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2017届山东省青岛市高三统一质量检测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解析版)
一、选择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中等

同位素标记法常用于追踪物质运行和变化规律的研究,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给小鼠供应1802,其呼出气体中可能含有C1802

B. 用含3H标记的尿嘧啶核糖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只能在分生区细胞中检测到放射性

C. 15N标记DNA分子,可用于研究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

D. 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保温、搅拌、离心后可检测到沉淀物中放射性很髙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健康人原尿中葡萄糖的浓度与血浆中的基本相同,而终尿中几乎不含葡萄糖。原尿中的葡萄糖是借助于Na+的转运被肾小管主动重吸收的,葡萄糖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不消耗ATP,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是

A. 葡萄糖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

B. 细胞膜上相关载体蛋白的数量和Na+的吸收量会限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重吸收

C. 驱动葡萄糖由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动力来自葡萄糖的浓度差

D. 胰岛B细胞受损的糖尿病患者肾小管上皮细胞对Na+的转运少于正常人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植物激素的作用都表现为顶端优势,都具有两重性

B. 植物激素参与构成细胞结构,但不直接参与细胞代谢

C. 同一植物细胞可能含有多种植物激素的受体

D. 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既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也能促进果实成熟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某地区为保护生态环境,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逐渐发展到稳定阶段。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物种组成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B.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K值

C. 群落中自下而上的草本、灌木和乔木形成了植物的垂直结构

D. 演替过程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详细信息
5. 难度:困难

遗传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相关遗传研究备受关注。如图是某家庭的系谱图,甲乙两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3号个体不携带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病通常会在一个家系的几代人中连续出现

B. 甲病的发病率女性高于男性,乙病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C. 5号个体与正常男性结婚,可能生出患乙病的男孩

D. 判断12号个体是否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最好用基因检测的方法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6. 难度:困难

为探究某观赏植物的A、B两个品种在干旱条件下生理活动的变化,研究者在温度适宜的条件下釆用控水方法模拟干旱条件进行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根据光合作用过程推测,干旱条件下A、B两品种的光饱和点比正常供水条件下_______(高或低),推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该植物的A、B两个品种在干旱条件下能引起植物激素的合成发生变化,进而通过对_____进行调节,使植物细胞内与光合作用相关蛋白的含量发生变化,以适应环境的改变。

(3)据图分析,在干旱条件下_____________品种更适于在弱光环境下生存,做出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研究得知,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在有氧条件下产生的ATP总量没有明显差异,但癌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量是正常细胞的若干倍。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细胞癌变后核糖体数目增多,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正常细胞相比,癌细胞内葡萄糖转化为五碳糖的途径明显增强。某些药物可通过抑制该代谢途径抑制癌细胞的快速增殖,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艾滋病病人易患恶性肿瘤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8. 难度:困难

豚鼠毛色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相关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毛色的产生机理为:白色前体物→棕色→黑色,其中A基因控制棕色,B基因控制黑色。另外基因d纯合会抑制色素的产生,但因其基因频率非常低,一般不予考虑。现有纯合的白色豚鼠和纯合的棕色豚鼠若干(未考虑d基因),请回答相关问题:

(1)上述白色豚鼠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研究小组选取上述多对白色豚鼠与棕色豚鼠杂交,产生的F1为黑色,F1个体自由交配得F2,理论上讲F2的性状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时乙研究小组也选取上述多对白色豚鼠与掠色豚鼠杂交,其中只有一个杂交组合,F1中除黑色个体外还出现了一只白色个体。他们分析原因可能有两种:①亲本产生配子的过程中某个基因发生隐性突变(不考虑d基因);②双亲携带d基因,出现了d基因纯合。请帮助乙小组设计实验方案,以确定是哪种原因(写出实验思路及结果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酵母菌是一类真菌,在生产生活中有许多应用。多个生物兴趣小组围绕酵母菌展开研究。请回答相关问题:

(1)兴趣小组一进行自制葡萄酒实验。他们共制作了3套发酵装置,加入材料后发酵10天。发酵结束后小组成员用________(某试剂)检验酒精产生与否,若呈现__________色证明有酒精产生。

(2)在进行“产品”品尝时,兴趣小组一的同学都感到2号装置中的“产品”明显发酸,其原因最可能是2号装置______________,导致最终的产品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

(3)兴趣小组二用液体培养基培养能产生胡萝卜素的酵母菌品种。为了检测培养3天后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数量,他们取了lmL培养液,在稀释倍数为104倍下,涂布了三个平板(每个平板的涂布量为O.lmL),培养后统计菌落数分别为147、152、163,则稀释前所取的lmL菌液中所含酵母菌为__________个。此种方法统计的微生物数目往往比实际数目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兴趣小组二用纸层析法对培养液中获得的“产品”进行鉴定,点样时除了点提取样品外还要点_____样品,当观察到_______________时,说明产品含有胡萝卜素。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结核杆菌MPT64基因(能控制合成MPT64蛋白)成功导入胡萝卜细胞,最终表达出肺结核疫苗。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获取MPT64基因,可从结核杆菌的细胞中提取对应mRNA,在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下合成双链cDNA片段,获得的cDNA片段与结核杆菌中该基因碱基序列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2)通常采用____________扩增MPT64基因,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MPT64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_________,在操作步骤中需要加热至90-95℃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农杆菌的特点,如果将MPT64基因插入到_______________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作用,就可以使目的基因进入胡萝卜细胞。要确认MPT64基因是否在胡萝卜植株中表达,应检测胡萝卜植株中是否含有_________________

(4)研究发现,如果将MPT64蛋白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变为半胱氨酸,其保存时间将大大延长,科学家可以生产上述耐储存的MPT64蛋白的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是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