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用燕麦进行向光性实验,可以发现感受光线刺激的部位和发生弯曲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和尖端 B.尖端下面的一段和尖端下面一段的向光侧 C.尖端和尖端下面的一段 D.尖端下面的一段和尖端下面一段的背光侧
|
2. 难度:简单 | |
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浓度的变化而影响生长,具体变化是 A.生长素浓度升高,生长受抑制 B.生长素浓度升高,侧芽发育成侧枝 C.生长素浓度降低,生长受抑制 D.生长素浓度降低,侧芽发育成侧枝
|
3. 难度:简单 | |
水平位置盆栽的蚕豆幼苗,一段时间后根仍向下弯曲生长,茎则向上弯曲生长。这是因为 ①重力影响,使生长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边 ②光线影响,使生长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边 ③根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 ④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4. 难度:简单 | |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A.只受生长素调节,起促进生长或抑制生长的作用 B.只受某一种植物激素的调节 C.受多种激素的作用,但它们发挥的作用互不相干,各不相同 D.受多种激素的调节,它们是相互协调、共同发挥调节作用的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根尖能够产生细胞分裂素 B. 脱落酸能抑制马铃薯发芽 C.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 赤霉素施用过多可引起水稻植株疯长
|
6. 难度:简单 | |
如图表示一项生长素的研究实验,下列关于实验结果的叙述理论上是正确的是 A.M长得比N长 B.N长得比M长 C.M弯向一侧而N不弯曲 D.N弯向一侧而M不弯曲
|
7. 难度:简单 | |
“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熟,并无涩味”,这是宋朝苏轼《植物粗谈·果品》中记录的一种方法。此文中“气”及其功能是 A.“气”指的是CO2,作用是使柿成熟 B.“气”指的是赤霉素,作用是去除柿的涩味 C.“气”指的是乙烯,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D.“气”指的是生长素,作用是促使子房发育为成熟的果实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生长素运输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胚芽鞘中,生长素能从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 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 C.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进行非极性运输 D.单侧光不影响生长素的运输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生产措施中与植物激素无关的一组是 ①生产无子番茄 ②培育无子西瓜 ③果树整枝修剪 ④带芽的枝条扦插 ⑤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叶片 ⑥棉花摘心 A.①③ B.②④ C.⑤⑥ D.②⑤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 A.一片森林中的昆虫 B.一片墓地里的狗尾草 C.一棵树上的寄生物 D.一座山峰上的树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数量的变化包括增长、波动、稳定和下降等 B.种群数量的变化主要是由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引起的 C.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J”型曲线 D.在自然界中,种群的增长一般是“S”型曲线
|
12. 难度:简单 | |
当一条鲤鱼被钓鱼人诱骗上钩后,能迅速分泌一种化学物质遗留在钓钩中,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鲤鱼的这种习性是一种 A.种内斗争 B.种内互助 C.种间斗争 D.种间互助
|
13. 难度:简单 | |
影响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A.光照的明暗 B.地形的起伏 C.温度的高低 D.种群的特征
|
14. 难度:简单 | |
能影响种群密度的是 A.年龄组成 B.性别比例 C.出生率、死亡率 D.以上都是
|
15. 难度:简单 | |
生物群落是指 (1)在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及生存环境的总称 (2) 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 (3)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 (4) 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 A.(1)(2) B.(3)(4) C.(1)(3) D.(2)(4)
|
16. 难度:简单 | |
树林里多数鸟类在树冠筑巢、栖息,啄木鸟生活在树干中,环颈雉则在灌木层和地面活动,这种现象反映了 A、种群的密度 B、适应的普遍性 C、群落的垂直结构 D、群落的水平结构
|
17. 难度:简单 | |
在气候条件合适的条件下,从裸露的岩石开始的初生演替的完整过程是 A.地衣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B.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森林阶段 C.地衣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 D.森林阶段、灌木阶段、草本植物阶段、地衣阶段、苔藓阶段
|
18. 难度:简单 | |
生物群落空间形态结构的分化有利于 A.生存竞 B.占据空间 C.资源利用 D.生物进化
|
19. 难度:简单 | |
冬虫夏草是一种名贵的中药。蝙蝠蛾的幼虫在土壤中越冬时,被虫草属真菌侵入体内,菌丝逐渐充满虫体内而变为菌核,使虫体内部组织破坏,仅残留表皮,夏季菌核萌发,由幼虫口或头部长出具柄的子座,因而似直立的小草,这种真菌与幼虫的关系属于 A、 共生 B、寄生 C、竞争 D、捕食
|
20. 难度:简单 | |
如图表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依次是 A、a>b>c B、c>b>a C、c=b>a D、a>c=b
|
2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种成分组成 B.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都以热量形式散发到大气中 C.森林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大于草原生态系统 D.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通过食物链、食物网这种渠道进行的
|
22. 难度:简单 | |
某河流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共有4个营养级,分别以a、b、c、d表示。一年内输入这4个营养级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该生态系统中次级消费者所属营养级是
A.a B.b C.c D.d
|
23. 难度:简单 | |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已知上一个营养级与下一个营养级的个体数分别为N1、N2,个体平均重量分别为M1、M2,则下列4项中正确的是 A.N1·M1>N2·M2 B.N1·M1= N2·M2 C.N1·M1< N2·M2 D.N1·M1≥N2·M2
|
24. 难度:简单 | |
人们常用能量金字塔来说明生态系统中哪两者之间的关系 A、能量与生物代谢类 B、能量与个体大小 C、能量与个体数量 D、能量与营养级
|
25. 难度:简单 | |
在一个农田里最好使能量流向农作物,农民除草就是调整( ) A.作物和杂草间的关系 B.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D.水和肥料的使用效率
|
26. 难度:简单 | |
建立数学模型研究方法中包括以下步骤:①提出合理假设;②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③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④观察研究对象,提出问题。研究步骤的正确顺序为 A.②③④ B. ②③①④ C.④①③② D.④①②③
|
27.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 A.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B.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C.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D.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将逐渐增大
|
28.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A.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制造成有机物 B.分解者都是异养需氧型生物 C.消费者消耗的有机物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生产者 D.人体内的蛔虫是厌氧型的消费者
|
29. 难度:简单 | |
在生态系统中是生产者,在其细胞结构中无成形细胞核的生物是 A.香菇 B.细菌 C.烟草花叶病毒 D.蓝藻
|
30. 难度:简单 | |
某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为探究其原因,检测了该种子中的两种植物激素在低温贮藏过程中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根据激素的作用特点,推测图中a、b依次为 A.赤霉素、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生长素 C.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D.赤霉素、乙烯
|
31. 难度:简单 | |||||||||||||||||||||||||||||||
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
32.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NAA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获得了如图所示结果,有关本实验分析或评价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促进插条生根的NAA浓度大小 B.银杏插条上侧芽的数目及饱满程度会影响实验结果 C.促进银杏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为c D.用NAA处理枝条的时间应该相同
|
33. 难度:简单 | |
有关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图中共有6条食物链 ②细菌与狐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③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④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
34. 难度:简单 | |
为研究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动态变化,某同学按下表所列条件进行了甲、乙、丙和丁共4组实验,用1000mL锥形瓶作为培养器皿,棉塞封口,在25℃下静置培养,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定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下图根据实验结果绘出的酵母菌种群密度变化曲线图。据图分析②曲线对应的实验组是 A.②-乙 B.②-甲 C.②-丙 D.②-丁
|
35. 难度:简单 | |
每年的7月11日被定位“世界人口日”,人口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下图表示三种可能的人口增长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生物种群消长的规律完全适用于人口增长的情况,则世界人口增长应该表现为图中的b曲线 B.若地球环境对人类种群的容纳量(K)为110亿,则全球人口的最适数量为55亿 C.为缓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世界性粮食紧张状况, 人类可以适当改变膳食结构,应多以动物性食物为食 D.如果人口剧增带来的资源短缺现状不能得到有效改善,人口增长趋势终将表现为图中C曲线。
|
36.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甲图表示胚芽鞘受到单侧光的照射,乙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溶液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如果甲图中b处的生长素浓度为m,设a处的生长素浓度为X,则 A.m<X<n B.X= i C.n<X<i D.X>i
|
37. 难度:简单 | |||||||||||||||||||||
在光裸的岩地演替为森林的过程中,发展期到成熟期群落演替的趋势较为明显。下列四项趋势中,不正确的是
|
38. 难度:简单 | |||||||||||
在温室中混合播种不同比例的大麦和燕麦,结果如下表:
如果在温室中,混合播种50%的大麦和50%燕麦,其他条件不变任其发展,若干年后温室中的植株数 A、大麦和燕麦各占一半 B、大麦远远多于燕麦 C、燕麦远远多于大麦 D、大麦和燕麦均减少
|
39. 难度:简单 | |
调查某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鼠43头,将捕获的鼠经标记后在原地释放。数日后,在同一地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头,其中有上次标记过的个体12头。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地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为N,则 N= 头。 A、98 B、121 C、112 D、129 (2)要使上面所计算的种群个体总数和实际相符,理论上在调查期必须满足的2条件是 A、有较多个体迁出调查区 B、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死亡 C、调查区内没有较多个体出生 D、有较多个体迁入调查区 E、个体被捕捉的概率相等,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F、动物在行为上不受标记物的影响,标记物不脱落 (3)调查甲、乙两草原所捕获鼠的月龄,它们的月龄构成如下图。据图分析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 草原的田鼠种群属于 型,可以预测,该草原鼠害将会严重,必须作好防治准备工作。 (4)若将雌雄成鼠各若干头,放在大小一定的笼内饲养,让它们交配繁殖,且供给足够的饵料和水,则笼内鼠数变化和时间之间的关系,应为上图中的曲线
|
40. 难度:简单 | |
I(4分) 请据下图所示的食物网回答: (1)猫头鹰是 营养级. (2)若猫头鹰的食物有4/5来自兔,1/5来自食虫鸟,那么,猫头鹰若要增加10千克,最少需要消耗的植物 千克. (3)若把该食物网中的兔全部杀死,则该食物网中数量首先发生改变的生物是 ,改变情况是 。 II(8分)下图表示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图中A表示 ;B表示 。除了图中所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还有一部分 。 (2)从图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3)若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排除的粪便量为b,呼吸量为c,则由初级消费者流入次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最多为 。 (4)该小组同学决定探究棉田中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在实施探究活动前,对如下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请你帮他们完善讨论的内容。 ①提出假设:微生物能分解落叶使之腐烂 ②分析实验的自变量是 , ③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实验组的理: 。 ④确定观测指标 。
|
41. 难度:简单 | |
右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问题: (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_________固定太阳能开始的。 (2)碳元素在大气与A、B、C之间的流动是以_______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的各成分中,A为__________,B为__________。 (3)图中D→C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C→D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B→D过程是通过_________作用实现的。 (4)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_________形式储存在地层中,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_________的形式循环。 (5)碳循环的同时一定伴随着__________。
|
42. 难度:简单 | |||||||||||||
I (6分) 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_______,即(填“高”或“低”)_____浓度促进生长,________浓度抑制生长。 (2)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____________(填序号)。 (3)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___________左右(用字母表示)。 (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C段时,其对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 _ __。 II(8分)大麦种子结构如图1(a)发芽时,胚产生赤霉素。有人推测赤霉素扩散到糊粉层,诱导合成淀粉酶,淀粉酶再分泌到胚乳中,使储藏的淀粉分解,为胚生长发育提供物质和能量。有同学对此开展课题研究,假设你是其中一员,请根据课题研究要求,回答有关问题:课题一:赤霉素能否诱导淀粉酶合成。 假设:赤霉素能诱导淀粉酶合成 实验:供选材料──表面消毒的干燥大麦种子若干粒,将种子横切成两部分(X部分无胚,Y部分有胚),如图1(b)所示。 供选试剂──①蒸馏水 ②适当浓度的赤霉素溶液 方法──请在下表空格内填入适当的材料、试剂和用于定量测定的物质名称
结果:若假设成立,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结果将如图2中的________和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