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学者拜尔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端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 )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 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的效应 D.有胚芽鞘一侧“影响物”分布多
|
2. 难度:简单 | |
图中能说明胚芽鞘尖端是感受光刺激部位的最佳实验组合是 ( )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④⑥
|
3. 难度:简单 | |
摘除植物的顶芽后,侧芽将会因生长素 ( ) A.浓度增高,发育成枝 B.浓度增高,生长受抑制 C.浓度降低,发育成枝 D.浓度降低,生长受抑制
|
4. 难度:简单 | |
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说明了( ) A.果实发育需要生长素 B.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 C.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D.生长素抑制了种子生长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物激素是由植物体内的一定部位的内分泌细胞分泌的 B.植物激素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C.植物激素是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调节作用的有机物 D.植物激素都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植物的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的生长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组植物激素中,其生理作用都是促进植物生长发育的是 ( ) A.高浓度的生长素和脱落酸 B.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 C.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 D.低浓度的生长素和脱落酸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生物中属于种群的是 ( ) A.一个校园里生长着的各种各样高大的树 B.生活在一片森林中的全部雄鸟和雌鸟 C.一块菜地上生长着的大白菜、大蒜和大葱 D.生活在青海湖鸟岛保护区内不同年龄的棕头鸥
|
8. 难度:简单 | |
对生物种群的研究,其最核心的问题是研究 ( ) A.种群结构 B.种群数量及其变化 C.迁出率与迁入率 D.性别比例
|
9. 难度:简单 | |
在对某池塘内鲫鱼种群数量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捕捞200尾,全部进行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捞160尾,其中有标记的鲫鱼10尾,则该池塘内鲫鱼的总数为 ( ) A.4 000尾 B.3 200尾 C.1 600尾 D.800尾
|
10. 难度:简单 | |
根据甲、乙两个国家各年龄段的人口数量曲线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B.甲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C.甲属于人口增长型国家,乙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 D.甲属于人口衰退型国家,乙属于人口稳定型国家
|
11. 难度:简单 | |
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 )
|
12.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1990年紫茎泽兰(一种毒草)侵入我国四川凉山地区后,泛滥成灾,其增长曲线近似于“J”型 B.对农作物合理密植时,其数量不应大于K值 C.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率最大 D.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研究种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础 B.不同群落的物种数目是不同的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就是研究群落的丰富度 D.任何一个群落中的物种,都不可能是随机地聚集在一起的
|
14. 难度:简单 | |
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这个森林中的 ( ) A.水源和土壤 B.细菌和真菌 C.各种动植物 D.有害的生物
|
15. 难度:简单 | |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和数量比例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
16. 难度:简单 | |
影响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分布的因素不包括 ( ) A.光照的明暗 B.地形的起伏 C.湿度的高低 D.种群的特征
|
17. 难度:简单 | |
制作泡菜时,乳酸菌产生的乳酸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当乳酸积累到一定时,还会抑制同种其他个体的增殖,这种现象包括的生物间的关系有 ( ) A.竞争、竞争 B.竞争、种内斗争 C.共生、竞争 D.共生、种内竞争
|
18. 难度:简单 | |
在寒温带地区,一场大火使某地的森林大面积烧毁,在以后漫长的时间中,在原林地上渐次形成了杂草地、白桦为主的阔叶林,云杉为主的针叶林,这种现象称为( ) A.物种进化 B.外来物种入侵 C.群落演替 D.垂直结构
|
19. 难度:简单 | |
下列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 ) A.裸岩上进行的演替 B.沙丘上进行的演替 C.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D.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
|
20. 难度:简单 | |
在西部大开发中,对部分耕地“退耕还草、还林”,在这个过程中农田的演替属于( ) A.初生演替 B.先是初生演替,后为次生演替 C.次生演替 D.先是次生演替,后为初生演替
|
21. 难度:简单 | |
在废弃的池塘中长出树林,大约是经历以下几个阶段:①干涸池塘阶段;②灌木阶段;③乔木阶段;④草本植物阶段。演替的正确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①→②→④→③ D.①→④→②→③
|
22. 难度:简单 | |
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鸡、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他们共同构成一个 ( ) A.种群 B.生物群落 C.生态系统 D.食物网
|
23. 难度:简单 | |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的结构应包括 ( ) A.全部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食物网 C.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D.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
24. 难度:简单 | |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属于 (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消费者 D.分解者
|
25.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是有关下列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该食物网有3条食物链 B.鹰与鸟的关系是既捕食又竞争 C.该食物网所处的生态系统为草原生态系统 D.鹰占有两个营养级
|
26. 难度:简单 | |
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 ( ) 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 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 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
|
27. 难度:简单 | |
有关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从太阳辐射光能开始的 B.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太阳能 C.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逐级递减和单向流动的 D.生态系统离开外界环境的能量供应就无法维持
|
28. 难度:简单 | |
初级消费者体内能量的去路不包括 ( ) A.用于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B.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获得 C.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D.被分解者分解释放到环境中去
|
29. 难度:简单 |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当狼吃掉一只兔子时,就获得了兔子的部分能量 B.当狼捕食兔子并经同化作用合成了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 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了有机物,能量就从非生物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D.能量只能由兔子流向狼,不能由狼流向兔子
|
30. 难度:简单 | |
自然界中,虎、狮、豹等大型肉食性动物的数量远远少于其他动物,其原因可解释为 ( ) A.个体大,不容易找到栖息场所 B.繁殖力比小型动物低 C.个体大,食量大,食物不足 D.营养级别高,可利用能量少
|
31. 难度:简单 | |
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这条食物链中,如果鱼要增加1 000kg体重,那么,至少需要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的重量分别为 ( ) A.10 000 kg和50 000 kg B.5 000 kg和25 000 kg C.50 000 kg和50 000 kg D.10 000 kg和10 000 kg
|
32.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某湖泊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定量分析(图中所示数值的单位是J/(cm2·a)),G为植物,H为植食性动物,C为肉食性动物。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与该生态系统稳定性密切相关的是图中G、H和C所形成的营养结构 B.由G到H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3.51% C.从生态学的观点来看,G、H和C所包含的所有生物构成生物群落 D.H包括多种动物,它们之间需求相似的构成竞争关系
|
33. 难度:简单 | |
某一生态系统中,已知一只鹰增重2 kg要吃10kg小鸟,小鸟增重0.25 kg要吃2 kg昆虫,而昆虫增重100 kg要吃1 000 kg绿色植物。在此食物链中这只鹰对绿色植物的能量利用百分率为 ( ) A.0.05% B.0.5% C.0.25% D.0.025%
|
34. 难度:简单 | |
在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封闭生态系统内,要使其中的动物能长时间存活,必须提供( ) A.O2 B.H2O C.足够的有机物 D.太阳能
|
35.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 ( ) 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 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 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 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
|
36. 难度:简单 | |
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生物群落的哪些活动有关 ( ) ①光合作用 ②呼吸作用 ③蒸腾作用 ④微生物的分解作用 A.① ② B.①②④ C.① ② ③ D.① ④
|
37. 难度:简单 | |
在水藻―→小鱼―→大鱼组成的食物链中,小鱼不会吃大鱼,但大鱼可以吃小鱼,该食物链的不可逆性,说明在一个生态系统中 ( ) A.物质循环是单向的 B.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C.碳循环是单向的 D.水循环是单向的
|
38. 难度:简单 | |
在碳循环中,使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生理作用是 ( ) ①呼吸作用 ②光合作用 ③摄食作用 ④化能合成作用 ⑤硝化作用 ⑥反硝化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⑤⑥
|
39. 难度:简单 | |
有某种农药因使用太多而污染环境,它进入食物网内,虽易被生物吸收,但又难以被分解和排出,该药物在如图所示食物网中,哪种生物体内可能有最高浓度 ( ) A.b B.e C.g D.c
|
40. 难度:简单 | |
如图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关系。请据图回答: (1)促进芽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是____________mol·L-1。 (2)生长素进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_。 (3)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的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水平放置的根,具有向地生长的现象。有人发现,在根生长弯曲部位的近地侧除有较多的生长素外,还有较多的乙烯。由此可知: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的结果。
|
41. 难度:简单 | |
请你用有关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蜂巢中,有蜂王、工蜂和雄蜂。春季来临,工蜂会尽心地照顾蜂王和雄蜂,但到花少的秋季,繁殖期已过,又有大部分雄蜂被赶出蜂巢,这种现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乌鱼是一种凶猛的淡水鱼,常潜伏在池塘、湖泊的水底和水草茂密的地方,当小鱼游到它附近时,它便出来攻击,甚至连自己的鱼籽也吃。其中的生态关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成群的蚂蚁,可向一个较大型的昆虫进攻并将其搬进蚁巢中,这一现象从蚁群中个体之间的关系来看,表现为______________;从蚁群与被攻击的昆虫之间的关系来看则属于______________。 (4)猕猴群中,猴王死后,雄猴为争夺“王位”打得头破血流,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________。
|
42.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请仔细分析后回答: (1)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 。 (2)该食物网中,蛇和鼠的关系是_______,食虫鸟和食虫昆虫的关系是 。 (3)在该食物网中,蛇共占有哪几个营养级 。 (4)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图中只体现了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 。 (5)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3. 难度:简单 | |
如图A为碳循环示意图,图B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 (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①是________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中的途径有图中的________(填图A中的编号)等过程。②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 (2) 若②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的图B,既具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生物是__________。 (3) 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 g,假设鹰的食物来源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_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