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江西省赣州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线上教学检测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的说法,错误的是

A.某森林每平方千米范围内猞猁的数量是其种群密度

B.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C.样方法调查得到的是某种群密度的估计值

D.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方法都是标志重捕法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概念图中序号所表达的含义,说法错误的是(  )

A.序号1代表种群密度

B.迁入率由序号45代表

C.序号2代表出生率或死亡率

D.序号67依次代表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详细信息
3. 难度:简单

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   )

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

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

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

D.改变性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麻雀

黄鹂

第一次捕捉

46(标记后放生)

43(标记后放生)

第二次捕捉

42(其中6只标记)

36(其中9只标记)

 

 

A. 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

B. 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

C. 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

D. 若被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则计算的结果应偏小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图表示种群特征之间的关系,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依次为年龄组成、出生率和死亡率、种群数量、性别比例

B.种群密度完全能反映③的变化趋势

C.研究城市人口的变迁,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

D.种群数量还受自然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详细信息
6. 难度:中等

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

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随着“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的落实,专家预测,我国人口在未来几年会有一定的增长。下列有关“全面实施二孩”政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会使我国人口出生率显著提高而死亡率不变

B.对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没有影响

C.会使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从衰退型直接转变为增长型

D.有助于改善我国人口的年龄组成

 

详细信息
8.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某地域中以湿度和温度为变量,描绘出的两个种群能存活和增殖的范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种群与乙种群之间存在的只是竞争关系

B.甲种群在该地域的分布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C.湿度和温度相互作用是种群数量变化的决定因素

D.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乙种群具有更大的生存优势

 

详细信息
9. 难度:中等

生态系统中某一植食性动物种群个体数量的变化如图所示,若不考虑该系统内生物 个体的迁入与迁出,下列关于该种群个体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在 a~b 段,种群的数量增长的倍数λ大于1

B.b 点后该种群的生存环境趋于稳定

C.b~d 段的数量变化可能是由于捕食关系导致的

D.性别比例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

 

详细信息
10. 难度:中等

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林冠层出现空隙,成为林窗。研究者调査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下图所示的结果。据此图不能推断出

A.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种类有所差异

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

C.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数量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D.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可能是影响土壤动物群落垂直结构的重要因素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如图是生物甲与生物乙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有生物乙时,甲的数量在第6周时达到值K

B.生物甲与生物乙之间的关系是互利共生

C.无生物乙时,生物甲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D.无生物乙时,1﹣3周生物甲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详细信息
12. 难度:中等

某科研小组调查了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对某群落中主要植物种群密度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

B.调查结果表明高山嵩草种群属于衰退型

C.随着有效洞穴密度增加小花草玉梅种群密度有增大趋势

D.高原鼠兔种群数量迅速增长会改变该群落的演替速度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为减少某自然水体中NP含量过高给水生生态系统带来的不良影响,环保工作者拟利用当地原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选择其中3种植物分别置于试验池中,90天后测定它们吸收NP的量,结果见下表。

植物种类

单位水体面积N吸收量(g/m2

单位水体面积P吸收量(g/m2

浮水植物a

22.30

1.70

浮水植物b

8.51

0.72

沉水植物c

14.61

2.22

 

 

结合表中数据,为达到降低该自然水体中NP的最佳效果,推断应投放的两种植物及对该水体的生态影响是

A. 植物ab,群落的水平结构将保持不变

B. 植物ab,导致该水体中的食物链缩短

C. 植物ac,这两种植物种群密度会增加

D. 植物ac,群落中能量流动方向将改变

 

详细信息
14. 难度:困难

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最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致最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

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

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

B. 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的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种群密度制约

C. 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

D. 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种群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

 

详细信息
16. 难度:简单

在分析某野生生物种群年龄结构时,将种群分为生殖前期(甲)、生殖期(乙)及生殖后期 (丙)三个年龄层,统计各年龄层成员数量所占比例。当年龄结构处于下列哪项时,预示该种群需要加强保护

A. 甲>乙>丙 B. 丙>乙>甲

C. 乙>甲>丙 D. 甲=乙=丙

 

详细信息
17.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的实验不需要设置蒸馏水培养的对照组

B. “探究2-4-D对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需设置蒸馏水培养的对照组

C.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的实验需设置蒸馏水培养的对照组

D. “同时验证H2O2酶具有催化作用和高效性”的实验需设置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详细信息
18. 难度:中等

对下列4幅曲线图中a、b两点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甲中,a、b两点有机物的积累量相等

B.图乙中,a、b两点种群数量相等

C.图丙中,a、b两点细胞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速率相等

D.图丁中,a、b两点表示对植物生长的促进作用相等

 

详细信息
19. 难度:中等

下列关于生物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健那绿染液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

B.使用台盼蓝染液对动物细胞进行染色,死的细胞会被染成蓝色,而活的细胞不着色

C.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计数时,滴菌液盖盖玻片吸去多余菌液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D.制作观察根尖有丝分裂装片实验中,经解离液处理后的细胞都已死亡

 

详细信息
20. 难度:简单

如图表示两个群落的演替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可表示从森林被全部砍伐的地方开始的演替

B.若时间允许,甲一定能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

C.乙群落的演替也属于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

D.N年时,甲、乙的群落结构一定相同

 

详细信息
21. 难度:中等

南极冰藻是以硅藻为主的一大类藻类植物,长期生长在南极海冰区-2℃4℃的环境中,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 ℃。磷虾主要以南极冰藻为食,企鹅主要以磷虾为食。自1975年以来,磷虾种群密度下降高达8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南极冰藻组成了一个种群

B.企鹅种群密度也会随着磷虾种群密度下降而下降

C.南极冰藻、磷虾、企鹅与该海冰区的其他生物组成群落

D.2 ℃ 2 ℃ 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南极冰藻的光合作用强度增大

 

详细信息
22. 难度:中等

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的垂直结构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

B. 植物的垂直结构主要与对光的利用有关

C. 某山竹林里的成年竹、幼年竹和竹笋构成了该群落的垂直结构

D. 在水平方向上,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会有差别

 

详细信息
23. 难度:中等

研究人员对某林区猕猴种群的数量和性比率进行调查,结果如图(注:412岁为猕猴的生育年龄)。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猕猴种群的数量和密度

B.调查时猕猴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未达K

C.79岁个体中,雄性与雌性的数量比值最低,与雄性因争夺王位和配偶死亡率较高有关

D.各年龄组个体数量不变,若性别比例变为11,则猕猴的出生率将升高

 

详细信息
24. 难度:中等

某生物的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乙表示生物的种群数量呈指数形式增长

B. a~b段,种群出生率与死亡率不再发生变化

C. 若该生物种群为农业害虫种群,则在a点时对其进行捕杀效果最好

D. 若b点时环境发生变化,则形成丙曲线的环境更适合该生物种群生存

 

详细信息
25. 难度:中等

田鼠是主要生活在农田中的植食性鼠类,当田鼠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栖息地后,种群开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停止增长并维持相对稳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田鼠种群停止增长时,出生率和死亡率均为零

B.人为地一次性捕杀田鼠后,其环境容纳量迅速降低

C.田鼠的种群数量总是在环境容纳量之下波动

D.田鼠种群增长速率大于0时,其天敌黄鼬的增长速率可能小于0

 

详细信息
26. 难度:中等

如图为液体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该种群的K值只与培养基中养分、空间、温度有关

B. a点时酵母菌数量增长最快,此时无种内斗争

C. 定期补充营养物质和清除代谢废物,b点会上升

D. c~d段,酵母菌的种群数量和增长速率呈负相关

 

详细信息
27. 难度:中等

如图为植物群落生长的分层现象,下列对此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一种形式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作物品种

 

详细信息
28. 难度:中等

鳄鱼常爬上岸来躺着不动,并张口让一种小鸟吃口腔内的小虫,当敌害来临时,鸟惊飞,鳄鱼逃走。下列有关上述生物之间的关系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敌害与鳄鱼之间可能属于捕食关系

B.鳄鱼与小虫之间可能属于寄生关系

C.鳄鱼与小鸟之间可能属于种间互助关系

D.小鸟与小虫属于竞争关系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下图是某生态系统内种群类型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S点之后发生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B.R→S时间内该生态系统可能遭到严重自然灾害

C.R时和T时种群类型数量相等,但物种类型不一定相同

D.R时之前和T时之后,群落均未出现演替现象

 

详细信息
30. 难度:简单

乱石窑裸地上的群落演替过程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乱石窑裸地与人工砍伐后的阔叶林上发生的演替种类相同

B.相同群落发生的群落演替演变的群落类型相同

C.杂木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大于阔叶林群落

D.上述演替中,营养结构趋于复杂,有机物总量增多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某水库中人工养殖了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为了提高鱼类的产量,必须不断投放饵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库中不同种类的鱼占据不同的水层,体现出群落动物的________现象,形成这种结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不考虑食物因素,下图能表示同水层中不同种鱼的关系是________

3)为确定青鱼数量是否达到捕捞标准,常采用________法调查其数量。把2千克以上的青鱼捕捞后,余下青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类型是________

4)如果该水库由于经营不善而被废弃,则之后的群落演替将在________________上与人工养殖时存在很大不同。

 

三、实验题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某草原上生活着鹿、兔、狼和狐等生物,雄鹿有角,雌鹿无角,通常情况下这种鹿的雌雄个体分群活动(生殖季节除外),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上的雌鹿群和雄鹿群属于__________(填不同同一)种群。

2)草、鹿、兔、狼、狐和土壤中的微生物等共同形成一个___________(填种群群落生态系统)。

3)为探究鹿角效应假说是否成立,某同学用狗(能将抛入流水池中的漂浮物叼回来)、项圈和棍棒做了如下3组实验:甲组同时向流水池中抛出2个相同的项圈,乙组同时抛出2个相同的棍棒,丙组则同时抛出1个项圈和1个棍棒。记录每次抛出后狗叼回第一个漂浮物的时间。若丙组平均时间_________(填大于等于小于)其他两组,则实验结果支持该假说。测试时间要求甲、乙、丙三组抛出项圈或棍棒的距离________(填相同不同)。本实验中项圈或棍棒相当于草原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33. 难度:简单

某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1 133 hm2,科研人员对一块0.2 hm2样地的乔木层进行多次调查,部分种群数量变化如下表:(单位:株)

分层

优势种群

调查年份

1982

1992

2002

顶层

锥栗

4

4

2

中间层

厚壳桂

107

30

1

下层

云南银柴

170

204

230

 

 

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1)云南银柴与厚壳桂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

2)不同种群的分层分布形成群落的________结构,植物分层现象主要与________(环境因素)有关。

3)调查该样地锥栗种群数量________(可以/不可以)采用逐个计数法。

4)据表估算该样地1992年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若用该数据代表当年自然保护区内云南银柴的种群密度,则不可靠。要获得可靠的结果,应该如何取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下图1示某森林植物的景观,图2示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1)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质的最重要因素。为了登记群落的植物种类组成,在群落的中心部位选取样地,用随机法取样,首先要确定样方面积。系列取样统计结果如上图2

①试写出该研究的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

②图2显示:在一定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该森林物种数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m2

③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乔木计数的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乔木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m2

2)导致景观图中植物分层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________,森林对太阳能的利用率高于农田的主要原因是森林具有复杂的________结构。若要调查景观图中森林群落的结构,请写出主要的调查项目(调查设备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