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中某些物质可以透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 B.机体患病都是内环境稳态受到破坏引起的 C.内环境中含有多种酶,因此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D.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不随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
2.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糖原、血红蛋白、H+、尿素 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 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纤维素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图解正确的是( ) A. B. C. D.
|
4.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①③为相关细胞,②④⑤为相关液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人患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则形态发生变化的是图中的⑥ B.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⑤的渗透压升高,引起全身浮肿 C.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图中⑤的渗透压降低 D.某人皮肤烫伤后,出现了水泡,该水泡内的液体主要是指图中②
|
5. 难度:简单 | |
以下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处于稳定状态 ②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③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很强的,即使外界环境剧变,人体也能保持稳态的平衡 ④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
6. 难度:中等 | |
有人急速进入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后会出现头痛、乏力、心跳加速甚至血压升高等症状。对于此现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出现高原反应应选择氧疗、药物治疗,转送海拔较低地区 B.当外界环境剧烈变化时,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 C.平原地区的人进入高原都会发生高原反应与机体自身调节无关 D.人到高原后细胞代谢会出现紊乱
|
7. 难度:中等 | |
神经元细胞膜上有钠、钾等离子的“离子通道”,在神经兴奋的传导或传递中,“离子通道”是局部电流产生的重要结构基础。蝎毒中的神经毒素能够将该通道阻塞,导致中毒者兴奋传导或传递障碍。下列哪项是神经毒素作用的结果( ) A. 促进突触前膜神经递质的释放 B. 抑制突触后膜兴奋的产生 C. 使膜电位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D. 迅速分解神经递质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建立有关 B. 识别神经递质的受体只分布在神经细胞上 C. 完成反射活动结构基础是完整的反射弧 D. 一个神经细胞轴突未梢可能形成多个突触小体
|
9.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神经系统和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系统是由神经元构成的,神经元一般包括胞体、树突、轴突三部分 B.神经系统最基本的活动形式是反射,最简单的反射只涉及3个神经元 C.神经元的基本特性是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神经冲动并沿树突传送出去 D.神经系统中,兴奋传递的形式就是动作电位
|
10. 难度:简单 | |
如图为人体反射弧模式图,图中所示的传出神经是
A. a B. b C. c D. d
|
11. 难度:简单 | |
下列生物中,可以对外界刺激产生反射活动的是 A.猴子 B.草履虫 C.变形虫 D.向日葵
|
12. 难度:简单 | |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如下图所示。a点、b点神经纤维两侧的膜电位表现为 A.内负外正 内正外负 B.内正外负 内正外负 C.内正外负 内负外正 D.内负外正 内负外正
|
13.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人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其中a、b、c表示三种器官,①②③表示三种不同的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所有激素都必须经过如图所示途径才能调节生理活动 B.激素③可作用于多种器官 C.血液中激素③水平降低会引起激素①分泌增多 D.幼年时激素②和③过少会导致成年后身体矮小
|
14. 难度:简单 | |
一个12岁的孩子,身高只有60cm,智力正常,他的病因可能是幼年时 A.缺少钙盐 B.缺乏维生素D C.缺乏甲状腺激素 D.缺乏生长激素
|
15. 难度:简单 | |
吃糖1小时后,与开始时相比,在如图血管的血液中,明显增多的物质是 A.a血管中的胰蛋白酶 B.a血管中的胰淀粉酶 C.b血管中的胰岛素 D.b血管中的胰高血糖素
|
16. 难度:简单 | |||||||||||||||||||||
下面关于动植物激素分析比较,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
17. 难度:中等 | |
下列激素中是由同一种腺体分泌的是:( ) A.生长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C.雄性激素、雌性激素 D.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
|
18. 难度:中等 | |
某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度较高的室内,关于其体温调节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温度感受器受到刺激引起血管舒张 B.辐射、对流和蒸发散热均通过皮肤进行 C.通过调节来增加散热,减少产热 D.神经调节为上述体温调节的主要方式
|
19. 难度:中等 | |
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冰面上进行比赛的过程中,身体正在发生的反应有 A.神经与肌肉协调配合完成高难度动作 B.寒冷直接刺激下丘脑产生兴奋 C.垂体合成并分泌抗利尿激素 D.血液中肾上腺素浓度持续降低
|
20. 难度:简单 | |
抵御病原体的攻击,人体共有三道防线。组成第三道防线“部队”主要是 A.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 B.抗体 C.皮肤和黏膜 D.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
|
21. 难度:简单 | |
下列生物或结构中,既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效应细胞,又能与相应的抗体或效应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是:①细菌 ②病毒 ③花粉 ④癌细胞 A.③④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22. 难度:中等 | |
下图中甲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乙表示植物的芽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的生长情况,图中c点所对应的生长状况最有可能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
23. 难度:简单 | |
对燕麦胚芽鞘尖端分别作如下处理,然后都放在单侧光下照射,其中会弯曲生长的是 A. B. C. D.
|
24.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探究 2,4-D 对插枝生根的作用”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本实验仅以加蒸馏水的组别作为对照 B.实验前插枝均需在蒸馏水中浸泡以去除内源生长素 C.2,4-D 具有催化作用,其在插枝内相应酶的作用下失去活性 D.实验结果未必能说明低浓度 2,4-D 促进生根,高浓度抑制生根
|
25.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和人工合成的类似化学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幼根中细胞分裂素含量较高,但不含乙烯 B.植物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应与其浓度及作用部位无关 C.播种前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种子,以促进种子的萌发 D.喷洒适宜浓度的2,4一D可提高开花期传粉不充分的油菜产量
|
26. 难度:简单 | |
下列描述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 ) A.2018年大连人口出生率为1.03% B.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C.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 D.由于薇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
27. 难度:简单 | |
在农业生产中,可以使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雄性害虫,达到降低害虫种群密度的目的,因为这种做法可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 A. 年龄组成 B. 性别比例 C. 迁入率 D. 迁出率
|
28. 难度:中等 | |
图示某孤岛上存在捕食关系的两种生物种群个体数量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种群①为捕食者,种群②为被捕食者 B.种群②个体的体积大 C.若孤岛上只剩下一个种群,则为② D.种群②的数量随种群①的数量减少而减少
|
29. 难度:中等 | |
下图代表的是在-200〜3800m的海拔高度内,高山A、森林B、海洋C 的植物分布状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高山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 B.森林B中的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其原因是森林中植物的分层 C.海洋C中的藻类出现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 D.高山A、森林B、海洋C所对应的群落均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
30.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群落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生群落中动物的分层现象,是由光的穿透性决定的 B.群落的层次性越明显、分层越多,群落中的动物种类也越多 C.湖泊中斜温层水的密度最大,静水层的湖水温度变化较大 D.一个热带雨林群落中地表层对群落影响最大
|
31. 难度:中等 | |
如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A、B、C、D表示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四种主要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据图回答 (1)内环境与A交换气体必须经过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内的营养物质通过①过程进入内环境,①表示的过程是______ (3)②表示的过程是______ (4)D表示______ (5)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
|
32. 难度:中等 | |
如图甲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丙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其中传入神经是_______(填字母)。 (2)图乙①中的物质统称为_______,以_______方式释放到②中。 (3)图乙中结构③(突触后膜)上发生的信号转变是______________。 (4)图丙中A代表的内分泌腺是______________。 (5)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反过来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下丘脑和A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的分泌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可见,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着______________调节机制,该机制对于机体维持内环境的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__。
|
33. 难度:简单 | |
如图是激素分泌后经体液运输到靶细胞,并与靶细胞结合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参与运输激素的体液包括____________,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这体现了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的功能。 (2)正常人饭后血糖水平有所升高,此时,____________细胞分泌的激素明显增多,该激素能_______,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3)从图中信息可以看出,激素调节具有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4. 难度:中等 | |
生长素对植物的生命活动调节具有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图一中A、B、C都是芽,其中生长素浓度最高的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2)茶树可通过去除顶芽来解除________以增加产量,还可通过在侧芽涂抹细胞分裂素来实现,细胞分裂素能促进_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是某小组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葡萄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预实验结果,由图可知最适浓度大约是___________。图示结果___________(能、不能)说明生长素作用有两重性。 (4)为验证幼嫩种子产生的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某小组用番茄设计了甲、乙、丙三组实验。甲组不做处理,乙组番茄花蕾期去雄、套袋,丙组番茄_______(填处理方式)。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
|
35. 难度:中等 | |
某滩涂湿地由于人类的活动导致水分减少不断退化,其植被变化顺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海三棱藤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 _____________(填“初生”或“次生”)演替。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为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 _____________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由芦苇—柽柳群落演变为旱柳群落的过程中,柽柳与旱柳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 (3)旱柳的数量变化呈现“_____”型增长,一定时间后,旱柳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该种群的数量最大值称为_____。 (4)图中四种群落的命名是根据群落中的_________命名的。土地较干旱的地方分布着大量旱柳,在水分湿度较大的地方分布着大量芦苇,在芦苇低处分布着海三棱藤草,上述描述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 结构。 (5)图示群落的变化说明了人类的活动影响群落演替的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