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血浆成分渗出毛细血管就成为组织液 B.组织液渗入毛细血管就成为血浆 C.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就成为淋巴 D.淋巴渗出毛细淋巴管壁就成为组织液
|
2. 难度:简单 | |
人体内环境必须保持相对稳定状态,才能保证组织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下列各项生理活动中,与内环境的相对稳定无直接关系的是( ) A.尿液和汗液的排出 B.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使呼吸加快 C.血液运输养料和废物 D.食物残渣形成粪便排出体外
|
3. 难度:简单 | |
在人体内环境中可以发生的生理过程是 A.抗体的合成 B.丙酮酸的氧化分解 C.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扩散到突触后膜 D.淀粉经消化分解成葡萄糖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
5. 难度:简单 | |
地震中被埋在废墟下的伤员,保持内环境的稳态能加大生存机会。对内环境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是( )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B.循环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C.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 D.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
|
6.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的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结构和②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内环境相同 B.人体摄入的营养物质太少会使a液和c液减少 C.HCO3-、HPO42-等参与维持a液pH相对稳定 D.人体的体液由a液、b液和c液组成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反射弧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反射活动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只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和反射弧在性质上是完全相同的
|
8. 难度:简单 |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各有特点,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消耗能量,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不要消耗能量 C.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 D.递质可能存在于细胞内,也可能存在于细胞外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状态转为兴奋状态的过程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
10. 难度:简单 | |
右下图表示将连接灵敏电流计的导线两端置于神经纤维的外表面。刺激该神经纤维的哪一部位时,电流计的指针不会发生偏转现象 A.① B.② C.③ D.④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人体糖代谢及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人体所有细胞中,②过程均可发生 B.①过程发生后,胰高血糖素随即升高 C.胰岛素能促进靶细胞完成②和③过程 D.胰岛B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促进⑤过程
|
12. 难度:简单 | |
右图表示一个神经元在一次兴奋后,将兴奋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下面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和c处的动作电位是同步发生的 B.从图可看出c处先产生兴奋再传到a处引起兴奋 C.a处产生的动作电位,表示为内负外正 D.兴奋由a→b→c的传递过程中,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中枢 B.冷觉感受器分布在皮肤,温觉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器官 C.寒冷环境中出现“寒颤”是立毛肌收缩的结果 D.在炎热环境中大量排汗并未带走热量
|
14. 难度:简单 | |
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 ( ) A.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C.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耗氧量减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
|
15.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水平衡调节机理,请据图判断A、B、C依次 A.抗利尿激素、渴觉中枢、肾小管 B.渴觉中枢、抗利尿激素、肾小管 C.抗利尿激素、肾小管、渴觉中枢 D.渴觉中枢、肾小管、抗利尿激素
|
16. 难度:简单 | |
将蛙的卵巢放入含有蛙脑垂体提取液的培养液中,同时检测某种激素的含量。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后,再检测培养液中该激素的含量,发现该激素含量增加,这种激素是( )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性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 D.雌性激素
|
17. 难度:简单 | |
8岁的小明因一次意外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可能会导致他的( ) ①水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②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③体温调节受到影响④血糖调节受到影响⑤言语活动功能障碍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18. 难度:简单 | |
在切除甲状腺10天后,物质代谢能力下降的老鼠的血液中,含量增加最多的激素是 A.胰岛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
|
19. 难度:简单 | |
由同一器官分泌,且生物效应相反的一组激素是( )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 C.促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 D.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
20. 难度:简单 | |
与激素调节相比,高等动物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 ①调节速度快 ②调节速度慢 ③作用的范围广泛 ④作用的部位准确 ⑤作用的时间短 ⑥作用的时间比较长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⑥ D.①④⑤
|
21. 难度:简单 | |
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 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 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
|
22. 难度:简单 | |
结核杆菌感染人体并侵入细胞后会引起结核病,体内接触该靶细胞并导致其裂解的免疫细胞是( ) A.浆细胞 B.T淋巴细胞 C.B淋巴细胞 D.效应T细胞
|
23. 难度:简单 | |
下列与免疫失调无关的疾病是 ( ) A.过敏性鼻炎 B.血友病 C.艾滋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
24. 难度:简单 | |
在体内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共同作用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同一抗原物质既可以与抗体结合,也可以被T细胞识别 B. 抗原物质进入组织细胞后,抗体会与相应的组织细胞结合,刺激细胞消化抗原 C. 淋巴因子广泛分布于内环境中 D. 记忆细胞可以接受同一抗原物质的刺激增殖、分化
|
25. 难度:简单 | |
若一个人的胸腺先天发育不良,可能造成的结果是( ) A.体内没有B细胞而仅仅有T细胞 B.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减弱 C.只保留有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D.浆细胞合成抗体能力减弱
|
26. 难度:简单 | |
设正常人在20℃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0℃环境20min 后的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以下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比较正 确的是( ) A.a1 = b1,a2 = b2 B.a2 < a1,b1 < b2 C.a1 < b1,a2 > b2 D.A、B两项都对
|
27. 难度:简单 | |
用同位素C14标记的吲哚乙酸来处理一段枝条一端,然后探测另一端是否含有放射性 C14的吲哚乙酸存在。枝条及标记位置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处理方法及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处理甲图中的A端,不可能在甲图中的B端探测到C14的存在 B.处理乙图中的A端,能在乙图中的B端探测到C14的存在 C.处理乙图中的B端,能在乙图中的A端探测到C14的存在 D.处理甲图中的B端,能在甲图中的A端探测到C14的存在
|
28.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对燕麦胚芽鞘进行的向光性实验,(图中锡箔套不透光,云母片具有不透水性)图中能弯向光源生长的是 (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
|
29. 难度:简单 | |
飞行于太空中的宇宙飞船中,放置一株水平方向的幼苗,培养若干天后,根茎生长的方向是( ) A.根向下、茎向上生长 B.根和茎都向下生长 C.根向水平方向、茎向上生长 D.根和茎都向水平方向生长
|
30. 难度:简单 | |
关于植物激素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可用于果实催熟 B.脱落酸能够促进种子萌发 C.赤霉素能够促进茎的伸长 D.乙烯可用于诱导产生无籽果实
|
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摘除顶端,可解除顶端优势 B. 生长素在高浓度下,可作除草剂使用 C. 用一定浓度生长素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可获得无籽果实 D. 生长素的浓度越低,促进作用越强
|
32. 难度:简单 | |
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侧芽1、侧芽2、侧芽3分别表示距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
|
33. 难度:简单 | |
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
34. 难度:简单 | |
下列结合种群特征的概念图所作的分析,错误的是 ( ) A.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 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C.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春运期间,广州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的①②
|
35.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C.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
36. 难度:简单 | |
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 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
37.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增长型种群的种群数量在近期内一定能不断增加 B.在环境条件没有剧烈变化时,种群数量增长趋势总呈现S型 C.农业生产中利用性引诱剂可以直接明显降低种群数量 D.种群数量与该种群个体大小有关,而与种群所处的环境条件无关
|
38.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宜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跳蝻的种群密度 B.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所有的样方只能取1平方米
|
39. 难度:简单 | |
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从种群特征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 ) A.种群密度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 D.年龄组成
|
40. 难度:简单 | |
下图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到达e点后,增长率几乎为0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C.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时进行 D.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
|
41. 难度:简单 | |
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 ) A.竞争 B.共生 C.寄生 D.捕食
|
42.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的生态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的空间结构特征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群落的空间结构缓解了种间竞争 D.导致这种结构特征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温度和水分
|
43. 难度:简单 | |
图(一)中所表示的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二)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图(一)(二)中所表示的生物关系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甲 B.②-甲 C.③-丙 D.④-乙
|
44.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 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六个阶段 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
|
45. 难度:简单 | |
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②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 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46.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
47.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对某生态系统营养和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戊为分解者(单位:kJ/m2/年)。对该生态系统营养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A.丁为肉食性动物 B.甲随丙的增加而增加 C.乙是能量流动的起点 D.戊是丁的前一营养级
|
48. 难度:简单 | |
右图为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IV为大气,①~④代表发生在生物体内的生理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Ⅰ→Ⅲ→Ⅱ是因捕食关系而形成的食物链 B.①③④的实质都是分解有机物,并将CO2释放在大气中 C.碳元素沿图示箭头循环时,能量也随着循环流动 D.在这个生态系统中Ⅱ所含有的能量最多
|
49. 难度:简单 | |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个体平均重量是M1、M2,则下列四项中正确的是( ) A.N1·M1>N2·M2 B.N1·M1=N2·M2 C.N1·M1<N2·M2 D.N1·M1≥N2·M2
|
50. 难度:简单 | |
假如一个人在代谢过程中,其全部同化量的1/2来自植物,另1/2来自牛肉,并且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均为10%,现有G千克植物通过食物链被摄入人体,问最多能使人体体重增加多少 ( ) A.G/10 B.2G/11 C.G/55 D.G/280
|
51. 难度:简单 | |
在一定的时间内,某生态系统中的全部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为a,全部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为b,全部分解者获得的能量为c,则a、b、c之间的关系是( ) A.a=b+c B.a>b+c C.a<b+c D.a>b=c
|
52.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 )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群落演替 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 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群落演替
|
53.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
54. 难度:简单 | |
关于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B.消费者与无机环境之间可以直接进行碳循环 C.物质循环沿着食物链进行 D.不同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在生态系统范围内独立地进行
|
55. 难度:简单 | |
下列哪个食物链(网)中鹰的个体数量最多 ( )
|
56.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生态学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果园中适当增加果树数量,能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低碳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C.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沿食物链进行的 D.湿地生态系统调节气候的作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57. 难度:简单 | |
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确叙述是 ( ) A.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B.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恢复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 C.河流受到轻度污染时,具有自净化能力属于恢复力稳定性 D.热带雨林营养结构复杂,其恢复力稳定性强
|
58. 难度:简单 | |
若右图表示物种A与物种B的关系,则物种A与物种B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向是 A.信息只能由A传递给B B.信息只能由B传递给A C.A与B之间不能相互传递信息 D.A与B之间可以相互传递信息
|
59.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所反映出的能量流动情况,图中的箭头符号为能量的移动方向,单位为kcal/(m2·a)。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入射的太阳能中,生产者只利用了其中的1%左右 B.分解者可利用来自各营养级转移到(A)的所有能量 C.消费者营养级别越高,可利用的总能量越多 D.当人们把三级消费者当做食物时,比起其他营养级,可获得更多的能量
|
60. 难度:简单 | |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及其子孙后代共有的宝贵财富。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现状和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B.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C.一些生物具有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使用价值。 D.人为因素是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
|
61. 难度:简单 | |
(9分)下图甲表示反射弧中3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鞘 (即一个完整的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 。 (2)若刺激图甲中b点,图中 点可产生兴奋。 (3)由图甲中可看出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下一个神经元的 相接触而形成突触,图中共有突触 个。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后经过 (填一种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 融合,通过A细胞的 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可引起图乙中B细胞产生 , 从而使突触后膜的膜电位发生变化。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最可能是 。
|
62. 难度:简单 | |
(7分)下图为某病毒侵入机体被杀伤过程图解,据图回答: (1) 细胞①为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溶酶体,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 。 (2)靶细胞裂解后,要进一步清除抗原往往需要与 免疫相结合。 (3)右图细胞为___________细胞,它直接是由__________________分化而来的。通过该细胞进行免疫的方式称为 ;其产生的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
|
63. 难度:简单 | |
(8分)为了验证植物向光性与植物生长素的关系,有人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一)方法步骤:取6个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种、粗细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的真叶未突破胚芽鞘)。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实验处理。接通台灯电源24h后,打开纸盒,观察并记录6株玉米幼苗的生长情况。 (二)实验结果预测在以上装置中,玉米幼苗保持直立生长的是 装置,而玉米幼苗基本停止生长的是 装置。 (三)部分实验结果的分析与推论 (1)根据 和 装置之间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产生向光性是由单侧光照射引起的。 (2)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生长与玉米幼苗尖端的存在与否有关。 (3)根据 号与 号装置实验记录的对照分析,可以说明玉米幼苗感光部位在尖端。
|
64. 难度:简单 | |
(9分)如果下列图一为某一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二表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分析①和②过程中碳流动形式的不同点 。 (2)碳从无机环境中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 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图一中的 等过程;参与图一过程④的生物同化作用类型是 。 (3)图二中A表示_ 的能量,B表示 的能量。B比A的能量少,原因是除了图二中所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还有一部分 。 (4)从图二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5) 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调查研究,其意义 。
|
65. 难度:简单 | |
(7分)下图方框内为某人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括号内前一数值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的总能量,后一数值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同化的总能量,单位为J/(cm2·a),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有 条食物链,其中各种组成成分通过 和 紧密联系,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 。 (3)由图可知,下一个营养级不能得到上一个营养级的全部能量,原因包括 。(从供选答案中选择,填序号) ①各营养级生物体内的大部分能量被呼吸作用消耗; ②上一个营养级的部分能量未被下一个营养级利用; ③少数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4)据资料显示,该生态系统每年7~8月份容易发生“鱼病、鱼死”现象,且有进一步严重化趋势。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角度分析,发生该现象的原因是 。 (5)若要进一步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从而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可采取的措施是 (答出一点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