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历史试卷 > 试卷信息
北京市丰台区201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经济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回答下列小题。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重要变革,突出表现在

①铁工具得到使用和牛耕逐步推广  ②兴建大型水利工程

③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应运而生  ④出现职业商人和货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西汉时期发明的具有翻土、灭茬、开沟、起垄功能的工具是

A. B.

C. D.

3.中国是瓷器大国,中国瓷大量出口至迟始于

A.西汉 B.隋朝 C.唐朝 D.北宋

4.宋代城市商业较前代最大的变化是

A.受到政府鼓励

B.均用纸币交易

C.开始纳税

D.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中国古代出现许多变法和改革,促进了社会进步。回答下列小题

1.《史记·商君传》中说“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商鞅这项变法措施最重要的积极意义在于

A.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B.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C.革除了陈风陋习 D.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

2.北魏孝文帝实行均田制,其主要特点是

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

B.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承担国家的租税役

C.限制地主土地兼并,均衡农民和地主土地

D.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

3.王安石变法的主要背景是

A.国家积贫积弱 B.割据势力太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势

C.相权过大,皇权受到威胁 D.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农业受到冲击

4.王安石的“青苗法”和“募役法”共同作用是

A.增加政府收入

B.限制土地兼并

C.提高军队战斗力

D.增加耕地面积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历代政府采取多种措施,有效维护了国家统一。回答下列小题

 

1.下面王朝疆域图属于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元朝

2.汉武帝实行“推恩令”的作用是

A.削弱了相权 B.有利于消除地方格局隐患

C.扩大了地主的势力 D.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境遇

3.派大将施琅收复台湾,并设台湾府的清朝皇帝是

A.顺治 B.康熙 C.乾隆 D.咸丰

4.中俄《尼布楚条约》的主要作用是

A.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

B.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西段边界

C.杜绝了沙俄的侵犯

D.使漠北蒙古归顺清廷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并逐渐完备。回答下列小题

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了诸侯国因信守义务,蜂拥而至勤王的故事。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

2.下列措施不属于削弱相权的是

A.秦朝实行九卿制度 B.汉武帝设置中朝

C.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 D.宋朝设置“中书门下”和枢密院

3.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它负责管理

A.起草政令 B.审核政令 C.全国军事 D.行政事务

4.观察如图并阅读简介,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对军机处的描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军机处最初出于军事需要而设立  ②军机处成为清朝最高决策机构

③军机处有严格的办事效率要求  ④清朝灭亡前夕撤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从1840年以后频频受到外国侵略。回答下列小题

1.(咸丰、同治年间)《夷场行》中写道:“人间何地无沧桑,平填黄浦成夷场;高高下下嘘蜃气,十十五五罗蜂房;青红黄绿辨旗色,规制略似棋枰方”该诗揭露了列强在中国

A.割占香港 B.攫取领事裁判权 C.强迫开放通商口岸 D.强建租界

2.英国发动两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教训落后、腐朽的中国政府 B.占领和扩大在华商品市场

C.改造异教徒 D.割占中国更多领土

3.19世纪90年代后期,列强侵华出现的新现象有

①割占土地  ②允许外国人在华大规模开办工厂

③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④外国人侵入到中国内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4.明治维新期间日本拟定征服世界的步骤是: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第三期征服满蒙,第四期征服“支那”,第五期征服世界。日本为实现第三期目标采取的行动是

A.甲午中日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自1840年以后,中国人民为实现现代化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回答下列小题

1. “太平天国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减少了阻力”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

A.《天朝田亩制度》具有革命性 B.太平天国运动打击了清朝封建统治

C.《资政新篇》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D.拜上帝教吸收了西方文化

2.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创办许多民用工业,这主要表明洋务派

A.聚敛财富,搜刮人民的本性 B.增加税收,增强国力的愿望

C.认识深化,弥补军事工业的不足 D.目标转变,与洋人争夺市场

3.近代中国在追求经济现代化的同时,也经历了一个政治现代化的过程。要求政治现代化的主张最早出现于

A.林则徐、魏源等人的主张

B.早期维新派主张

C.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主张

D.同盟会的革命纲领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近代中国仁人志士为救国图强不断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回答下列小题

1.严复翻译了英国人赫胥黎的《天演论》,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其目的是

A.倡导社会变革 B.鼓励发展民族工商业

C.与外国人进行商业竞争 D.适应外国侵略中国的社会现实

2.新文化运动后期,一些新文化人士开始介绍、宣传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因为

A.发现民主科学主张的不足

B.新文化运动受到反动政府迫害

C.受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影响

D.受西方侵华战争的冲击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中国历史上曾出现两次国共合作。请回答下列小题

1.宋庆龄说:“孙中山和中国共产党之间具有历史意义的合作不是偶然的,它是当时的国际局势和中国本身的内部条件造成的。”这里的“内部条件”主要是指

A.“一战”后,中国民族工业重新受到帝国主义压迫

B.“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C.中国共产党正致力于寻找革命的同盟者

D.国民党在南方建立了革命根据地

2.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

A.进行了积极抵抗

B.采取了相同的抗战路线

C.积极组织民众抗战

D.建立抗日民主政权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近九十年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武装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回答下列小题

1.解放战争中,东北、华北、华东三大解放区连成一片是在

A.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之后 B.战略反攻开始之后

C.三大战役后 D.百万雄师过大江之后

2.新中国在过渡时期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成就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实行“一五”计划 D.颁布过渡时期总路线

3.1956年,中共八大为党和全国人民提出的主要任务是

A.“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B.“把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C.“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D.“以阶级斗争为纲”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近代以来,我国社会生活和科学技术都有很大的变化和长足的发展。回答下列小题

1.1912年,中国社会的生活场景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看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纸 B.通过发电报与家人联系

C.观看国产有声电影 D.利用火车运输物资

2.李四光是我国20世纪杰出的科学家,他对祖国的贡献是

A.研究两弹一星 B.为我国勘探石油提供了理论依据

C.培育出高产水稻 D.研制出巨型计算机

 

二、材料分析题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孔子

材料二(董)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古今适用的道理)。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万物皆是一理,至如一物一事,虽小,皆有是理。

——《二程遗书》卷十五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一物道理。

——朱熹

材料四正因为二千年吃人的礼教法制都挂着孔丘的招牌,故这块孔丘的招牌——无论是老店,是冒牌——不能不拿下来,捶碎,烧去!

——胡适《吴虞文录序》

请回答: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孔子有哪些主张(不得摘抄原文)?这些主张反映了他生活时代的哪些社会特点?

(2)根据材料二,汉武帝推行什么政策?这一政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据材料三,概括宋代“理学”有关世界的本原和贯通明理途径的观点是什么?

(4)材料二和材料四存在怎样的矛盾?为什么会存在这样的矛盾?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明清时期,我国经济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

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江苏巡抚曹时聘因苏州民变上疏皇帝,内中提到“吴民生齿最繁,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浮食奇民,朝不谋夕,得业则生,失业则死。臣所睹记,染坊罢而染工散者数千人,机房罢而织工散者又数千人,此皆自食其力之良民也。”

明清时期,在工商业发达地区和交通要冲,兴起了一大批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市镇,尤以江南地区为盛。这些市镇收纳周边个体民户产品,进行深加工,吸引外地客商,行销远方市场。

——《明神宗实录》卷三六一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苏州哪些历史现象?“得业则生,失业则死”的这些人靠什么生活?

(2)我国明清时期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还出现了哪些新特点?

(3)明清时期对内、对外采取怎样的商业政策?实施这些政策的后果如何?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世纪初,中国先后出现两部宪法,对中国政治近代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清政府于1908年8月27日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宪法性文件,该《宪法大纲》只有“君上大权”一章,后附臣民权利义务。拟定者申明《钦定宪法大纲》的宗旨:认定“君上有统治国家之大权,凡立法、行政、司法皆归总揽,而以议院协赞立法,以政府辅弼行政,以法院遵律司法。”大纲条款中把“君上大权”放在首位,赋予“臣民”的权力十分有限。

——摘自人教版《历史选修2》

材料二  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法院依法律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有言论、著作、刊行及集会、结社之自由。……人民有选举及被选举之权。

——1912年3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三 

请回答:

(1)阅读材料一、二,结合所学完成下表。

宪法名称

背景

国家元首

国家权力

公民权利

《钦定宪法大纲》

 

 

皇帝独揽大权,但立法、行政、司法权有所分离

给予臣民极为有限的权利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中国民国成立

总统

 

 

 

 

(2)如何评价这两部宪法?

(3)在“猿(袁)之天下”,中国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和思想上做了哪些努力和奋斗?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道路。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红军、游击队和红色区域的建立和发展,是半殖民地中国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农民斗争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农民的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并且无疑地是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地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地是正确的。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

材料三  1978年、1992年我国几种经济成分比较表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78年

1992年

 

公有制经济

全民所有制经济

80.8%

51.4%

集体所有制经济

19.2%

35.0%

 

私有制经济

城乡个体经济

0

7.8%

私营经济、合资、外商独资

0

5.8%

 

 

请回答:

(1)观察材料一中的地图,分析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根据地有何特点?为什么会有这些特点?

(2)分析材料二,指出毛泽东认为有效的革命办法是什么?采用这些办法的中国社会基础是什么?

(3)材料三说明了我国经济领域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哪些思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