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在一定范围内,缓冲溶液能够抵制外界的酸和碱对溶液pH的影响,维持pH基本不变 B. 缓冲溶液通常由1~2种缓冲剂溶解于水中配制而成 C. 电泳是指带电粒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D. 透析袋能使大分子自由进出,而将小分子保留在袋内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样品的处理就是通过一系列操作收集到血红蛋白溶液 B.通过透析可以去除样品中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此为样品的粗提取 C.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将相对分子质量大的杂质蛋白除去,即样品的纯化 D.可通过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鉴定血红蛋白的纯度
|
3. 难度:简单 | |
红细胞含有大量血红蛋白,我们可以选用猪、牛、羊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血液进行实验,来提取和分离血红蛋白。下列对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 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一般按照样品处理→粗提取→纯化→纯度鉴定处理 B. 纯化过程中要用生理盐水充分溶胀凝胶来配制凝胶悬浮液 C. 粗分离时透析的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D. 可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行纯度鉴定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是关于血红蛋白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关键步骤,其中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一般可分为粗分离、样品处理、纯化、纯度鉴定等4步 B.蛋白质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可以以猪、牛、羊、蛙等动物的血液为材料分离血红蛋白 C.对样品的处理过程分为红细胞的洗涤、血红蛋白的释放、透析和分离血红蛋白等 D.对蛋白质的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使用最多的是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5. 难度:中等 | |
从细胞中提取某种特定的蛋白质比提取DNA难度大,其原因不是( ) A. 蛋白质对温度、盐浓度、pH等条件更敏感,更易失活 B.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多样,理化性质各不相同,使得蛋白质的提取没有统一的方法 C. 提取某种特定的蛋白质需据其特性摸索提取的程序 D. 提取血红蛋白程序可分为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的鉴定四大步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分离红细胞时采用低速长时间离心 B. 红细胞释放出血红蛋白只需要加入蒸馏水就可 C. 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是低速短时间离心 D. 透析时要用20mmol/L的磷酸缓冲液,透析12h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电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泳是指不带电的分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迁移的过程 B.电泳的过程要在一定的pH下,所以一定要使用缓冲液 C.葡聚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两种常用的电泳方法 D.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溶液中加入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电泳的迁移率主要取决于分子所带电荷的多少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透析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利用蛋白质不能通过半透膜的特性 B. 采用透析法使蛋白质与其他小分子化合物分离开来 C. 离心沉降法通过控制离心速率使分子大小、密度不同的蛋白质分离 D. 蛋白质在电场中可以向与其自身所带电荷电性相同的电极方向移动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试剂可用于血红蛋白释放的是( ) ①0.9%的生理盐水 ②甲苯 ③磷酸缓冲液 ④蒸馏水 ⑤柠檬酸钠 A. ①③ B. ①④ C. ④⑤ D. ②④
|
10. 难度:简单 | |
以下对DNA和血红蛋白的提取与分离(鉴定)实验的分析错误的是 A. 都要用猪血细胞来做实验材料 B. 在DNA的粗提取中可利用DNA在不同浓度盐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而析出 C. 在实验中都要进行除杂处理以便得到较纯净的DNA或血红蛋白 D. 将析出的DNA溶解在2 mol/L的NaCl溶液中,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后呈现蓝色
|
11.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部分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血红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动物红细胞的主要组成成分,其在红细胞中的作用体现了蛋白质具有运输功能,一个血红蛋白分子至少含有_________个游离的氨基。 ⑵甲装置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乙装置中,C溶液是____________。用乙装置分离蛋白质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用乙装置分离血红蛋白时,待_______________接近色谱柱底端时,用试管收集流出液,每5mL收集一管,连续收集。 ⑸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程序可分为四步:样品处理、粗分离、纯化、纯度鉴定。其中样品处理包括:红细胞的洗涤、______________、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纯度鉴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