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随堂练 人教版(2019)高一必修2 第6章 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雷鸟的羽毛可随季节的改变而发生白色(冬天)与灰褐色(夏天)的变换,据生态学知识判断,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羽毛的变换有利于它适应气候的季节性变换

B.这种现象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C.两种毛色中较细密的是灰褐色的

D.雷鸟的羽毛发生的变化是对周围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拉马克认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是由更古老的物种进化来的

B.拉马克认为,生物的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C.拉马克器认为,器官废而不用,就会造成形态上的退化

D.拉马克认为,用进废退获得的性状不可以遗传给后代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下列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解释模型的是       

A.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B.过度繁殖遗传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C.遗传变异生存斗争过度繁殖适者生存

D.适者生存遗传变异生存斗争过度繁殖

 

详细信息
4. 难度:中等

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来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长颈鹿经常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B.尺蛾工业黑化的现象是因为尺蛾受到煤油烟污染被熏黑的

C.北极熊为了适应冰天雪地的环境,它们的个体都能产生定向的白色变异

D.野兔的保护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相互选择的结果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达尔文提出生物进化的内因是遗传变异,下列哪个过程为自然选择提供了这一基础

A.DNA→DNA B.DNA→RNA

C.mRNA→蛋白质 D.tRNA携带氨基酸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下列叙述,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原理的是( )

A. 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缘故

B. 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C. 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

D. 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安第斯山区有数十种蝙蝠以花蜜为食。其中,长舌蝠的舌长为体长的1.5倍。只有这种蝙蝠能从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底部取食花蜜,且为该植物的唯一传粉者。由此无法推断出

A.长舌有助于长舌蝠避开与其他蝙蝠的竞争

B.长筒花可以在没有长舌蝠的地方繁衍后代

C.长筒花狭长的花冠筒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长舌蝠和长筒花相互适应,共同(协同)进化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列说法符合拉马克进化观点的是(   

①比目鱼的双眼并列于向光的一面,是由于长期卧伏于海底的缘故;

②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③鼹鼠由于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萎缩退化;

④病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是抗生素对病菌的抗药性变异定向选择并逐渐积累的结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下列不属于拉马克用进废退学说的是

A. 鲸没有牙齿,是因为它们吞食浮游生物

B. 长颈鹿是采食高处树叶反复伸颈的结果

C. 羚羊听觉灵敏、奔跑快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 蛇身体细长无足,是经常出入鼠穴捕食的结果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1937年,某人把原产丹麦和德国的白三叶草移到瑞典栽培,这里的气候比较寒冷。最初白三叶草茎、叶的单位面积产量很低,但经过若干年后,产量显著提高。人们对这一事实做出以下几点解释,其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的是

A. 不耐寒的个体被自然淘汰

B. 耐寒的个体得以生存并繁衍

C. 白三叶草在生长过程中逐渐适应了新的环境

D. 这是一个自然选择的过程

 

详细信息
11. 难度:简单

下列选项能较确切地说明达尔文进化论的是(   

A.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B.环境变化定向变异去劣留优

C.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

D.环境变化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适者生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选择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B.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竞争实现的

C.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人工选择的结果

D.环境的定向选择作用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13. 难度:简单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狼的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的进化过程。

(1)狼的种群中存在着不同个体,如跑得慢一些、跑得快一些、狡猾机灵些、行动呆板迟钝些,这些性状说明变异是__________的。

(2)随着环境的变化,食物的稀少,凶狠、善跑、狡猾、贪婪的个体容易得到食物,能够生存和繁殖,这样,环境和食物对狼起了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的。

(3)狼的凶狠、善跑、狡猾、贪婪性的增强,是通过狼与种内、种间以及环境条件的__________来实现的,因而它能适应环境,这就是__________

 

详细信息
14. 难度:简单

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几十年来,由于反复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越来越强。据此回答(1~3)题:

1)青霉素使用之前,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存在着________患者使用青霉素后,体内绝大多数细菌被杀死,这叫作________;极少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了下来并繁殖后代,这叫作________。青霉素的使用对细菌起了________,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________实现的。由于青霉素的反复使用,就会使细菌抗药性状逐代________并加强。从这个过程可以看出,虽然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________在很大程度上是定向的。

2)自然选择是把自然界中早已存在的________变异选择出来,并使之逐代积累、加强,最终形成生物新品种。

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是一个________的过程。

 

三、单选题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当“601”药问世时,可治疗病毒性感冒,治疗效果很高;几年后疗效渐低,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地产生了抗药性

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D.后来的药量用得过少,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对达尔文和拉马克相关理论的评价,正确的是

A.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正确解释生物界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B.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正确解释了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C.拉马克进化学说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道路

D.拉马克进化学说科学地解释了生物进化的原因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科学家对某地一种蟹的体色深浅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所示。不同体色蟹的数量为什么会差别这么大呢,下列解释中最合理的是

 

A. 中间体色适应环境,不易被天敌捕食

B. 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生殖能力弱

C. 体色深和体色浅的个体食物来源太少

D. 中间体色是一种适应性更强的新物种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电视栏目介绍,在亚马孙河流域的很多河边都生活着一种相貌十分丑陋的枯叶龟。该龟的背壳酷似一片枯叶,给很多小动物造成了“错觉”。它行动十分缓慢,甚至长时间静止不动,但是,每当小鱼、小虾从它面前游过时,它能突然伸出头来将其捕食,饱餐一顿。下面是对枯叶龟这一物种形成的解释,按照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看,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枯叶龟在进化过程中曾出现过许多中间类型

B.遗传在该龟的进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C.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的中间类型均进化成了今天不同种类的龟

D.枯叶龟的特征是长期适应亚马孙河流域生态环境的结果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某小岛上的一种啄木鸟,其喙长分布如下图1所示,而其唯一的食物是一种在树干中的虫,其深度分布如下图2所示。下列关于子一代鸟喙的可能长度的说法合理的是(   

A.都比父母的长,因为鸟需要适应它们的环境

B.都比父母的长,因为较长的鸟喙是生存所必需的

C.不一定比父母的长,仅一代的时间还不足以进化出较长的鸟喙

D.不一定比父母的长,因为虫在树干中的深度并不是都很深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分析长颈鹿的进化过程。

1)长颈鹿群中不同个体间脖子长度存在差异,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___的特性,这种特性一般是___________(填定向不定向)的,___________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2)脖子长的长颈鹿由于能够食用到高处的植物,因此能够在食物缺少的条件下与环境相适应而在___________中获胜得以生存、繁衍。这样,环境对长颈鹿起了___________作用,而这种作用是___________的,它决定着生物进化的___________

3)上述过程表明,自然选择的动力是___________,自然选择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细菌对各种抗生素的药敏程度实验方法如下图:将含有一定浓度不同抗生素的滤纸片放置在已接种被检菌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抗生素向周围扩散,如果抑制生长,则在滤纸片周围出现抑菌圈(图中里面的圈),结果如下图所示。

1)衡量本实验结果的指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图中最有效的是________培养皿中的抗生素。

3)用上述最有效的抗生素对细菌进行处理,并测定细菌数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向培养基中加抗生素的时刻为______点。

细菌种群的进化是定向的,而变异是__________,细菌的抗药性产生于环境变化之__________(填”“),抗生素对细菌变异的作用不是诱导而是____________

尽管有抗药性基因存在,但使用抗生素仍然能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原因在于细菌种群中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22. 难度:困难

桦尺蠖是一种栖息在密林中、白天停歇在树干上的昆虫,一般为浅色,它借助与环境相似的体色躲避鸟类天敌。在工业污染区,黑色桦尺蠖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为证实两种体色的桦尺蠖因环境不同而数量比例不同,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完成下列探究方案:

1)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步骤:

①选择工业污染区A和非工业污染区B

②收集桦尺蠖,并在翅下用有色颜料分别标记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若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一段时间后诱捕桦尺蠖,记录、统计结果。

3)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内数据绘制AB两地区不同体色的桦尺蠖回收率的柱形图_________

桦尺蠖释放数和回收数表

地区

项目

浅色桦尺蠖

黑色桦尺蠖

工业污染区A

释放数

400

500

回收数

52

150

非工业污染区B

释放数

500

600

回收数

60

30

 

4)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分析与讨论:

①人们观察到工业污染导致树皮变黑,从这个角度解释上述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已知桦尺蠖的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进一步探究桦尺蠖的黑色与浅色的显隐性关系,有人将一对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杂交F1中黑色桦尺蠖与浅色桦尺蠖的数量比为11请利用F1的桦尺蠖,在此基础上设计遗传实验完成探究。

a.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结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