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3届陕西省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渗透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溶液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体积,与溶质微粒的数目关系不大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C、细胞外液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Na+和Cl

D、在37℃时,人的血浆渗透压约为770kPa,相当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哪一项不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生理活动?           

A、剧烈运动过程中,呼吸频率增加

B、人体失水过多时尿量明显减少

C、剧烈运动时血浆中的pH值明显下降

D、酷暑人体增加出汗使体温不至于上升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关于人体内环境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氧、氨基酸均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B、毛细淋巴管的内环境是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C、唾液、抗利尿激素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D、消化液、尿液及肺泡内的气体都不属于内环境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实现神经冲动在细胞间传递的途径是                       

   ①突触小体 ②递质 ③突触间隙 ④突触后膜 ⑤轴突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⑤①③④   D、⑤④③①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或传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可使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发生兴奋或抑制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列激素,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抗利尿激素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

B、糖尿病是由于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C、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过多引起的

D、胰岛细胞产生的激素均能升高血糖浓度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如果某人下丘脑受到损伤,则可能会导致                

①细胞外液渗透压发生变化 ②体温发生变化 ③身体不能保持平衡 ④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发生变化生理指标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当人体处于炎热环境中时,体内哪项生理指标(纵坐标)不会呈现右图所示结果?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甲状腺激素分泌量     B、皮肤毛细血管血流量

C、皮肤散热量                 D、汗液分泌量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人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机体失水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抗利尿激素使某些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D、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特异性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产生抗体消灭抗原

B、淋巴因子是B细胞活化不可缺少的条件

C、在体液免疫中,效应B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使其裂解死亡

D、在体液免疫反应过程中不能产生记忆细胞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给出三种生物学现象:①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后,小白鼠休克 ②当细菌进入人体后,机体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从而抑制细菌繁殖  ③小猪听到主人“噜噜”叫声就奔向主人。上述生物学现象产生的机理属于:                  

A、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反射   

B、反射、细胞免疫、激素调节

C、体液调节、过敏反应、反射   

D、反射、自身免疫、体液调节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有人吃了某种海鲜会腹痛、腹泻、呕吐,有的人吸入某种花粉便打喷嚏、鼻塞等,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症状。下列有关过敏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反应没有淋巴细胞参与

B、过敏反应是免疫系统功能的正常反应

C、过敏反应中产生抗体的细胞在骨髓中成熟

D、机体首次接触过敏原即产生适应性免疫应答以保护自身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艾滋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T细胞,使人逐渐丧失特异性免疫功能

B、HIV主要通过接触传播,所以与艾滋病患者拥抱会传染艾滋病

C、艾滋病疫苗难以研制,主要是因为HIV极易传染,人们无法认识它

D、人感染HIV后,就成为艾滋病病人,我们要远离艾滋病病人

 

详细信息
15. 难度:简单

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A、将完整的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将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将未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将胚芽鞘尖端和放过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生长,主要是通过下面哪一项来实现的?    

A、参与细胞代谢       

B、给细胞传达一种调节代谢的信息

C、给细胞提供能量     

D、催化细胞内物质合成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温室栽培的番茄、辣椒等蔬菜,常因花粉发育不良而影响果实产量。如果要保证产量,可采用的补救措施是                                                                  

A、喷洒氮肥     B、提高CO2浓度   

C、喷洒磷肥     D、喷洒生长素类似物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欲打破种子休眠,促进植物抽苔开花,应选用  

A、细胞分裂素     B、GA     C、IAA       D、乙烯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某一种群密度在不同季节中可能会有较大差异

B、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差异很大

C、每平方千米农田面积内黑线姬鼠的数量不是种群密度

D、性别比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农业上应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以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这是通过改变种群的哪项特征来改变种群密度的?                                                

A、年龄组成    B、性别比例    C、迁入率    D、迁出率

 

详细信息
21. 难度:简单

自然界中生物种群增长常表现为“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S”型增长的正确说法是                                                

A、“S”型增长曲线表示种群数量与时间无关

B、“S”型种群增长不受种群密度制约

C、“S”型种群增长率在各个阶段是不相同的

D、“S”型增长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和食物的关系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生态因素对该种群没有影响        

B、种群的增长率保持相对稳定

C、食物将不再是限制种群发展的因素  

D、出生率再也不会超过死亡率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下列哪种情况下,生活在同一个群落中两个不同的种群的竞争更加激烈?

A、一个群体比另一个群体大得多  

B、两个群体亲缘关系较远

C、两个群体的生活条件极为相似  

D、两个群体的生殖方式相通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不属于群落演替的是                             

A、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芳城

B、一座废弃的寺庙淹没在杂草和灌木丛中

C、某高山随海拔的增加而出现不同的植被

D、某池塘逐渐淤塞并在新陆地上长出灌木丛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                                 

A、仅限于绿色植物              

B、仅限于自养生物

C、全部植物及细菌和真菌        

D、全部自养生物及部分异养生物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食草动物所同化的能量等于            

A、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B、被食草动物吃了的植物所含的能量减去食草动物粪便等排出物中所含的能量

C、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减去生产者的呼吸量

D、用于草食动物的生长、发育、繁殖所需的能量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绿色植物体内的下列哪一项代谢活动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没有直接的关系?

A、光合作用    B、蒸腾作用   C、有氧呼吸    D、无氧呼吸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在森林中,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兔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该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       

A、可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B、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可以维持生物种群的繁衍      

D、能够调节生物的种群关系

 

详细信息
29. 难度:简单

下列生产实践措施不是利用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是         

A、人工合成性外激素制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B、控制日照时间以控制开花时间

C、利用“黑光灯”集中捕杀棉铃虫

D、利用生长素类似物杀死麦田中的双子叶杂草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A、河流通过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很快消除污染

B、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类由于食物丰富,数量也会增多

C、农民在稻田中除草,水稻长势良好

D、草原黄鼠增多,猫头鹰数量随之增多

 

详细信息
31. 难度:简单

刺激某一个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与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与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

A.抑制了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     

B.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C.与递质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       

D.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详细信息
32. 难度:简单

为研究人工生态系统中大草履虫和栉毛虫间捕食关系的影响因素,设计两组实验:

实验一:在培养液中依次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甲图);

实验二:在培养液中先加入沉渣作隐蔽场所,再同时加入大草履虫和栉毛虫,得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见乙图);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沉渣对栉毛虫的种群数量变化无影响      

B、大草履虫以栉毛虫为食

C、培养液为上述生态系统提供能量

D、大草履虫的能量除用于自身代谢外,其余部分流入栉毛虫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中,对种群密谋影响最严重的是

编号

生态系统

采集对象

现有生物量

年增长率/%

年采收量

马尾松林

马尾松

200 000m3

2

1 000 m3

淡水湖泊

鲫鱼

10 000kg

35

3 600 kg

山地

甘草

1 000kg

20

300 kg

滩涂

沙蚕

10 000kg

30

500 kg

A.①          B.②          C.③          D.④

 

详细信息
34. 难度:简单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则这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详细信息
35. 难度:简单

有一山区由于开采露天小铁矿等活动,自然生态系统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使该山区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应采取的最好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A.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新的生态系统

B.撤出人类全部活动,实行全面封闭,等待自然恢复

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

D.回填土壤,栽种多种当地原有的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抗原进入人体以后,被体液中相应抗体消灭的过程是

①大多数抗原经吞噬细胞的摄取和处理

②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B细胞,再由B细胞呈递给T细胞

③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

④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⑤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

A.①②④⑤               B.①②⑤④

C.①③⑤④               D.①③④⑤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右图为反射弧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①若在a点上刺激、神经就发生兴奋。从这一点向肌肉方向传播,肌肉就收缩  ②如果给予相同的刺激,刺激a点与肌肉之间距离越近,肌肉收缩就越强  ③神经纤维传播兴奋的大小,与刺激强弱无关,通常是恒定的   ④当兴奋时,神经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会急剧发生变化,钾离子流入细胞内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

 

详细信息
38. 难度:简单

植物的吲哚乙酸是最早在人体的尿液中发现和提取的,下列对此问题的叙述,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在人体内有合成生长素的酶系统,所以人粪、尿的肥效很高

B.人在食用了大量的植物果实和新鲜嫩叶后,生长素便进入人体内,但人体不存在破坏生长素的酶。生长素也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生长素在人体“免费旅游”了一圈后便通过肾脏将其排出体外

C.在人体的肾脏中有将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在肾脏中合成了吲哚乙酸,所以人体的尿液中有吲哚乙酸

D.题干部分的叙述是错误的,在人体的尿液中没有吲哚乙酸,但有吲哚乙酸的类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这些物质是人体内无生理功能的代谢副产品,但对植物却有强烈的促进生长的作用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土壤动物能够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并改良土壤结构,其类群组成和数量是评价农田生态环境的重要指标。下表是某农田使用两种肥料后4类土壤动物物种数和密度(个/m2)调查数据。

地样 - 说明: 6ec8aac122bd4f6e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跳虫类

蜱螨类

线蚓类

线虫类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物种数

密度

有机肥田

10

167

38

30

40

120

19

339

化肥田

4

79

16

41

18

32

7

52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化肥田土壤动物的物种多样性减少,营养结构简单

B.有机肥田的土壤动物数量大大增加,有机质减少

C.化肥田土壤动物个体总数减少,但是生物多样性提高

D.有机肥田的各类土壤动物密度总是大于化肥田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切除老鼠体内的甲状腺,10d后将其同没有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相比,切除甲状腺的老鼠的代谢能力明显下降,并且无法检验出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切除5d后,将溶解于某溶剂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给老鼠连续注射5d,过10d后观察,其物质代谢能力没有下降。由此可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物质的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有必要进行对比实验,以作观察比较。你认为下列哪项为最适宜的对比实验组

A.既没有切除甲状腺,又未注射甲状腺激素的实验组

B.从进行切除后的第1d开始,只注射用于该实验溶剂的实验组

C.从进行切除后的第5d开始,只注射用于该实验溶剂的实验组

D.将溶解于另一种溶剂(与上述溶液不同)的甲状腺激素注射到刚刚做完切除手术的实验组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简单

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定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___和___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幼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            

  (2)预测实验结果:

  (3)上述实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是否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

性?           为什么?          

(4)该实验原理是:

 

详细信息
42. 难度:简单

炭疽热是由炭疽芽孢杆菌引起的,该细菌可引起动物组织水肿、粘膜出血,幷可造成动物死亡。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在研究牲畜炭疽病时进行了如下实验:给实验绵羊注射毒性已削弱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这些绵羊感染后没有发病。四天后,给实验绵羊注射毒性极强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经过一段时间后,实验绵羊全部正常生活。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绵羊在第二次注射炭疽芽孢杆菌制剂后没有发病,其原理是体内产生____,该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___,它是由____细胞产生分泌的。与之合成和分泌相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_,这种免疫属于____免疫。

  (2)如果不能确定第二次注射的炭疽芽孢杆菌对实验绵羊的毒性是否极强,需要改进实验设计,请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实验设计原则、步骤。

   ①实验设计原则:____________

   ②操作步骤: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43. 难度:简单

某小组在一块蒲公英分布比较均匀的草地上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的种群密度。首先选取了一块长100m、宽30m的长方形样地,在样地中设了10个面积为1m2的样方;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了10个小组,分别统计各个样方中蒲公英的株数,统计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10

株数

4

0

2

3

2

2

3

4

9

4

(1)样方法中若确定了样方,并对每个样方内的物种个体数进行了计数调查后,如何计算该种群密度?________________

(2)经实际询问有两个组所报数值是不真实的,这两个组最有可能是哪两个组?

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虚报的两个组的实际数据之和是6株,则这块地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应该是__

 

详细信息
44. 难度:简单

某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猫头鹰、鼠、蟾蜍和蛇等6种动物,他们相互间的关系是:①猫头鹰捕食蛇、鼠、鸟;②昆虫、鸟及鼠以植物的各器官为食物;③蟾蜍和鸟捕食昆虫;④蛇吞食蟾蜍和鼠。请回答:

(1)在下边方框内画出该生态系统的简图,以表示食物网中各生物间的关系。

(2)此生态系统有_____条食物链;

(3)占有2个或2个以上的营养级的生物是____

(4)若能量转化率均为15%,且草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均匀地流向各食物链,那么流入猫头鹰体内能量最少的那条食物链是____________

(5)既是该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又含有最多能量的生物类群是____

(6)由于某种原因,昆虫大量减少,但猫头鹰的数量却变化不大,这是因为______。

 

详细信息
45. 难度:简单

南瓜是雌雄同株开单性花的植株。开花时选A、B、C三株南瓜,作如下处理:A株全部雌花于开花前套上纸袋;B株全部雌花于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柱头上涂以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C株全部雌花于开花前套上纸袋,开花后授以南瓜花粉。分析说明:

(1)一个月后,三株南瓜的结实情况是:A        B         C        

(2)比较A、B的实验结果,说明                                       

(3)如果取上述无子南瓜的植株的枝条扦插,长成的植株所结的果实中是否有种子

                           

 

详细信息
46. 难度:简单

下图是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图中a、b、c表示人体的三大系统依次为a           b          c       

(2)体内细胞只有通过[    ]                   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3)图中d与细胞外液的关系是                                             

 

详细信息
47. 难度:简单

下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1)综合国力的根本是人才。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结构F的数量将      

(2)健康是个永恒的主题。防治脂肪肝的有效措施之一是适当进食些含磷脂丰富的食物(如卵黄、脑),神经细胞因具较多              ,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不仅磷脂丰富,且使其与                              功能相适应。

(3)生命是一个信息交换器。在典型的反射弧中,若图中E为神经细胞,内环境中的D_______发挥作用后很快被酶分解,否则会使E发生                              效应,通常D只能由B、C处而非A处合成,只能作用于E细胞(神经、肌肉和腺体),正如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只能作用于               、效应T细胞只能作用于_________              一样,其根本原因是                                        

 

详细信息
48. 难度:简单

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根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1)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在A、B、C、D四个实验中,_______与       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_________与         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                                        

(2)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科学家在研究植物向光性的问题上又获得了新的进展。他们用更精密的方法测定了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向光一侧和背光一侧IAA的含量,其结果如下表所示:

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的IAA分布

植物

IAA分布(%)

向光侧

背光侧

A

50.0

50.0

B

50.2

49.8

C

50.1

49.9

D

49.5

50.5

同时,他们还发现这几种植物向光性器官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浓度明显高于背光一侧。根据上述两个事实推测,就这几种植物而言,其向光性是由于向光一侧的“某些物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而造成的,由此可以得出新的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还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