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图所示为人体体液相关组成及各成分之间的关系,请依次填出①~⑤相关内容( ) A.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细胞外液 B.细胞外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内液 C.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细胞内液 D.细胞内液、血浆、淋巴、组织液、细胞外液
|
2. 难度:中等 | |
在人体血浆中,有多种不同功能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的功能不包括( ) A.催化蛋白质水解为多肽 B.与抗原特异性相结合 C.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 D.降低血糖浓度
|
3. 难度:中等 | |
生物个体内的稳态是指在“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环境主要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激素、血红蛋白和氨基酸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肾上腺、甲状腺、唾液腺产生的分泌物,均直接排放到内环境中 C.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液体环境是组织液 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体内温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
|
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兴奋时,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B.组织液中Na+浓度减小时,神经元的静息电位减小 C.突触前膜完成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兴奋发生时膜外侧的电位变化是“负电位→正电位”
|
5. 难度:中等 | |
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
6. 难度:中等 | |
已知突触前膜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结合,可导致突触后膜对Cl-的通透性增大(已知细胞外Cl-浓度大于细胞内)。能正确表示突触前膜释放该种神经递质时,突触后膜接受该种神经递质后的膜电位状况以及信号的传递方向的图示是( )
|
7. 难度:中等 | |
两图均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则以下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细胞2、细胞4依靠细胞表面的特异性受体蛋白来识别信息 B.信息从细胞3传递到细胞4的速度比从细胞1传送到细胞2快 C.与甲图信息传递有关的体液环境依次为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 D.乙图中细胞4可以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腺体细胞
|
8. 难度:中等 | |
人在恐惧、紧张时,在内脏神经的支配下,肾上腺髓质释放的肾上腺素增多,该激素可作用于心脏,使心率加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肾上腺素作用的靶器官包括心脏 B.该实例包含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C.该肾上腺素通过神经纤维运输到心脏 D.该实例中反射弧是实现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
9. 难度:中等 | |
关于动物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B.缓冲物质可以维持细胞外液的pH稳定 C.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分泌增多,将引起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D.运动后水分排出较多,此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
10. 难度:中等 | |
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 ) A.耗氧量减少,立毛肌放松 B.耗氧量增加,体表毛细血管收缩 C.耗氧量减少,立毛肌收缩 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
|
11. 难度:中等 | |
血糖平衡对机体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如图是血糖调控模式图,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 A.低血糖状态时,通过1―→2―→3使血糖恢复正常,其主要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B.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可能的原因是胰岛A细胞受损 C.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共同参与血糖调节,两者起协同作用 D.人体细胞膜上若缺乏胰岛素受体,可能导致细胞减缓摄取血糖,血糖水平过低
|
12. 难度:中等 | |
下列哪项不属于下丘脑的功能( ) A.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 B.感受渗透压的变化并产生渴觉 C.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并通过神经调节内分泌腺的活动 D.能调节机体的产热和散热过程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记忆细胞受抗原刺激后能产生大量的抗体 B.淋巴细胞都能产生抗体 C.有人常患流行性感冒是因为B细胞不能产生相应抗体 D.浆细胞和T细胞都能产生免疫活性物质
|
14. 难度:困难 | |
西班牙的科学家们发现,他们研制出的一种新型艾滋病疫苗MVA-B能够降低艾滋病病毒(HIV)的感染程度。下列关于HIV和艾滋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艾滋病患者出现的病症通常与其他病原体感染有关 B.HIV侵入人体后存在潜伏期,原因是潜伏期HIV不能复制 C.HIV侵染T细胞,因此艾滋病患者仍保留完整的体液免疫 D.接种MVA-B后机体通过记忆细胞直接消灭入侵的HIV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免疫和免疫细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后能迅速产生大量抗体 C.免疫中的抗体、溶菌酶、淋巴因子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效应T细胞识别抗原后分泌特异性抗体参与体液免疫
|
16.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两细胞间发生某种信息传递的过程。细胞I、II以及物质M、N的名称与图示含义相符的是( ) ①胰岛A细胞、肝细胞、胰高血糖素、肝糖原 ②浆细胞、肺结核杆菌、抗体、抗原 ③甲状腺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激素、受体 ④传出神经元、传入神经元、神经递质、受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
17. 难度:中等 | |
植物的茎具有向光性,此现象中光的直接作用是( ) A.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B.促进植物合成生长素 C.抑制向光一侧的细胞生长 D.改变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
18.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用胚芽鞘中段和含生长素的琼脂块(黑色方框)做的一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测定原先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方框表示)中含有生长素的是( ) A.琼脂块A和B B.琼脂块C和D C.琼脂块B和C D.琼脂块B和D
|
19. 难度:中等 | |
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 A.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玉米田中的单子叶杂草 C.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
20. 难度:中等 | |
关于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 A.预实验一般需要设置空白对照,在预实验的基础上再次实验可不设置空白对照 B.浸泡法处理插条就是将插条浸泡在配置好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中让其生根 C.在实验过程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对促进生根的作用效果可能相同 D.实验的测量指标最好是枝条的生根数量
|
21. 难度:中等 | |
为了验证胚芽鞘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胚芽鞘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 ) A.完整胚芽鞘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黑暗条件下 B.胚芽鞘尖端和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C.未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D.胚芽鞘尖端和放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胚芽鞘切面的同一侧
|
22. 难度:中等 | |
对某植物根和茎生长的影响,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生长素对这两种器官的作用都具有两重性 B.植株倒伏一段时间后,根尖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大于c点所示浓度 C.若植物茎向光一侧生长素浓度为b点所示浓度,则背光侧浓度一定在d~e浓度 D.该植物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小于根
|
23.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使形态和生理状态一致的葡萄枝条产生相同生根效果的2,4-D浓度相同 B.失重状态下根失去向地生长特性的原因是生长素不能极性运输 C.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 D.侧芽产生的生长素比顶芽多,所以侧芽的生长受到抑制
|
24.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a、b、c为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d为一植株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正确的是( ) A.a、b向光弯曲生长,c背光弯曲生长 B.a直立生长,b、c向光弯曲生长 C.图d中如果固定植株,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植株向左弯曲生长 D.图d中如果将纸盒和植株一起旋转,则植株向纸盒开口方向弯曲生长
|
25. 难度:中等 | |
荷兰科学家温特于1928年把燕麦胚芽鞘尖端切下,放在琼脂薄片上,约1~2 h后移去胚芽鞘尖端,将琼脂小块放在去顶的胚芽鞘一侧,然后置于黑暗条件下培养,胚芽鞘逐渐向放置琼脂小块的对侧弯曲生长(如下图)。该实验结果不能直接证明的问题是( ) A.胚芽鞘顶端能产生影响生长的物质 B.单侧光使该物质在胚芽鞘内呈不均匀分布 C.该物质能促进胚芽鞘的生长 D.影响生长的物质自顶端向下运输
|
26. 难度:中等 | |
下列不属于对种群特征描述的是( ) A.蒲公英杂乱无章地分布在操场上 B.某池塘生活了约150种生物 C.某市男性公民与女性公民的比例为1∶1.5 D.深圳市近三年入户的人口约为31万人,约占总人口的5%
|
27. 难度:中等 | |
双小核草履虫在和大草履虫混合培养时占优势。为验证“双小核草履虫没有分泌抑制大草履虫的物质”,以下实验组合合理的是(所用培养液细菌密度相同)( ) ①用生理盐水混合培养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 ②将双小核草履虫与大草履虫混合放在含有细菌的培养液中培养 ③用培养过双小核草履虫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 ④将双小核草履虫磨碎,加入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 ⑤用含有细菌的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④+⑤
|
28.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群落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大的方向演替,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沙丘上造林、围海造田等现象说明了人类活动可改变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
29. 难度:中等 | |
群落是更高层次的系统,下列研究的问题不属于群落水平的是( ) A.青藏高原上藏羚羊每年死亡的个体数 B.我国沿海红树林的范围和边界大小 C.福建武夷山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我国东北到海南的木本植物的丰富度
|
30. 难度:中等 | |
下列调查活动或实验中,实验所得到数值与实际数值相比,可能偏大的是( ) A.标志重捕法调查池塘中鲤鱼的种群密度时,部分鲤鱼身上的标志物脱落 B.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时,从试管上层吸出培养液计数且没有振荡试管 C.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时,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没有打开电灯 D.样方法调查草地中的蒲公英时,不统计正好在样方线上的个体
|
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下图该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d点之后 B.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基本相等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若该种群在C点时的数量为1000,则该种群的K值为4000
|
32.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某地东亚飞蝗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a点之前及时控制种群密度 B.a~b段,该种群的增长率与种群密度之间呈正相关 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别比例可防止c点出现 D.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该地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
|
33. 难度:中等 | |
下列对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互利共生的两种生物中,至少有一种不能独立生活 B.寄生生物属于异养生物,寄主可能是异养生物,也可能是自养生物 C.竞争在种内与种间普遍存在 D.捕食可发生在动物与植物、动物与动物之间
|
34. 难度:中等 | |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
35.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计数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不需要设置对照组,不需要做重复实验 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 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
|
36. 难度:中等 | |
如图分别表示某种群的数量增长曲线和种群增长速率曲线,与此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渔业捕捞时,应使捕捞后的剩余量维持在C点 B.当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G点时,该种群数量将达到最大值 C.甲图中C点种群增长速率对应乙图中的F点,AC段可看成是“J”型增长 D.根据“J”型增长数学模型Nt=N0λt,知种群呈“J”型增长时其增长率不能用图乙表示
|
37. 难度:中等 | |
下图代表不同细胞间的信息传递,1-9代表靶细胞的细胞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靶细胞C之所以能接受神经细胞传来的信息是因为细胞膜上有 ,图中的神经末梢和靶细胞等共同构成 。 (2)若刺激M、N点,电流表将分别偏转 、 ___次。 (3)若图中的物质a是胰岛素,则靶细胞C是 ,研究胰岛素合成与分泌常用的方法是 ,图中胰岛素合成与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器是__ __(填序号)。 (4)靶细胞C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 (填序号)。
|
38. 难度:中等 | |
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体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其中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下图(一)表示部分激素从分泌到发挥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代表人体内的不同激素;图(二)表示的是激素的传送方式。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从图(一)可知,既能够传导兴奋又能够分泌激素的结构是__________。 (2)从图(一)可以得出,甲状腺分泌激素③的生理过程的调节方式是__________。 (3)激素③名称是_______,当其含量过高时,激素①、②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调节机制。 (4)远距分泌是指激素经血液运输至远距离的靶细胞(或组织)而发挥作用。激素①、②、③、④中属于此传送方式的有__________。 (5)结合图示和你对第(3)小问中远距分泌定义的理解,请问激素①、②、③、④是否存在自分泌传送方式?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
|
39. 难度:中等 | |
回答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问题。 (1)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产生的生长素运到相邻侧芽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 (2)某研究小组探究避光条件下生长素浓度对燕麦胚芽鞘生长的影响。胚芽鞘去顶静置一段时间后,将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分别放置在不同的去顶胚芽鞘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并记录弯曲角度(α)。下图为实验示意图。 ①α的范围为___________(填“180°≥α>0°”、“180°≥α≥90°”或“90°≥α>0°”)。 ②若想在细胞水平上证明生长素对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可以取弯曲处做________(填“横切”或“纵切”)片制成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测量两侧细胞的平均长度,做出比较。 (3)下列化学物质中,不是植物激素的是 : A.乙烯 B.吲哚丁酸 C.吲哚乙酸 D.2,4-D (4)下图是根、茎对生长素作用的反应曲线,图示字母中表示根近地侧的是______、茎的远地侧的是_______。 (5)细胞分裂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它是由植物体的某些部位产生,被运输到 部位,对植物的生命活动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有机物。 (6)有科学家认为根的向地生长不仅与生长素有关,还与乙烯的作用有关。为了研究二者的关系,科研人员做了这样的实验:将某种开花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为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培养液中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 ①此科研人员所做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___。 ②为使实验更严谨,还需将另一些等量的根尖放在________________,作为对照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