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关于蛋白质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内蛋白质发生水解时,通常需要酶的参与 B.蛋白质高温变性后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C.细胞膜、细胞质基质中负责转运氨基酸的载体都是蛋白质 D.小肠上皮细胞膜上有较多的载体蛋白,有利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
2. 难度:中等 | |
图是小肠上皮细胞吸收单糖的示意图,其中钠钾泵、SGLT1、GLUT2、GLUT5代表载体。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中氧浓度影响钾离子吸收 B.SGLT1是一种Na+协同转运体,运输葡萄糖时需耗能 C.GLUT5是一种特异性的果糖转运体,运输果糖属于被动运输 D.温度仅影响钠-钾泵的活性,对膜上其他载体蛋白无影响
|
3. 难度:中等 | |
利用装置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将绿色植物E、F的叶片制成大小相同的“圆叶”,抽出空气,进行光合作用速率测定。图乙是利用装置甲测得的数据绘制成的坐标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图乙可看出,F植物适合在较强光照下生长 B.光照强度为1klx,装置甲中放置植物F叶片进行测定时,液滴向右移动 C.光照强度为3klx时,E、F两种植物的叶片合成有机物的速率之比为3:2 D.光照强度为6klx时,装置甲中E植物叶片比F植物叶片浮到液面所需时间长
|
4. 难度:中等 | |
染色体桥是由两条染色体分别发生断裂后,具有着丝粒的残臂相接而形成的双着丝粒染色体所特有的结构。图是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形成的染色体桥,相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染色体桥是有丝分裂过程中特有的现象 B.染色体桥形成是细胞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 C.染色体桥形成的原因可能是低温抑制了纺锤体形成 D.图示为根尖伸长区细胞,该细胞中着丝粒数目发生改变
|
5. 难度:简单 | |
真核细胞中,部分复合物仅由核酸与蛋白质组成。研究发现,某毒素只能与这些复合物结合,并阻止复合物中的核酸发挥相应的作用。若在细胞正常生长的培养液中加入适量的该毒素,随后细胞内( ) A.染色体和DNA数目都加倍 B.产生水的化学反应过程均不再进行 C.tRNA丧失识别与携带氨基酸的能力 D.代谢减弱,与凋亡相关的基因的活动减弱
|
6. 难度:中等 | |
基因沉默是指生物体中特定基因由于种种原因不表达。某研究小组发现染色体上抑癌基因邻近的基因能指导合成反义RNA,反义RNA可以与抑癌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形成杂交分子,从而阻断抑癌基因的表达,使细胞易于癌变,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邻近基因指导合成的反义RNA是通过转录过程 B.与完成过程Ⅱ直接有关的RNA有三种,即mRNA、rRNA、tRNA C.细胞中若出现了杂交分子,则抑癌基因沉默,此时过程Ⅱ被抑制 D.与邻近基因和抑癌基因相比,组成图中杂交分子的碱基有A、G、C、T、U五种
|
7. 难度:困难 | |
阿托品是一种常见的麻醉药物。某实验小组将离体的神经一肌肉接头处置于生理盐水中,并滴加阿托品,用针刺神经纤维后肌肉不收缩;再滴加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后,阿托品的麻醉作用降低甚至解除(突触间隙中的乙酰胆碱酯酶能水解乙酰胆碱)。据此判断,阿托品抑制突触处的兴奋传递的机制可能是 A.破坏突触后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 B.阻止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C.竞争性地和乙酰胆碱的受体结合 D.阻断突触后膜上的钠离子通道
|
8. 难度:中等 | |
HIV感染某个T细胞后,会强迫T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形成小囊膜,作为自己的藏身之所,囊膜会经历一个被称为“出芽繁殖”的过程,从这个T细胞断开感染其他T细胞,该过程涉及一种名叫Gag的HIV复合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IV感染其他T细胞的过程与细胞识别以及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B.若能阻止Gag蛋白在体内的积累可能会抑制HIV的传播繁殖 C.HIV的增殖依赖于T细胞内的能量及物质 D.HIV感染初期机体免疫能力下降,T细胞数量持续减少
|
9. 难度:困难 | |
水杨酸是植物体内一种重要的内源激素,能诱导植物体内产生某些与抗病有关的蛋白质,提高抗病能力。为探究水杨酸对不同品系(YTA、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研究人员所做相关实验的结果如下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水杨酸是细胞合成的能催化水稻细胞中蛋白质合成的有机物 B.相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不同水稻幼苗后的实验结果基本相同 C.不同浓度水杨酸处理YTA水稻幼苗12小时后抗病能力都最强 D.水杨酸对YTB水稻幼苗叶片中蛋白质合成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
10. 难度:困难 | |
某放牧草地有一些占地约1m2的石头。有人于石头不同距离处,调查了蜥蜴个体数、蝗虫种群密度和植物生物量(干重),结果见下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随着距离的增大,蝗虫的种群密度增大,植物之间的竞争减弱 B.蜥蜴活动地点离石头越远,被天敌捕食的风险越小 C.距石头的远近是引起该群落垂直结构变化的重要因素 D.在该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物质都可以循环利用
|
11. 难度:困难 | |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对生态系统的总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如通过施用农家肥改良农田,能体现图1中d成分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B. “维莠骄骄”描述了农田中狗尾草生长的现象,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关系为图2中的① C.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描述了不用密网捕捞,有利于种群年龄组成形成图3中的II类型 D. “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描述了农业生产中防治虫害,可利用图2中的②、④来防治害虫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细胞融合的简略过程(只考虑两个细胞的融合)。若A、B分别是基因型为Hhrr、hhRr的两个烟草品种的花粉,且这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由于一对隐性纯合基因(rr或hh)的作用,在光照强度大于800 lx时,都不能增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实验开始时必须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不利于原生质体融合的物质 ②实验中除了杂种细胞外,还有5种融合细胞 ③要想从融合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基因型为HhRr的杂种细胞,可在大于800 lx光照下培养,收集增殖分化的细胞团 ④要想从融合细胞的培养液中分离出基因型为HhRr或Hhrr的杂种细胞,可在大于800 lx光照下培养,收集增殖分化的细胞团 ⑤从理论上分析考虑,将融合细胞的培养液放在大于800 lx光照下培养,有5种融合细胞不能增殖分化 A.①②③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⑤ D.①③⑤
|
13. 难度:中等 | |
下列各图表示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各阶段图解。请根据图分析下列四个选项,其中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的顺序是: B.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在体外大量繁殖、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特性 C.单克隆抗体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并可以大量制备的优点,所以可以制成“生物导弹” D.由图中可看出,此过程运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融合和动物组织培养
|
14. 难度:中等 | |
下图甲是果酒和果醋发酵的装置图,图乙是果酒和果醋制作过程中发生的物质变化。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甲装置可先用于果醋的制作,后用于果酒的制作 B. 用甲装置制作果酒时,要加入适量的酵母菌,且一直关紧阀b C. 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高于果醋发酵 D. 过程③和④都需要氧气的参与,但反应场所不同
|
15. 难度:中等 | |
乳草产生的毒素“强心甾”能够结合并破坏动物细胞钠钾泵的功能,然而帝王蝶幼虫不仅以乳草为食,还能将强心甾储存在体内以防御捕食者。研究人员发现帝王蝶钠钾泵的119和122位氨基酸与其他昆虫不同。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改果蝇钠钾泵基因,发现122位氨基酸改变使果蝇获得抗强心甾能力的同时导致果蝇“瘫痪”,119位氨基酸改变无表型效应,但能消除因122位氨基酸改变导致的“瘫痪”作用。根据以上信息可判断不正确是( ) A.强心甾与钠钾泵结合后诱发钠钾泵基因突变 B.帝王蝶在进化历程中119、122位氨基酸的改变是同时发生的 C.帝王蝶钠钾泵突变基因的基因频率不断升高是乳草选择作用的结果 D.通过基因编辑技术研究果蝇钠钾泵基因功能时设置了两个实验组
|
16. 难度:困难 | |
某种植物的E基因决定花粉的可育程度,F基因决定植株是否存活。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某抗病基因导入EEFF植株的受精卵,获得改造后的EeFF和EEFf两种植株(e和f分别指抗病基因插入E和F基因),e基因会使花粉的育性减少1/2。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 A.从E和F基因的角度分析,插入抗病基因,引起其发生基因突变 B.♂EeFF×♀EEFF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F1中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1/2 C.选择EeFF与EEFf进行杂交,再让F1中基因型为EeFf的植株自交,若两对基因的遗传满足自由组合定律,则F2中抗病植株所占的比例为7/16 D.EeFF与EEFf进行杂交,让F1中基因型为EeFf的植株自交,其F2抗病植株中,若同一植株所产生的花粉育性都相同,则这些植株的基因型可能有5种
|
17. 难度:中等 | |
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DNA会随着复制次数增加而逐渐缩短。在生殖系细胞和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由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能够将变短的DNA末端重新加长。端粒酶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人体生殖系细胞以外的其他细胞不含端粒酶基因 B.端粒酶中的蛋白质能够催化染色体DNA的合成,该过程会发生碱基T-A的配对 C.细胞衰老与染色体DNA随复制次数增加而缩短有关 D.只有在癌细胞中存在端粒酶,因此抑制端粒酶的作用可抑制癌细胞增殖
|
18. 难度:中等 | |
科研人员在哺乳动物体内发现了细胞内含有大量线粒体的棕色脂肪组织,其线粒体内膜含有U蛋白,使得H可以通过U蛋白回流至线粒体基质,减少线粒体内膜上ATP的合成。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引起棕色脂肪组织细胞产热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图可知,去甲肾上腺素既是一种神经递质,也是一种激素 B.棕色脂肪细胞被激活时,线粒体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中热能所占比例明显增大 C.持续寒冷刺激时,机体维持体温恒定所需能量来源由消耗棕色脂肪供能为主逐渐转变为骨骼肌战栗供能为主 D.持续寒冷使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增加,该过程的调节方式是神经体液调节
|
19. 难度:困难 | |
科学家分离出两个蛙心进行心脏灌流实验,蛙心2的神经被剥离,蛙心1的神经未被剥离,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用任氏液的理化性质应接近蛙的内环境 B.电刺激蛙心1的神经之前,两个蛙心的收缩频率基本一致 C.蛙心1的电信号可以直接传递给蛙心2改变其节律 D.受到电刺激的蛙心1神经产生了抑制蛙心2收缩的化学物质
|
20. 难度:困难 | |
寨卡病毒是一种RNA病毒,该病毒会攻击胎儿的神经元,导致新生儿小头症等缺陷。一种新型寨卡病毒疫苗(基因疫苗)已经进入人体临床试验阶段。科学家将寨卡病毒蛋白基因与质粒结合后注入人的肌肉细胞,以期被试验者获得对寨卡病毒特异性免疫的能力。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新型疫苗制备过程需使用逆转录酶 B.基因疫苗不含病毒蛋白,但能在肌肉细胞中表达出病毒蛋白,病毒蛋白属于抗原 C.基因疫苗能够整合到人的肌肉细胞染色体DNA中,并遗传给后代 D.试验者获得特异性免疫能力的标志是产生特异性抗体和效应T细胞等
|
21. 难度:困难 | |
细胞自噬是指细胞通过降解自身结构或物质使细胞存活的自我保护机制。细胞面临代谢压力时,可通过降解自身大分子物质或细胞器为生存提供能量。下图1、图2表示酵母细胞自噬的信号调控过程,其中AKT和mTor是抑制酵母细胞凋亡和自噬的两种关键蛋白激酶。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细胞自噬有关的细胞器主要是____,该细胞器的主要功能是_______。 (2)据图1所示,当营养物质充足时,胰岛素与特异性受体结合,激活AKT来抑制凋亡,激活的该酶一方面可促进________,另一方面可促进___ ,并且进一步激活了mTor,从而抑制_______。 (3)细胞凋亡是指____。 (4)据图2所示,当环境中营养物质或胰岛素缺乏时,mTor失活,酵母细胞会启动细胞自噬过程,其意义是________;如果上述过程无法满足细胞代谢需要,酵母细胞则启动细胞凋亡程序。 (5)总结细胞自噬和细胞凋亡的共同点: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
|
22. 难度:困难 | |||||||||||||
研究人员发现某野生稻品种甲7号染色体上具有抗病基因H,12号染色体上具有耐缺氮基因T,而华南籼稻优良品种乙染色体相应位置均为隐性基因。将甲、乙杂交,F1自交,用PCR方法检测F2群体中不同植株的基因型,发现不同基因型个体数如下表。
(1)耐缺氮性状的遗传遵循__________定律,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群体中HH、Hh、hh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总是1:6:5,________(选填符合或不符合)典型的孟德尔遗传比例。研究人员推测“F1产生的雌配子育性正常,而带有H基因的花粉成活率很低。” 请设计杂交实验检验上述推测,并写出支持上述推测的子代性状及数量比________。 (3)进一步研究发现品种乙7号染色体上有两个紧密连锁在一起的基因P1和P2(如图),P1编码抑制花粉发育和花粉管生长的毒性蛋白,P2编码能解除该毒性蛋白作用的保护性蛋白。品种甲7号染色体上无基因P1和P2。 ①据此可知,F1带有H基因花粉成活率低的原因是P1在_____________分裂时期表达,而P2在_________细胞中表达。 ②P1和P2被称为自私基因,其“自私性”的意义是使______________更多地传递给子代,“自私”地维持了物种自身的稳定性。
|
23. 难度:困难 | ||||||||||||||||||
科研人员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研究癫痫抽搐发生的机理。请回答。 (1)当兴奋传到秀丽隐杆线虫________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与________融合,释放乙酰胆碱(兴奋性神经递质),使肌细胞膜的电位变为_________,从而引起肌细胞收缩。若肌细胞持续重复收缩,则出现类似于人类癫痫抽搐的表现。 (2)秀丽隐杆线虫的A基因控制合成乙酰胆碱受体。科研人员利用A基因和Z基因突变体进行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结果。据图分析,A基因突变导致肌细胞____________,说明A基因突变导致信息传递功能_____ (填“增强”或“减弱”)。由______组实验结果分析,Z基因的功能是抑制抽搐的发生。 (3)为进一步探究Z基因的功能,科研人员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
注:“+”表示处理,“-”表示未处理。 ①实验结果说明Z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此分析,图中第4组抽搐次数明显高于第2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4. 难度:中等 | |
如图表示草原上某野兔种群数量的变化(K0表示野兔种群在无天敌进入时的环境容纳量),请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中0→b时段内野兔的死亡率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出生率,此阶段该种群的年龄组成最可能为_______型。 (2)某种天敌在图中标注的某个时间点迁入,一段时间后,野兔种群数量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则该时间点最可能是_______。在捕食压力下,野兔种群的环境容纳量降在_______之间。 (3)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草原上某区域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的标记物不慎脱落,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偏高”或“偏低”);对捕获的野兔进行性别比例调查,发现其雌雄比例稍大于l,该比例_______(“有利”或“不利”)于种群增长。 (4)该草原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此后可能慢慢长出小灌木丛,甚至有可能继续演替出森林,整个过程属于_____演替。过程中不断出现新的优势种群,这主要体现了不同植被物种对_____的竞争能力不同。研究表明某种生物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价值。
|
25. 难度:简单 | |
逆转录病毒载体是目前应用较多的动物基因工程载体之一。运用逆转录病毒 载体可以将外源基因插入到受体细胞染色体,使外源基因随染色体DNA一起复制和表达。研究发现逆转录病毒基因组的核心部分包括三个基因:Gag基因(编码病毒的核心蛋白)、pol基因(编码逆转录酶)、env基因(编码病毒的表面糖蛋白)。位于这些基因的两端有LTR序列(含有启动子、调节基因等),控制着逆转录基因组核心基因的表达及转移。下图是构建逆转录病毒载体及用于培育转基因小鼠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 逆转录病毒主要组成物质有________。 (2) 催化过程①的酶是________,过程②③中需要的工具酶分别是________,过程④⑤常用的导入方法是________。 (3) 过程③中,外源基因一定要插入到病毒DNA的LTR序列中的启动子后,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 (4) 过程④中,导入病毒蛋白编码基因(Gag、pol和env)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5) 如利用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人胰岛素,则应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使目的基因与________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一般导入牛________细胞中,最终牛的乳汁中就含有人胰岛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