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1-2012学年广东省山一高三热身练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生物体内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内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链为骨架  

B.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的单体成分相同

C.因为蛋白质酶在0℃左右时空间结构不能保持稳定,所以酶的活性很低 

D.腺苷是构成ATP、RNA和DNA的基本成分单位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生物体细胞有关知识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B.细胞的分化、衰老和死亡都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

C.衰老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减小,所以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D.B细胞存在于血液和淋巴中,它来至于造血干细胞的进一步分化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的诗传诵千年,中国人对菊花的喜欢可见一斑。菊花是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品种繁多。花农培育新品种的菊花的传统方法是下列的哪一种?

A.辐射诱变        B.化学诱变         C.杂交育种      D.基因工程育种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屎壳郎(蜣螂)因推粪球而闻名,但直至最近,科学家才以数据证明它们是地球上已知的最强壮昆虫。英国《皇家学会学报B:生物科学》在2010年3月24日刊登伦敦大学和西澳大利亚大学研究者联合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说,可监测到的数据显示,蜣螂目中的雄性食粪金龟最多可推动相当于自身体重1141倍的粪球。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屎壳郎作为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起着养分物质和能量再循环的作用

B. 屎壳郎将有机物分解为生产者能重新利用的简单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其作用与生产者相反。

C.蜣螂会先把粪球藏起来,然后再吃掉。蜣螂还以这种方式给它们的幼仔提供食物,这是种间互助的表现。

D. 腐生动物之外,细菌也都是分解者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冲卵是指从输卵管中冲取卵子

B. 对受体母羊与供体母羊同期发情处理注射孕激素

C. 灭菌就是杀死培养基中的一切微生物

D. 果胶酶不是特指某一种酶,而是一类酶的总称.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能力的化学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活细胞内合成酶需核糖体直接参与   B. DNA酶能催化单个脱氧核苷酸连接成DNA分子

C. 酶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胞吞和胞吐     D. 胃蛋白酶进入小肠后催化活性降低或消失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B. 用二苯胺试剂鉴定DNA时,溶液颜色变化过程为:浅蓝色——蓝色

C.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做实验材料,既可以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也可以用来进行色素的分离并且得到四条色素带

D.用洋葱的根尖做实验材料,既可以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也可以进行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生物工程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叙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一样的

B.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原理是细胞膜的流动性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C.动物细胞培养技术是动物细胞核移植工程技术的基础。

D.多利绵羊的诞生说明胚胎细胞核移植技术获得了成功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溶酶体是动物细胞中一种由膜构成的细胞器。溶酶体是一种动态结构,它不仅在不同类型细胞中形态大小不同,而且在同一类细胞的不同发育阶段也不相同。下图为溶酶体的生成及其作用的过程。据图回答:

6ec8aac122bd4f6e

(1) 溶酶体是由          (细胞器)断裂产生的,内部含有            

(2) 溶酶体是细胞的          ,其消化底物的来源有:一是自体              的细胞器;二是侵入细胞的            

(3)生物膜是在原有膜的基础上,不断由新的脂质或蛋白质插入而逐渐增长的。磷脂是在       

上合成的,可通过两种途径运送到各种膜结构中。第一种途径是通过磷脂转运蛋白。第二种方式是通过出芽和膜融合。由于细胞的胞吞和胞吐作用以及囊泡运输,使                        处于动态平衡状态。

(4) 溶酶体的生成及其作用的过程,说明这些生物膜的              很相似,在                上紧密联系,进一步体现了细胞内各种结构之间的密切配合。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下图1曲线表示各类遗传病在人体不同发育阶段的发病风险,图2 是某家族患甲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和乙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图3表示图2家族中一些个体体内细胞分裂时两对同源染色体(其中一对为性染色体)形态及乙病致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析回答:

6ec8aac122bd4f6e

(1)从图1可知多基因遗传病的显著特点是                          

(2)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呈现图1中发病趋势的原因是                                       

(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尝试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应选取图1中的          遗传病进行调查。

(4)已知图2中Ⅱ-6不带致病基因,且Ⅲ-11和Ⅲ-12夫妇均不带有对方家族的致病基因。Ⅲ-11和Ⅲ-12夫妇再生一个男孩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若Ⅳ-13与一表现正常的女性婚配(人群中100个人中有一个甲病患者),则生出患甲病后代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Ⅱ-10个体所患的病属于图1中的    

(5)图3中B所示细胞中含染色体组数为    ,图3所示细胞的    图可能在图2的Ⅰ-3体内存在。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为更好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某生态示范区在向阳山坡上种植了一大片野生葡萄,请回答:

⑴该野生葡萄种植初期,种群数量的变化最可能呈         增长模型。

⑵利用野生葡萄制作果酒,要获得更好的发酵效果,需对野生型酵母菌进行分离纯化,可以用                  接种方法。

⑶下图是该生态示范区中建立的人工生态系统局部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6ec8aac122bd4f6e

①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②保持原有植被的同时,部分区域引种野生葡萄,满足了人们对自然美景、美食等的多种需求,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

⑷“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将不孕夫妇的精子和卵细胞取出在试管中完成受精,并在试管中培养使其发育到囊胚期,再次将胚胎移入女性子宫内发育成胎儿。他不仅使一部分不能生育的男女重新获得了生育的机会,也为人类的优生开辟了新的途径。据此回答:

①“试管婴儿”技术在生物学上所依据的原理是 (   )

A.有性生殖  B.组织培养   C.克隆技术    D.基因工程

②要得到“同卵双胞胎”采用的技术是      

③ “试管婴儿”技术诞生后,继而出现了“设计试管婴儿技术”,二者在技术手段上的区别是                                                     

④现在大多数人反对设计婴儿性别,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低温和高温会导致植物细胞的伤害,为了探究高温和低温对小麦的伤害,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方案并回答相关问题。

(1)实验原理:当植物组织受到不良条件,如高温、低温等的影响时,常能伤害原生质的结构而使膜的通透性增大,结果细胞内含物会有不同程度的外渗,使外部溶液的电导度增大,电导度的大小可以用电导仪进行检测(电导仪非常灵敏,各种杂质以及温度都会影响测量结果,从而带来实验误差),透性变化愈大,表示受伤愈重,抗逆性愈弱。

(2)实验材料:小麦幼苗

(3)仪器与药品:电导仪、.冰水、水浴锅、烧杯、量筒、洗瓶、滤纸、蒸馏水

(4)分析变量:

自变量:                 。    因变量:               

(5)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小麦幼苗30株,去除残留胚乳,用蒸馏水反复冲洗三次;

第二步:取四只小烧杯,分别加入20mL蒸馏水,编号为1、2、3、4号;

第三步:在1、2、3号小烧杯中各放       株处理过的小麦幼苗,4号烧杯作为              。

第四步:1号小烧杯置于                ;2号小烧杯置于室温下;3号小烧杯置于45℃的恒温水浴中;

第五步:40分钟后取出,并去除小烧杯中的幼苗,使小烧杯中的溶液恢复至室温;

第六步:____________                                 ____。

(6)回答问题:

① 实验的第一步中要去除残留胚乳,并用蒸馏水冲洗的目的是                  

                                                 

② 空气中的CO2会溶解于蒸馏水中,从而给实验带来误差。为了校正这种因素带来的误差,本实验的做法是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