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
2. 难度:简单 | |
将蛙的甲状腺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甲状腺激素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 B. 2003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
4. 难度:简单 | |
右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量分布。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 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 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 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 D.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
|
5. 难度:简单 | |
为了保护海洋鱼类资源,以前人们提出了“抓大鱼放小鱼”这一观点,并指导甲地渔民用于实践。可是后来甲地渔民发现在甲地的正常季节中捕到的鱼越来越小。对于上述原因的解释最准确的为 A.自然选择使甲地的鱼发生基因突变而变小了 B.人为因素的选择作用,使甲地鱼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向小的方向改变所致 C.甲地渔民的捕鱼能力降低所致 D.由于鱼的食物减少,甲地的鱼得不到足够的食物而长不大
|
6. 难度:简单 | |
仿生学是目前飞速发展的一门科学,如全球卫星地面定位系统扫描等就借鉴某些生物的回声定位系统的特点,这一功能是利用了生物的 A.直接使用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 D.文学艺术价值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①.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②.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城市生态系统对其他生态系统具有高度的依赖性 A. 一项 B. 二项 C. 三项 D.四项
|
8. 难度:简单 | |
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 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是有害的 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 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度影响最严重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
10. 难度:简单 | |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一定能固定CO2 C.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D.一定是植物
|
11. 难度:简单 | |
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合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
12. 难度:简单 | |
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上的牧民以养羊为主业。近年来的过度放牧致使草原退化,也使分布在这里的野生黄羊种群密度大幅度下降,面临濒危。针对这一事实,下列观点不正确的是 A.过度放牧降低了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B.家羊是草原生态系统的外来人侵物种 C.野生黄羊与家羊之间是竞争关系 D.草原生态保护与牧业发展之间产生了矛盾
|
13. 难度:简单 | |
如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14. 难度:简单 | ||||||||||||||||||||||||||||
下表为地球上主要生态系统的总面积及生产者所制造的有机物质的量(净初级生产力)。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上各类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 B.陆地生态系统中的热带雨林是生物圈最主要的能量基地 C.群落结构单一的农田净初级生产力较高的主要原因是人为的使能量向农作物集中 D.净初级生产力除未利用的部分外,其余的则被初级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哪一项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符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 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者的能量C.向农田施用的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 D.草原通过作物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
|
16. 难度:简单 | |
右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A.a>b>c B.c>b>a C.c=b>a D.a>c=b
|
17.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外毒素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细胞5与细胞4仍具有分裂能力 C.②、③过程与细胞膜上蛋白质有关 D.细胞1、2、3、4中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
18. 难度:简单 | |
某生态系统食物链仅三个营养级,第二和第三营养级的总能量分别是a2和a3,当出现下列何种情况时,会造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减少 A.a2<10a3 B.a2<5a3 C.a2>5a3 D.a2>10a3
|
19. 难度:简单 | |
如图表示在某生态系统中,a、b、c三个种群数量变化的相互关系,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肯定是生产者,b肯定是初级消费者 B.a与b,b与c为捕食关系 C.a与c为竞争关系 D.a→b→c构成一条食物链
|
20. 难度:简单 | |
某个春季低温潮湿、夏季高温干旱的地区生长着一种春、夏季叶型不同的植物,其叶型数据如右表。试推断 A.甲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B.乙型叶生长在春季,利于光合作用 C.甲型叶生长在夏季,降低蒸腾作用 D.乙型叶生长在夏季,增强蒸腾作用
|
21. 难度:简单 | |
河豚因味道鲜美而闻名,民间有“拼死吃河豚”之说。每年三、四月份是河豚的繁殖季节,此时河豚体内含有剧毒的河豚毒素,尤其是卵巢内浓度较高。因而年年都有因吃河豚而死亡的报道。请判断该季节引起河豚体内毒素浓度增大的信息主要是 A.日照长短 B.水温和有机酸 C.水中的氧气浓度 D.水的盐度
|
22. 难度:简单 | |
某地通过新建沼气池和植树造林,构建了新型农业生态系统(如图所示)。关于该农业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该生态系统中太阳照到植物上所有的太阳能 B.该生态系统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实现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C.该生态系统采用分布式结构,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D.该生态系统充分利用了废弃物中的能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
23.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可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B.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可迅速产生大量抗体C.T细胞可以产生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中都发挥作用
|
24.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无子西瓜与无子番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无子西瓜与无子番茄所在的植株枝条进行扦插,新植株仍然能够结出无子果实 B.无子西瓜与无子番茄由于没有种子,需要年年重新育种 C.无子西瓜与无子番茄的发育都离不开生长素的作用 D.无子西瓜与无子番茄培育的基本原理相同
|
25. 难度:简单 | |
关于PCR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CR是体外复制DNA的技术 B.Taq酶是一种热稳定的DNA聚合酶 C.PCR过程中需要一个模板DNA、两个引物分子、大量脱氧核苷酸原料 D.PCR利用的是DNA双链复制原理
|
26.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外源基因插入位置(插入点有a、b、c),请根据表中提供细菌的生长情况,推测①②③三种重组后细菌的外源基因插入点,正确的一组是:
A.①是c;②是b;③是a B.①是a和b;②是a;③是b C.①是a和b;②是b;③是a D.①是c;②是a;③是b
|
27.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 B.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 C.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 D.物质1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
|
28.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脑和脊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脑外包有骨骼,脊髓外无骨骼 B.脑和脊髓都与反射有关 C.反射仅与脊髓有关 D.神经元细胞体都位于脑和脊髓表面
|
29. 难度:简单 | |
如图表示刺激强度逐渐增加(S1~S8)时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刺激要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诱导神经细胞产生兴奋 B.刺激强度达到S5以后,随刺激强度增加兴奋逐渐增强 C.在S1~S4期间,细胞膜上没有离子的进出 D.在S5~S8期间,细胞膜的电位是外正内负
|
30. 难度:简单 | |
下列属于第一道防线的是 ①胃液对病菌的杀灭作用 ②唾液中溶菌酶对病原体的分解作用 ③吞噬细胞的内吞作用 ④呼吸道纤毛对病菌的外排作用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⑦抗体与细胞外毒素结合 A.④⑤ B.①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⑤⑥⑦
|
31. 难度:简单 | |
下列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 A.硝化细菌 B.灵芝 C.根瘤菌 D.蓝藻
|
32. 难度:简单 | |
生物能接受光的信息并产生相应的行为。下列生命现象主要与阳光变化有关的是: A.菊的秋季开花 B.我国植被的东西分布 C.萤火虫的发光求偶 D.动物的周期性换毛
|
33.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生态工程的说法,正确的有: A.无废弃物农业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 B.生态经济主要通过实行“循环经济”的原则 C.沼气工程常应用于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 D.“三北防护林”属于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工程
|
34. 难度:简单 | |
右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四个不同的营养级 C.在该食物网中,A是生产者,其余都是消费者 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会发生明显变化
|
35.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组DNA技术常用的工具是限制酶、连接酶和运载体 B.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C.选用细菌作为重组质粒的受体细胞是因为细菌繁殖快 D.为培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载体
|
36. 难度:简单 | |
下列对人体某些生理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若某人摄入了较多的碱性食物,会使血浆pH明显升高 B.如果某人下丘脑严重受损,则不能维持自身的体温恒定 C.只要是病毒侵染人体后引起的免疫反应全部属于细胞免疫 D.当血糖含量升高时,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增加
|
37. 难度:简单 | |
将甲、乙、丙三株大小相近的同种植物,分别处理如下表,实验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表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可抵消顶端优势 B.顶芽摘除后,侧芽生长停滞 C.顶芽的存在不影响侧芽的生长 D.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作用原理不同
|
38. 难度:简单 | |
骆驼在沙漠中,白天体温能升高到410C,晚上能将体温降至340C。研究发现,白天升高体温能减少水分流失,而且前一晚体温降得较多时,更可以忍受第二天的酷热。下列理由,可以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A.骆驼白天体温升高可增加出汗量 B.骆驼白天体温升高能减少身体用于散热的水分量 C.夜晚体温低时,骆驼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 D.夜晚体温愈低,第二天需更长的时间才能将体温升高到骆驼白天可达到的温度
|
39.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光照强度在适宜范围内逐渐增强时,植物的光合作用也逐渐增强,但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不会增大 B.冬天落叶的树木不能适应寒冷环境,而常绿的树木能适应寒冷环境 C.森林中需定期清理枯枝落叶,以利于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D.大气中的NO2、SO2等气体是造成酸雨的污染物,影响生物的生长发育等
|
40. 难度:简单 | |
经验丰富的老林和农大毕业的小林为使自家的白果园增产增收分别进行了各自的实践。以下对林家父子的做法比较中,你认为小林的做法有优势的是 A.早春老林用优质果枝嫁接,小林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的试管苗嫁接 B.仲春老林让果树自然受粉,小林用人工受粉 C.初夏老林用新型高效化肥施肥,小林用人工沤制的农家肥施肥 D.晚秋果树落叶后,老林在林间种上了冬小麦,小林在冬小麦行间还间作了豌豆
|
41. 难度:简单 | |
为探索影响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因素,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如下一些实验: (1)实验一: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甲,对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进行不间断检测。每隔3 d对甲鼠的甲状腺做一次等量切除,其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 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 ①图中曲线a表示的激素是 。 ②通过该实验,还可以给人启示,对于患 的病人可以实施手术治疗。 (2)实验二:取生长正常的成年雄鼠乙,每隔3 d注射一次等量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并测得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总是先上升后下降,请分析产生这种生理变化的原因。 ①当体内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浓度升高时, 合成和分泌增多,进而刺激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 ②当停止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时,其体内过高的________就会抑制________和________的分泌活动,从而使相应的激素水平下降。 (3)实验三:为了验证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某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实验方案:取生长状况相同的雄鼠丙和雌鼠丁,其中给丙鼠每天喂含碘的食物,丁鼠每天喂不含碘的等量的食物;两只鼠放在相同室内条件下饲养,一段时间后对两只鼠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进行测定。请改正该方案中的不足之处: 。 (4)若将实验三改为探究“烟草浸出液对蝌蚪发育的影响”实验,请你预测探究结论。 。
|
42. 难度:简单 | |
某小组发现大麦田中长有许多狗尾草,还活动着食草昆虫、青蛙、蜘蛛和蛇等动物。研究中发现,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分别种植大麦和狗尾草,它们都生长良好。如果把二者的种子混匀后播种,则大麦正常生长,而狗尾草生长得明显矮小。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农田中相互作用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称为_______,根据材料所述,写出可能的食物网(2分)。
(2)对于二者混种后,大麦正常生长,而狗尾草生长明显矮小的现象,有同学设想是大麦的根部分泌物抑制了狗尾草的生长。试根据下列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补充实验步骤,探究大麦与狗尾草之间是否存在这种关系。 一、材料用具:狗尾草幼苗、大麦幼苗、完全培养液、实验容器等。 二、方法步骤: ①将大麦幼苗用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容器、光照、空气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②把长势相同的狗尾草幼苗分为A、B两组,每组各20株。 ③A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B组 。 两组培养液等量,实验容器、空气、光照等外界条件符合要求。 ④一段时间后,观察 。 如果同学们要得出“大麦的根部某些分泌物会抑制狗尾草的生长”这一结论,应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出现这一实验现象的可能原因除了同学们的假设外,还可能是因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 (2分)。
|
43. 难度:简单 | |
下图中,甲图是一株盆栽植物(①②表示不同部位的芽,③④⑤⑥表示茎的不同部位,⑦⑧表示根的不同部位),乙图表示该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据图回答:(要求:用乙图根、芽、茎曲线上相应字母所对应的浓度来表示甲图相应各点的生长素浓度) ⑴乙图 点浓度可表示甲图①处生长素浓度。经观察②处无法长出侧枝,该点浓度可用乙图中 点表示,要使②正常生长发育,可采取的方法是 。 ⑵将该植物较长时间置于右侧光照下,乙图 点浓度可表示④侧生长素浓度。此时,植物茎将 生长。 ⑶将该植物向左侧放倒,水平放置一段时间,可表示⑧侧生长素浓度的是乙图中 点浓度,根将 生长。表示④侧浓度的是 点,因此茎将 生长。 ⑷能够同时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浓度范围是10-10 mol· L-1到 mol· L-1。
|
44. 难度:简单 | |
金茶花是中国特有的观赏植物,但易得枯萎病,降低了观赏价值。科学家在某植物中找到了抗枯萎病的基因,用转基因方法培育出抗枯萎病的金茶花新品种。据图回答: (1)在生物体外,利用 技术可获取大量的②。 (2)要使①与②连接,先要_______________切割①,得到分子末端序列为 则能与①连接的②分子末端是 ;采用 酶将① 与②连接,连接后得到的③可称为 。 (3)在此实例中,转基因是否成功的鉴定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5. 难度:简单 | |
江苏某农户创建的冬季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该农业模式主要运用的生态工程原理有_______ _________ _____原理、 ______________ _____原理和系统整体性原理、整体性原理等。 ⑵牛棚内产生的____ _ ___可扩散进入蔬菜大棚,提高蔬菜大棚,提高蔬菜的光合效率。 ⑶秸秆除了作饲料外,还可与牛粪混合放在地上,使之腐熟为肥料,这种肥料获得方式称为__ _______。腐熟的产物肥效提高,这是因为 。这种肥料用物蔬菜栽培可以提高蔬菜产量。 ⑷在牛的品系、饲料品种和用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这种养殖模式,牛的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 ⑸牛棚保温所需的热能来源于发酵产热、地热、 和 。 (6)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种植养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 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
|
46. 难度:简单 | |
某湖泊由于大量排入污水,连续多次发生蓝藻爆发,引起水草死亡,周边居民也有出现某种有毒物质中毒现象的。请回答:(1)湖泊中导致蓝藻爆发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过量的 。导致水草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草生长的环境中缺少 和 这两种非生物因素。 (2)某小组分别于早晨和下午在该湖泊的同一地点、同一水层取得两组水样,测得甲组PH为7.3,乙组PH为6.0,那么取自早晨的水样是 组,理由是 (2分)。 (3)如果居民中毒是由于蓝藻中的某种有毒物质经食物链的传递引起的,这类食物链中有四个营养级的食物链是 → → →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