。所谓“科学的方式”实质是指(   )

A.通过分散相权强化皇权,又调动了宰相的积极性

B.三省的长官各司其职,提高了办事效率

C.通过三省六部制建立了一个科学的行政体系

D.消除了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 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

B. 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

C. 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

D.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 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 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 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 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口号能够振奋精神,激发斗志。下列口号具有反帝性质的有

①“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

②“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

③“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④“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现代的中华通史,则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过去”到“现代”的历史分界点应该是下列各项中的

A.鸦片战争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新中国成立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中国近代某革命政府下达部队动员令,宣布其军事战略为:先定三湘,光复武汉,进而与 我友军会师,以期统一中国,复兴民族。依据该战略展开的军事行动是

A.推动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B.基本上推翻北洋军阀政府的统治

C.促使工农革命的重心转移到北方

D.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反攻的序幕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1871年的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这说明统一后的德意志帝国

A.议会丧失了立法权 B.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C.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未变 D.保留了普鲁士的专制传统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冲击-回应曾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强调挑战-刺激-机遇-进步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模式的对应关系是(  )


 

外部的冲击
 

中国的回应
 

A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提出农民的理想追求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C
 

甲午中日战争
 

知识界与民众展开救亡图存斗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1912年2月12日颁布《清帝逊位诏书》曰:“……是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该诏书

A.以和平方式宣告了清王朝的覆灭

B.体现了清帝对君主立宪政体的向往

C.标志着中国历史上封建制度的结束

D.为中华民国的成立创造了有利条件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陈独秀主张“崇实际而薄虚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伦理观念,力倡“生活神圣”、“利用厚生”,强调现代……社会利益由个人利益积合而成,自利心和公共心为经济学之两大砥柱。这些观点

A.会导致社会私欲的膨胀 B.肯定传统经世致用思想

C.批判了儒家重义轻利观 D.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1871年德意志帝国成立时,有人讽刺说,这个帝国是由一只大猛兽、半打狐狸和十几只耗子组成的。这个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当时帝国内各邦实力的差距。但在这个帝国中( )

A. 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联邦议会

B. 各邦代表组成立法机构中的帝国议会

C. 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

D. 各邦共同推举帝国首相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 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

B. 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 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

D. 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近代一有识之士曾说:一国所得,诸国安然而享之;一国所求,诸国群起而助之,是不啻驱西洋诸国,使之协以谋我。上述言论针对的是

A. 领事裁判权 B. 片面最惠国待遇

C. 居住及租地权 D. “门户开放政策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近代诗人褚维垲在诗中说:“都门被围御园火,五口通商弭兵祸。骎骎自海达长江,惟所欲为无不可。”对该诗理解不正确的是

A.“御园火”是指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五口通商”开始于甲午中日战争后

C.该诗描述了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

D.该诗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列文献中,属于中国最早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方案是

A.《海国图志》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编》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现代化是晚清历史发展的一个趋向,最能体现这一趋向的是

A.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B.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C. 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甲午战争

D. 太平洋运动——中法战争——辛亥革命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

A. 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 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

C. 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

D. 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 力图拜托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 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 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D. 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可1901年的中秋节,中国人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报纸上出现了这样的词汇

A.甲午军魂、北洋水师、邓世昌 B.八国联军、辛丑条约、赔款

C.三元里、反割台、八国联军 D.九一八、攘外必先安内、长征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A. 兴中会

B. 国民党

C. 同盟会

D. 华兴会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列宁在某次演讲时说:这个革命的意义首先在于我们将拥有一个苏维埃政府,……被压迫的群众将亲自建立政权,旧的国家机构将被彻底打碎,而新的管理机构即苏维埃组织将建立起来。这里所说的革命是指

A. 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

B. 公开发表《四月提纲》

C.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D. 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1949年1月,苏联、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等六国政府代表在莫斯科通过会议磋商后,宣布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对这一组织的认识,正确的是

A.有助手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B.是政治、经济、军事合作组织

C.是两极格局的产物 D.是与欧洲共同体相似的国际经济集团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其全球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改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从越南撤军;不再反对英法拥有独立的核力量;开启美日友好外交的新纪元。下列因素中,促使这一时期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 苏联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对美遏制的加强

B. 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和世界政治格局日趋多极化

C. 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 联合国地位的日益提高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针对20年前苏联的解体,《环球时报》于20111226日公布了在中国7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进行的调查结果,受访者对苏联解体的原因有如下看法。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政策错误,制度僵化,政治腐败,丧失民心
 

52.7%
 

苏联领导人推行错误的改革路线
 

45.7%
 

苏联在世界搞霸权主义,与美国军备竞赛
 

41%
 

西方颠覆、和平演变的结果
 

37%
 

经济改革失败及长期的经济增长停滞
 

29.9%
 

其他
 

2.2%
 

不知道,不好说
 

4.9%
 

 

 

A.受访者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看法没有历史根据

B.苏联解体可以归结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C.苏联解体说明社会主义存在难以克服的制度缺陷

D.苏联解体是西方反共势力和平演变的必然结果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说“……中国却没有等待,实施经济改革。德国、印度也没有等待。这些国家没有原地踏步,也不想成为次要国家。这表明:

A.“一超多强局面被打破 B.美国已沦为次要国家

C.新的世界格局已经确立 D.多极化趋势正在加强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历史观摒弃了西方传统的世界历史的阐释方法,如“古代—中古—近(现)代”的“三分法”,将整个人类历史的演进划分成两个基本的阶段,即1500年以前诸孤立地区的世界和1500年以后西方的兴起并占优势的世界。这样的划分显示出作者的历史观是

A.社会史观

B.近代化史观

C.革命史观

D.全球史观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l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材料二  西方的七百年文化启蒙运动是在一个逐渐形成、形成后又不断更新最终得到强化的文化大环境中展开的。……到 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到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

——王贤仙《近代中西文化启蒙之浅析》

材料三  (西方民主思潮)诞生之后,……对世界各国都造成了深刻地冲击。对中国冲击的结果是儒家文化逐渐失去了统治地位。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1)结合材料一,中国明清时期“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拿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

(2)材料二中18世纪西方出现“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

(4)材料三中“将这棵大树砍断”的含义是什么?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民主思潮在中国的主要实践活动还有哪些?

 

详细信息
32. 难度:困难

权力监督与制约是政治领域的重要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从西周就开始了权力监督的制度建设。秦汉时期已有大量相关法规,如关于官吏任用与铨选的《置吏律》、关于官吏调任与监察的《效律》和考核官吏为政情况的《上计律》等。唐朝时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的行政法典——《唐六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为行政监督提供了完备的法律根据。在此基础上,宋朝不仅大量充实各项监察法规,诸多行政制度也体现了权力监督理念,如在人事任用上通过了避亲法避嫌法等回避制度约束官员权力。明清两朝也制定了专门的行政法典和比较完善的监察法,对监察考课机关的职掌权限、官员的条件及责任义务等做出详细的规定。(据白钢《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 宋英宗欲擢王畴为枢密副使,封驳官钱公辅认为王畴素望浅,不宜擢升。英宗不仅不采纳其意见,反而贬钱公辅为滁州团练使。(据贾玉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突出特点。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古代中国权力监督的作用与局限。

材料三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英国政治制度史大事记(部分)
1215年 《大宪章》限制王权,保障贵族特权,保护部分骑士与市民的利益
1265年 孟福尔议会召开。英国议会产生的标志
1628年 《权利请愿书》
1689年 《权利法案》
1701年 《王位继承法》
1721年 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开创了多数党领袖组阁的先例
1747年 君主不再行使立法否决权
 

1832年 《议会改革法案》
19世纪50年代 责任内阁制趋于完备
19世纪中叶 两党制度形成
1867年 第二次议会改革
19世纪晚期 内阁权力膨胀,人称议会第三院
1884年 第三次议会改革
1911年 《阿斯奎斯法案》,上院权力进一步削弱
1948年 议会通过《人民代表法案》,确立一人一票制度
 

 

2)根据材料三,指出近代英国限制王权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事件。说明近代英国政治体制的权力制衡关系。

3)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渐进性、灵活性等特点,任选其一结合史实予以说明。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有不少学者对爱因斯坦的学说持怀疑态度。1919年,英国科学家爱丁顿对日全食的观测结果证实了爱因斯坦的理论,引起巨大轰动,世界范围的爱因斯坦热接踵而至。在中国,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亦发出邀请,并得翻其本人应允。虽然爱因斯坦因故未能成行,但相对论却在中国广泛传播。从l917年到1923年,各种报刊登载相对论的论著、译文、通讯、报告和文献不下百篇,出版译著15种左右。……爱因斯坦热在中国方兴未艾。

——摘编自阿尔布雷希特·弗尔辛《爱因斯坦传》等

材料二  但这百年来的变更却与前不同,因科学发达结果。产业组织从根柢翻新起来,变既太骤,其力又太猛,其范围又太广。他们要把他的内部生活凑上来和外部生活相应,却处处措手不及。……宗教和旧哲学,既已被科学打得个旗靡辙乱,这位“科学先生”便自当仁不让起来,要凭他的试验发明个宇宙新大原理。……所以那些什么乐利主义强权主义越发得势。死后既没有天堂,只好尽这几十年尽地快活;善恶既没有责任,何妨尽我的手段来充满我个人欲望。然而享用的物质增加速率,总不能和欲望的腾升同一比例,而且没有法子令他均衡。怎么好呢?只有凭自己的力量自由竞争起来。质而言之,就是弱肉强食。近年来甚么军阀甚么财阀,都是从这条路产生出来。这回大战争,便是一个报应。……当时讴歌科学万能的人,满望着科学成功黄金世界便指日出现。如今功总算成了,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到如今却叫起科学破产来。这便是最近思潮变迁一个大关键了。(自注:读者切勿误会因此菲薄科学,我绝不承认科学破产,不过也不承认科学万能罢了。)

——梁启超《欧游心影录》1919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兴起爱因斯坦热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作者质疑“科学万能”的原因。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