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0-2011学年高考复习章节小练习:必修三5-2、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B.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D.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表为某河流生态系统从生产者开始的四个营养级的年能量流量。其中属于次级消费者的是(  )

营养级

a

b

c

d

能量

(×105 J·m-2)

141.10

15.91

871.27

0.88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种蜣螂专以大象粪便为食,则它最多能获取大象所同化能量的20%

B.当狼捕食兔子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2010届潍坊期末)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①~④表示相关过程能量流动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①是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B.分解者获得的能量最少

C.图中②/①的比值代表草→兔的能量传递效率

D.③和④分别属于草和兔同化量的一部分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新型农业生态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该生态系统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B.该生态系统提高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C.建立该系统的目的是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D.该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家畜和蚯蚓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当一条蛇捕食了一只青蛙后,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完成了物质循环

B.蛇破坏了生态平衡

C.青蛙不能适应环境

D.青蛙的能量流向了蛇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2009年广东理基)右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Ⅰ是初级消费者

B.Ⅳ为分解者

C.E1为太阳能,E2为热能

D.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和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B.消费者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C.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进行

D.不同的生态系统,都能独立地进行各自的物质循环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若牛的摄入量为100%,其中粪便量为36%,呼吸量为48%,则牛的同化量为(  )

A.16%                  B.52%

C.64%                  D.84%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表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四个种群所含能量。

种群

能量(kJ)

2.8×109

1.3×108

9.1×107

2.9×106

下面符合这四个种群所构成的营养结构的是(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中的能量逐级减少,最主要的原因是(  )

A.各级生物将一部分能量用于自身的新陈代谢

B.各级生物在取食食物时总有一部分不能被彻底消化

C.各级生物在消化食物时总有一部分会丢失掉

D.各级生物在捕食时总有一部分猎物会逃脱掉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下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简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乙图表示某植食性昆虫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增长率变化曲线。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A→E和D→B过程中碳的流动形式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消耗生产者10000 kg,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重________kg。

(3)甲图中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与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图中,在t1时期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型,在t2时期后,种群数量将________。

(5)在农牧业生产中,为保护优良牧草,连年使用同一种化学杀虫剂,常导致害虫再度大爆发。其主要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2009年全国卷Ⅰ)某种植玉米的农场,其收获的玉米子粒既作为鸡的饲料,也作为人的粮食,玉米的秸秆则加工成饲料喂牛,生产的牛和鸡供人食用。人、牛、鸡的粪便经过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沼渣、沼液作为种植玉米的肥料。据此回答(不考虑空间因素):

(1)请绘制由鸡、牛、玉米和人组成的食物网:

 

 

 

(2)牛与鸡之间______(有、无)竞争关系,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人与鸡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人与牛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流经该农场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______所固定的______,无机环境中的碳以______形式进入该人工群落。

(4)假设该农场将生产玉米的1/3作为饲料养鸡,2/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供人食用。现调整为2/3的玉米养鸡,1/3供人食用,生产出的鸡仍供人食用。理论上,该农场供养的人数将会________(增多、不变、减少),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同学们在课外活动中发现植物的落叶在土壤里会逐渐腐烂,形成腐殖质。他们猜测落叶的腐烂是由于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不同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分解能力不同,并设计了实验进行验证。

(1)实验设计首先要遵循的是________原则和________原则。

(2)以带有同种落叶的土壤为实验材料,均分为A和B。实验时A不做处理(自然状态);B用塑料袋包好,放在60 ℃的恒温箱中灭菌1小时。B处理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中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无关变量是________(至少写出两点)。

(4)如果同学们的猜测是正确的,若干天后(2)中B组的落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同学们用带有相同量同种植物落叶的冻土苔原和热带雨林的等量土壤为实验材料,分别模拟原生态系统的无机环境条件进行C组和D组的实验,定期抽样检测样品土壤中未腐烂的落叶的含量,请根据预期结果在右图中绘出相应的曲线。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