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山西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给严重缺氧的病人输氧时,要在纯氧中混入5%的CO2气体以维持呼吸中枢的兴奋性,这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激素调节       D.内分泌调节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

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                B.自身免疫病、痉挛

C.过敏反应、肌无力                   D.过敏反应、痉挛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生产实践,与植物激素的应用无关的是                                      

A.果树的整枝修剪         B.生物除草剂的应用

C.无子果实的获得         D.嫁接保持原品种的特性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某人因意外车祸而使大脑受损,其表现症状是能够看懂文字和听懂别人谈话,但却不会说话。这个人受损伤的部位是

A.W区           B.S区          C.H区          D.V区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            B.脱落酸能促进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的方法,可破坏该害虫种群的

A.密度       B.性别比例      C.年龄组成       D.个体数量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

A.喝牛奶,进入胃中             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C.口服抗菌药物                 D.肌肉注射青霉素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有关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脊髓、脑均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B.脑干与动物体控制平衡有关

C.下丘脑与动物节律的控制有关

D.高级神经中枢和低级神经中枢对躯体运动都有调节作用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动物机体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B.有些神经细胞可以分泌激素

C.神经细胞释放的乙酰胆碱需经血液运输发挥作用

D.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可通过血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现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是

①泪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沙眼衣原体    ②体内的天花抗体能防御天花病毒

③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并消灭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④胃液中的盐酸可杀死部分进入胃内的细菌

⑤皮肤的阻挡作用    ⑥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

⑦病原体被吞噬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并传递其特有的抗原

⑧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迅速增殖分化

A.①③④⑤          B.⑤          C.①③④⑤⑦          D.④⑤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如图是人体细胞及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2等物质

C.效应T细胞分泌的抗体通过②进入①④内,再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

D.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的NaHCO3能与之发生作用使pH基本稳定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溶质微粒的大小

B.血浆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C.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 和Cl-

D.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右图为某患者血液中某抗体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病人在第28天时抗体浓度高,说明这时比第7天时病情严重

B.抗原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的抗体快而且数量多,可以快速消灭抗原,机体一般不会患病

C.该抗体的合成受遗传物质控制,由于遗传物质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所以机体对该抗原具有终生免疫能力

D.浆细胞都是由B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而来的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错误的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2个突触

B.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

C.b处给予一个刺激,其膜外电位的变化是正→负         

D.若ab=bd,如刺激C点,则电流计的指针会偏转2次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

    I

    Ⅱ

    Ⅲ

    Ⅳ

    培养液体积(mL)

    10

    5

    10

    5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10

    5

    5

    10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

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某种药物可以阻断蟾蜍屈肌反射活动。下图为该反射弧的模式图。A、B为神经纤维上的实验位点,C为突触间隙。下列实验结果中,能够证明这种药物“在神经系统中仅对神经细胞间的兴奋传递有阻断作用”的是

①将药物放在A,刺激B,肌肉收缩      ②将药物放在B,刺激A,肌肉收缩

③将药物放在C,刺激B,肌肉不收缩    ④将药物放在C,刺激A,肌肉收缩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右图①②③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主要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③传递迅速

B.方式③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

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①②③三种传递方式

D.方式①②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关于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下丘脑具有内分泌功能

B.调节产热和散热,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C.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调节动物体水盐平衡

D.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突触后膜受体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结合后,使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在引起该突触后神经细胞兴奋的过程中

A.Na+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B. K+ 通过被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C.Na+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内

D.K+ 通过主动运输到突触后膜外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列事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

A.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

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

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

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

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的

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

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

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           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

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       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6ec8aac122bd4f6eC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6ec8aac122bd4f6eC。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6ec8aac122bd4f6eC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围湖造田活动对群落演替有影响           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       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某岛屿有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

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

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在生态学研究中,下列方法与研究目的不正确的是

A.给海龟安装示踪器调查其洄游路线

B.给大雁佩戴标志环调查其迁徙路线

C.用样方法研究固着在岩礁上贝类的种群关系

D.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达乌尔黄鼠的丰富度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一次性过量饮水会造成人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可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对患者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相关免疫细胞所起作用,说法正确的是

A.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机体后,T细胞细胞周期变短

B.记忆B细胞产生的抗体可阻止内环境中病毒的扩散

C.病毒侵入细胞后,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

D.同种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清除病毒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 ~ 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_KJ和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

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和竞争。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填“偏高”或“偏低”)。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引起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___和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大熊猫和华南虎都是我国的珍稀保护动物,它们体型相近,曾经同城分布,一度都有较大的种群数量。由于栖息地破坏导致它们的数量锐减,目前野生大熊猫仅有1600只左右,而华南虎在野外已基本绝迹。

(1)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大熊猫比华南虎优异的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2)成年大熊猫经常用尿液和肛腺的分泌物在岩石或树干上进行标记,这种行为传递的信息类型属于     

(3)目前,野生大熊猫分布在六个彼此隔离的种群中,通过建立生态廊道沟通各种群,可以使种群间发生     

(4)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栖息环境,以提高     ,是提高大熊猫种群密度的根本措施。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