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人体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B.细胞膜内的钾离子浓度是细胞膜外的30倍,维持如此高的浓度差需要消耗能量 C.内环境是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D.血浆渗透压与血红蛋白、血浆蛋白、无机盐等物质的含量有关
|
2.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体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体液中含量最多的是细胞内液 B.热水烫后起的“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C.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D.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的直接生活环境是淋巴
|
3. 难度:简单 | |
进行肌肉注射药物时,药液进入人体后作用于靶细胞所经过的一般途径是 A.血液→组织液→淋巴→组织液靶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靶细胞 C. D.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大小和浓度大小呈正相关 B.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渗透压和酸碱度两个方面 C.正常人的血浆pH为7,偏高或偏低均会出现稳态异常 D.细胞外液渗透压主要来源于蛋白质和无机盐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激素弥散在内环境中,一经靶细胞接受即被灭活 B.大面积烧伤易引起感染的原因是特异性免疫能力降低 C.脑干内有呼吸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 D.病毒侵入机体后,体内的吞噬细胞和浆细胞都有识别功能
|
6. 难度:简单 | |
正常人的血浆中含有多种成分,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人的血浆中不含有纤维蛋白原和胆固醇 B.正常人的血浆中含有尿素、尿酸和多肽 C.血浆中的HCO3-、HPO42-在维持pH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D.安静状态下,正常人血浆中的乳酸主要由红细胞产生
|
7.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B.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稳态 C.“空调病”、“高原反应”和过敏反应都是内环境稳态失调所致 D.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不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
8. 难度:中等 | |
神经细胞A释放多巴胺会导致神经细胞B产生兴奋,A细胞膜上的多巴胺运载体可以把发挥作用后的多巴胺运回细胞A。某药物能够抑制多巴胺运载体的功能,干扰A、B细胞间兴奋传递(如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中多巴胺的释放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B.突触小体中的线粒体能为多巴胺与受体结合提供ATP C.多巴胺只能由细胞A释放作用于细胞B使兴奋单向传递 D.药物会导致突触间隙多巴胺的作用时间缩短
|
9. 难度:中等 | |
在医院看病或者体检,经常会化验血液。采集手指血时,人会感觉疼痛但不会缩手,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 B.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递质 C.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控制 D.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
|
10. 难度:中等 | |
研究人员将2个电位计(可准确测量电位差)按图1、2的方式,将电极放置在图示的神经纤维的对应位置上,在Q、P处分别给予适宜的刺激并计数电位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1、2的电位变化情况分别对应图4、3 B.图3的BC段电位变化主要由Na+内流所致 C.图4的bc段没有离子进行跨膜运输 D.图4的cd段主要由K+外流所维持
|
11. 难度:简单 | |
采指血时,人会感觉疼痛但不缩手。在此过程中不会发生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单向传导 B.突触后膜受体将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C.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控制 D.接受信号的神经元均产生了兴奋
|
12. 难度:困难 | |
已知如图中神经元a、b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c能释放神经递质脑啡肽(有镇痛作用)。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A.痛觉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会引发神经元a释放乙酰胆碱 B.神经元c兴奋会释放脑啡肽从而引起乙酰胆碱释放量增加 C.a与结合的受体和b与乙酰胆碱结合的受体不同 D.脑啡肽和乙酸胆碱均可引起突触后膜电位的改变
|
13.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在突触间隙处的移动均需消耗能量 B.兴奋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是电信号变为化学信号的过程 C.神经递质的本质都为蛋白质,因此能被灭活神经递质的酶分解 D.神经递质小泡起源于溶酶体,能与神经递质受体进行特异性结合
|
14. 难度:中等 | |
药物成瘾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医学和社会问题。科研人员针对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在药物成瘾中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下图是谷氨酸突触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图所示,突触前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谷氨酸到_________,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结合,这种受体是________,开放后导致钠离子内流,使突触后与药物成瘾相关的神经元产生兴奋。同时,谷氨酸与突触后膜上的NMDA受体结合,可以将Mg2+ 从通道移出,Ca2+ 内流后________催化生成NO,通过_______(填写跨膜运输方式)到突触前神经元,增强药物成瘾的效应。这一过程属于_______(正/负)反馈调节。 (2)为研究吗啡和人工合成大麻素(HU210)联合使用对谷氨酸传递效率的影响,科研人员利用两种成瘾药物在大鼠中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图。 ①由甲组实验结果可知,注射吗啡能___________。1小时后再注射HU210,突触后神经元_________。 ②与甲组相比,乙组实验结果显示:注射HU210之后再注射吗啡引起的_________均有所降低,说明先注射HU210再注射吗啡可以减少吗啡作用的效果。 ③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对突触传递的影响明显不同。
|
15. 难度:简单 | |
有研究表明健康的心态能使人体免疫能力提高,其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A.健康的心态有利于T细胞的增殖分化及淋巴因子的产生 B.健康的心态有利于提高免疫系统监控清除体内病变癌变细胞的能力 C.健康的心态有利于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 D.健康的心态有利于浆细胞增殖分化为大量的记忆细胞
|
16. 难度:简单 | |
结核杆菌是结核病的病原菌,初次感染结核杆菌时,机体进行免疫应答反应不包括 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原菌 B.记忆细胞分化为浆细胞 C.浆细胞产生抗体 D.效应 T 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
17. 难度:中等 | |
长期雾霾(PM2.5尘埃颗较)会导致人体肺部细胞死亡,肺功能受损。肺功能受损的主要原因是 A.肺泡细胞吞噬大量尘埃颗粒导致肺泡细胞死亡 B.尘埃颗粒导致肺部吞噬细胞死亡进而造成肺部损伤 C.尘埃颗粒导致肺功能受损与肺泡细胞缺乏溶酶体有关 D.尘埃颗粒堵塞支气管使肺泡细胞缺氧而死亡
|
18. 难度:简单 | |
若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不会发生的是 A. 流感病毒在内环境中增殖 B. B细胞和T细胞的增殖分化 C. 效应T细胞识别靶细胞 D. 产生针对该病毒的记忆细胞
|
19. 难度:中等 | |
病原体侵入机体后,机体通过一系列反应最终将其清除,其部分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b分别是淋巴因子和抗体,均为免疫活性物质 B.细胞①吞噬、处理病原体使其暴露出特有抗原,并呈递给② C.细胞③受抗原刺激后进行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细胞⑤ D.当细胞④⑤再次受到同种病原体刺激后,会迅速做出免疫应答
|
20.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某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淋巴 B.乙增殖分化为丙需要抗原刺激 C.丙表面具有特异性抗原受体 D.丙在二次免疫中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
21. 难度:中等 | |
用含不同剂量制剂的饲料饲喂健康小鼠,一段时间后给小鼠注射绵羊红细胞,测定小鼠血清中溶血素(针对绵羊红细胞的抗体,能导致其溶解)的含量得到如图结果。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用到的绵羊红细胞相当于抗原 B.浆细胞分泌溶血素有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C.溶血素导致红细胞溶解的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D.中剂量的制剂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增强作用最大
|
22. 难度:困难 | |||||||||||||
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膜表面存在异常的蛋白质分子,可作为________激发机体的_______系统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 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 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跑)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_______空白组的数值,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中DB7细胞和iPSC细胞分别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_________________。 ③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 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免疫,通过_______细胞特异性清除肿瘤细胞。 (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实验二的推测. 如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图中选择A或B填入④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①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 。 (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
|
23.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生命活动调节示意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A.炎热条件下,效应器或靶器官E主要位于皮肤 B.血糖升高时,过程A→B→C→D→E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B位于下丘脑 C.靶细胞接受激素D催化后,会影响相应的化学反应速率 D.激素D可通过体液运输至全身各处作用于相应的靶器官、靶细胞
|
24. 难度:简单 | |
如果人的下丘脑发生病变,通常不会引起下列哪一现象发生 A.膝跳反射丧失 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C.体温偏低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
|
25.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季节性繁殖的动物体内,性激素的合成受环境因素影响 B.人体内的反射活动一定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C.人突然遇到寒冷环境时,接受温度下降信号刺激的是下丘脑 D.给实验兔注射一定量甲状腺激素后,可引起碘的需要量增加
|
26. 难度:中等 | |
很多学校已经正式启动了中小学冰雪运动项目,许多学生已亲身体验了冰雪课程的魅力。下列对同学们在滑雪期间经历的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A.运动中机体产热量增加散热量随之增加 B.冷觉感受器将兴奋传递到下丘脑形成冷觉 C.寒冷引起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增多 D.代谢使滑雪过程中同学的血糖持续下降
|
27.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可对癌变细胞进行监控和清除 B.部分内分泌腺可以作为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C.神经细胞、内分泌细胞和免疫细胞均可释放化学物质 D.幼年时缺乏甲状腺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
28.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人在夏季进行快走、慢跑等有氧运动时,机体不会发生的是( ) A. 通过神经调节,增加汗腺分泌活动 B. 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尿液生成减少 C. 产生大量乳酸,血浆pH明显降低 D.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维持血糖稳定
|
29. 难度:中等 | |
大豆中含有大豆异黄酮,其分子结构与人雌激素相似,进入人体后能发挥微弱的雌激素效应。下列对大豆异黄酮的推测,错误的是 A.可缓解雌激素水平降低者的症状 B.能与人雌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 C.可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入靶细胞 D.会引起促性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
30.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相关的部分反射弧结构模式图。结合所学知识,据图回答问题: (1)体温调节中枢位于③______中,该器官除具有调节体温功能外,还参与血糖、______等的调节(至少答出两点)。 (2)在寒冷环境中待久的人面色苍白,其直接原因是_____(用图中的标号及相应的文字说明)。 (3)对比上述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两种方式中,反应速度比较快的是________调节,作用时间比较长的是________调节。 (4)在合适状态下,若对某健康小鼠的某区域给予适宜刺激,则会发现小鼠有明显的出汗现象。但若小鼠该区域出现病变,再重复该实验,则其可能出现的症状是_________________。
|
31. 难度:中等 | |
胰岛 B 细胞是可兴奋细胞,存在外正内负的静息电位。其细胞外Ca2+浓度约为细胞内的 10000 倍, 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 30 倍。下图为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 B 细胞分泌胰岛素的机制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可知,葡萄糖通过_____方式进入胰岛 B 细胞,氧化分解后产生 ATP,此时的 ATP不仅可以作为能源物质,还可以作为_____与“ATP 敏感的K+通道”蛋白上的识别位点结合,导致“ATP 敏感的K+通道”关闭,进而触发_________,使胰岛 B 细胞兴奋,此时膜外电位发生的变化为_____。胰岛素释放后,通过促进组织细胞加速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反过来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像这样,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_____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 (3)胰岛素分泌不足,会引起糖尿病,糖尿病患者除血糖偏高外,还常出现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减少的现象,请分析出现多尿的原因:_____。
|
32. 难度:困难 | |
人和高等动物胰液的分泌受神经一体液调节,进食可引起胰液大量分泌,过程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调节过程①和②引起胰腺分泌胰液均为后天形成的 B.食物刺激,通过①③途径引起胃窦分泌胃泌素的过程属于神经调节 C.胃酸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作用于胰腺比过程⑤迅速 D.图中反映出胰腺细胞接受信号分子的受体有3种
|
33. 难度:中等 | |
肾上腺分为皮质和髓质,皮质分泌肾上腺皮质激素,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它的分泌活动受到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请回答以下有关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内容: (1)寒冷时人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但其含量不会过高。已知其分泌的调节与甲状腺激素相似,那么其含量不会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恐惧、严重焦虑、剧痛、失血等紧急情况下,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多,人表现为警觉性提高、反应灵敏、呼吸频率加快、心率加速等特征。由此体现的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答两方面)。当恐惧、焦虑因素消除后,心率一般不会马上恢复安静水平,原因是_____________。 (3)一般来说,激素与神经递质在发挥作用时的共同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两点)。
|
34. 难度:困难 | |
研究发现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对胚芽鞘、茎切段等离体器官的作用如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IAA和GA均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但GA的促进效应较IAA明显 B.IAA和GA同时存在时,具有明显增效作用 C.图2表明生长素与赤霉素之间为拮抗关系 D.图2表明赤霉素通过自身能转化为生长素而对生长起调节作用
|
35. 难度:中等 | |
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研究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的理想实验材料,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种棉花时,要保持植株的顶端优势,以便更好地多结棉桃 B.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棉花植株可以防止落花落果 C.脱落酸可以促进棉花种子更好的萌发,赤霉素则抑制种子的萌发 D.喷洒适宜浓度的乙烯利可以促进棉花果实的发育,达到增产的目的
|
36.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的有机物 B. 生长素和赤霉素均能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 C. 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是不相同的 D. 激素传递信息,但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
37.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所以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B.利用熟透的苹果可以达到催熟其他水果的效果 C.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种子可促进种子萌发 D.持续干热再遇数天阴雨,小麦种子易在穗上发芽的原因之一是脱落酸含量减少
|
38. 难度:中等 | |
南瓜的矮生型突变体可分为激素合成缺陷型和激素不敏感型两种类型,研究人员以某一种矮生南瓜突变体为实验材料,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计算茎伸长量需要测量激素处理前后南瓜茎的长度 B.1. 5mmol/L赤霉素对正常南瓜的促进作用约为5μmol/L生长素的两倍 C.赤霉素和生长素对正常南瓜的生理作用均具有两重性 D.实验结果表明该矮生南瓜突变体是激素不敏感类型
|
39. 难度:困难 | |||||||||||||||||||||||||||||||||||||||
某研究小组以吊兰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单侧光照及一定浓度的Ca2+、La2+ 对吊兰根生长的影响,相关处理后测定了吊兰根的弯曲度及IAA的浓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注:“+”代表增加处理,“-”代表不增加处理。 A.单侧光照并未影响吊兰根部IAA的合成和分解 B.高浓度IAA对吊兰根细胞生长可能产生抑制作用 C.该实验说明Ca2+ 能促进根部IAA的横向运输 D.IA2+ 和Ca2+ 对IAA的横向运输可能产生协同作用
|
40. 难度:中等 | |
为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某植物生长的影响,科学家在该植物某一生长周期内,发现茎中两种激素的含量和茎段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A.茎的伸长与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有关,与乙烯无关 B.生长素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可能促进乙烯的合成 C.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两者对茎段生长有协同作用 D.图中a、b两个时刻,该植物茎段的生长速度相同
|
41. 难度:困难 | |||||||||||||
独脚金内酯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类植物激素。为了研究独脚金内酯类似物GR24和生长素类似物NAA对侧枝生长发育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了以下实验,结果如下。 (1)生长素是由植物体______(填写产生部位)产生的,合成它的前体物是_______。 (2)科研人员切下带有侧枝的主茎后浸泡在蒸馏水中的目的是减少______. ,如图1所示,对主茎(非成熟组织)处理时,NAA应加入固体培养基______(填“A”或“B”)。 (3)利用图1装置,分别做了四组实验,结果如图2. 实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GR24对侧枝生长几乎不起作用;单独使用NAA对侧枝生长起着_______作用。综合图2的结果,GR24影响侧枝生长的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图2的结果,科研人员提出一个假设:生长素沿主茎运输时,GR24会抑制侧芽的生长素向外(主茎)运输。为验证该假设,仍采用图1的切段进行实验。请在下表的①②中填写相应处理内容,完成实验方案。
①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若检测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则支持科研人员提出的假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