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图示某些生物学概念间的关系,其中Ⅰ代表整个大圆Ⅱ包含Ⅳ。下列各项不符合关系的是 A.Ⅰ体液 Ⅱ细胞外液 Ⅲ细胞内液 Ⅳ组织液 B.Ⅰ突触 Ⅱ突触前膜 Ⅲ突触后膜 Ⅳ突触小泡 C.Ⅰ核酸 Ⅱ核糖核酸 Ⅲ脱氧核糖核酸 Ⅳ信使RNA D.Ⅰ免疫 Ⅱ特异性免疫 Ⅲ非特异性免疫 Ⅳ细胞免疫
|
2.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 若刺激A点,图B电表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C. 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不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 D. 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的递质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
|
3. 难度:中等 | |
将成熟的雄性小白鼠的甲状腺摘除,从第三周开始,每周注射激素a,结果激素a和激素b在血液中浓度变化如下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曲线代表促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 B.b曲线代表促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 C.a曲线代表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 D.b曲线代表甲状腺激素,由垂体分泌
|
4. 难度:中等 | |
下图表示血糖调节过程,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①②细胞的种类相同,均有肝细胞和肌细胞 B.饥饿时血液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含量比值将会变大 C.促进胰岛素分泌的因素有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D.胰岛素、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三种激素之间都是拮抗关系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某人血糖调节的部分过程,抗体1和抗体2都能与相关受体结合导致调节异 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葡萄糖和胰岛素作用于相关细胞都是通过与细胞内受体结合完成的 B.两种抗体都能引起血糖浓度升高,这在免疫学中称为自身免疫缺陷病 C.两种抗体引起血糖升高都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缓解症状 D.由图看出糖尿病并不都是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
6.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图中A、B为有关物质,其中B为细胞表面的受体。各种分析正确的是( ) A. 禽流感病毒N5N1侵入机体后,T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B. 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依赖B物质,B物质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 A物质为抗体,最终将禽流感病毒H5N1清除 D. T细胞成熟于骨髓,它在人体免疫应答中具有识别、呈递抗原及增殖分化的功能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项关于正常人体内发生的生理活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效应 T 细胞与靶细胞结合而导致靶细胞死亡,不属于细胞凋亡 B.激素、神经递质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或回收 C.健康人因低血糖而惊厥昏迷的直接原因是胰高血糖素分泌不足 D.激素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靶细胞种类完全不同
|
8.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若根 a 侧的生长素浓度在曲线的 A 点(为 10-10 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D 属于生长抑制范围 B.在太空中根的生长将不同于图中的弯曲生长,坐标图中生长素的曲线也不适用于根的 生长 C.b 侧的生长素浓度低于 a 侧,相当于曲线 FE 段浓度,因而细胞伸长生长慢 D.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可能作用效果相同
|
9. 难度:中等 | |
为了验证浓度为10-4mol/L的生长素对某植物茎的生理作用,应该选取的材料是 ①完整幼苗 ②幼苗的b段 ③幼苗的a段 ④幼苗的c段 ⑤10mL浓度为10-4mol/L的生长素溶液⑥10mL浓度为10-2mol/L的生长素溶液 ⑦10mL蒸馏水 A.甲组:①⑤,乙组:②⑤ B.甲组:②⑤,乙组:②⑦ C.甲组:③⑥,乙组:③⑤ D.甲组:①⑤,乙组:④⑦
|
10. 难度:中等 | |
下列生产措施与预期结果一致的是 A. 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一一促进种子萌发 B. 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成熟的果实——获得无子果实 C. 用一定浓度的2,4一D溶液——除去双子叶作物田间的单子叶植物杂草 D. 成熟期喷洒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加快叶片的黄化速度
|
11. 难度:简单 | |||||||||||||||||||||||||||||
科学家研究湖泊中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据此推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年龄组成直接决定种群数量 B.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稳定型 C.调查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D.该营养级能量输出的方向包括呼吸消耗、分解者分解和未利用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 B. 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C. 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种群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 D. 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
|
13. 难度:困难 | |
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和 t4时刻乙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同 B.t2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C.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D.t2→t4甲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
14. 难度:简单 | |
生活在一个生物群中的两个种群(a、b)的数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a种群与b种群为捕食关系,a种群依赖于b种群 B.a种群与b种群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由强到弱 C.a种群为S型增长,其增长受本身密度制约 D.b种群为J型增长,始终受到a种群的制约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a、b、c、d为不同的生物学含义,M代表相关指标的相对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若M表示基因多样性,a~d表示不同种类植物,则在剧烈变化环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 B. 若M表示物种的丰富度,a~d表示不同生态系统,则a生态系统抵抗力的稳定性最强 C. 若M表示种群密度,a~d表示同种生物的四个种群, 则b种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 D. 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d表示同一条食物链中的四个物种,则a是最高营养级
|
16. 难度:中等 | |
豹的某个栖息地由于人类活动被分隔为 F 区和 T 区。20 世纪 90 年代初,F 区豹种群仅剩25 只,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豹种群消亡,由 T 区引入 8 只成年雌豹。经过十年,F 区豹种群增至百余只,在此期间 F 区的 A.豹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不变 B.群落垂直结构明显改变 C.物种丰(富)度出现大幅度下降 D.豹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图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若狼彻底消失,则兔的数量先上升后下降 B. ③和④属于兔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C. 狼和兔依据对方的气味进行猎捕和反猎捕,说明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D. 用标志重捕法估算某区域狼的数量,第一次捕获并标记20只,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0只,则该区域狼的数量估计为60只
|
18. 难度:简单 | |
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 C.若B种群各年龄期的个体数量比例适中,则该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明显变大 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种群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
19.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麻风树林中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图解,已知麻风树的同化的总能量为a ,其中字母代表了能量,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麻风树输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a′/a B.c是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能量 C.d是指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D.a′到e的箭头中含有的能量属于生产者同化能量
|
20.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中的三个种群一年内能量流动统计的部分数据。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三个种群组成的食物链是Ⅰ→Ⅱ→Ⅲ B. 种群Ⅱ全部生物的呼吸消耗能量约为6.95×107kJ C. 不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流动以有机物为载体 D. 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0%
|
21. 难度:困难 | |
下图为部分碳循环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由生产者、Ⅱ、Ⅲ和Ⅳ构成的食物链中,能量流动是单向、逐级递减的 B.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①②⑥⑧之和为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 C.根瘤菌与豆科植物互利共生时,其生命活动所需的有机碳来自⑥过程 D.①⑦⑧过程以CO2的形式进行,②③④⑤⑥过程以有机物的形式进行
|
22.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加强立法,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B. 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作用,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 栖息地总量减少和栖息地多样性降低是生物多样性降低的重要原因 D. 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群落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
23.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一种限制酶一般只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B.基因工程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 C.基因工程是在DNA上进行的分子水平的设计施工 D.基因工程能够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性状,培育出新品种
|
2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质粒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菌质粒和真核细胞DNA的基本结构单位不同 B. 细菌质粒的复制过程是在细胞外独立进行的 C. 质粒是原核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D. 质粒是能够自主复制的小型环状DNA分子
|
25. 难度:中等 | |
现有一长度为1 000碱基对(bp)的DNA分子,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Ⅰ)酶切后得到的DNA分子仍是1 000 bp,用KpnⅠ单独酶切得到400 bp和600 bp两种长度的DNA分子,用EcoRⅠ、KpnⅠ同时酶切后得到200 bp和600 bp两种长度的DNA分子。该DNA分子的酶切图谱正确的是 ( ) A. B. C. D.
|
26. 难度:中等 | |
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叏菟丝子茎 顶端 2.5cm 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实验分为 A、B、C 三组,分别 培养至第 1、8、15 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 30 天,测量茎芽长度,结果见图 (1)植物激素是植物细胞之间传递_______________的分子。 (2)图 2 数据显示,GA3 和 IAA 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GA3 的这种作用更为显著。 (3)植物伸长生长可能是细胞数量和/或__________________增加的结果。当加入药物完全抑制DNA 复制后,GA3 诱导的茎芽生长生长被抑制了 54%,说明GA3 影茎芽生长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图 2 中 B 组(或 C 组)的数据可知,两种激素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生长的促进作 用是GA3 单独处理的_______________倍、IAA 单独处理的__________ 倍,由此可推测GA3和 IAA 在对 茎芽伸长生长的作用上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系。 (5)A 组数据GA3单独处理和两种激素联合处理效果接近,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 芽中_____的量较高。
|
27. 难度:困难 | |||||||||||||||||||||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请回答: (一)假如某草原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网。 食物网中,草属于_____,食虫鸟是第________营养级, _____消费者。 ②草原生态系统除图中的成分外,还应包括_____和_____ ③该食物网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___。 ④若猫头鹰增重 100g所需的能量 1/2 来自兔,1/2 来自食虫鸟,则猫头鹰增重 l00g,至少需要消耗草_____g。 ⑤在对该生态系统中兔的数量进行调查时,第一次捉了 40 只,将它们标记后放回,并不 该种群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数日后,又捉了 36 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 12 只。则 该生态系统中兔的总数为________ 。 (二)生态学者对某弃耕荒地不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单 位:略)
(1)由表可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原因是下一营养级不能获得表中的________方面的能量(填序号)。 (2)据表分析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该荒地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___。 (3)生产者的绿色吸引消费者前来捕食,这属于哪种类型的信息传递:_____;体现 了信息传递的_____作用。
|
28. 难度:困难 | |
多种多样的植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的功能各不相同,构成不同的功能群。同一功能群中的植物则具有相似的结构或功能。为研究生态系统的植物功能群对空心莲子草入侵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生态学实验。 (1)空心莲子草是外来物种,引入后由于在本地物种中缺乏_______的制约,因而得以迅速繁殖。空心莲子草与本地植物之间为________关系,导致本地植物的生存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降低,导致生态系统的________稳定性下降,威胁生态安全。 (2)科研人员将一个圆形样地划分为A区、B区和C1~C5区,除A区外,其余区域大小相同。各区种植情况如图1所示,其中C3~C5区中植物功能群数目相同但物种数目分别为4、8、16种。第3、7和13天测定B、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状况,得到图2所示结果。 ①科研人员种植顺序应为______。 a.A区和C区同时种植 b.先种植A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C区 c.先种植C区,一段时间后再种植A区 ②据图2分析,C区空心莲子草入侵程度均低于B区,说明_________________。 ③分析C1~C5区的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 难度:简单 | |
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自然进化污水、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等功能。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区域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破蓬、柽柳等,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结构。 (2)红树林是一种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近年来,某地区红树林虫害频发。为控制其种群密度,科研人员通过___________法调查虫卵的密度来估算昆虫的种群密度。经过连续五年的监测,发现昆虫A和昆虫B 的数量关系如图,据此判断这两个物种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为有效防治害虫,研究人员利用信息素诱捕害虫,从而通过破坏其种群正常的___________来降低种群密度。
|
30. 难度:中等 | |
下图甲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乙是该生态系统中鼠摄食后能量的流向示意图。(图中 a—e 代表过程,A—C 代表能量)。 (1)图甲中草原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填图中字母),能量进入群落的途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填生理过程)。 (2)为控制草原鼠害,对鼠的种群密度调查宜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 法;若多次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基本不变,说明该鼠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 型。某时期调查发现,该草原鼠种群的年龄组成如图丙,该鼠种群数量增加,这将直接导致___________________ 大量减少,使草原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3)图乙中的 A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的能量除图中所示去路外,还有一部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现有三种生物甲、乙、丙,构成食物关系如图所示。如果丙所需的能量有 1/2 直接 来自甲,若消耗甲 360KJ,至多使丙增加能量为_____k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