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山东省济宁市高二3月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凝胶色谱法的原理及操作不正确的是(  )

A.是利用凝胶把分子大小不同的物质分离开的一种方法

B.在洗脱过程中,大分子不能进入凝胶内部而最先流出,而小分子可以进入凝胶内部而流速缓慢,以致最后流出

C.凝胶内部有很微细的多孔网状结构,其孔隙大小与被分离的物质分子的大小无相应关系

D.一般情况下,凝胶对要分离的物质没有吸附作用,因此所有要分离的物质都应该被洗脱出来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关于电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B.带电分子会向着与其所带电荷相反的电极移动

C.蛋白质在聚丙烯酰胺凝胶中的迁移率取决于它所带净电荷的多少

D.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蛋白质的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分离红细胞时采用低速长时间离心

B.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只需要加入蒸馏水就可

C.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是低速短时间离心

D.透析时要用20 m mol/L的磷酸缓冲液,透析12 h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有关缓冲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

B.缓冲溶液通常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

C.调节缓冲剂的使用比例就可以制得在不同pH范围内使用的缓冲液

D.生物体内进行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一定的pH下进行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应先除去葡萄枝梗,然后反复冲洗,直至彻底干净

B.应控制发酵温度维持在20 ℃左右,变化不能太大

C.发酵过程中应该不断从充气孔进行通气,以维持发酵的需氧环境

D.酵母菌存在广泛、生命力强,因此果酒制作时不需对所用器具消毒灭菌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是蛋白质研究的重要技术。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根据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可将样品中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离

B.根据蛋白质所带电荷性质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等,可通过电泳分离蛋白质

C.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

D.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密度不同,可通过离心沉降法分离蛋白质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凝胶色谱法操作正确的是(  )

A.将尼龙网剪成与橡皮塞下部一样大小的圆片

B.将橡皮塞下部切出凹穴

C.插入的玻璃管的上部要超出橡皮塞的凹穴底面

D.将橡皮塞上部用刀切出锅底状的凹穴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关于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所有的微生物都是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对人类有害的

B、微生物包含了除动物界、植物界以外的一切生物

C、所有微生物均属于原核生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

D、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都属于原核生物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可以归纳为:①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④,对此叙述有错误的是                                                              (    )

A.②→③的再分化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为有丝分裂

B.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

C.③→④过程指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阶段

D.将①经脱分化培养成②时,再植上人造种皮可获得人工种子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用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组织培养可形成愈伤组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愈伤组织的细胞没有全能性

B.该愈伤组织是由排列紧密的薄壁细胞组成

C. 该愈伤组织可以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结构

D. 该愈伤组织是细胞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的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中,不需要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 

A. 利用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 

B. 利用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

C. 利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

D.利用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果胶酶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果胶酶是催化剂可改变反应速度

B.果胶酶能分解果胶,瓦解植物的细胞壁及胞间层

C.在果汁中加入果胶酶后可使果汁变得澄清

D.果胶酶能将乳糖醛酸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能正确说明酶特性的是(    )

    A.酶都是蛋白质

    B.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只能在生物体内发挥催化作用

    C.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不断提高

    D.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物质的化学反应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种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粉状硫

10g

K2HPO4

4g

FeSO

0.5g

蔗糖

10g

(NH42SO4

0.4g

H2O

100ml

MgSO4

9.25g

CaCl2

0.5g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

B、甲、乙、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C、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

D、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微生物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微生物(除病毒外)需要从外界吸收营养物质并通过代谢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繁殖。下列有关微生物营养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乳酸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

B.微生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些微量的无机物称为生长因子   

C.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增殖越有利   

D.生长因子一般是酶或核酸的组成成分,微生物本身合成这些生长因子的能力往往不足。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某一种细菌株要从环境中提取现成的亮氨酸(20种氨基酸中的一种)才能生长,此菌株对链霉素敏感。实验者用诱变剂处理此菌株,想筛选出表中细菌菌株类型。根据实验年目的,选用的培养基类型是(  )

 注:L—亮氨酸  S—链霉素  “+”—加入  “—”—不加入B

 如:L—:不加亮氨酸  S+:加入链霉素

选项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菌株

筛选出抗链霉素的菌株

筛选出不需要亮氨酸的抗链霉素的菌株

L+  S+

L—  S—

L+  S-

L-  S—

L+  S+

L—  S+

L—  S+

L+  S+

L—  S—

L+  S—

l—  S—

L+  S+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有关平板划线操作正确的是

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

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要通过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要马上塞上棉塞

C.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

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恒温箱中培养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果胶酶能分解果胶,使榨取果汁变得更容易,提高水果的出汁率。某同学为探究温度对果胶酶活性的影响,在不同温度下,将等量的果胶酶加入到等量的苹果泥中,在反应同样时间后,再将反应液过滤同样时间,用量筒测出滤出苹果汁的体积。下列能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是                                        (      )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胡萝卜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胡萝卜素可用于治疗幼儿生长发育不良、干皮症等

B.胡萝卜素可从大面积养殖的岩藻中提取

C.提取胡萝卜素时,可采用石油醚、苯、丙酮等作溶剂

D.萃取过程中要采用水浴加热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下列植物细胞的全能性在提供了适宜条件的情况下,最易表达的是

A、枝条上的一个芽                       B、柱头上的花粉

C、胚珠中的珠被细胞                     D、根尖分生区细胞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泡菜的制作过程中,许多乳酸菌产生大量乳酸,共同抑制其它菌的生长,乳酸积累过多,又会抑制乳酸菌自身的生长,以上体现出的生物关系依次是

A.种内互助、种内斗争、种间斗争     B.种内互助、种间斗争、种内斗争

C.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种内互助     D.种间斗争、种内斗争、种内互助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列各曲线图表示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各种因素对酵母菌产生酒精速率(v)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反应物浓度、酶的浓度等。右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下,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在A点提高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B.在B点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不变

C.在A点提高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

D.在C点提高反应物浓度,产物不再增加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现有两瓶密封的罐头已过保质期,甲瓶瓶盖鼓起,乙瓶外观无变化,打开后发现两瓶罐头均已变质。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CO2和乳酸

②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酒精和CO2

③甲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有CO2和H2O

④乙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是乳酸

⑤乙罐头变质是被异养厌氧细菌污染,细菌代谢的产物是酒精

A.①④             B.③⑤             C.②⑤           D.②④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化、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因素。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如何使用这两种激素促进胚状体的形成(   )

    A.先使用 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

    B. 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

    C. 同时使用

    D. 只使用细胞分裂素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完成了A、B、C三组实验。定期对不同培养液中的酵母菌进行计数,分别绘制出酵母菌细胞数目变化曲线依次为a、b、c,见下图。关于此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探究的课题可能是影响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的外界因素

B.三组的培养温度可能不同,A组的培养温度最适宜

C.三组的环境容纳量可能不同,B组的环境容纳量大

D.三组的营养初始供给可能不同,C组的营养初始供给最少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右图曲线表示一种酶在某种不同处理条件下催化某反应时反应物的剩余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造成a、b、c曲线不同的原因不可能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温度不同

B.pH不同

C.酶浓度不同

D.反应物浓度不同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利用自然菌种发酵果酒时,为防止发酵液被污染,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榨汁机要清洗干净,并晾干

B.发酵装置的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连接,并且胶管口向下放置

C.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D.将封有葡萄汁的发酵瓶进行高压灭菌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如下图是红色面包霉(一种真菌)通过一系列酶将原料合成它所需要的氨基酸。据图分析: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若基因A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人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B.若基因B被破坏,则向培养基中加人鸟氨酸,面包霉仍能存活   

C.若基因B不存在,则瓜氨酸仍可由鸟氨酸合成

D.基因C不能控制酶C的合成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 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 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 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 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 ⑦组成果胶酶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或核苷酸

A.①②⑤                          B.②③⑦

C.③④⑥                                    D.③④⑤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11分,每空1分)下面表示蜘蛛的丝腺细胞合成蛛丝蛋白的部分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该图表示的过程称为_______,图中4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该过程的模板是[  ]________。

(2)由图中信息可推知DNA模板链上对应的碱基序列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图并参考下表分析:[1]__________上携带的氨基酸是__________,这个氨基酸与前面的氨基酸是通过____________反应连接在一起的。

氨基酸

丙氨酸

苏氨酸

精氨酸

色氨酸

密码子

GCA

ACU

CGU

UGG

GCG

ACC

CGC

 

GCC

ACA

CGA

 

GCU

ACG

CGG

 

(4)在物质3合成过程中,与其DNA模板链上碱基A相配对的碱基是__________。

(5)在丝腺细胞中,与蛛丝蛋白合成、加工、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是___________。

(6)已知该动物的DNA分子中共含有2a个碱基,则最多可构成         种排列顺序;若该DNA分子中含胞嘧啶m个,则其连续复制3次共需要游离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数为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15分)谷氨酸是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的有机小分子,谷氨酸钠是它的钠盐,是味精等调味品的主要成分。目前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的氨基酸中,谷氨酸是产量最大的种类之一。

(1)谷氨酸的R基为—CH2—CH2-COOH,其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2分)

(2)如果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携带谷氨酸的转运RNA为GAG,可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____________。

(3)我国微生物发酵工程生产谷氨酸常用的菌种有北京棒状杆菌、谷氨酸棒状杆菌和黄色短杆菌等,下列生物中与这些菌种在结构上存在明显区别的有_____________。(2分)

A. 噬菌体   B.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C. 禽流感病毒   D.肺炎双球菌

E.酵母菌   G. 硝化细菌     H. 乳酸菌

(4)谷氨酸发酵的培养基成分,主要有葡萄糖、氨水、磷酸盐、生物素等,发酵装置如图所示。可以判断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型。某厂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生产谷氨酸,结果代谢产物中出现了大量的乳酸,其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谷氨酸发酵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氨水,它不仅是细菌生长所需的_____________,而且起到调节培养液_____________的作用,所以应该分次加入。

(6)某厂的发酵液曾不慎被噬菌体污染,菌群死亡殆尽,但人们却侥幸从中获得了少数可抵抗噬菌体的新菌种,细菌这种新性状的产生来自于_____________。(2分)

(7)如图所示连续培养的方法,以一定的速度不断添加新的培养基,同时又以同样的速度放出旧的培养基,此工艺流程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试阐述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14分)某生物小组把调查某一农田生态系统作为研究性学习课题,他们认真考察了水稻从播种到稻秆还田的全过程,下面是该小组的部分调查内容及其感想和建议。

(1)在稻田分蘖期间,农民下田拔草,捕捉稻苞虫,喷洒农药,目的是                

(2)八月中旬,稻田不灌溉,还排放稻田积水,进行搁田(亦称“烤田”),发现从稻田中流入沟渠的水不久呈绿色,这可能是                                       的缘故

(3)稻谷收获之后,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稻秆。请你对这种做法作出评价并提出两项对秸秆的合理利用措施。你的评价是:                                           

你的合理利用措施是:                                                    

(4)小组还调查了该田中的其他生物,除了水稻、稗和以它们为食的稻苞虫外,还有稻苞虫的天敌蜘蛛和杀螟杆菌等,请以食物网的形式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相关生物的营养关系。

(5)利用蜘蛛和杀螟杆菌对稻苞虫进行的防治称为                     ,这种防治在生态学上的意义在于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