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ATP在细胞内能够释放并储存能量,从其结构上看是由于( ) ①腺苷很容易吸收和释放能量 ②第二个磷酸基很容易从ATP上脱离和结合 ③第三个磷酸基很容易从ATP上脱离,使ATP转变为ADP ④ADP可以迅速与磷酸结合,吸收能量形成第二个高能磷酸键,ADP形成ATP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
2. 难度:简单 | |
在细胞的脂质物质中,对生物体的正常代谢和生殖过程起着积极的调节作用的是( ) A.脂肪 B.磷脂 C.固醇 D.维生素D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糖类生理作用的概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核糖和脱氧核糖是核酸的组成成分 B.葡萄糖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C.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D.淀粉、纤维素和糖元是细胞内重要的储能物质
|
4. 难度:简单 | |
脂质在细胞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功能,下面有关脂质的生物学功能中,属于磷脂的生物学功能的是( ) ①是生物膜的重要成分 ②是储能的物质 ③构成生物体表面的保护层 ④是很好的绝缘体,具有保温作用 ⑤具有生物学活性,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 A.①③ B.⑤ C.① D.②④
|
5.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AT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属于多肽类物质 B.分子中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具有催化功能 D.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反应式能量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质和能量都是可逆的 B.物质和能量都是不可逆的 C.物质可逆,能量不可逆 D.物质不可逆,能量可逆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②若细胞内Na+浓度偏高,为维持Na+浓度的稳定,细胞消耗ATP的量增加 ③人在寒冷时,肾上腺素和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细胞产生ATP的量增加 ④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态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糖类物质对应正确的是( ) ①存在于DNA而不存在于RNA的糖类 ②植物细胞主要的能源物质 ③存在于叶绿体而不存在于线粒体内的糖类 ④存在于动物乳汁而不存在于肝脏细胞中的糖类 A.核糖、纤维素、葡萄糖、糖元 B.脱氧核糖、葡萄糖、葡萄糖、乳糖 C.核糖、葡萄糖、脱氧核糖、糖元 D.脱氧核糖、纤维素、葡萄糖、糖元
|
9. 难度:简单 | |
关于“能量”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上述过程中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储存 B.所有生物体内ADP转变成ATP所需的能量都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 C.这一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 D.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哪些过程会使细胞中ADP的含量增加( ) ①原尿中的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 ②红细胞中血红蛋白为氧合血红蛋白 ③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④K+、Na+进入小肠绒毛上皮细胞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11. 难度:简单 | |
以下关于生命活动能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源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B.ATP是直接能源物质,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 C.植物细胞的ATP都是由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的 D.脂肪与糖类相比较,C、H比例高,相同质量的脂肪释放能量较糖类多
|
12. 难度:简单 | |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动物组织内ATP的生成量与氧气供应量之间关系的是( )
|
13.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细胞4种有机物的组成,依据主要功能分析回答: (1)A是指 ;E在动物中是指 ,在植物中主要指 。 (2)F是指 ;它是由B(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除此之外,脂质还包括 和 。 (3)C是指 ;它的结构通式是 ,C形成G过程的反应叫 。 (4)D是指 ;H是指 。 (5)H和G的关系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4. 难度:简单 | |
用小刀将数十只萤火虫的发光器割下,干燥后研成粉末状,取两等份分别装入两支小试管中,各加入少量的水,使之混合,可见到试管中发出淡黄色荧光,约过15 min荧光消失,如下图。这时,再将ATP溶液加入其中一支试管中,将葡萄糖溶液加入另一支试管中,发现加ATP溶液的试管中发出荧光,而加葡萄糖溶液的试管中不发荧光。 (1)向A、B两试管中加水后,两试管均发荧光,这说明水对生物正常的生命活动有何重要意义?这也说明了发光器研磨成的粉末中含有哪种物质? (2)上述对照实验说明: ①萤火虫发光是将 能转变成 能的过程。 ②这一过程所需的能量由 提供。 ③ 不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 (3)若向刚切下的萤火虫的发光器上滴加葡萄糖溶液,你认为会发荧光吗?为什么?
|
15. 难度:简单 | |
请你根据提示,设计一个实验,证明ATP是生物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而葡萄糖不是。 (1)实验材料:培养皿,试管,萤火虫尾部发光器,______________,生理盐水,蒸镏水。 (2)实验步骤: ①将萤火虫发光器捣碎,备用。 ②取2支试管,编号甲,乙。 ③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加入等量____________________及生理盐水,观察有荧光出现。 ④待甲、乙两支试管中荧光消失时,分别向甲、乙两支试管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察现象。 ⑤向不发光的试管中再加适量________,观察现象。 (3)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是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②有的从食物中获得,有的在体内转化而来 ③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酶 ④酶都是蛋白质 ⑤有的酶是蛋白质 ⑥酶在代谢中有多种功能 ⑦在新陈代谢和生殖发育中起调控作用 A.①②⑤ B.①⑤ C.③⑤ D.①③⑤
|
17.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样条件下α-淀粉酶在35 ℃时催化效率不如唾液淀粉酶高。该同学想就这一问题做进一步探究实验,下列哪一项探究课题最合理( ) A.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B.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C.淀粉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D.α-淀粉酶的浓度对催化效率的影响
|
18.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酶催化反应的速度或生成物量的变化情况。以下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①能用来表示反应物浓度变化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B.图②虚线表示增加酶浓度后,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变化情况 C.若图②中的实线表示过氧化氢酶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率,则虚线表示Fe3+的催化效率 D.图②也可以用来表示处理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反应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19.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上的b点对应的温度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 B.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部分相似 C.pH=9.0时,曲线B代表的酶丧失活性,而曲线C代表的酶活性最高 D.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
20. 难度:简单 | |
根据如下图所示的过氧化氢被分解速度的曲线,说明酶的哪一特性( ) ①专一性 ②高效性 ③催化特性 ④在温和的条件下进行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
21.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②表示没有酶催化的反应曲线,E表示酶降低的活化能。正确的图解是( )
|
22. 难度:简单 | |||||||||||||||||||||
下列图表是有关某种酶的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物质可能抑制该酶的活性 B.该酶比较适合在40 ℃的环境下起作用 C.该酶在中性环境下的催化效率比碱性环境中高 D.该酶在作用35 min后便失去活性
|
23. 难度:简单 | |
如右图表示某酶在不同处理条件(a、b、c)下催化某反应生成物的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解读此图可以获得的信息是( ) A.三个处理中b是此酶促反应的最适条件 B.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不可能是酶制剂的量的不同 C.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可能是反应底物的量的不同 D.三个处理条件的差异很可能是处理温度的不同
|
24. 难度:简单 | |
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类活细胞所含的酶( ) A.种类无差异,数量不同 B.种类有差异,数量不同 C.种类无差异,数量相同 D.种类有差异, 数量相同
|
25. 难度:简单 | |
(2009年山东实验中学诊断测试)如右图所示表示某反应物剩余量随pH及温度变化的情况,正确的是( ) A.该酶的最适温度是37 ℃ B.随着pH的升高,酶的活性先降低后升高 C.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最适pH不变 D.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
26.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生物体内的酶都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其合成包括转录和逆转录两个过程 B.活的生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都能产生酶,酶在细胞内才起催化作用 C.酶分子结构在高温、低温、过酸、过碱条件下均会受到破坏而使酶失去活性 D.同一生物体内的各种酶要求的催化条件不一定相同,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
|
27.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通过实验发现,同样条件下α-淀粉酶在35 ℃时的催化效率不如唾液淀粉酶高。该同学想就这一问题做进一步探究实验,下列哪一项探究课题最合理( ) A.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B.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C.淀粉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D.α-淀粉酶的浓度对催化效率的影响
|
28. 难度:简单 | |
将某种玉米子粒浸种发芽后研磨匀浆、过滤,得到提取液,进行如下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实验操作 试管 A B C D E F 1%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1 mL 1 mL 1 mL 1 mL 1 mL 1 mL 玉米种子提取液 1 mL 1 mL 1 mL 1 mL 1 mL 1 mL 温度(℃) 20 20 40 40 100 100 反应时间(min) 10 10 10 加入斐林试剂2 mL 摇匀,沸水浴中加热1 min~2 min 各试管内的变化结果 (1)六支试管中液体颜色呈砖红色的试管是______________。 (2)请解释上述试管变成砖红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试管中砖红色较深的试管是________,颜色较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砖红色沉淀的试管是________,无砖红色沉淀的原因是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若向B、D、F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碘液,观察三支试管,发现液体的颜色是蓝色,产生该颜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蓝色最深的试管是________。 (5)以上实验的三种处理温度,不一定是玉米种子提取液促使淀粉 分解的最适温度。你怎样设计实验才能确定最适温度?(只写出设计思路即可)
|
29. 难度:简单 | |
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 ℃,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酶作用的底物是 。 (2)在140 min后,曲线变成水平,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增加胰蛋白酶浓度,其他条件不变,请在原图上画出生成物量变化的示意曲线。 (4)若胰蛋白酶浓度和其他条件不变,反应液pH由2逐渐升高到10,则酶催化反应的速率将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胰蛋白酶对底物的分解速率和温度关系的是( )
|
30. 难度:简单 | |||||||||||||||||||||||
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块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以甘薯块根和马铃薯块茎为材料,在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处理3 0 min后,测定还原糖含量,结果表明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甘薯的还原糖含量见下表:
(1)由表可见,温度为70 ℃时甘薯还原糖含量最高,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确认马铃薯不含还原糖的原因,请完成以下实验: 实验原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备选材料与用具:甘薯提取液(去淀粉和还原糖),马铃薯提取液(去淀粉),二苯胺试剂,斐林试剂,双缩脲试剂,质量分数为3%的淀粉溶液和质量分数为3%的蔗糖溶液等。 实验步骤: 第一步: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甘薯提取液,B管中加入等量的马铃薯提 取液。 第二步:70 ℃水浴保温5 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各加入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70 ℃水浴保温5 min后,在A、B两支试管中再各加入______________。 第四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4)马铃薯不含还原糖,但吃起来略带甜味,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食用马铃薯后消化分解成的葡萄糖,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后发生的代谢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 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 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ATP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 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3个CO2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
|
32. 难度:简单 | |
将两根枝条分别置于营养液中,其中一枝仅保留一张叶片(甲),另一枝保留两张叶片(乙、丙),叶片置于玻璃盒中密封(玻璃盒的大小足以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甲叶和乙叶的盒中注入14CO2,装置如下图。光照一段时间后,可以检测到放射性的叶片是( ) A.甲 B.甲和乙 C.甲和丙 D.甲、乙和丙
|
33.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表示将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其光合作用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 。b点与a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b点与c点相比较,b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的变化情况是( ) A.低;高 B.低;基本一致 C.高;高 D.高;基本一致
|
34. 难度:简单 | |
将一植物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进行培养,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与自然环境中相同。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得了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下图所示的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H点CO2浓度最低,说明此时植物对CO2的吸收多,光合作用最强 B.CO2浓度下降从DE段开始,说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是从D点开始的 C.D点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D.D点较B点CO2浓度高,是因为D点温度高,使植物细胞呼吸强
|
35. 难度:简单 | |
下列变化中,可在叶绿体基质中完成的是( ) ①H2O―→H++O2 ②ATP―→ADP+Pi+能量 ③C3―→C6H12O6+C5+H2O ④CO2+C5―→C3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
36. 难度:简单 | |
将单细胞绿藻置于25 ℃、适宜光照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培养,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停止光照,发现绿藻体内三碳化合物的含量突然上升,这是由于( ) ①光反应仍在进行,形成[H]和ATP ②光反应停止,不能形成[H]和ATP ③暗反应仍进行,CO2和五碳化合物结合,继续形成三碳化合物 ④光反应停止,由于没有[H]和ATP供应,三碳化合物不能形成葡萄糖,积累了许多的三碳化合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
37. 难度:简单 | |
下列属于光反应阶段的物质变化的是( ) ①水在光下分解 ②ADP与Pi发生反应形成ATP ③ATP水解 ④二氧化碳的固定 ⑤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④⑤
|
38. 难度:简单 | |
右图为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图,下列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和②均为选择透过性膜 B.光反应的产物有O2、NADPH、ATP等 C.③上的反应需要光,不需要酶,④上的反应不需要光,需要多种酶 D.光能转变为活跃的化学能在③上进行;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的化学能在④中完成
|
39.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所示表示3株脱淀粉(经充分“饥饿”处理)的长势相同的同种植物放在透光的不同钟罩内,以下关于本实验的目的最准确的叙述是( ) A.证明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是CO2 B.证明光合作用的速率随CO2浓度增高而增大 C.证明过多的CO2阻碍光合作用 D.证明NaOH能促进光合作用
|
40. 难度:简单 | |
在叶绿体中进行光合作用时,ATP和ADP的运动方向是( ) A.ATP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DP的运动方向则正好相反 B.ATP与ADP同时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 C.ATP与ADP同时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 D.ADP由类囊体膜向叶绿体基质运动,ATP则是向相反方向运动
|
41.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是一晴朗夏日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C点与B点相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3、C5、ATP和[H]的含量发生的变化依次是( ) A.升、升、升、升 B.降、降、降、降 C.降、升、升、升 D.升、升、降、降
|
42. 难度:简单 | |
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布在( ) A.叶绿体外膜上 B.类囊体薄膜上 C.叶绿体内膜上 D.叶绿体基质中
|
43.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为光反应、暗反应联系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物质: a ,b ,c ,d 。 (2)如小麦在适宜条件下栽培,突然将d降至极低水平,则小麦叶片中的三碳化合物的含量会突然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若降低d的同时,又停止光照,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若对某植物作如下处理:(甲)持续光照10分钟,(乙)光照5秒后再黑暗处理5秒,连续交替进行20分钟。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在甲、乙两种情况下植物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是( ) A.甲多于 乙 B.甲少于乙 C.甲和乙相等 D.无法确定
|
44.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所示是在光照条件下,小麦叶肉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①~⑤为生理过程,a~h为物质名称,请回答: (1)物质a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___,物质e是____________。 (2)上述①~⑤过程中,能够产生ATP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 (3)假如白天突然中断二氧化碳的供应,则叶绿体首先积累起来的物质是[ ]________;假如该小麦植株从光照条件下移到黑暗处,b的变化是________。 (4)与上图生理活动有关的两种细胞器可进行转录过程,除自身DNA和原料外,再写出直接参与该过程的两种有机物名称________。 (5)较强光照下,①过程中d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5. 难度:简单 | |
光照强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某生物兴趣小组欲通过下列装置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规律。请完善实验内容并分析实验结果。 (1) 实验目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原理、材料器具:略。 (3)实验步骤: ①取两套如图所示装置,编号甲,乙。甲,乙两装置的密闭小室内均放入等量同浓度的CO2缓冲液;然后向甲小室内放入 ,乙小室放入 。 ②同时给甲,乙两装置密闭小室照以相同强度的光照,且光照时间相同。测定并记录光照时间段内毛细管内水柱移动的距离。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根据水柱移动的距离,计算不同光照下两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变化。 ⑤计算不同光照下两小室内气体体积的差值,并绘出光强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曲线。 (4)本实验中用以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的指标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计一个表格,用以记录实验结果。 (6)根据实验结果,绘出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
46.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 ②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 ③没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 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 ℃ A.部分正确 B.②③ C.①② ③④ D.全都不对
|
47. 难度:简单 | |
把鼠的肝细胞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a、b、c、d四层。往c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再加入丙酮酸后,马上就有CO2和ATP产生,则c层必定含有( ) ①线粒体 ②核糖体 ③细胞质基质 ④ADP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①和④ D.②和③
|
48.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为某植株在夏季晴天一昼夜内CO2吸收量的变化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①该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时间区段是bg ②植株在a和h时刻只进行细胞呼吸,不进行光合作用 ③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只有光照强度 ④ce段与fg段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相同 ⑤若c、f时刻的光合速率相等,则植株呼吸速率为c时刻大于f时刻 ⑥该植株处于生长时期 A.①③ B.②④ C.①⑤ D.②⑥
|
49. 难度:简单 | |
在检验酵母菌细胞呼吸产物时,常用到一些特殊的反应,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B.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C.乙醇在碱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 D.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灰绿色
|
50. 难度:简单 | |
葡萄糖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将一只实验小鼠放入含有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中,18O2进入细胞后,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 ) A.丙酮酸 B.乳酸 C.二氧化碳 D.水
|
51. 难度:简单 | |
将下面的密封装置放到温度适宜的环境中培养。较长一段时间后,玻璃弯管中有色液滴的移动状态及原因是( ) A.不移动,因为瓶内酵母菌有氧呼吸时产生与消耗的气体分子数相同 B.不移动,因为瓶内酵母菌无氧呼吸时产生与消耗的气体分子数相同 C.向右移动,因为瓶内酵母菌无氧呼吸越来越强 D.向右移动,因为 瓶内酵母菌有氧呼吸的产物越来越多
|
52. 难度:简单 | |
关于马铃薯细胞呼吸中还原剂[H]的来源和用途的叙述组合中, 最准确的是( ) ①只来源于葡萄糖 ②只来源于丙酮酸 ③来源于葡萄糖、丙酮酸和水 ④用于生成水 ⑤用于生成酒精 ⑥用于生成乳酸 A.无氧呼吸:①④ B.无氧呼吸:②⑥ C.有氧呼吸:①⑤ D.有氧呼吸:③④
|
53. 难度:简单 | |
关于真核细胞的细胞呼吸,正确的说法是( ) A.无氧呼吸是不需氧的呼吸,因而其底物分解不属于氧化反应 B.水果贮藏在完全无氧的环境中,可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 C.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 D.有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内膜、线粒体基质
|
54.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表示某种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P点的生物学含义是( ) A.无光合作用,有细胞呼吸 B.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达到动态平衡 C.无细胞呼吸,有光合作用 D.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都不进行
|
55. 难度:简单 | |
甲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乙酵母菌进行发酵,若它们消耗了等量的葡萄糖,则它们放出的二氧化碳和吸入的氧气的体积之比是( ) A.1∶2 B.1∶1 C.2∶3 D.4∶3
|
56. 难度:简单 | |
如右图所示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代谢过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A、B、C过程分别代表光反应、暗反应和细胞呼吸 B.B在叶绿体的类囊体上进行 C.A过程产生的O2用于C过程的第二阶段 D.X代表的物质是ADP、Pi
|
57. 难度:简单 | |
光合作用中形成葡萄糖的部位是( ) A.叶绿体外膜 B.叶绿体内膜 C.叶绿体基质 D.类囊体
|
58. 难度:简单 | |
下图为生物体内部分的细胞代谢过程。据图回答: (1)A过程发生在绿色植物叶肉细胞的________中,影响A过程的主要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A过程包括________阶段和________阶段,连接这两个阶段的物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稻田若不定期排水,水稻幼根会变黑腐烂,这是因为进行了上述( )________过程所致,人体在剧烈运动时进行的生理过程为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上述代谢过程中,能生成ATP的是________过程(用字母表示)。 (4)若B过程产生的CO2用于A过程,最少需要穿过________层生物膜。
|
59. 难度:简单 | ||||||||||||||||||||||||||||||||||
为研究果实贮藏效果与O2浓度的关系,将质量相同的苹果果肉放在O2浓度不同的密闭容器中,1 h后测定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如果如下表,据表回答以下问题:
(1)根据表中数据,在坐标中正确描点并绘出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的关系曲线。 (2)氧浓度为3%时,每小时葡萄糖有氧分解量为 mol,氧浓度为5%时,每小时葡萄糖无氧分解量为 mol。 (3)根据以上实验结果分析,仓库中贮藏苹果时,O2相对浓度在 时较好,理由是 。贮藏时还可采哪些措施? 。 (4)将成熟的苹果榨成汁,取少量注入试管中,然后加入班氏试剂4~5滴,沸水加热1~2 min,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酒精可与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反应产生灰绿色物质。取不同O2浓度容器中的苹果榨成汁,各取少量分别注入试管中,能使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溶液变成灰绿色的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60. 难度:简单 | |
将两株植物放在封闭的玻璃罩内,置于室外,用全素营养液进行培养(如图甲所示),假定玻璃罩内植物的生理状态和自然环境中相同,且空气湿度对植物蒸腾作用的影响、微生物对CO2浓度的影响均忽略不计。现用CO2浓度测定仪测定该玻璃罩内CO2浓度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乙所示曲线。请据图分 析回答: (1)BC段与AB段相比,曲线上升较缓,其原因是 。 (2)D点时植物生理活动过程的特点是 。 (3)EF段说明此时植物光合速率 (填“较快”或“较慢”)。 (4)EF段与DE段相比,其叶肉细胞中C5的含量较 。 (5)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