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A、B、C液构成细胞外液 B. 长期营养不良导致A液渗透压下降 C. B液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D. 3的有氧呼吸产物可参加体液调节
|
2.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各种液体的pH比较表格,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外液、细胞内液、尿液、胃液等共同构成体液 B. 血浆pH接近中性,为7.35〜7.45 C. 细胞内液的pH变化范围大于细胞外液 D. 肾脏可以通过排出酸性尿或碱性尿调节内环境的pH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和抗体不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 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C. 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速率发生改变 D. 内环境稳态是指内环境中各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
|
4. 难度:简单 | |
当狗吃到食物和听到铃声时唾液分泌均会大量增加。对此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 A. 两个反射过程均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B. 两个反射活动的效应器均是唾液腺 C. “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耳蜗内 D. 两个过程中均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膝跳反射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阻断Ⅰ处,敲击Ⅱ处,小腿不能抬起 B. 敲击Ⅲ处,小腿抬起,这种现象不属于反射 C. 刺激Ⅲ处,可在Ⅰ处检测到电位变化 D. 在整个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兴奋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细胞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与Na+有关 B. 兴奋的产生和传导主要与K+有关 C. Na+从细胞外转入细胞内的过程属于被动运输 D. 神经递质的作用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
|
7. 难度:中等 | |
如图表示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释放与作用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突触小泡避免乙酰胆碱被细胞内酶破坏 B. 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C. 乙酰胆碱与受体结合引发离子通道的开放 D. 乙酰胆碱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局部结构示意图,a、c为刺激点。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未受刺激时,电表①或②测量值可代表静息电位 B. 刺激a点,电流计②指针偏转两次 C. 刺激c点,可用来说明兴奋的传导方向 D. 若增大胞外Na+浓度,刺激c点,则电表②偏转幅度增大
|
9. 难度:中等 | |||||||||||||
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据此分析,体内可能发生的是 A. 甲状腺结构破坏 B. 胰岛素分泌过多 C. 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 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的速度减慢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体液调节是指激素调节 B. 激素只能运输至靶器官 C.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更迅速 D. 激素的分泌可随内环境的改变而变化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人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短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B. 脑干与水盐平衡的调控有关 C. 饮酒过量语无伦次与小脑功能有关 D. 专心答题时参与的主要高级中枢有W区和V区
|
12. 难度:中等 | |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可使血糖升高的动物激素,当人体受到刺激后体内会发生如图所示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当ACTH含量升高后,CRH含量升高 B.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与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 C. 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反馈调节有助于血糖保持相对稳定 D. 下丘脑中既有接受神经递质的受体也有接受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受体
|
13. 难度:中等 | |
如图表示正常人分别快速饮用1L清水、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和血浆渗透压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曲线a表示引用1L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B. 曲线b表示引用1L生理盐水后需要将渗透压的变化 C. 曲线c表示引用1L生理盐水后排尿量的变化 D. 饮用大量清水后垂体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减少
|
14. 难度:中等 | |
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寒冷环境下,产热量少于散热量 B. 若甲表示汗腺,此时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 C. 若乙表示甲状腺激素,可通过体液运输传递信息 D. 若丙表示骨骼肌的活动,热量来源主要是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放能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表示HIV感染人体后,体液中HIV浓度和人体内T细胞数量的变化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HIV破坏人体内T细胞 B. HIV破坏免疫系统,患者无法产生抗体 C. 侵入早期大部分被免疫系统摧毁 D.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
|
16. 难度:简单 | |
燕麦胚芽鞘经如下图一所示处理,一段时间后,取其甲、乙两块琼脂,置于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A、B上,A以单侧光照处理如图二所示。则A、B的弯曲程度 A.A、B均不弯曲 B.A>B C.A<B D.不能确定
|
17.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为在疫苗注射前后、不同时间采取所测得的抗体水平(箭头指示的甲、丁时刻为疫苗注射时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与丁时间注射的疫苗不同 B. 多次注射疫苗是为了刺激记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 C. A、B曲线表明抗体在体内的寿命是有限的 D. 丙时间段抗体突然上升,表明记忆细胞可在较长时间内保持对某种抗原的记忆
|
18. 难度:中等 | |
空气污染严重时,细颗粒物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人体长期吸收后可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下列相关推论错误的是 A. 损害呼吸道黏膜,影响非特异性免疫 B. 改变淋巴细胞数量,影响特异性免疫 C. 改变淋巴因子分泌数量,影响体液免疫 D. 引起过敏反应,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
19.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科学家研究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所得到的结果。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若将幼小植株在适宜条件下横放,一段时间后,根近地侧浓度为a点对应浓度 B. 若顶芽浓度为b点对应的浓度,则靠近顶芽的侧芽可能为d点对应的浓度 C. 10-1mol/L生长素促进茎生长,抑制芽生长,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特点 D. 若k点浓度为植物茎背光侧浓度,则向光侧浓度低于g点对应的浓度
|
20. 难度:中等 | |
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A. 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的脱落 B. 利用高浓度2,4—D作除草剂,可抑制玉米田中的单子叶杂草 C. 用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使植株增高 D. 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
21. 难度:中等 | |
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实验中,叙述错误的是 A. 预实验需要设置空白对照 B. 实验的自变量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C. 用于扦插的枝条需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 D. 若用浸泡法处理插条,对不同插条浸泡的时间要有不同的梯度
|
22.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生态学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A. 群落中的捕食关系不利于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 B. 标记物脱落会导致标志重捕法的调查结果比实际值偏大 C. 雪松种子长落的母株附近形成集群,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 D. 某种群年初个体数100,一年内新生个体20个,死亡个体10个,则年出生率为10%
|
23. 难度:中等 | |||||||||||||||||||
在自然条件下,某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有关数据如表所示,其中该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环境阻力对该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1之后 B. (K-N)/K为0.50时,该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C. 若该种群为蝗虫,则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时进行 D. 若该种群为草鱼,则捕捞草鱼后需控制草鱼剩余量在S5点
|
24. 难度:中等 | |
在某水生生态系统中,分布有水鸟、藻类、芦苇等动植物,某些水鸟具有秋季迁徙的习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水鸟的存在降低了植物种类的多样性 B. 该水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随季节而发生变化 C. 藻类和芦苇等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D. 该水生生态系统动植物残体被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的物质可被该群落反复利用
|
2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环境容纳量是指种群的最大数量 B. 建立自然保护区,改善大熊猫的栖息环境,可提高环境容纳量 C. 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 D. 植食动物在自然环境条件下,一年四季的环境容纳量以冬季最大
|
26. 难度:中等 | |
某池塘中,某种成年鱼生活在底层,取食多种底栖动物,而该种鱼幼体生活在水体上层,滤食浮游动物和浮游藻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种鱼的幼体与浮游动物具有竞争和捕食关系 B. 该种鱼发育阶段不同,其所处营养级可能不同 C. 该种成年鱼及其幼体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D. 底栖动物与浮游动物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
27. 难度:中等 | |
崂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后,群落经数十年演变发展为树林,如图甲、乙、丙表示种群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过程为次生演替,其间群落的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 B. 演替的第3阶段后期,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 演替过程中垂直结构变复杂,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率 D. 一般来说群落演替最终使群落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
28. 难度:中等 | |
我国是一个蝗灾多发的国家,治蝗问题备受关注。某地区曾做过一项实验,将大量的鸭子引入农田捕食水稻蝗虫,结果仅需2000只鸭就能把4000亩地里的蝗虫进行有效控制。为研究蝗虫种群数量变化规律,该实验还建立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模型甲、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影响该地区蝗虫种群密度变化直接因素主要是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B. 甲图模型属于物理模型,曲线变化反映了鸭和蝗虫间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 C. 乙图AB时间段,若蝗虫每天增加3%,并呈“J”型增长,最初有N0只,则t天后种群数量为1.03tN0只 D. 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性个体,可直接导致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
29. 难度:中等 | ||||||||||||||||||||||
外来物种薇甘菊可罩住其他植物,被其覆盖的植物或者被绞死,重压致死,或者因缺少阳光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枯萎。而田野菟丝子(体内不含叶绿体)的茎缠绕在薇甘菊植株上,形成吸器吸收薇甘菊植株中的营养物质。下表为薇甘菊长期入侵某生态系统,随时间推移植物种类及碳储量变化。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A. 菟丝子虽是植物,但属于异养生物 B. 菟丝子与薇甘菊之间存在寄生关系,可利用菟丝子控制薇甘菊危害 C. 薇甘菊入侵后,导致本地物种多样性降低 D. 薇甘菊是生产者,它的入侵会使该生态系统固定的总能量增加
|
30.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仓鼠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仓鼠同化量为B+C+D B. 仓鼠天敌的同化量最大值约为0.2B C. A不属于仓鼠同化的能量 D. C代表用于仓鼠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
31. 难度:中等 | ||||||||||||||||||||||||||||||||||||||||||
为研究生长素和赤霉素调控植物性别分化和根生长的机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黄瓜为材料,统计生长素和赤霉素对花芽的分化的影响,统计结果如下:
根据统计数据,___________(填“能”、“不能”)判断生长素可促进雌花分化,赤霉素促进雄花分化。其理由是________。 (2)研究者推测:在细胞内生长素(IAA)可通过赤霉素(GA)调控植物根的生长。为证实上述推测,研究者以GA合成缺陷型的拟南芥为材料进行实验,统计结果如下:
注:“+”表示加,“-”表示不加 ①由题可知IAA可在____________内合成。并____________到根部,调控植物根的生长。 ②表中组别____________结果表明IAA促进拟南芥初生根的生长。去除顶芽后,突变体对赤霉素的反应___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
32.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正常人体大量进食后,血糖调节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细胞、乙物质的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进食作为一种刺激,引起肠道K细胞分泌GIP,GIP可促进机体肥胖,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量进食后,血糖调节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3)研究发现,口服比注射等量的葡萄糖,血液中激素的增加量多。据图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
|
33. 难度:简单 | |
将一片土地一分为二,甲组种植单一品种茶树,乙组种植多品种茶树,种植密度和土壤环境等与甲组相同。一段时间后,对两组茶园进行相关调查,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査发现茶园中出现害虫,引入天敌后,害虫数量下降,除了考虑天敌引起的害虫死亡外,还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害虫对乙组茶园造成的不利影响低于甲组,从群落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3)两组茶园冬季土壤落叶层较厚,而夏季落叶层变薄,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4)调查发现,茶园茶树质量与土壤生物有密切关系。在进行土壤生物类群研究时,常用__________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
34. 难度:中等 | |||||||||||||
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生活的草、鼠、野兔、狐及鹰等生物。调查得知,上述生物在该生态系统中有3个营养级,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流入各种群的能量相对值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某种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应采用__________法。影响调查结果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2)请根据捕食关系画出以上生物种群构成的食物网________。 (3)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生产者能量不能100%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原因有____________。 (4)人们从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收获的野菜、果实大多数用于制作牲畜饲料,只有少部分给人食用,这不利于解决食物短缺的问题。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