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湖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考试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2011年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授予了布鲁斯.巴特勒、朱尔斯.霍夫曼和拉尔夫.斯坦曼这三位科学家。布鲁斯.巴特勒和、朱尔斯.霍夫的获奖理由是“先天性免疫激活方面的发现”;拉尔夫.斯坦曼的获奖理由是“发现树枝状细胞及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请你应用所学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先天性免疫指的是第一道防线,即非特异性免疫;人体获得性免疫指的是第二、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

B.树枝状细胞能激活T淋巴细胞,从而启动特异性免疫,该免疫就是体液免疫

C.以他们所获研究成果为基础,人们可能开发出能调动人体免疫系统对肿瘤发起“攻击”的新型疫苗——“治疗性疫苗”

D.利用他们所发现的这些机理和原理,人们可能开发出治疗艾滋病的新药,但不可能开发出治疗癌症的的新药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图示为不同概念之间的类别关系。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这种关系的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A.Ⅰ体液、Ⅱ细胞外液、Ⅲ组织液

B.Ⅰ生态系统、Ⅱ无机环境、Ⅲ生物群落

C.Ⅰ生物群落的结构、Ⅱ垂直结构、Ⅲ水平结构

D.Ⅰ生态系统的信息、Ⅱ行为信息、Ⅲ物理信息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图细胞Ⅰ、Ⅱ和物质E、F的关系不可能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细胞Ⅰ

细胞Ⅱ

物质E

物质F

A.

下丘脑细胞

垂体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受体

B.

浆细胞

病原体

抗体

抗原

C.

甲状腺细胞

下丘脑细胞

甲状腺激素

受体

D.

传出神经元

传入神经元

神经递质

受体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如果某人下丘脑受损,则一般不会引起变化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    B.代谢速率    C.甲状腺激素的浓度    D.过敏反应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血浆中溶菌酶的杀菌作用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②抗原都是外来异物;③牛痘疫苗预防天花是利用机体自身的免疫调节;④吞噬细胞可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⑤过敏反应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⑥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引起自身免疫病;⑦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系统

A.①④⑤⑥⑦    B.①③④⑤⑦        C.①②③⑦        D.②③⑤⑥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以下对生物的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时,儿童会患呆小症,成人耗氧量会增加

B.激素的反馈调节作用对机体是有利的,而激素间的拮抗作用对机体是不利的

C.切除垂体后,动物血液中的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会减少,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会增加

D.油菜在开花期间受到暴雨袭击,影响了传粉,可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以避免减产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生长素浓度与芽位置关系的是(侧芽1、侧芽2、侧芽3分别表示距顶芽的距离由近到远)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B.                 C.               D.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A.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B.用高浓度的α-萘乙酸在适当的时期处理核桃可提高产量

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D.在扦插时,可用细胞分裂素处理插条以促进插条生根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用体重、性别等均相同的三组实验狗进行以下实验:将含有放射性碘的注射液注射到a、b、c三组狗的体内,然后定时检测狗体内血液中的放射量。4d后,向①组狗体内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向②组狗体内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向③组狗体内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则a、b、c表示分别注射的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当一个人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心砰砰直跳并狂呼乱叫,血液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过程属于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D.激素调节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感受器由感觉神经末梢组成,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梢组成

B.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单方向的,其结构基础是突触

C.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反射弧单方向传导

D.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总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进行双向传导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当你在专心解答期中考试英语听力试题时,参与活动的高级中枢一般不包括

A.大脑皮层H区     B.大脑皮层S区     C.大脑皮层V区     D.大脑皮层W区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当人体受到严寒刺激时,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部分细胞就能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进而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又进一步刺激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以增强代谢,抵御严寒。在此过程中,神经调节的效应器是

A.垂体   B.甲状腺   C.大脑皮层部分细胞   D.下丘脑部分细胞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胸腺素能诱导淋巴干细胞生成具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下列病人最适合使用胸腺素的是

A.器官移植病人   B.系统性红斑狼疮病人   C.AIDS病人    D.过敏性鼻炎病人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激素调节的特点不包括:

A.特异性作用                B.微量和高效能生物放大作用

C.参与生物催化和调节代谢    D.信息传递作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

A.某一特定年龄个体的数量占全部个体数量的比例

B.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所占的数量比例关系

C.对种群中个体不同年龄阶段的划分

D.种群中处于繁殖期个体的年龄占个体平均寿命的比例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种群的特征?

A.年龄组成      B.出生和死亡       C.空间分布格局      D.种群密度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单位:J/(cm2·a)],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的总能量是1250 J/(cm2·a)

B.乙的个体数目不一定比甲少,丙的个体数目一定比甲少

C.甲到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6%

D.每一营养级的能量大部分用于细胞呼吸和被丁利用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表示老鹰和田鼠相互关系的曲线最接近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在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如果要研究被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去向,不应包括下列选项中的

A.草食动物的呼吸消耗能量           B次级消费者的摄入能量

C.草食动物粪便所含的能量             D.部分死亡草食动物所含的能量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对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起始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②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与散失等过程;

③以食物链(网)为传递渠道;④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总是同时进行不可分割的;

⑤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列哪一选项所描述的对象不可以构成生态系统

A.蝉吸树汁,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置于阳台上的水箱,内有金鱼、蟹、水草、沙石、水、金鱼食物

C.一块草地,生活着大量田鼠    

D.小池塘,生活着小鱼、大鱼和浮游植物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某湖泊发生严重水华现象,水体发绿发臭,对渔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用水构成严重威胁。下列关于该生态灾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造成该生态灾难的主要原因是外来物种入侵

B.水华后水体发绿,由此可见这种污染主要是绿藻过度繁殖造成的

C.此事件将对该湖泊的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

D.在湖水中投放大量食肉鱼类将有利于消除污染,提高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在某一生态自然保护区中,两个动物种群(A物种与B物种)变化如图所示,依据图中的数据推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 A物种与B物种的相互关系是互利共生

B. A物种和B物种可能组成该生态自然保护区的一个特有群落

C. A物种和B物种之间的信息传递和能量流动是双向的

D. A物种和B物种各自种群内均会出现种内竞争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之一

B.生态系统的信息可以在细胞与细胞、个体与个体、种群与种群之间传递

C.利用2,4—D杀死单子叶植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这是利用生态系统的化学信息传递

D.有些金丝桃,因能分泌一种引起光敏性和刺激皮肤的化合物——海棠素,使误食的动物变盲或致死,而使多数动物避开这种植物,这属于生态系统的物理信息传递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人口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种群增长规律对于分析人口增长情况同样是完全适用的

B.我国现有的人口其实已经超过了我国自然资源所能允许的人口环境容纳量

C.近年来我国山洪、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与我国人口过度增长有密切联系

D.只要大力发展科技尤其是生物科技,人口快速增长带来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就能得到彻底解决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森林作为地球上可再生自然资源及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调节气候、防止风沙、减轻洪灾、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除尘和对污水的过滤作用等多种作用。上述说明森林具有何种价值?

A.潜在价值    B.间接价值    C.直接价值    D.ABC都包括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某同学研究甲湖泊中x深度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具体操作如下:取三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a、b、c,将a先包以黑胶布,再包以铅箔。用a、b、c三瓶从待测水体深度取水,测定瓶中水内氧容量。将a瓶、b瓶密封再沉入待测水体深度,经24小时取出,测两瓶氧含量,结果如图所示。则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情况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v mol/瓶

B.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 mol/瓶

C.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量是(k-v)mol/瓶

D.24小时待测深度水体中生物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量是(k-v)mol/瓶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①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75%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②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③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

A.400a·0.75m        B.0.75a·400m        C.a·300m        D.300am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甲、乙、丙之间为捕食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B.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下降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从裸岩到森林的演替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阶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这属于初生演替,与弃耕的农田所发生的演替一样

B.草本植物的丰富度先增后减,木本植物的丰富度则一直在增加

C.物种多样性增大,竞争越来越激烈,在森林阶段达到最大

D.首先定居在裸岩上的植物为地衣而不是苔藓或草本植物,是因为地衣在竞争阳光、空气中处于优势地位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下列不属于群落演替过程的是

A.深水池塘内逐渐有挺水植物长出    B.退田还湖后湿生植物明显变多

C.草原上灌木丛的比例增加          D.森林火灾引起的变化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J”型增长的数学模型Nt=N0λt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一年前种群数量的倍数

B.人类通过建立人工群落可以任意调控群落的演替方向和速度,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C.群落中各物种之间的关系只可能是捕食或竞争

D.防治害虫应该在大于K/2时进行捕杀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成分应包括: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B.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部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某种群的增长过程如下表,以下阐述中错误的是

时间(d)

0

1

2

3

4

5

6

7

8

个体数

2

3

13

82

652

1022

1884

1865

1790

A.种群所在的环境无食物和空间的限制    

B.在4~5d期间种群增长最快

C.种群增长属于S型增长                

D.在6~8天期间种内竞争最激烈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下图表示分别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则斗争最激烈的关系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甲    B.乙    C.丙    D.甲乙丙程度相同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说明生物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分层现象的

A.一片竹林中竹子高矮不一         

B.森林中树木的间隙有较多的灌木和草丛               

C.森林中不同高度栖息着不同鸟类   

D.从山脚到山顶依次经历乔木林、灌木林和草地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鼠狼捕食一只家鸡,获得家鸡体内能量的10%~20%

B.易地保护是对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保护措施

C.捕食对被捕食者的生存和发展有积极意义

D.人与肠道内的大肠杆菌竞争食物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某海域小黄鱼种群现存量约2000吨,正常状况下,每年该种群最多可增加200吨,为充分利用小黄鱼资源,又不影响可持续发展,理论上每年最多捕捞小黄鱼的量为

A.2000吨     B.1100吨     C.不超过200吨     D.约100吨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如图表示碳循环的过程,其中甲、乙、丙、丁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甲、乙、丙、丁之间通过食物联系建立了食物网

B.缺少甲类群,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也能正常进行

C.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丁产生气体X的速率与①过程的速率大致相同

D.适当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提高该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帕金森综合症的主要症状是不自主震颤,病因主要是缺乏一种叫“多巴胺”的神经递质。临床上可用左旋多巴治疗,它在体内转化为多巴胺。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右图是_______结构模式图,多巴胺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并由[  ]          释放出来。

(2)报道某药物可以耗竭神经末梢中的多巴胺,请探究该药物的作用。

主要实验材料和用品: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若干只、0.9%生理盐水、用0.9%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某药物溶液等。

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甲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组注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运动状况。

(4)实验结果预期与结论:

①如果只有甲组鼠出现了不自主的震颤,则结论是                             

②如果甲、乙组鼠均无不自主的震颤,则结论是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关于植物生长素,达尔文、拜尔、温特等科学家相继进行了长期的具体研究。某同学对植物生长素有很大的研究兴趣,设计了如下的两个实验。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实验一

实验假设:如果胚芽鞘的尖端能产生生长素,

则能影响胚芽鞘下端的生长。

实验材料:小麦胚芽鞘、刀片、琼脂薄片若干

实验设计:见实验设计示意图(一)             示意图(一)

实验结论:上述实验假设成立。

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一)不完善,缺少_________________,他(她)的具体改进措施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放在去尖端的胚芽鞘的切面上。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2)实验二

实验假设:如果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在小麦胚芽鞘的背光一侧比向光一侧分布多,则小麦胚芽鞘向光弯曲。

实验材料:同实验一

实验设计:在上述示意图(一)改进(未在示意图所示(二)

中画出改进)后的基础上进行单侧光照射,

实验设计及其实验预测结果见示意图(二)     示意图(二)

实验结论:实验假设成立。

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二)中的实验结果预测是错误的,你认为正确的现象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有同学认为实验设计示意图(二)并不能得出实验结论,他画了实验设计示意图(三)中的一部分,请你将示意图(三)补充完整:在甲方框中画出与胚芽鞘尖端有关的图,在乙方框中画出实验结果预测图。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示意图(三)

(3)科学探究通常包括:①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制定计划,④实施计划,⑤得出结论,⑥表达交流等过程。某同学及其他同学对生长素进行的上述探究过程,与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相比,缺少的是    和⑥。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某生物研究小组观察到野外四个物种在一天中的平均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以%表示)。

 

休息

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进食

其他活动

物种A

20%

15%追逐物种B

55%吃植物种子

10%

物种B

20%

25%被物种A追逐

45%吃植物种子

10%

物种C

75%

 

15%吃物种A

10%

物种D

75%

 

20%吃物种C

5%

(1)根据表中信息,画出该生态系统中可能的营养结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物种A与B、、C与A依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从食性角度看,物种C、D一天中进食时间较短而休息时间较长,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下列表格内数值表示某池塘生态系统一年内主要营养级的能量,下右图方框内表示该池塘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分析回答:

生物

ai

bi

浮游植物(a1,b1)

9 000

8 100

浮游动物(a2,b2)

700

600

双翅目幼虫(a3,b3)

150

120

摇蚊(a4,b4)

1 000

900

太阳鱼(a5,b5)

300

210

鲈鱼(a6,b6)

45

30

注:ai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总能量;bi表示一年内该营养级生物摄取的能量;i表示生物类群。

说明: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太阳能总量。

(2)该池塘生态系统内食物链的条数为___条,其中属于三级消费者的生物是____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内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渠道是____________;图中显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途径有______条。

(5)如果能量传递效率=(第n营养级摄取的能量)/(第n-1营养级摄取的能量),则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2位数)。

(6)一年内,“bi”的利用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对人而言,如果想从该池塘生态系统获取最大能量,就应从减少_____________和缩短_______________以减少能量损耗这两个角度考虑,如具体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若该池塘受到重金属镉污染,镉易积蓄在生物体内,则图中体内含镉最多的生物是_____。

(9)科研人员发现该池塘浮游植物有衣藻这种单细胞绿藻,测定衣藻细胞数目时,使用的实验器具包括:试管、滴管、吸水纸、盖玻片、显微镜和____________。测量衣藻细胞中叶绿素的含量时,需将叶绿素从细胞中提取出来,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检测衣藻细胞是否含脂肪滴时,所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如有脂肪滴则变_____色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