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体液是指血浆、组织液、淋巴 B.钙离子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 C.刚进入高原的人对缺氧环境所产生的生理反应有:造血功能增强,红细胞数目增加,细胞大多以无氧呼吸获得能量 D.发烧时厌食是因为体温高而影响了消化酶的活性
|
2. 难度:中等 | |
如图表示正常人肝组织细胞的结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液体成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肝细胞生活在组织液中,肝细胞周围的组织液中会出现胰高血糖素 B.液体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 C.抗体只能在液体④和①中出现 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
3. 难度:简单 | |
当一个人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会导致 A.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 B.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 C.下丘脑释放抗利尿激素 D.垂体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正确的是 A.所有调节都有反射弧的参与 B.所有的稳态都是相对的 C.所有稳态的形成都有许多系统参与 D.所有稳态的调节中枢都在大脑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动物机体酶、递质和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酶、递质和激素发挥作用后均失去活性 B.有的神经细胞可以产生酶、递质和激素 C.三者都要运输到相关细胞处才能发挥作用 D.都是具有调节作用的物质
|
6. 难度:中等 | |
挪威科学家最新的研究显示,气候变暖将提高人类患腺鼠疫的可能性。这种病是由鼠疫杆菌(宿主为啮齿动物)引起的,鼠疫杆菌释放外毒素,会使患者出现中毒性休克综合征。科学家从病愈患者的血清中提取的抗毒素对腺鼠疫患者有显著疗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毒素是一种抗原,能引起人体的免疫反应 B.抗毒素是一种抗体,属于效应T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 C.外毒素和抗毒素的化学本质都是脂质 D.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
7. 难度:中等 | |
右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给未感染过禽流感病毒的人注射灭活的H5N1禽流感病毒,可以诱导 M 细胞迅速增殖分化 B.E 细胞接触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导致靶细胞裂解 C.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细胞 D.图中具有识别功能的细胞有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M细胞
|
8. 难度:中等 | |
右图是一反射弧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该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①所示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结构,细胞质中一定含线粒体等细胞器 B.②表示突触结构,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和突触小体组成 C.②处兴奋传递方向为自上而下 D.如果婴幼儿时期营养不良,蛋白质等物质摄入过少,则会使①和②等结构减少,脑重量变轻,造成智力缺陷
|
9. 难度:中等 | ||||||||||
选择30只生理状况大致相同的健康成年小白鼠,测定鼠单位时间耗氧量的平均值,以代表鼠的物质代谢强度,将其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做如下处理
由此可以推测:甲状腺激素能增强小白鼠的物质代谢能力。为了证明这一推论,要增加下列那项作为对照实验 A.切除甲状腺,注射蒸馏水 B.不切除甲状腺,注射甲状腺激素 C.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 5 天开始,注射用于该实验的溶剂 D.从切除甲状腺后的第 5 天开始,注射溶解于另一种溶剂的甲状腺激素
|
10. 难度:中等 | |
激素作为一种化学信使,能把某种调节的信息由内分泌细胞携带至靶细胞。下图表示影响胰岛A细胞分泌的因素及其发挥作用的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反射类型看,刺激X→①→②→③→胰岛A细胞,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①结构称为传入神经,②结构位于下丘脑 B.胰岛A细胞能分泌胰高血糖素,影响其分泌的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升高 C.受激素作用,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代谢变化是肝糖原的分解 D.结构③通过释放化学信息直接影响胰岛A细胞的分泌,该化学物质称为神经递质
|
11.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三条曲线中分别表示当环境温度从25℃降到3℃时,小白鼠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尿量及酶活性的变化情况为:
A.①②③ B.①③③ C.③①② D.①①②
|
12. 难度:中等 | |
气温下降时,同学们喜欢把教室的门窗关得“密不透风”,虽然教室里比室外温暖很多,可很多同学“哈欠”不断、容易犯困。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只有神经调节方式参与此过程的调节 B.此过程包括有神经、体液和免疫三方面的调节 C.打“哈欠”是在大脑皮层的“指挥”下加速吸入新鲜空气,呼出体内代谢产生的CO2 D.密闭的教室中犯困是由于血液中氧含量下降、CO2升高,导致脑部供氧不足所致
|
13. 难度:中等 | |
蝼蛄主要以农作物根为食物,对农作物危害很大。科研人员连续三年调查了农田中蝼蛄数量的变化情况,统计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从总体上看,这三年每年年底蝼蛄数量都很少,因此不必进行防治 B.每年6~8月间,蝼蛄都呈J型增长 C.从三年的统计状况看,每亩农田中蝼蛄的环境容纳量约为10只 D.每年10~11月份引起蝼蛄数量骤减的主要原因很可能是天敌数量的增加
|
14. 难度:中等 | |
种子的休眠、萌发与植物激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将休眠状态的糖枫种子与湿砂混合后放在0~5℃的低温下1~2个月,就可以使种子提前萌发,这种方法叫层积处理。如图表示糖枫种子在层积处理过程中各激素含量的变化情况。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从图中可以看出脱落酸对种子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B.在种子破除休眠的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之间存在协同关系 C.导致种子休眠和萌发过程中各种激素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 D.各种激素含量的变化说明了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只受单一激素的调节,而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发挥作用
|
15. 难度:中等 | |
图一是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的一侧,胚芽鞘弯曲的情况(弯曲角度用A表示);图二是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促进作用示意图,由此可以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b至c点,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A逐渐变大至90度 B.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在b点时A具有最大值 C.只有生长素浓度高于c点浓度时,生长素才会抑制胚芽鞘的生长 D.由图二可知生长素对胚芽鞘的生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
16. 难度:中等 | |
高三学生小明最近到医院体检,体检报告中的检验结果显示:乙肝抗原呈阴性(-),乙肝抗体呈阳性(+)。他说自己没有注射过乙肝疫苗,就此结果向你咨询,你应该给他怎样的合理建议(说明:“+”表示有,“-”表示没有) A.你体内带有乙肝抗体,说明一定也有乙肝病毒,需要到医院就诊 B.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一定是妈妈怀孕时传递给你的免疫力 C.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说明你可能曾感染乙肝病毒后痊愈了 D.你体内没有乙肝病毒,但含有乙肝抗体,这是父母遗传给你的免疫力
|
17. 难度:简单 | |
下图一是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幼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图二表示利用玉米胚芽鞘研究生长素的植物体内运输方向的实验设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一可知,生长素浓度为b时,促进根的生长:生长素的浓度为c时,抑制根的生长 B.据图一分析,当根的生长素浓度为d时,根尖不再产生生长素 C.一段时间后,图二中甲、丁组中的b端都应含有一定浓度的生长素 D.一段时间后,图二中丙组的a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高于b端琼脂块中的生长素浓度
|
18. 难度:中等 | |||||||||||||||||||||||||||||||
某农田弃耕后40年间植物种类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 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 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 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
19. 难度:简单 | |
有关种间或种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寄生生物一定是动物,寄主可能是动物也可能是植物 B.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一种生物的灭亡,另一种生物长得更好 C.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一旦分开,两种生物都不能独立生活 D.食物短缺时鲈鱼以幼小的鲈鱼为食,不属于捕食,属于种内斗争
|
20.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自养型生物一定都是生产者,生产者就是绿色植物 B.能够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的生物是分解者 C.大部分动物都是消费者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共同组成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
21. 难度:中等 | |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 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 C.狼、鹰、云豹均属于第三营养级 D.狼和鹿是捕食和竞争关系
|
22.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 B.参与③过程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C.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CO2 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
|
23.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B.研究海洋鱼类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捕捞量 C.生物群落的结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的 D.北极苔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低
|
24. 难度:简单 | |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南山公园内的全部生物 ③某片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绵阳仙海湖景区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③
|
25.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几个生态学概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特征 B.群落是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 C.生态系统是由种群和无机环境组成的有机统一体 D.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成分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
26. 难度:中等 | |
右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A.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C.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
27. 难度:中等 | |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的图解,猫头鹰体重每增加1kg,至少消耗A约 A.100 kg B.44.5kg C.25 kg D.15 kg
|
28. 难度:中等 | |
下列探究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通过取样器取样的方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如鼠妇、蚯蚓等 B.随机选取若干样方,通过计数样方内某种双子叶植物的个体数,可以求得该种群密度 C.在蚜虫活动的范围内,可以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蚜虫的种群密度 D.通过对酵母菌培养液抽样检测的方法,可以估算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
|
29.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生态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农业中由于物质的良性循环,确保了能量的循环利用,减少了废物积累 B.人们在稻田里除草、治虫等活动的目的是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C.在生物群落中,有机物沿着食物链方向单向流动,能量也单向流动,信息交流在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中也单向传递 D.抵抗力稳定性越强的生态系统,其群落内部的营养结构越复杂
|
30. 难度:中等 | |
右图是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图中A、B、C代表三个营养级。(单位为J/(cm2·a)。由图可知 A.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太阳辐射到该系统的能量 B. 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与流出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相等 C. 第二营养级向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20% D. 该生态系统中共有4个营养级
|
31. 难度:中等 | |
2011年夏,四川某地区福寿螺再现稻田,由于福寿螺属于外来物种,并能通过各种渠道蔓延扩散,它们啮食水稻等植物,造成粮食大幅减产,其生存环境的营养结构如图。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福寿螺属于第二营养级,它急剧增多的原因之一是缺乏天敌 B.外来入侵物种会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C.图中共有4条食物链,占2个营养级的生物只有蛇和青蛙 D.图中若每只幼螺从5克长到150克,则至少要消耗水稻725克
|
32.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
33. 难度:中等 | |
图甲、乙分别表示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模型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O2浓度最高的是B B.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C.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加导致组织水肿 D.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的B所处的营养级
|
34. 难度:中等 | |
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健康人在冬季时机体产热多于散热 B.植物激素都能直接参与细胞内的各类生命活动 C.在果树挂果时,利用乙烯促进果实细胞体积增大 D.血浆中的缓冲液可以维持其pH值相对稳定
|
35. 难度:中等 | |
右图①②分别代表不同的细胞、A表示物质,符合该模型的是 A.①效应T细胞,②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A抗体 B.①传出神经元,②传入神经元,A神经递质 C.①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②垂体细胞,A促甲状腺激素 D.①甲状腺细胞,②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A甲状腺激素
|
36. 难度:中等 | |
右图甲、乙均表示细胞的一部分,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乙是同一个细胞的两个部分,则该细胞为神经元,图乙中a、c为兴奋区 B.若甲、乙是两个同类型细胞的各一部分,则兴奋在两者之间是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的 C.若甲、乙是两个同类型细胞的各一部分,则甲与乙之间应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且兴奋的传导方向应为甲→乙 D.图示中甲在向外分泌物质,则甲可参与构成突触后膜,该物质的分泌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
|
37. 难度:中等 | |
为除去农作物的某种害虫而引入天敌蜘蛛后,一定时间后对两个种群进行调查,得出如图所示的结果(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它们的数量变化)。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a-b期间,若同时引入害虫的另一种天敌螳螂,蜘蛛的数量将增加更快 B.在b-c期间,造成蜘蛛数量减少的原因是蜘蛛的食物不足 C.在c-d期间两个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原因是互利共生 D.害虫数量减少可导致蜘蛛数量增加
|
38.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下列等式中不可能成立的是 A.B2=A(10%~20%) B.A-(B1+B3)=C1+C2+C3 C.C3=B2(80%~90%) D.A=F+B1+C1+D1+E1
|
39.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图解.对此图解的理解有误差的是 A.B营养级的生物个体数量不一定比A少 B.若M表示各营养级所含的能量。当MA<5MB时,生态系统可能会崩溃 C.分解者细胞呼吸的产物中有CO2、H20、酒精和乳酸等 D.A中吸收光能的过程都发生在叶绿体中
|
40. 难度:中等 | |
20世纪50年代后,英国开始实行控制计划,大气环境污染得到了治理,治理效果如下图所示,关于下图分析错误的是 A.地衣的吸收作用可以消除二氧化硫对空气污染 B.地衣数量增多,黑化蛾更易被鸟类捕食 C.SO2浓度逐年降低,可能是由于煤烟排放量减少 D.SO2浓度降低导致树干上地衣数量逐渐增多
|
41. 难度:中等 | |
下图1表示某水池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的种群密度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2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图3表示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同化的有机物的量占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的比例关系;图4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草虫个体存活数与发育期的关系。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某种专食浮游动物的鱼(丙),一段时间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则图1中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后剩下的为丙种群 B.若在第10年时调查图2中种群数量为200只,则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00只 C.在图3中,四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最可能的是甲→乙→丙→丁 D.在图4中,食草虫死亡率最大的时期是一龄幼虫
|
42. 难度:中等 | |||||||||||||||||||||||
用牛奶瓶培养黑腹果蝇,观察成虫数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
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 A. 第13—25天,成虫数量增长快的主要原因是个体生长加快 B. 第17—29天,成虫增长率上升,死亡率下降 C. 第21—37天,成虫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的改变有关 D. 第1—37天,成虫数量呈“J”型增长
|
43.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食物网的生态系统中,能正确描述各种成分和彼此间关系的是 A.因为老鼠是蚂蚁的天敌,所以老鹰也是蚂蚁的天敌 B.蚱蜢的数量显著减少时,蜥蜴种群较老鼠种群所受的影响大 C.老鹰可以吃蛇,但是蛇无法吃老鹰,因此蛇与鹰是共生关系 D.仙人掌是生产者,老鹰是消费者,蚂蚁是分解者
|
44. 难度:中等 | |
切除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培养24小时后,胚芽鞘向右弯曲,角度θ如下面甲图所示,乙图是测定的实验结果。下列关于该实验的一些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放置琼脂块前,要将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在蒸馏水中浸泡 B.在光下和黑暗处进行该实验,实验结果不同 C.乙图说明生长素在较低浓度时能促进植物生长,超过最适浓度则促进作用减弱 D.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原因是琼脂块偏放在胚芽鞘横切面上
|
45. 难度:中等 | |||||||||||||||||||
桦尺蛾中,体色暗黑由显性基因S控制,体色灰白由隐性基因s控制。由于工业化发展,S和s的基因频率在英国某工业污染区100年间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可使种群中s基因的频率下降 B. 暗黑色蛾是通过基因突变和自然选择产生的新物种 C. 自然选择能保留有利变异且能使有利变异逐代积累 D. 污染区种群S基因频率上升,桦尺蛾更能适应环境
|
46. 难度:中等 | |
(6分)为了研究乙醇对人体神经行为能力的影响,科研人员选取若干自愿者,等量饮用同一种酒,参照世卫组织神经行为能力测试标准,测试短时间反应时(对简单信号作出反应的最短时间)、视觉保留(对视觉信号记忆的准确数)和血液中乙醇浓度。以受试者自身未饮酒时为对照,计算能力指数相对值,结果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试期间受试者血液中乙醇浓度的变化说明人体能通过调节维持 。 (2)随着血液中乙醇浓度的迅速升高,神经行为能力指数相对值明显降低,可以推测乙醇会 兴奋在相应反射弧上的传输时间,从而降低了机体的反应速度和判断能力。 (3)对视觉信号作出判断与反应,需要经过的神经中枢位于 。 (4)动物实验显示,乙醇能增加脑组织中某种抑制性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的结合。由此推测乙醇可能影响了兴奋在 处的传输。 (5)凡有神经系统疾患、视听觉及手部运动障碍都不能作为测试对象,原因是受试者的 必须结构完整和功能正常;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也不宜作为受试者,原因是 ,从而干扰测试结果。
|
47. 难度:中等 | |
(6分)糖尿病的形成有多种原因,如下图所示①、②、③表示由三种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由 产生的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 的分泌量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2)图中②所示的患病机理是 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3)图中抗体Y3与 结合,使胰岛素不能发挥作用,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4)从免疫学的角度分析,上述三种糖尿病都属于 病。其中, (填序号)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
|
48. 难度:中等 | |
(11分)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组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下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很简单,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能力较差,其________稳定性也相应较低。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KJ和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若外来生物入侵该区,则会导致草原的__________锐减或丧失。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和竞争。 (4)草原干旱时,兔摄取水分减少,体内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引起__________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增加抗利尿激素的释放,进而引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水的重吸收增加,减少排尿量,以保持体内水平衡
|
49. 难度:中等 | |
(10分)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要估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最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 决定的;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其一:株冠形成有利于 ;其二 。
|
50. 难度:中等 | |
(7分)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IAA)可通过琼脂块来收集。 (1)图 1 实验研究的是比较小麦胚芽鞘尖端在光下和暗处产生生长素的量。将小麦胚芽鞘尖端切除并放到琼脂块上,有的置于光下,有的置于暗处。图1表示实验装置及实验结束时收集到的生长素量。关于生长素的产生,本实验的结论 。 (2)将一正常生长的植株幼苗水平放置,由于重力影响,根将向地生长,茎将背地生长。图 2 是水平放置后的幼苗根、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曲线。请判断下列部位分别可以用曲线上哪一点表示。茎的近地侧对应______ ,根的近地侧对应_____,茎的远地侧对应_______ ,根的远地侧对应__________。 (3)生长素浓度与茎的生长关系如图 3 所示。现测得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2f,如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 x,用数学式表示 x 的范围:__________。请写出一个与茎的背地生长作用原理相同的实例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