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除哪项外,都为人体内环境概念的要素:( ) A.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直接液体环境 B.细胞外液 C.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D.细胞内液
|
2. 难度:简单 | |
人体的肌肉细胞直接从下列哪种液体中吸收葡萄糖:( ) A.血浆 B.组织液 C.消化液 D.淋巴
|
3. 难度:简单 | |
人体血浆中的水来自( ) A.组织液 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C.组织液、淋巴 D.消化道、组织液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膜电位变化的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由静息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的是( )
|
5. 难度:简单 | |
完成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A.脊髓、大脑、大脑 B.脑干、脊髓、大脑 C.大脑、脊髓、大脑 D.脊髓、脊髓、脑干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持续升高 B.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C.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降低血糖含量 D.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的激素,胰高血糖素是唯一升血糖的激素
|
7.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 A 100只 B 200只 C 300只 D 400只
|
8. 难度:简单 | |
(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称为溶血性贫血;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它们依次属于( ) ①过敏反应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 A.②③① B.①③② C.①②③ D.③①②
|
9. 难度:简单 | |
如图表示根和茎对生长素浓度的不同反应,其中正确的是 ( )
|
10. 难度:简单 | |
为了研究用基因重组等方法生产的干扰素对癌症的治疗效果,有人计划进行如下实验( ) (1)从癌症患者身上取得癌细胞,并培养此种细胞 (2)给培养中的癌细胞添加干扰素 (3)观察干扰素是否对癌细胞的生长带来了变化 上述的实验计划中存在不足。下列可供选择的改进方法中,正确的是:( ) ①将培养的癌细胞分成两组,一组添加干扰素,一组不添加干扰素,分别观察生长情况 ②直接给癌症患者注射干扰素,进行临床实验 ③设置一系列不同质量分数的干扰素,分别添加给培养中的癌细胞,观察生长情况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③
|
11. 难度:简单 | |
发现促胰液素的是 ( ) A.沃泰默 B.斯他林和贝利斯 C.巴甫洛夫 D.温特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特异性免疫 ( ) A.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的链球菌 C.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D.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
13. 难度:简单 | |
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 ) A.反射活动可以不完全通过反射弧实现 B.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实现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
14. 难度:简单 | |
用同位素14C 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的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14C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位置如右图。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处理甲图中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14C的存在
|
15. 难度:简单 | |
健康人血液的pH总是维持在7.35~7.45之间,这是由于 ( ) A.人体内含有大量水分 B.血液中NaCl的含量保持恒定不变 C. 人体排出的酸性物质与碱性物质部分溶解在血液中 D.血浆中含有HCO3—和HPO42—等离子
|
16.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中B细胞和T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由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成 B、都参与体液免疫过程 C、都能够识别特异性抗原 D、都能产生抗体
|
17. 难度:简单 | ||||||||||
下表列出了两种微生物生长所必需的生长因子和他们合成并释放的次级代谢产物。并把这两种微生物共同培养在一个培养基中,它们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 )
A.竞争 B.寄生 C.互利共生 D.腐生
|
18. 难度:简单 | |
大小鲈鱼高密度混养,蚜虫与草.蝗虫与草,这些生物之间的关系依次为( ) A.种内斗争.捕食.捕食 B.捕食.捕食.捕食 C.种内斗争.寄生.捕食 D.捕食.寄生.捕食
|
19. 难度:简单 | |
下列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
|
20.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单位:102Kj/m2/年)。对该生态系统营养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乙是能量的起点 B.甲随丙的增加而增加 C.丁为肉食性动物 D.戊是丁的前一营养级
|
21. 难度:简单 | |
为除去有害于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捕食蜘蛛后,对这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结果,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蜘蛛引入前,害虫没有危害农作物 B.虽然蜘蛛对害虫数量的变化产生影响,但不能说是害虫的天敌 C.B期间,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食物不足 D.C期间的平衡状态与A和B期间发生种群间的相互作用无关
|
22. 难度:简单 | |
有一个阴湿性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一个( ) A.生物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物群体
|
23. 难度:简单 | |
患糖尿病、坏血病、侏儒症、呆小症、脚气病的原因,按顺序是( ) A.缺乏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生长激素、维生素C、维生素B1 B.缺乏胰岛素、维生素C、甲状腺激素、维生素B1、生长激素 C.缺乏维生素C、生长激素、胰岛素、维生素B1、甲状腺激素 D.缺乏胰岛素、维生素C、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维生素B1
|
24. 难度:简单 | |
下图的反射弧中,在S点处给予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结果是( ) A.兴奋只向效应器方向传递 B.可使效应器发生反应 C.可使感受器产生兴奋 D.可使大脑产生感觉
|
25. 难度:简单 | |
用不同浓度(单位:mol/L)的生长素溶液涂在切去顶芽的幼枝切面上,在10-8~10-5范围内,枝条生长与浓度成正比,当浓度超过10-2时枝条不再生长。这一事实说明生长素( ) A.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B.主要集中于生长旺盛部位 C.较低浓度促进生长 D.具有移动性(向下运输)
|
26. 难度:简单 | |
观察下图,分析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种群呈现“J”型增长的前提条件是环境、资源非常优越,生存空间无限 B.呈现“S”型增长的种群,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增长所受的环境阻力不断加大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一般是“S”型曲线 D.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有K值,只是K值较大,图中没有表示出来
|
27. 难度:简单 | |
人受惊吓后,体内某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比正常时要高,这种物质很可能是( ) A. 抗原 B.激素 C.酶 D.葡萄糖
|
28.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 ) 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基本代表出生或迁入 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 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 D.若X表示环境中的碳元素,则②表示光合利用
|
29. 难度:简单 | |
人体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再转化为电信号 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
30. 难度:简单 | |
下面关于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垂直方向上,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依赖于植物 C.在动物群落中没有水平结构 D.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分布也有差异
|
31. 难度:简单 | |
下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免疫为特异性免疫中的_______________免疫。 (2)d细胞为________________,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2.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Grove及Williams等科学家在1975年利用A、B两种植物在温室中所进行的一组实验。各组实验的外部条件一样(如光照、温度等),进行的时间一样。 柱状图(1)表示第1组实验结束后,称得A种植物的干重(去除水分后的质量),并将此质量设定为1;其余柱状图分别表示的是各组实验结束后,称得的A种植物干重与第1组A种植物干重的比值。第1组:A种植物单独种植于盆中。第2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盆中,地上部分分别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两容器中。第3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下部分分别种植于与第l组条件相同的两个盆中,地上部分则同时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中。 第4组:A种植物与B种植物地上部分及地下部分均同时种植于与第1组条件相同的容器及盆中。请回答: (1)该实验主要是研究群落中的__________关系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 (2)在Grove及Williams的实验设计中: ①设置第1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设置第2组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③设置第3组是为了研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A植物生长的影响程度。 (3)本实验中,A种植物与B种植物间地上部分竞争与地下部分竞争两种情况相比较,对A植物生长造成不利影响更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 难度:简单 | |
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两种草履虫,即有尾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予细菌作食物,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如把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并给予细菌混合培养,16天后,结果如图所示。 (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__,不能正常生长的是_______________。 (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__________________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自然界中,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__________(是或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说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 难度:简单 | |
20世纪50年代,有人将水葫芦带到非洲的刚果盆地,三年后,水葫芦征服了所有水生植物对手,反客为主,在刚果上游1500公里的河道上蔓延,阻塞了航道。为了消灭水葫芦,当地政府花费巨资,沿河喷洒除草剂,但不到半个月,水葫芦又迅速生长起来。最后是请来了海牛,一条海牛每天能吃掉40多平方米的水葫芦,于是河道畅通了,刚果河又恢复了往日的生机。请回答: (1)水葫芦与其它水生植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葫芦在刚果之所以能战胜所有对手,并在河道上蔓延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上述例子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4)请运用生态学原理分别对用除草剂和用海牛消除水葫芦的效果及其影响作出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5. 难度:简单 | |
爱美的人们对一些减肥药心动不已,这些药品真的是灵丹妙药么?分析下列两类减肥药的原理,以及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1)有些减肥药的主要成分是利尿剂,服用后使得人体失去较多的水分和无机盐,体重减轻。而水和无机盐参与人体的许多重要的代谢过程,例如:钾离子就在维持________________的渗透压起决定作用,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作用。因而在服用期间可能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症状,服用过量甚至会危及生命。 (2)某些减肥药中添加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___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_的兴奋性,因此可以达到吃得多而不发胖甚至消瘦的目的。如果长期服用会使下丘脑产生的______________减少,使垂体产生的______________减少,最终引起______________的功能紊乱。
|
36.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人体体内的一个反射弧和突触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后,图2中突触后膜的膜外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______,从能量角度看,信号在图2所示结构的传递过程中,信号形式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 (2)若图3中的Y来自图1中的A, X来自大脑皮层,当感受器接受一个刺激,但大脑皮层发出指令使效应器不做出反应,则X释放的物质对突触后膜具有___________作用。 (3)当我们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的皮肤,但我们并未将手缩回。这说明一个反射弧中的低级中枢要接受_______________的控制。 (4)炎热的夏季中午,某人从室外走进温度很低的冷藏室时,其皮肤中各有关效应器的即时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立毛肌收缩,从而减少热的散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