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2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2.1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练习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反射和反射弧的关系是

A.完成反射活动所用的时间决定于反射弧的长度

B.反射活动的完成不需通过反射弧来完成

C.只要反射弧完整,必然出现反射活动

D.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路径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入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严重的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2010年江苏淮安模拟)下图示意一个反射弧的结构。就此图分析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

6ec8aac122bd4f6e

A.直接刺激肌肉可以引起其兴奋收缩,但不能在g、 f、e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皮肤引起肌肉收缩时,可在e、f、g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C.若g以下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够在f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若f处受损,针刺皮肤能在肌肉处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2009年南通一调)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纤维内部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的方向相反

B.突触小体可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方向与突触小泡移动的方向相同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只能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 2010年浙江省东阳市南马高三期中)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做材料,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6ec8aac122bd4f6e

A.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2、3、4

B.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2、4

C.在a、b两点中央刺激会出现1或4现象

D.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现象的顺序是4、3、2、4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2010年枣庄模拟)2007年5月,《新民晚报》消息:上海科学家破解了神经元“沉默突触”的沉默之迷。此前发现,在脑内有一类突触只有突触结构而没有传递功能,被称为“沉默突触”。请你大胆推测上海科学家对此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是下列四种说法中的

①突触小体中没有细胞核

②突触后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③突触前膜缺乏相应的受体

④突触前膜不能释放相应的神经递质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2008年高考重庆理综卷)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切除下丘脑的动物丧失血糖调节能力

B.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高级神经中枢是下丘脑

C.机体对刺激作出迅速反应的调节属于神经调节

D.先天性行为与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无直接联系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结构中可以存在突触的是

①一个神经元内 ②脊髓 ③大脑皮层 ④树突→轴突 ⑤轴突→树突 ⑥轴突→细胞体 ⑦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内 ⑧感觉神经元与运动神经元之间

A.②③⑤⑥⑦⑧             B.②③⑤⑥⑦

C.①②③⑤⑥⑦⑧           D.④⑤⑥⑦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2009年雷州调研)如下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6ec8aac122bd4f6e

A.兴奋可以在A、B神经元之间和B、C神经元之间传导

B.C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只能接受B细胞产生的递质

C.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D.若ab=bd,则兴奋在ab段和bd段的传导速度相等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据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6ec8aac122bd4f6e

A.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外排

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偏转2次

C.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D.若①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祖母的几率为0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2010年福建厦门质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缺乏神经递质,反射就不能进行

B.控制咀嚼的最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第一运动区的顶部

C.在反射弧中只有感受器能产生兴奋

D.某人手受伤后有痛觉,但不能运动,说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受损伤了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2010年中山五校联考)在人体内,神经冲动的传导或传递不可能由

A.轴突→树突→细胞体  B.轴突→细胞体→树突

C.树突→细胞体→轴突  D.细胞体→树突→轴突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取出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将电位计的两个微型电极a、b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外,同时在c处给以一个强刺激,电位计的指针会发生什么现象?

6ec8aac122bd4f6eA.不会发生偏转

B.发生一次偏转

C.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D.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2009年深圳二模)下列有关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人脑的高级功能专指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功能

B.下丘脑与调节体温、水盐平衡和生物节律等功能有关

C.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中枢如呼吸和心血管中枢在脑干

D.小脑和脊髓内有调节躯体运动等生命活动的低级中枢

 

二、简答题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2009年洛阳检测)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表示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6ec8aac122bd4f6e

(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图乙是图甲中________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图乙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缩手反射时,兴奋从A传到B的信号物质是__________。兴奋不能由B传到A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经支配的小腿肌肉,则③称为____________。若刺激图丙中b点,图中________点可产生兴奋,图丙中共有突触________个。

(4)图乙中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___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________融合,通过A细胞的________作用,进入突触间隙。

(5)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与相应神经递质结合,引起B细胞产生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变化。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F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D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

6ec8aac122bd4f6e

(1)图2的结构名称是________,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__。

(2)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叫做________,用针刺A时,引起F收缩的现象被称为________。针刺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_。

(3)当兴奋在神经纤维B上传导时,兴奋部位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呈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图2中①和②的间隙处注射乙酰胆碱,②处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兴奋、抑制),原因是乙酰胆碱引起结构②上________的变化。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阅读资料结合图示回答有关问题:

乙酰胆碱酯酶能催化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水解,使神经递质在完成神经兴奋的传递任务之后,尽快消失。有机磷杀虫剂能专门抑制动物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很快消失,肌肉细胞处于持续兴奋之中,表现为震颤不已,直到死亡。

6ec8aac122bd4f6e

(1)图乙①中的物质释放到③中的方式是________。

(2)由图乙看出,突触后膜的面积相对较大,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

(3)请将下列实验步骤及结果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验证有机磷杀虫剂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材料用具:两个相同的图甲装置、适宜的放电装置、有机磷杀虫剂、生理盐水、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将两个装置编号1、2,并分别将装置中青蛙的“神经—腓肠肌”标本放入盛有等量生理盐水的两个培养皿中。

第二步:同时用电极分别刺激两个“神经—腓肠肌”标本的神经,指针都向左偏转,然后恢复。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