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参观自然博物馆后,同学们对生物进化的历程有了更多的了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由水生到陆生 B.地球上原核生物的出现早于真核生物 C.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历程的唯一证据 D.在进化过程中既有物种产生也有物种灭绝
|
2. 难度:简单 | |
生物进化最可靠的证据是( ) A.各类生物化石在地层里按一定的顺序出现 B.哺乳动物在胚胎发育初期非常相似 C.脊椎动物具有结构相似的器官 D.生物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
3. 难度:中等 | |
对不同地层中生物化石的研究表明,在古生代早期,海生的藻类植物繁盛,到了古生代中期,原始陆生植物出现,到古生代晚期,蕨类植物繁盛,裸子植物出现,中生代裸子植物繁盛,并在中生代晚期出现了被子植物,上述现象不能说明的生物进化事实是( ) A.生物进化方向是由水生到陆生 B.藻类植物是原始低等的植物类群 C.被子植物是高等的植物类群 D.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都是由藻类植物直接进化而来的
|
4. 难度:简单 | |
生物进化在比较解剖学上的重要证据是( ) A.化石 B.同源器官 C.胚胎 D.同功器官
|
5.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进化理论的正确的说法是( ) A.拉马克科学的解释了进化的原因 B.达尔文从丰富的事实出发,提出了自然选择学说 C.按照达尔文的观点,抗生素可刺激细菌,使细菌产生抗药性变异 D.达尔文的进化理论解释了遗传变异的本质
|
6. 难度:中等 | |
由于蟹类的捕食,某种海洋蜗牛种群中具有较厚外壳的个体的比例逐渐增加。对这个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人工选择 B. 适者生存 C. 用进废退 D. 定向变异
|
7. 难度:简单 | |
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各内容之间的关系可用以下图解表示,则图解中①~④内容依次为( ) A.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过度繁殖 B.遗传变异、适者生存、过度繁殖、生存斗争 C.遗传变异、生存斗争、过度繁殖、适者生存 D.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唯一动力和机制 B.自然选择加速了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生殖隔离的进程 C.自然选择导致生物的不定向变异积累成定向的变异 D.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而积累
|
9. 难度:简单 | |
在19世纪中叶以前,英国曼彻斯特地区的桦尺蠖几乎都是浅色型(s)的,随着工业的发展,工厂排出的煤烟逐渐将树皮熏成黑褐色,到了20世纪中叶,黑色型(S)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选择的方向发生了改变,所以自然选择是不定向的 B.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接受选择的是各种基因型的个体 C.该地区桦尺蠖种群进化过程中Ss的基因型频率不会改变 D.长时间的环境污染导致s基因定向突变成S基因
|
10. 难度:简单 | |
某地由于剧烈的地质变化,生活在一起的某种植物被海洋隔离为两个种群。千百万年之后,这两个种群的植株不能相互传粉。该现象属于( ) A.适者生存 B.自然选择 C.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种群基因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同一物种不同种群的基因库可能有所差异 B.自然状态下,一个生物个体的死亡一般不会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变化 C.种群中每个个体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D.基因突变可改变种群基因库的组成
|
12. 难度:简单 | |
研究人员调查某地区同种生物的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甲种群:AA个体为24%,aa个体为4%。乙种群:Aa个体为48%,aa个体为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B.乙种群生物基因突变率很高 C.乙种群生物所处的环境变化剧烈 D.甲、乙两种群生物无突变,环境基本相同
|
13. 难度:中等 | |
设某种群中只存在基因型为Aa的个体,由于外界因素的改变,该种群被分割成两个种群甲和乙,下图表示分割后的两个种群A基因频率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时刻甲、乙种群中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相同 B.T时刻将甲、乙种群混合后,A的基因频率为0.5 C.T时刻甲、乙种群开始出现生殖隔离 D.环境直接通过对基因型的选择来影响基因频率
|
14. 难度:中等 | |
埃及斑蚊是传播登革热病毒的媒介之一。有一地区在密集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量减少了99%,但是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量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斑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杀虫剂导致斑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 B.斑蚊体内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 C.原来的斑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 D.第一年的斑蚊种群没有基因突变
|
15.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物种及新物种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形成新物种的过程中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 B.新物种的形成都需要经过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C.狮和虎交配获得的狮虎兽属于二倍体,说明狮和虎属于同一个物种 D.不同物种的种群若生活在同一地区,也会进行基因交流
|
16. 难度:简单 | |
图表示一个亲代种群由于地理隔离(河流和山脉)形成了两个新的种群,进而进化为两个新物种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生物的进化方向 C.经过长期地理隔离可以产生新物种 D.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
|
17. 难度:中等 | |
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 A.突变和基因重组 B.自然选挥 C.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
|
18. 难度:中等 | |
广义的共同进化,是指复数种的相互关系中伴有竞争而相互进化。下列关于共同进化的相关内容正确的是 A.共同进化的实质是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B.共同进化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生物多样性” C.捕食者和寄主种群,可看做是共同进化的直接关系 D.共同进化关系促进了生物种群的稳定性
|
19.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共同进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种之间的共同进化都是通过物种间的生存斗争实现的 B.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形成无关 C.共同进化不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 D.狼和鹿通过捕食与反捕食的斗争而得以共同进化
|
20. 难度:中等 | |
一条河流将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Abert松鼠分隔成两个种群,其中生活在峡 谷北侧的种群在体色和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一个种群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有影响 B.峡谷北侧种群在体色和形态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种群中发生的基因突变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形成了新物种
|
21. 难度:简单 | |
下列哪项不属于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型频率发生改变 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D.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
22.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观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有利变异在生物体内积累 B.害虫抗药性不断增强是因为农药对害虫进行了定向选择 C.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其结果是产生了遗传、种群、生态系统三个层次的多样性
|
23. 难度:中等 | |
如图表示某群岛上蝉的物种演化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不同物种的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乙形成丙和丁的过程说明变异是不定向的 B.物种戊的形成是基因频率不定向改变的结果 C.由甲形成乙和戊的过程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群岛上各种蝉的进化与无机环境的变化相互影响
|
24. 难度:简单 | |
如图为太平洋岛屿鸟类的分布情况,甲岛分布着S、L两种鸟,乙岛的鸟类是S鸟的迁移后代,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显示S鸟与L鸟有明显差异,而S鸟种群内部也存在个体差异,这分别显示了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 B.乙岛的鸟类与S鸟可能具有生殖隔离 C.甲、乙岛的自然条件决定了鸟类的进化方向 D.甲岛所有的鸟类不可称为一个种群,但可称作一个物种
|
25. 难度:中等 | |
许多动物在春季繁殖,夏季数量增加到最多;到了冬季,由于寒冷、缺少食物等原因而大量死亡。第二年春季,由残存的少量个体大量繁殖,形成一个如下图所示的瓶颈模式,图中●为抗药性个体,瓶颈部分表示动物数量减少的时期。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突变和基因重组决定了该种群进化的方向 B.在图中所示的三年间,该种群进化形成了新物种 C.在自然越冬无杀虫剂时,害虫抗药性基因频率下降,说明变异的有利或有害取决于环境 D.使用杀虫剂后,害虫抗药性基因频率反而增加,是因为抗药的害虫个体繁殖能力增强了
|
26. 难度:简单 | |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问题。 (1)化石是保存在地壳中的古地质年代的动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或它们留下的痕迹。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证据。 (2)比较解剖学是比较不同生物的器官、系统的___________特点,并与生物进化相联系的科学。比较解剖学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了更丰富的证据。 (3)胚胎学证据是指在研究生物的进化时,通过比较不同动物类群__________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来推断不同动物类群之间的____________关系。 (4)分子生物学证据:不同生物之间的特定DNA序列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其DNA序列的相似性____________;不同生物之间特定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相似度与生物之间的________关系密切相关。
|
27. 难度:中等 | |
某时期,在一条大河的南岸的大块农田中发生某种甲虫的虫害,承包土地的农民起初在农田里喷洒某种杀虫剂R,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几年后又不得不以放养青蛙来代替喷洒农药。如图为在此时期内这种甲虫种群密度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点到B点,在施用杀虫剂的初期,害虫种群密度都急剧下降,但仍有极少数个体得以生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B点到C点曲线回升的原因是这种抗药性的变异是可以_________________的,通过一代代的积累,使害虫种群的抗药性增强了,在这个过程中,农药对害虫起__________作用,这是通过农药与害虫之间的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农药对害虫所起作用的实质就是定向地改变害虫种群中的_________________,向更易产生抗药性的方向演化。 (3)如果A到D都为农药防治期,这说明在C点时,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可能采取了某种措施,这种措施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这条大河的北岸也发现了与南岸的甲虫外形很相似的甲虫种群,将两岸甲虫放在一起饲养,发现这两个种群的甲虫可以交配并产生小甲虫,但小甲虫不育,这说明两个种群之间存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大河南岸的马铃薯地和玉米地里分别都有这种甲虫种群,经检测发现它们的基因型共有5种,这反应了生物多样性中的_____________ 多样性。
|
28. 难度:简单 | |
一个鼠的种群生活在一个山谷(甲区域)中。后来由于山洪爆发,导致一条大河发生了改道,又分隔出乙、丙两个区域,原生活在甲区域中的鼠种群也被分隔成三部分,彼此之间不能往来接触。下图所示为刚分隔时和分隔多年后决定鼠毛颜色的相关基因的调查结果。回答下列关于进化与物种形成的问题
(1)现代进化论与达尔文进化论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关于遗传变异的研究从_______水平深入到_________水平 (2)甲区域中的一部分鼠被分隔到乙、丙两区域后,三区域中的全部鼠形成_____个基因库,三区域中的鼠发生的突变_________(填“相同”或“不相同”),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3)甲、丙两个区域中的鼠毛的颜色_____(填“是”或“不是”)朝着相同方向进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9. 难度:中等 | |
分析有关生物进化的资料,回答问题。 (1)自然界中任何生物的个体都不可能无限增加。根据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表示自然选择对种群的3种作用类型,图②代表长颈鹿种群的选择类型。具有中等体型的麻雀个体被选择保留下来,该选择类型可由图________代表。这三种选择类型中,最易产生新种的是图________。 下图表示某种两栖动物3个种群在某山脉的分布。在夏季,种群A与B、种群A与C的成员间可以通过山脉迁移。有人研究了1900至2000年间3个种群的变化过程。资料显示1915年,在种群A和B的栖息地之间建了矿,1920年在种群A和C的栖息地之间修了路。100年来气温逐渐升高,降雨逐渐减少。 (3)建矿之后,种群B可能消失,也可能成为A、C不同的新种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0. 难度:中等 | |
如图①为某地区中某种老鼠原种群被一条河分割成甲、乙两个种群后的进化过程图,图②为在某段时间内种群甲中的A基因频率的变化情况,请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图①中b过程的实质是______________,其直接作用对象是______________,地球新物种形成必须经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②中在__________时间段内甲种群生物发生了进化,在T点时_________(填“是”“否”或“不一定")形成新物种。 (3)若A和a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在某个时间点统计甲种群中XAXA个体占42%、XAXa个体占6%、XaXa个体占2%,XAY个体占45%、XaY个体占5%,则该种群的a基因频率为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