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如图表示某细胞中的转录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表示DNA B.b表示RNA C.c表示解旋酶 D.图中有5种碱基
|
2. 难度:简单 | |
基因重组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是遗传学中易被混淆的生物专业术语,下列关于二者的相互关系及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基因重组包括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和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B.基因的自由组合包括基因重组 C.基因自由组合的实质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D.自然状况下,病毒和原核生物均不会发生基因重组和基因的自由组合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D.观察:显徽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
4. 难度:简单 | |
杂交育种是通过品种间杂交,创造新变异类型而选育新品种的方法。将两个各具有期望的优点的纯合亲本进行杂交,F1自交能产生多种非亲本类型,再经过选育就可能获得符合需要的新品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杂交育种所依据的主要遗传学原理是基因自由组合 B.F1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通过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进行重组 C.F1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D.杂交育种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育种进程较快
|
5. 难度:中等 | |
在北极的一个山脉中,原始的狼已经形成在体格和生活习性上不同的变种,其中一种狼的体重较轻,四肢发达而灵活,以猎鹿为主;另一种狼体重较重,足短而力强,常常攻击羊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狼的性状分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在生存斗争中,捕食者和被捕食者之间进行着相互选择 C.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 D.原始狼群由于食物来源不同,通过自然选择进化成不同的类型
|
6.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能定向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B.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C.人为因素和物种入侵都可能会改变生物进化的速度和方向 D.生活在神农架的野兔与狼都能迅速奔跑,是长期共同进化的结果
|
7. 难度:简单 | |
内环境是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与呼吸道交换气体只需通过毛细血管壁 B.甲状腺激素、葡萄糖、氧气均可以存在于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蛋白质都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到达组织液 D.体内细胞只通过内环境就可以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
|
8.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动态变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运动员剧烈活动后,血浆的pH会基本维持在7.35~7.45 B.正常人的体温在一日内的变化不超过1℃,始终接近37℃ C.血液检查的生化指标会因人而异,只要不超过参考值范围即正常 D.正常人的血浆渗透压在一昼夜当中是恒定不变的
|
9. 难度:简单 | |
分别向20 mL的新鲜血浆中滴加相同浓度的稀盐酸和稀NaOH溶液,血浆酸碱度变化与滴加滴数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
10. 难度:中等 | |
某人腰椎部位因受外伤造成右侧下肢运动障碍,但刺激右侧下肢有感觉,受伤的腰椎部位与右侧下肢的反射弧如下图所示,其中③④分别表示腰椎部神经中枢的背部侧和腹部侧,该病人受损伤的具体部位可能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④⑤ D. ⑤⑥
|
11. 难度:简单 | |
在tl、t2、t3时刻分别给予某神经纤维三次强度相同的刺激甲,测得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如图所示,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Na+内流引起的 B.动作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外流引起的 C.一定条件下的甲刺激可以累加并引起神经纤维产生动作电位 D.t4~t5时间段内,神经纤维上K+通道打开,利用ATP将K+运出细胞恢复静息电位
|
12. 难度:简单 | |
某校学生对甲、乙、丙三只大小、生理状况相同的幼龄兔子分别作如下处理:甲兔切除垂体,乙兔切除甲状腺,丙兔不作任何处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与丙兔相比,甲、乙兔均表现为精神萎靡、行动迟缓 B.与乙兔相比,甲兔不能维持正常细胞外液渗透压 C.与丙兔相比,甲、乙兔均不能维持正常体温 D.与甲兔相比,乙兔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
|
13.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正常哺乳动物体内多种分泌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以下对该图中相关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激素A和B分别是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 B.图中激素C在血液中的含量能起到反馈调节的作用 C.手术摘除成年小白鼠分泌图中激素C的腺体,一段时间后,该小白鼠表现为细胞氧化分解代谢增强 D.图中激素C作用的靶细胞是肝脏和骨骼肌
|
14. 难度:简单 | |
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体温、水盐和血糖平衡的部分调节过程。下列相关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据图可知下丘脑既可参与神经调节,也能参与激素调节 B.当血糖浓度上升时,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使胰岛B细胞分泌活动增强 C.体温调节过程中,腺体A代表的器官只有甲状腺 D.水盐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可通过神经和激素两种方式参与调节
|
15.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能释放抗体的免疫细胞不参与细胞免疫 B.T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C.细胞免疫能将抗原和含抗原的细胞消灭 D.体液免疫中吞噬细胞和B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
16.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某病的发病原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病属于人体免疫疾病中的自身免疫病 B.激素A能够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 C.图中所示抗体和激素B对甲状腺的作用效应可能相同 D.使用免疫抑制剂能够有效缓解该病患者的病症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生长素及其发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鲍森·詹森实验是将胚芽鞘尖端切下,并移至一侧,置于黑暗中培养 B. 拜尔的实验结论是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 温特的实验结果证实,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 D. 1931 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化学物质
|
18. 难度:中等 | |
下列与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长素只能在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中产生 B.生长素是在核糖体中经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形成的 C.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进行极性运输 D.生长素在植物体的各器官中都有分布
|
19. 难度:简单 | |
某研究小组利用已切去尖端的同种植物的胚根和胚芽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探究,并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下图曲线: 根据实验,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溶液浓度和植物的不同器官 B.该实验还可证明生长素对胚芽和胚根生长都具有两重性 C.该实验没有设置对照,据此得出的结论都是不可靠的 D.生长素浓度为10-9mol/L时,胚芽比胚根生长快,胚芽比胚根敏感
|
20. 难度:简单 | |
向日葵和番茄都能产生果实和种子,向日葵的果实.就是平时我们吃的“瓜子”。在上述两种植物开花期间,遇到了连续的阴雨天,影响了植物的授粉。管理人员及时喷洒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均未受影响 B.番茄形成无籽果实,产量未受影响;向日葵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C.两种植物都能形成无籽果实,产量下降 D.番茄形成有籽果实,产量上升;向日葵不能形成无籽果实
|
21.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的化学本质完全相同 B.赤霉素是植物激素,所以人工合成的赤霉素类物质不属于生长调节剂 C.与植物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的优点 D.由于人体没有相应受体,所以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对人体健康没有任何不良影响
|
22. 难度:中等 | |
每年的7月~9月为某品种苹果果实的成熟期。研究人员在此期间,每隔10天采摘果实测定其中几种激素的含量,结果见下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成熟期果实体积增大减缓与果实内细胞分裂素含量下降有关 B.脱落酸和生长素含量增加有助于果实的成熟,这可能也与乙烯增加有关 C.苹果果实体积增大与赤霉素、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的分裂和伸长有关 D.本实验结果可以说明苹果果实的成熟是多种激素共同调节的结果
|
23.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合理的是 A. 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抽样调查对象 B. 宜采用样方法调查活动能力强的高等动物的种群密度 C. 使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 D. 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24. 难度:简单 | |
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可分为图示①、②、③三种类型,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我国近年的人口调查中,获知人口出生率每年在下降,说明我国人口年龄组成一定为图③表述类型 B.在渔业生产中,要严格控制渔网孔眼大小以保护幼鱼,捕捞后,该水域鱼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①表述类型 C.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组成为图③表述类型 D.在某一处于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年龄组成可能为图②所示类型
|
25.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呈现“J”型曲线的种群中无种群密度的改变 B.“S”型曲线的增长率最终变为0时,种群达到其环境容纳量 C.如果种群数量的年增长率为0,则种群中无繁殖现象 D.种群增长曲线同数学方程式一样,能精确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
26. 难度:简单 | |
为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 A.将适量的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B.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从锥形瓶中吸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C.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D.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
27.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地点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一般不同 B.利用小动物的趋光性,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 C.应设计表格,统计不同采集样点的土壤小动物的种类 D.对不知名的小动物可记为“待鉴定××”,并记录下其特征
|
28.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下列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作物品种
|
29. 难度:简单 | |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下图中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不同优势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阶段开始时甲植物种群数量为零,所以此演替为初生演替 B.2阶段的优势植物种群最可能是灌木,3阶段的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三个连续阶段中每个阶段所经历的时间相同
|
30. 难度:中等 | |
顶极群落是生态演替的最终阶段,是最稳定的群落阶段。生物群落演替过程中,P为生产者同化的总能量,R为所有生物的总呼吸量,下列有关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群落演替到顶极群落的过程中,P/R逐渐增大 B.到达项极群落时P/R=1 C.退耕还林属于次生演替,该过程体现了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D.顶极群落中各主要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达到平衡
|
31. 难度:中等 | |
2018年5月27日长春国际马拉松赛如期举行,马拉松长跑是赛程超过40km,历时2小时以上的极限运动 ,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在马拉松长跑过程中,运动员体内的多种生理过程会发生改变。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研究表明马拉松运动员长跑时,机体的总需氧量是600L,实际摄入量是589L,这说明马拉松运动员的主要供能方式是_______。血液中乳酸略有增加,由___________________中和维持酸碱平衡。 (2)出发后,运动员的体温逐渐升高,通过神经调节,引起皮肤____________和汗腺分泌增加。此时体温能维持相对稳定,是___________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 (3)途中,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___________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中______,进而在____________产生渴觉;同时,下丘脑分泌的____________增加,促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尿量减少,从而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 (4)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不断被消耗,但它的含量基本维持在0.9g/L左右,这是_________________调节的结果。
|
32.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人体中免疫过程的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表示的是________免疫过程。 (2)b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c细胞为_________。 (3)若图中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则能被图中__________细胞特异性识别。(填图中代号) (4)如果图中所示的抗原为酿脓链球菌,作用于心脏瓣膜细胞则会患风湿性心脏病,这属于免疫失调中的________病。如果抗原为过敏原,则d分布在人体的__________。 (5)器官移植会产生排异反应,这是由_________细胞引起的。
|
33. 难度:中等 | |
为研究生长素(IAA)和乙烯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影响,选用番茄幼苗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1:将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做如图1所示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生长情况。 实验2:将生长两周的番茄幼苗叶片分别进行A、B两种处理(A:不同浓度的IAA溶液处理;B: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中分别加入适宜浓度的乙烯处理),3h后测定细胞膜的透性,结果如图2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番茄幼苗中,生长素可由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成熟组织中的韧皮部,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实验1中,幼苗将___________(填“向光弯曲”、“直立”或“不”)生长,对这一生长现象产生原因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2结果表明,在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时,IAA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不显著。B组加乙烯处理后,随IAA浓度的提高,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与A组高浓度IAA处理的变化趋势具有平行关系,请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合理假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 难度:简单 | |
请根据如图所示“种群增长”的坐标曲线,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马缨丹是一种生活于热带地区的有毒植物,为达到观赏目的,人们把它引种到夏威夷,一段时间后,马缨丹大量繁殖,对夏威夷的畜牧业造成严重威胁,图中曲线_________符合马缨丹疯狂蔓延趋势。 (2)自然界中种群增长曲线表现为图中的曲线_________。 (3)太湖蓝藻事件使太湖美的形象大打折扣,若此图表示太湖蓝藻增长曲线,则种群数量在_________点后,增长率为0。 (4)依据自然界“种群增长”的特点,人们在进行狩猎或海洋捕捞作业时,应把握在______点后进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图中曲线II表示某地老鼠种群数量变化,如果灭鼠时只采用杀死的办法,采取措施后老鼠的数量会很快恢复到原有的数量。请你依图提出更有效的控制鼠害的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5. 难度:简单 | |
下图①~④为A地衣中的藻类和真菌、B大小两种草履虫、C狐与兔、D细菌与噬菌体四组生物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回答问题。 (1)判断A~D四组生物的对应曲线: A.__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造成②中出现的现象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④与②相比,④中a的数量不会降为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四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