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湖北省武汉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关于果酒的制作,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榨汁前应先将葡萄冲洗,再除去枝梗

B. 发酵过程中需要适时打开瓶盖放气,以防止发酵瓶破裂

C. 发酵的温度维持在18~25 ℃最好

D. 果酒发酵产生的酒精可为醋酸菌提供碳源

 

详细信息
2. 难度:中等

腐乳制作过程的流程图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先将豆腐切成块放在消毒的笼屉中,保持温度在15℃~18℃,并保持一定湿度

B. 毛霉为好氧型真菌,为避免其无氧呼吸,放置豆腐块时要留出一定缝隙

C. 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分层装瓶腌制时,底层和接近瓶口表面的盐要铺厚一些

D. 用胶条密封瓶口时,最好将瓶口通过酒精灯的火焰,以防止瓶口污染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泡菜的制作和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将新鲜蔬菜与煮沸冷却的盐水(盐和清水的质量比为4:1)混匀,然后装泡菜坛

B. 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形成玫瑰红色染料

C. 制备样品处理液,加入氢氧化铝乳液的目的是减少滤液中杂质,得到澄清溶液

D. 泡菜腌制时间长短会影响亚硝酸盐含量,但温度和食盐的用量不影响其含量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硝化细菌包括亚硝酸菌和硝酸菌,广泛存在于通气性较好的土壤中,其代谢反应如图所示,可以用人工配置的选择培养基筛选,下列关于硝化细菌的培养条件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碳源可以为葡萄糖 B. 氮源可以是氨气

C. 培养时需隔绝空气 D. 培养时需光照

 

详细信息
5. 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实验室从葡萄果实上获取酵母菌菌种的简要操作步骤。在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接种的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

B. 图中①、②、③步骤都必须确保是无菌操作

C. 图中选择培养基培养时,应在培养皿的皿盖上做好标记避免混淆

D. 图中选择培养基为固体,而扩大培养的培养基为液体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过程的目的是稀释

B. ②过程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稀释涂布平板法

C. Ⅰ号、Ⅱ号培养基都属于固体培养基,先灭菌后调节pH

D. 从Ⅰ号培养基挑出透明圈大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上

 

详细信息
7. 难度:中等

在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过程中,常用萃取法、蒸馏法和压榨法,下列关于这三种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蒸馏法和萃取法都需要水浴加热

B. 压榨法适用于易焦糊原料的提取,如柑橘、柠檬等

C. 萃取法适用范围较广,一般来说,萃取温度高、时间长,原料颗粒小,萃取效果好

D. 蒸馏法适用于提取玫瑰精油、薄荷油等挥发性强的芳香油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列对胡萝卜素的提取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胡萝卜颗粒越小,烘干时温度越高、时间越长,烘干效果越好

B. 图甲 a 处安装的冷凝回流装置,是为了防止加热时有机溶剂的挥发

C. 图甲中完成胡萝卜素萃取后,直接将烧瓶转移到乙装置中进行浓缩

D. 图乙装置中锥形瓶收集的液体是浓缩后纯度和浓度较高的胡萝卜素

 

详细信息
9. 难度:困难

洗衣粉是生活的必需用品,某实验小组为探究洗衣粉加酶后的洗涤效果,将一种无酶洗衣粉分成3等份,进行3组实验。甲、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1种或2种酶,丙组不加酶,在不同温度下清洗同种化纤布上的2种污渍,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下表为实验记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洗衣粉中的酶和温度

B. 甲、乙组洗涤效果的差异,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C. 甲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乙组在洗衣粉中加入了蛋白酶和脂肪酶

D. 添加蛋白酶的洗衣粉不适宜洗涤毛织品、棉织品、蚕丝织品

 

详细信息
10. 难度:困难

某科研小组制备了海藻酸钠—活性炭固定化微球(含菌种Bbai-1)来降解原油,下表表示不同pH和盐度对游离菌和固定化微球降解原油的影响,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固定化技术兼具吸附法和包埋法的优点

B. 菌种Bbai-1经固定化后对环境的耐受性增强

C. 与游离菌相比,固定化菌的降解原油能力提高

D. 在pH=8、盐度=3%时,接种量越大降解率越高

 

详细信息
11. 难度:困难

下图是艾滋病病毒(HIV左图)和大肠杆菌噬菌体T4(右图)的结构模式图。比较二者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 二者核心物质都是核酸,外壳的化学结构不同

B. HIV的外壳成分含有磷脂,T4外壳含有核酸

C. 二者都处于生命系统的最基本层次——细胞

D. HIV有细胞膜的结构,T4有细胞核的结构

 

详细信息
12. 难度:困难

某研究小组在25 ℃、黑暗、无菌、湿润的条件下进行实验,测定大豆种子萌发和生长过程中糖类与蛋白质等相关物质的含量变化,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实验过程中,需将大豆种子一直浸没在水中以保持湿润

B. 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含量的增加可能是糖类分解后转化合成的

C. 可分别用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测定蛋白质与还原糖含量

D. 在此条件下继续培养,幼苗中蛋白质和糖类等有机物总量将增加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核孔是小分子、DNA、mRNA和蛋白质等出入细胞核的通道

B. 细胞分裂过程中结构①会发生形态变化

C. ③中无色透明的液体被称为细胞质基质

D. 细胞所携带的遗传信息就在结构②中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为研究Cu2+和Cl-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某小组设计了如下操作顺序的实验方案:

甲组:CuSO4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乙组:NaCl溶液—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丙组:蒸馏水—缓冲液—淀粉酶溶液—淀粉溶液—保温—检测

各组试剂量均适宜,下列对该实验方案的评价,不合理的是(   )

A. 缓冲液的pH应控制为最适pH B. 设置的对照实验能达成实验目的

C. 宜选用碘液来检测淀粉的剩余量 D. 保温的温度应控制在37℃左右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钠-钾泵是一种专一性的载体蛋白,该蛋白既可催化ATP水解又能促进Na+、K+的转运。 每消耗1 mmol ATP能将3 mmol的Na+泵出细胞,将2 mmol K+泵入细胞内。下图为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依据此图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A. 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

B. 细胞内K+从细胞内流向细胞外可不消耗ATP

C. 钠-钾泵持续运输的过程会导致ADP的大量积累

D. 钠-钾泵的存在说明载体蛋白对离子运输具有选择性

 

详细信息
16. 难度:困难

如图是验证酵母菌细胞呼吸类型的实验装置,两套装置的培养条件一致(不考虑环境中物理因素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若装置1中的红色液滴向左移,移动距离可表明酵母菌有氧呼吸所消耗的氧气量

B. 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则装置1中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红色液滴向右移

C. 若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则装置1中红色液滴不移动,装置2中红色液滴向左移

D. 若酵母菌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则装置1中红色液滴向左移,装置2中红色液滴向右移

 

详细信息
17. 难度:困难

如图表示某高等绿色植物体内的生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 Ⅲ的某些反应阶段能够在叶肉细胞生物膜上进行

B. 阶段Ⅰ生成的[H]可作为还原剂用于⑤过程生成水

C. 过程①④⑤可为叶肉细胞吸收Mg2+等提供动力

D. 过程③④⑤进行的场所分别是叶绿体基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在光照恒定、温度最适条件下,某研究小组用下左图的实验装置测量 1 小时内密闭容器中 CO2 的变化量,绘成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a~b 段,叶绿体中 ADP 从基质向类囊体膜运输

B. 该绿色植物前 30 分钟真正光合速率平均为 50 ppm CO2/min

C. 适当提高温度进行实验,该植物光合作用的光饱和点将下降

D. 若第 10 min 时突然黑暗,叶绿体基质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将增加

 

详细信息
19. 难度:困难

科研人员检测晴朗天气下露地栽培和大棚栽培的油桃的光合速率(Pn)日变化情况,并将检测结果绘制成下图。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光照强度增大是导致ab段、lm段Pn增加的主要原因

B. 致使bc段、mn段Pn下降的原因是气孔关闭

C. 致使ef段、op段Pn下降的原因是光照逐渐减弱

D. 适时浇水、增施农家肥是提高农田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

 

详细信息
20. 难度:困难

下图为人体某个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图中①〜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⑤和⑥细胞的衰老和死亡过程中细胞核体积缩小,基因逐渐不再表达

B. ⑤和⑥的核基因基本相同,而细胞的mRNA不相同

C. ⑤内细胞核中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

D. 与①相比②的体积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效率提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水稻的非糯性和糯性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直链淀粉,遇碘变蓝黑色。而糯性花粉中所含的淀粉为支链淀粉,遇碘变橙红色。现用纯种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1/2花粉呈蓝黑色,1/2呈红色。下列有关水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F1出现这样的花粉比例是对F1进行测交的结果

B. 上述实验说明非糯性为显性性状

C. F1自交,F2与F1的花粉类型相同但比例不同

D. 若含有糯性基因的花粉50%的死亡,则F1自交后代基因型比例是2:3:1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团头鲂(2n=48)属于淡水鱼。研究人员用低温处理野生型团头鲂一定数量的次级卵母细胞,使其不分裂出极体(姐妹染色单体已分开);这些次级卵母细胞在室温下最终发育成团头鲂。新培育的团头鲂多数为纯合子,少数为杂合子。有关新培育的团头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野生型团头鲂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B. 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

C. 各纯合子间的基因型都相同

D. 杂合子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交叉互换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涉及两对等位基因,分别用A、a和B、b表示。为探究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规律,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下列对荠菜果实形状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亲本三角形和卵圆形果实均为纯合子

B. 控制荠菜果实形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C. F2的三角形果实自交,有3/15的个体不发生性状分离

D. F2的三角形果实和卵圆形果实的杂交子代卵圆形果实的比例为1/5

 

详细信息
24. 难度:困难

如图是甲病(用A、a表示)和乙病(用B、b表示)两种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 甲病是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

B. 若II2与另一正常男子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1/2

C. 假设II1与II6不携带乙病基因,若III2与III3婚配,生出只患一种病的孩子的概率是3/8

D. 假设II1与II6不携带乙病基因,若III1与III4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7/24

 

详细信息
25. 难度:困难

火鸡性别决定类型为ZW型,有时能孤雌生殖,即卵不经过受精也能发育成正常的个体,有三个可能的机制

①卵细胞形成时没有经过减数分裂,与体细胞染色体组成相同;

②卵细胞与来自同一初级卵母细胞产生的三个极体中的一个随机结合形成合子;

③卵细胞染色体加倍。

已知性染色体组成为WW的个体不能成活,请预期每一种假设机制所产生的子代的性别比例理论值

A. ①雌:雄=1:1;      ②雄:雌=1:1            ③雌:雄=1:1

B. ①全雌性             ②雄:雌=4:1            ③雌:雄=1:1

C. ①雌:雄=1:1;      ②雌:雄=2:1            ③全雄性

D. ①全雌性             ②雌:雄=4:1            ③全雄性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进入R型菌内并整合到R型菌的DNA分子上,使这种R型菌转化为能合成荚膜多糖的S型菌,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R型菌转化为S型菌后的DNA中,嘌呤碱基总比例会改变

B. 整合到R型菌内的DNA分子片段,表达产物都是荚膜多糖

C. S型菌的部分DNA片段整合到R型菌DNA上属于基因重组

D. S型菌转录的mRNA上,可由多个核糖体共同合成一条肽链

 

详细信息
27. 难度:困难

图为某六肽化合物合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与③→⑤相比,①→②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T-A

B. 根据图中多肽的氨基酸数可以判断出终止密码子是UCU

C. ①→②中会产生图中④代表的物质,且④中含有氢键

D. 若该多肽是一种DNA聚合酶,则它会催化物质①的复制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中碱基对缺失,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

B. 在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时期,b、c之间可发生交叉互换

C. c中碱基对若发生替换,生物体性状不一定会发生改变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详细信息
29. 难度:困难

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育种的方法获得了一种只含有有抗虫基因A的品种甲,一种含有抗虫基因A和B的品种乙,基因分布情况如图所示。已知只含A或B基因的植株抗虫较弱(弱抗虫),同时含有A和B基因的植株抗虫较强(强抗虫),不含A和B基因的植株对虫没有抗性(不抗虫)。不考虑突变和交叉互换,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工程所用的运载体上应有限制酶能识别的核糖核苷酸序列

B. 甲品种植株与乙品种中③植株杂交,子代中强抗虫植株占1/4

C. 乙品种中③植株自交,子代中强抗虫:弱抗虫:不抗虫=9:3:4

D. 甲品种植株自交和乙品种中②植株自交,都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下图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概念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个体,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

B. 图中①指基因频率,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进化

C. 图中③指自然选择学说,③没有提出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D.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困难

毒死蜱(C9H11C13NO3PS)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长期使用将导致土壤中农药残留严重。某研究小组从长期施药的韭黄温室土壤(偏酸性)里分离出能降解毒死蜱的木霉,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初步研究。请回答:

(1)按照培养基的功能划分,用于分离木霉菌种的培养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培养基。配制此培养基时,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作为唯一碳源。接种前,将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放置适当的时间,观察培养基__________________,以确定培养基是否被污染。                                

(2)纯化木霉时,统计出0.2 mL的稀释液在稀释倍数为105的平板上的平均菌落数为40个,则每mL样液中的菌落数为__________个。用此法测定木霉数量,实际活菌数量要比统计的菌落数量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pH对木霉降解毒死蜱活性的影响

①研究小组向不同pH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00 mg/L 毒死蜱,5天后检测毒死蜱的残留量(如图)。由图可推知:在偏酸性的土壤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研究小组向不同pH的培养基中分别加入100 mg/L 毒死蜱,再分别接种1 mL木霉悬液,混合均匀,5天后检测毒死蜱的残留量(如图)。在此韭黄温室土壤中,若要提高木霉对毒死蜱的降解活性,可对土壤作何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后可生产酒精、玉米胚芽油、葡萄糖等产品(流程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秸秆水解后是否有酒精产生,可以用______________来检测,在酸性条件下,该反应溶液颜色呈_________

(2)玉米胚芽油不易挥发,若选用萃取法提取玉米胚芽油,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________;萃取过程中应采用水浴加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提高萃取效果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

(4)玉米淀粉经酶解形成的葡萄糖可在葡萄糖异构酶的作用下转化成果糖。利用___________技术可使葡萄糖异构酶重复利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

(5)为避免浪费,需对催化玉米淀粉分解成葡萄糖的酶最适用量进行探究,此时需要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种即可)等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

 

详细信息
33. 难度:困难

A、B两种植物生长季节相同,将A、B两种长势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相同且适宜温度、光照的密闭小室中,测得每个小室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时间在10~20min时,A、B两种植物中,CO2利用率较高的是_________。夏季晴朗白天中午12:00时,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会降低,A、B植物降低较快的是______________

(2)若将A、B植物单独种植在干旱程度不同的土壤中,更适合生活在干旱土壤中的植物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叶片吸收的CO2需先___________(填“还原”或“固定”)成为C3,才能转变为糖类。

 

详细信息
34. 难度:困难

某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突变型的雌性个体,为确定该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显隐性及基因位置的情况。研究人员将该果蝇与纯合野生型雄蝇杂交,F1只有一种表现型。让F1代自由交配,F2代中雄蝇全为野生型,雌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研究人员做了如下两种假设:

假设一: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突变型雄性果蝇纯合致死;

假设二:相对性状由X、Y染色体同源区段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雌、雄果蝇均无致死情况。

(1)若假设一成立,则____________为显性性状,且F2中野生型与突变型果蝇数量之比为__________;若假设二成立,则F2中野生型与突变型果蝇数量之比为____________ 

(2)现已确定假设二成立,请用上述实验中出现的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