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可交配繁殖 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C.一定区域中的所有蛇组成一个种群 D.种群是指同一自然区域中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的基因库包括这个种群所含有的全部基因 B.生物的个体总是要死亡的,但基因库却因种群个体的繁殖而代代相传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可改变基因库的组成
|
3. 难度:简单 | |
关于基因频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基因频率越大,突变率越高 B.基因频率是指某种基因在某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C.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会造成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会使原来同一种群的基因频率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
4. 难度:简单 | |
下列各项中,不会导致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是 A.遗传漂变 B.基因突变 C.自然选择 D.基因重组
|
5. 难度:中等 | |
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Aa的个体占20%,aa的个体占20%。A基因和a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70%、30% B.50%、50% C.90%、10% D.80%、20%
|
6. 难度:中等 | |
蜗牛的有条纹(A)和无条纹(a)为显性。在一个地区的蜗牛种群内,有条纹(AA)个体占55%,无条纹个体占15%,在无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若蜗牛间进行自由交配得到F1,则A的基因频率和F1中Aa的基因型频率分别是( ) A.30%,21% B.30%,42% C.70%,21% D.70%,42%
|
7. 难度:中等 | |
某植物种群中,AA基因型个体占30%,aa基因型个体占20%。若该种群植物自交,后代中AA、aa基因型个体出现的频率以及A、a基因频率分别为 ( ) A.55%、45%、45%、55% B.42.5%、32.5%、45%、55% C.55%、45%、55%、45% D.42.5%、32.5%、55%、45%
|
8. 难度:中等 | |
在没有抗生素的环境下,具有抗药性的细菌很快会被不具抗药性的细菌淘汰,而在有抗生素的环境里,具有抗药性的细菌是绝对的幸存者。这说明 A.突变是不定向的 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 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 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害的
|
9. 难度:中等 | |
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现代生物技术也是利用这一点来改变生物生物遗传性状。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工诱变因突变率的提高而实现了定向变异 B.基因频率的改变不一定引起生物的进化 C.突变和基因重组都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突变和基因重组都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
|
10. 难度:简单 | ||||||||||||||||||||||||||
下表是某地区随着工业化发展桦尺蠖种群基因型频率各年统计数据。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第2年S基因的频率是23%、s基因的频率是77% B.工业发展过程中污染物促使s基因向S基因突变 C.该现象说明自然选择直接作用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 D.黑色个体更适应后工业化环境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
11. 难度:简单 | |
自然选择直接作用于生物的( ) A.表现型 B.基因型 C.不利基因 D.肽链结构
|
12. 难度:简单 | |
桦尺蠖的体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黑色(A)对浅色(a)是显性,下列选项中,不会导致桦尺蠖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是( ) A.工业污染导致环境变成黑褐色 B.外来黑色桦尺蠖迁入 C.随机交配并后代都成活 D.基因A发生突变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通过自然选择使生物种群积累了有利变异 B.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C.自然选择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D.自然选择的结果是出现新物种
|
14. 难度:中等 | |
下列哪一项不是自然选择对生物进化的作用( ) A.自然选择作用于生物的变异,使有利的变异得到保存,不利的变异被淘汰 B.自然选择使生物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C.自然选择使生物的变异发生定向改变 D.自然选择是新生物类型形成的基本条件之一
|
15. 难度:中等 | |
为探究两种抗生素对某细菌的抑菌效果,设计如下图所示实验方案,在无菌固体培养基表面上涂布被检测细菌,放置甲、乙和丙三个圆形滤纸片(抗生素可在培养基扩散,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的大小能反映其抑菌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抑菌最有效的是抗生素b B.浸泡滤纸片的抗生素a、b浓度应相同 C.丙滤纸片起到对照作用 D.此方法可检测抗生素对病毒的抑制效果
|
16. 难度:简单 | |
关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个体 B.突变和基因重组是进化的原材料 C.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内基因频率的改变 D.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
17. 难度:中等 | |
某地有一个大型的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 该厂长期生产,其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数量变化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石灰粉尘促进褐色蛾类进化了 B.石灰粉尘导致灰色蛾类的变异 C.石灰粉尘让蛾类发生定向变异 D.石灰粉尘对蛾类的性状进行了选择
|
18. 难度:简单 | |
某工厂有男女职工各200名,对他们的红绿色盲患病情况进行调查时发现,女性患者有5人,男性患者有11人,携带者有15人,则这个工厂职工中的色盲基因的基因频率是 () A.12% B.5.8% C.6% D.3%
|
19. 难度:中等 | |
在古代,人们把鱼尾、鱼鳍以及鱼眼等比较大且体色鲜艳的鲫鱼从原来的鱼群中分离出来,并单独饲养使其繁殖,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与原有鲫鱼表现型不同的具有观赏价值的新品种——金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人工选择会导致控制鲫鱼体色的基因发生定向改变 B.人工选择会导致控制鲫鱼鱼尾比较大的基因频率逐渐增大 C.金鱼体细胞中的基因与野生鲫鱼的完全不同 D.金鱼体细胞中基因的碱基种类与野生鲫鱼的一定不同
|
20. 难度:中等 | |
抗菌素对细菌的抑制作用及细菌抗药性的人工选择。 实验用品: 三角瓶、烧杯、牛肉汁培养基、培养皿、接种针、蒸馏水、注射器、酒精灯、抗菌素、培养箱(抗菌素的种类很多,可以任选一种,也可以对选几种对照实验)。 实验步骤: ①细菌培养与接种。 ②抗菌素溶液的配制:市售抗菌素片1片加入100毫克蒸馏水。 ③用注射器取10毫升抗菌素溶液滴加在1号培养皿中(已经接种细菌的培养基),转动培养皿,使抗菌素均匀分布到培养基上。 ④盖好培养皿,放入培养箱。 ⑤建立对照:2号培养皿只接种细菌,不加入抗菌素,加入培养箱。 ⑥24小时后观察1号培养皿细菌及2豪培养皿细菌。 ⑦统计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1号培养皿中是否有少量细菌被保留下来。若有,请继续实验:将保留下来的细菌接种在新的培养基上继续培养,待长出菌落后,加入同样的抗菌素,观察并记录结果。 讨论: (1)细菌和病毒、真菌相比较突出的结构特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号培养皿中存活下来的细菌市“漏网”侥幸者,还是变异的个体?____________________。 (3)继续实验的结果证明了什么?___________ (4)为什么长期使用抗菌素会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如何避免或减小细菌耐药性(从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以及安全用药的角度论述)__________? (5)患者注射抗生素治疗感染从预防传染病的角度看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1. 难度:中等 | |
在某一种群中,AA、Aa、aa的基因型频率相等,当自然选择分别对隐性基因或显性基因不 利时,对应的有利基因的基因频率就会上升,但其上升的幅度不同,如下图所示。下列有 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在甲选择条件下,显性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 C.乙为自然选择对隐性基因不利时的曲线 D.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
|
22. 难度:中等 | |
某种XY型雌雄异株的植物,等位基因B(阔叶)和b(细叶)是伴X遗传的,且带有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用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雌株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相互杂交得到子二代。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理论上,该植物群体中不存在细叶雌株 B.理论上,子二代中,雄株数︰雌株数为2︰1 C.理论上,子二代雌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3︰1 D.理论上,子二代雄株中,阔叶︰细叶为3︰1
|
23. 难度:中等 | |
下图为非洲某地区野兔被注射药物后一年和六年的种群数量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注射药物前,野兔种群中无耐药性个体数少于有耐药性个体数 B.被注射药物的野兔,六年后存活个体数增多原因是药物导致部分野兔发生基因突变 C.药物的注射不会改变该地区野兔的基因库 D.不断给野兔注射药物,可以使野兔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定向改变
|
24. 难度:中等 | |
某植物的抗性(R)对敏感(r)为显性,如图表示甲、乙两个地区在T1和T2时间点,RR、Rr和rr的基因型频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区基因型频率变化更大,T2时刻产生了新的物种 B.T2时刻,乙地区该植物种群中R基因的频率约为20% C.突变率不同是导致甲、乙地区基因型频率不同的主要原因 D.据图可知,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