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 A.细胞中DNA含量相对稳定 B.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 C.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D.血浆pH值相对稳定
|
2. 难度:中等 | |
用一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浸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②点位于两电极之间的正中心,在①②③三点分别给予适宜的刺激,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刺激①处,电流计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刺激②处,电流计不发生偏转 C.刺激③处,肌肉可以收缩 D.刺激③处,可证明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导
|
3.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反射活动中兴奋在突触处双向传递 B.反射活动由一定的刺激引起 C.反射活动的发生需要反射弧结构完整 D.反射活动中需要神经递质参与兴奋的传递
|
4. 难度:中等 | |
下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 A.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B.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
5. 难度:中等 | |
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 mmol/L和120 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
6. 难度:中等 | |
下丘脑在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调节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可引起尿量增加 B.下丘脑的活动受其他相关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负反馈调节 C.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的神经可支配肾上腺的活动 D.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素释放激素可引起机体产热量增加
|
7. 难度:中等 |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各有特点,下列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消耗能量,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不要消耗能量 C.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 D.递质可能存在于细胞内,也可能存在于细胞外
|
8. 难度:中等 | |
下面关于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三种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不正确是 A.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 D.促甲状腺激素可以抑制下丘脑和甲状腺活动
|
9. 难度:简单 | |
肉毒杆菌毒素是从肉毒杆菌中提取的毒蛋白,是自然界己知最强的神经毒素。它能选择性地阻遏乙酰胆碱(神经递质的一种)的释放过程,这种毒素对兴奋传递的作用是 A.使另一神经元产生兴奋 B.使兴奋的传递中断 C.使兴奋的传递加速 D.使另一神经元产生抑制
|
10. 难度:简单 | |
肌肉注射时,药液进人人体后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血浆→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靶细胞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胰岛和甲状腺是调节血糖平衡的两个重要内分泌腺 B.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B细胞分泌的胰高糖素共同调节血糖平衡 C.细胞内葡萄糖的氧化利用发生障碍,可导致血糖升高 D.糖尿病是由于经常摄入过量的糖所引起的
|
12. 难度:简单 | |
与人体产热有关的激素是 1生长激素 2胰高血糖素 3性激素 4甲状腺激素 5肾上腺素 A.1 2 B.2 3 C.3 4 D.4 5
|
13. 难度:简单 | |
下列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状态转为兴奋状态的过程是 A.①→④ B.②→③ C.③→② D.④→①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控制激素的分泌,而激素又控制神经系统的调节 B.反射是具有神经系统调节的动物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C.单细胞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不依靠神经系统来完成 D.反射弧是动物接受刺激和发生反应的神经传导途径
|
15. 难度:中等 | |
禽流感是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是对家禽和人类有很大危害的传染者,下列叙述中属于体液免疫的是 ①注射禽流感病毒疫苗,使机体产生抗体,与入侵的禽流感病毒结合,抑制病毒的活性 ②在人体内使禽流感病毒失去感染人体细胞的能力 ③效应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发挥免疫作用 ④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消化 ⑤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禽流感病毒 ⑥将患病的家禽深埋处 A.①②③ B.②⑤⑥ C.①③④ D.①②④
|
16. 难度:简单 | |
艾滋病是HIV感染所引起的人类免疫缺陷疾病。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HIV主要通过感染人体效应B淋巴细胞,从而影响体液免疫 B.艾滋病人群患恶性肿瘤的比率与健康人相比没有差异 C.HIV在繁殖过程中,利用其RNA和宿主的翻译系统合成病毒自身的蛋白质 D.HIV主要感染人体B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对其它病原微生物入侵的抵抗力下降
|
17. 难度:简单 | |
人体内有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体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属于免疫细胞 B.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和抗体 C.记忆细胞是由造血干细胞直接分化而来 D.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清除和调节的功能
|
18. 难度:简单 | |
当人再次感染了某种病原菌后,免疫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A.造血干细胞→B细胞 B.浆细胞→抗体 C.T细胞→效应T细胞 D.记忆细胞→浆细胞
|
19. 难度:简单 | |
如图示生物体内的三个生理过程(a,b,c)。在此三个过程中,Y代表的物质分别是 A.激素、抗体、载体 B.抗体、载体、酶 C.载体、抗体、酶 D.维生素、载体、抗体
|
20. 难度:简单 | |
右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 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A.B细胞 B.T细胞 C.效应B细胞 D.效应T细胞
|
21. 难度:简单 | |
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A.2,4—D B.乙烯 C.吲哚乙酸 D.吲哚丁酸
|
22. 难度:中等 | |
如图把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分别放在甲、乙、丙三株幼苗切面端的不同位置上,然后从左侧给予光照。此实验的结果不会( ) A.甲向右侧弯曲生长 B.乙直立生长 C.丙向左侧弯曲生长 D.甲、乙、丙都弯向光源生长
|
23. 难度:简单 | |
把未成熟的青香蕉和一只成熟的黄香蕉同放于一只封口的塑料袋内,发现青香蕉不久会变黄。该过程中起作用的激素是( ) A.乙烯 B.脱落酸 C.赤霉素 D.生长素
|
24. 难度:中等 | |
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
25. 难度:中等 | |
吲哚乙酸最早是在人的尿液中发现和提取的,下列对此问题的叙述,你认为最合理的是 A.人体内含有合成生长素的酶系统,所以人粪尿的肥效很高 B.人在实用了大量的植物果实、种子和新鲜嫩叶后,生长素便进入人体内,但人体内不存在破坏生长素的酶,生长素也不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所以生长素在人体内“免费旅游”了一圈后通过肾脏将其排除体外 C.在人的肾脏中有将色氨酸转变成生长素的酶,在肾脏中合成了吲哚乙酸,所以人的尿液中有吲哚乙酸 D.题干部分的叙述是错误的,在人的尿液中没有吲哚乙酸,但有吲哚乙酸的类似物,如吲哚丁酸、萘乙酸等
|
26. 难度:中等 | |
下列能向光弯曲生长的是
|
27. 难度:中等 | |
水平放置的蚕豆幼苗,一段时间后根仍向下弯曲生长,茎向上弯曲生长。这是因为 ①重力影响,使生长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边 ②光线影响,使生长素移到靠近地面的一边 ③根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 ④茎对生长素浓度的反应敏感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
28. 难度:简单 | |
下图在方形暗箱的右侧开一小窗,暗箱外的右侧有一固定光源,在暗箱内放一盆幼苗,花盆能随着下面的旋转器水平匀速旋转,但暗箱不转,一周后,幼苗的生长状况应为
|
29. 难度:中等 | |
植物扦插繁殖时,需要对插枝进行去除成熟叶片、保留芽和幼叶等处理,这样可以促进插枝成活。其原因是 ①芽和幼叶生长迅速、容易成活 ②芽和幼叶储存较多的营养物质 ③芽和幼叶能产生生长素,促进生根 ④去除成熟叶片可降低蒸腾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
30.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种激素随着浓度的增大,效果越来越明显 B.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主要受生长素的调节 C.用同一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不同器官,作用效果相同 D.无籽番茄的获得利用了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原理
|
31. 难度:中等 | |
右图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植物根、芽和茎生长的影响,此图给你的信息是 A.不同的生长素浓度对同一器官影响不同,A点促进芽的生长,D点抑制芽的生长 B.A、B、C点对应的浓度分别是根、芽、茎生长的最适浓度,其中茎对生长素最敏感 C.D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却抑制了根的生长 D.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灵敏,成熟的细胞对生长素反应不太灵敏
|
32.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果实生长发育与植物激素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天然的无子果实生长过程中不需要生长素的调节 B.果实的生长发育全过程始终以生长素的调节为主 C.果实中激素含量极低,因此其种类和含量的变化不大 D.果实的生长发育过程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
33. 难度:中等 | |
丝瓜的花是单性花,某同学用正常的丝瓜雌花验证生长素的作用,设计的作法是: ①1号花开放前套上纸袋,花开后给雌蕊柱头上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套袋; ②2号花开后人工授粉。此设计的主要缺陷是 A.2号花未套袋 B.缺乏自然授粉的雌花 C.2号花未涂生长素 D.缺乏只套袋处理的雌花
|
34. 难度:中等 | |
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
35. 难度:中等 | |
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网眼大小以保护鱼苗,这将会使捕捞种群的年龄组成为 A.增长型 B.稳定型 C.衰退型 D.无法判断
|
36. 难度:中等 | |
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一段时间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100只鼠笼,捕获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区域中鼠的种群密度较大,为306只,必须积极防治 B.这种调查方法称为样方法 C.草原上鼠与牛羊等是竞争关系,鼠害严重会影响畜牧业发展 D.如果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等自然灾害,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
|
37. 难度:中等 | |
图甲、图乙为某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种群甲和种群乙未来个体数量的发展趋势 A.衰退型和增长型 B.增长型和衰退型 C.稳定型和衰退型 D.稳定型和增长型
|
38. 难度:中等 | |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调查发现某种一年生植物(当年播种、当年开花结果)的种群中存在下列情形:①因某种原因导致该植物中大约只有80%的种子能够发育成成熟植株;②该植物平均每株可产生400粒种子;③该植物为自花传粉植物。目前种子数量为a,则m年后该植物的种子数量N可以表示为 A.400a·0.8m B.0.8a·400m C.a·320m D.320am
|
39.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数量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若在t2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在t1时种群的数量为N/2 C.捕获该鱼的最佳时期为t2时 D.在t1—t2时,该鱼的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
|
40. 难度:中等 | |
右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 B.BC段种群增长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 D.曲线Y表明自然状态下种群无法实现最大增长率
|
41. 难度:中等 | |
根据人体调节产热的主要途径示意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TRH是 激素,TSH是 激素。 (2)寒冷环境中 A和B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 (3)常温下,血液中A增加时,TRH和TSH的分泌量将 ;这种调节属于 调节。
|
42. 难度:中等 | |
在农业生产中,单子叶作物的农田中常会生长一些双子叶杂草,它们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粮食减产。在实际生产中,农户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与单子叶农作物混生的双子叶杂草。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影响,请据图分析回答: (1) 图中代表单子叶农作物的曲线是_______(填序号)。 (2)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3)除草时所用的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最好在图中______左右(用字母表示)。 (4)当生长素类似物的浓度在B一C段时,其对曲线2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_____(填促进/抑制),其对曲线①所代表的植物的作用是_____(填促进/抑制)
|
43. 难度:中等 | |
将同种大鼠分为A、B两组,A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从B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A组大鼠后,发现A组大鼠能够重新获得产生抗体的能力。请回答: (1)上述实验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是免疫反应所需的细胞. (2)为了证明接受了淋巴细胞的A组大鼠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A组大鼠注射_____________,然后检测相应的抗体。 (3)动物体内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称为__________。在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和编码抗体的基因这四种物质中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是____________。在吞噬细胞、淋巴细胞和红细胞这三类细胞中不属于免疫细胞的_________________。
|
44.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某一动物物种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图,请回答: (l)图中的增长曲线是___________形,表示K值的一点是___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阶段是___________。 (3)迁入种群第2年后,增长明显加快的原因主要是_______________。 (4)第8年后,种群数量趋于稳定,阻碍种群继续增长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