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某陆生植物种群的个体数量较少,若用样方法调查其密度,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将样方内的个体进行标记后再计数 B. 进行随机取样,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 C. 采用等距取样法,适当减少样方数量 D. 采用五点取样法,适当缩小样方面积
|
2. 难度:中等 | |
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 A. 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 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C. 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 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
3. 难度:简单 | |
回扣教材 (1)种群的特征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性别比例等。 (2)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________的个体数目的比例,其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3)“J”型曲线产生的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充裕,________适宜,没有________等;其数学模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4)环境容纳量是指在________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________,又称________。
|
4. 难度:简单 | |
判断正误 (1)一座山上全部的蛇是一个种群(______) (2)出生率和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决定种群数量的变化(______) (3)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的种群密度时,要选择生长茂盛处取样(______) (4)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______) (5)种群数量的变化指的就是种群数量的增长和波动(______) (6)研究种群数量的变化有利于对有害动物的防治以及对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______)
|
5. 难度:简单 | |
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 ) A.种群密度 B.年龄组成 C.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适宜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的是 A.农田中的田鼠 B.太湖中的鲫鱼 C.城市中的乌鸦 D.棉株上的蚜虫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入老龄化阶段 B.2010年,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0.975%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薇甘菊入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
8. 难度:简单 | |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①②③三种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调整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是防止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过度严重的重要决策 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某种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中①所示类型 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变为图中③所示类型 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图中②所示类型时,种群数量一定能保持稳定
|
9.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
10. 难度:中等 | |
某一种群生活在资源和空间有限的环境中时,用来描述该种群数量变化的数学模型是 A.Nt=N0λt B.K/2值 C.“J”型曲线 D.“S”型曲线
|
11.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表示为:Nt=N0λt B.一个物种引入新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数量在K/2左右时增长速率最大
|
12.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为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关于种群在某环境中数量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当种群数量达到E点后不再发生变化 B.种群增长过程中出现环境阻力是在C点之后 C.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克服环境阻力生存下来的个体数量 D.呈“S”型曲线增长的蝗虫,其数量也可能超过K值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应对培养液和培养用具进行灭菌处理 B.抽样检测前,应将培养液静置一段时间 C.为方便计数,每次的样液都需要稀释 D.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将培养液滴在计数室上,再轻轻盖上盖玻片
|
14. 难度:中等 | ||||||||||||||||
将10ml酵母菌培养液注入试管中,放置适宜的温度下培养,并于不同时间内取样4次,每次取样时均将培养液摇匀。然后测定样品中酵母菌的数量和pH,结果如下表所示:
根据此表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样品取样的先后顺序为2、4、1、3 B.取样品时摇匀培养液的目的是使酵母菌与氧气充分接触 C.培养过程中酵母菌始终出生率>死亡率 D.在该实验条件下酵母菌的环境容纳量为1.21×107个
|
15. 难度:简单 | |
如图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组成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三个种群密度变化趋势由大到小依次是________。 (2)据统计,70年代初,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与图A相似,所以在这以后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因此我们要认真执行人口的________政策。 (3)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最终使害虫种群年龄组成变为三图中________类型。 (4)东海渔场因捕捞过度造成产量下降,现在当地政府采取控制网眼大小来“抓大放小”,一段时间后,年龄组成会变成________所示。
|
16. 难度:简单 | |
某野外调查小组在我国东部地区进行深入调查,获得下面有关信息资料,请分析回答: (1)调查获得某森林中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如图1所示,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 如果要调查某大型动物的种群密度,一般采用_______,若初次捕获并标记的动物中有少量个体死亡,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2)科研人员对海洋某种食用生物进行研究,得出了与其种群密度相关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在种群密度为________时,该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K值)。图中既要获得最大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则应使捕获后该动物种群密度保持在________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