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的是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唾液淀粉酶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
2. 难度:简单 | |
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 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
3. 难度:简单 | |
正常情况下,当人体局部组织活动增加时,代谢产物增加,此时该组织中的 A.组织液增加,淋巴增加 B.组织液减少,淋巴增加 C.组织液增加,淋巴减少 D.组织液减少,淋巴减少
|
4.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结构和②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 C.③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D.c液中可发生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
5. 难度:简单 | ||||||||||||||||||||||||||||||||||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2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至少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
6. 难度:简单 | |
在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上,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对此,不正确的理解是 A.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不是恒定的,而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的稳定 C.因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而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着差异 D.化验结果会有误差,应当把误差考虑在内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是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
|
8. 难度:简单 | |
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 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 C.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 D.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
|
9. 难度:简单 | |
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乳酸进入血液,但不会引起血浆pH发生剧烈的变化,其中发挥缓冲作用的物质主要是 A.碳酸氢钠 B.碳酸 C.三磷酸腺苷 D.钾离子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与维持内环境稳态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A.剧烈运动时血液中的尿素含量上升 B.人体组织细胞受损后,通过细胞增殖产生新细胞 C.炎热的夏天,室外作业人员出汗太多从而尿量减少 D.一次摄入糖过多,血糖浓度上升太高
|
11. 难度:简单 | |
关于稳态的实现,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血液中的缓冲物质可以调节血液的pH B.肾脏不时地排出内环境中多余的尿素、无机盐等 C.细胞不断地进行有氧呼吸 D.肝脏储存的肝糖原在血糖浓度下降时不断地分解释放入血液中
|
12. 难度:简单 | |
如图表示运动前后血液中乳酸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对曲线仔细分析,你认为对曲线BC段的变化解释正确的是 A.乳酸与NaHCO3反应生成CO2 B.乳酸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C.乳酸与NaH2PO4反应生成H3PO4 D.乳酸与Na2HPO4反应生成NaH2PO4
|
13. 难度:简单 | |
有关稳态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稳态的调节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B.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对稳态的调节作用需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C.病原体侵入机体干扰稳态后,主要是免疫调节起作用 D.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可使机体的多项生理指标保持恒定不变
|
14. 难度:简单 | |
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孤在性质上完全相同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 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 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 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
|
16. 难度:简单 | |
当动作电位刚通过神经纤维,细胞膜又恢复为静息电位时,发生的离子移动主要是 A.K+经主动运输方式转运出膜外 B.Na+经主动运输方式转运出膜外 C.K+经被动运输方式转运入膜内 D.Na+经被动运输方式转运入膜内
|
17. 难度:简单 | |
根据图判断,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如果在S处给予刺激,则在A处可测知有兴奋存在 B.D处的线粒体比B处少 C.A→B的传导速度大于D→E的传导速度 D.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通过电流传导
|
18.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刺激图中②处,可以测到电位变化的有①③④⑤⑥ B.在突触小体上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C.若抑制该图中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D.刺激⑥处,神经兴奋能传到⑤④③②①
|
19. 难度:简单 | |
将电流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d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ab=bd),同时在b处给予一个强刺激,电流计的指针会 A.不会发生偏转 B.发生一次偏转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
20.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正在跑步,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神经结构有 ①大脑皮层 ②小脑 ③下丘脑 ④脑干 ⑤脊髓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
21. 难度:简单 | |
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系统的作用密切联系 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酶 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他细胞 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
|
22. 难度:简单 | |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增多时 A.甲状腺的功能增强 B.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的功能增强 C.垂体的功能增强 D.以上三项都不对
|
23. 难度:简单 | |
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物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
24. 难度:简单 | |
如图表示午餐以后人体血液中血糖和两种激素浓度的变化,图中曲线a、b、c分别表示 A.胰高血糖素、胰岛素、血糖 B.胰岛素、血糖、胰高血糖素 C.血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 D.胰高血糖素、血糖、胰岛素
|
25. 难度:简单 | |
长时间运动引起机体缺氧时,血液pH的变化趋势、引起pH变化的物质、能起缓冲作用的物质分别是 A.降低、CO2、Na2CO3 B.降低、乳酸、NaHCO3 C.升高、CO2、H2CO3 D.升高、乳酸、NaHCO3
|
26.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一张生物概念填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温度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
27. 难度:简单 | |
如图表示人体的皮下组织,A、B、C表示细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①周围的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
28. 难度:简单 | |
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当①受到刺激时,该处的细胞膜内外的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 C.图中②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若从③处切断神经纤维,刺激①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
29.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一个反射弧的部分结构图,甲、乙表示连接在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表。当在A点以一定的电流刺激,则甲、乙电流表指针发生的变化是 A.甲、乙都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甲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乙不偏转 C.甲不偏转,乙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D.甲发生一次偏转,乙不偏转
|
30. 难度:简单 | |
给动物饮相同量的清水,与对照组动物相比,一段时间会出现尿量减少的实验动物是 A.输液不久后的动物 B.患糖尿病的动物 C.切除垂体的动物 D.摄入过多食盐的动物
|
31.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12分) (1)a表示________系统,b表示________系统,c表示________系统。 (2) 内环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
32.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人体内两种调节系统的部分结构或关系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8分) (1)若“+”表示促进作用,“-”表示抑制作用,则图甲中a细胞为 ,①处的激素名称为 ,作用为 (用“+”和“-”表示)。 (2)若乙图代表缩手反射的反射弧。(X、Y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Z为突触间隙) ①A代表反射弧的 ,刺激图中的 位点,可产生缩手反射,该反射过程中,Z处传递的信号的形式为 。 ②如果在Y处膜外安放如图所示的灵敏电流表,给予X点和Y点各一个适宜强刺激,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的次数分别为 次和 次。 ③已知某种药物可以阻断反射活动,为探究其作用机理,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药物放在Z点,刺激Y点,发现电流表发生偏转,而效应器无反应。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这种药物是通过阻断突触处的信号传递起作用的。另一同学对此实验作了相应的补充,使之更严密。你认为他的补充意见应该是 。
|
33. 难度:简单 | |||||||||||||
内环境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若遭到破坏就会使代谢紊乱。当人体血液中葡萄糖浓度过高,会有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流失,体内能源物质大量流失,从而使机体消瘦。现有一逐渐消瘦的病人,请完成下面实验并回答相关问题。(10分) 实验材料:(略) 实验步骤:
(1)步骤①试管B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使用的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该试剂使用时应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若试管A、C都不变色,而B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该个体不是糖尿病患者。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要确诊,还必须检测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