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试卷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生物试卷 > 试卷信息
山东师范大学附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六次学分认定(期末)(理)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详细信息
1. 难度:简单

下列各项中,可视为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的是.

A.将酸奶饮入胃中 B.病人点滴生理盐水

C.氧气进入红细胞内 D.洗澡时耳中进水

 

详细信息
2. 难度:简单

组织液生成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就会导致组织水肿。下列各项中不能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B.花粉过敏,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

C.饮水过多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 D.毛细淋巴管阻塞,淋巴循环受阻

 

详细信息
3. 难度:中等

如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

A. 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

B. 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

C. 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D. 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

 

详细信息
4. 难度:简单

下列对酶、激素、神经递质、抗体等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有(   

A.控制酶合成的直接模板是mRNA

B.激素具有微量、高效、可重复使用的特点

C.神经递质发挥作用时,突触后膜电位会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D.抗体合成和分泌的过程,体现了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和协作

 

详细信息
5. 难度:简单

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1)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10

140

2.5

10.35

25

47

 

 

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中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B.④为淋巴,组织液中的蛋白质等物质可与淋巴进行交换,以避免营养物质的浪费

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

D.若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详细信息
6. 难度:简单

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项目

测定值

参考范围

单位

甲状腺激素

100

31-68

pmol/L

胰岛素

17

50-200

mlU/L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B.葡萄糖进入细胞发生障碍

C.神经系统的兴奋性降低 D.血糖含量低于正常水平

 

详细信息
7. 难度:简单

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③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若剪断①处,刺激③处,则E仍能收缩

D.结构②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双向的

 

详细信息
8. 难度:简单

下图细胞III和物质EF的关系可能是(   

 

细胞Ⅰ

细胞Ⅱ

物质E

物质F

A

下丘脑细胞

垂体细胞

促甲状腺激素

受体

B

效应T细胞

病原体

抗体

抗原

C

胰岛B细胞

肝细胞

胰岛素

受体

D

传出神经

传入神经

神经递质

受体

 

A.A B.B C.C D.D

 

详细信息
9. 难度:简单

如图所示为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之间的联系,①②③④代表相关激素。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②③分别代表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B.寒冷刺激后,图中③的含量增加先于①和②

C.当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高时,垂体可产生④来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

D.机体内激素的分泌既有分级调节也有反馈调节

 

详细信息
10. 难度:简单

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详细信息
11. 难度:中等

当人所处的环境温度从25 ℃降至5 ℃,耗氧量、尿量、抗利尿激素及体内酶活性的变化依次为

A. 减少、减少、增加、不变 B. 增加、增加、减少、降低

C. 增加、减少、增加、不变 D. 增加、增加、减少、不变

 

详细信息
12.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其中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如溶菌酶、淋巴因子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重要成分

B.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可以通过抑制抗体产生来缓解

C.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防卫过度所致

D.溶菌酶、浆细胞分泌的抗体、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是免疫活性物质

 

详细信息
13. 难度:中等

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产生渴感的部位分别位于

A.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B.下丘脑、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D.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详细信息
14. 难度:中等

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血浆和组织液能将各种激素定向运输到相应的靶细胞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酶体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

D.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也有感受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的功能

 

详细信息
15. 难度:中等

下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结构甲和乙分别表示垂体和下丘脑

B. 物质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 结构乙的活动只受结构甲分泌的激素调节

D.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起反馈调节的作用

 

详细信息
16. 难度:中等

下图是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血糖平衡的调节是由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

B. 图中甲表示胰岛B细胞,乙为胰岛A细胞

C. 结构①通过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直接影响甲的分泌

D. 血糖升高能直接刺激胰岛通过主动运输分泌相应激素

 

详细信息
17. 难度:简单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胸腺在免疫中的作用是先分化出造血干细胞,进而分化出T细胞

②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抗原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 

③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④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⑤自身免疫病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不强或缺陷造成的

A.②④ B.②⑤ C.③⑤ D.①④

 

详细信息
18. 难度:简单

醉酒之人往往语无伦次、呼吸急促、行动不稳,以上生理活动与下列哪些结构有关 (  )

A.大脑 脑干 小脑 B.大脑 大脑 脑干

C.大脑 下丘脑 小脑 D.大脑 小脑 脑干

 

详细信息
19. 难度:简单

蒲公英种群密度取样调查过程是( )  

①随机选取若干样方 ②计数每个样方的个体数目 ③确定某一地段中的蒲公英为调查对象 ④计算种群密度 ⑤求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A.①②③⑤④ B.①③②④⑤ C.③①②⑤④ D.①④②③⑤

 

详细信息
20.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人体注射该疫苗后,机体发生的免疫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细胞2、细胞3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分别在胸腺、骨髓中发育成熟

B.仅细胞4中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和mRNA,细胞2可以产生淋巴因子

C.②过程依赖细胞间的直接接触完成,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有关

D.在二次免疫过程中,细胞5能迅速增殖、分化为细胞4从而发挥重要作用

 

详细信息
21. 难度:困难

将植物横放,测量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甲图所示,则曲线上M、N、P和Q点最可能分别对应乙图中的

A.abcd B.acdb C.bcad D.bacd

 

详细信息
22.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 成熟茎韧皮部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 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 胚芽鞘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进行横向运输

 

详细信息
23. 难度:简单

由燕麦实验得知,植物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

A. 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部分、向光一面

B. 胚芽鞘、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的部分

C. 胚芽鞘尖端、胚芽鞘尖端、尖端下面部分

D. 胚芽鞘尖端、向光一面 、尖端下面部分

 

详细信息
24. 难度:简单

关于植物激素及其类似物在农业生产实践上的应用,符合实际的是(   

A.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获得三倍体无子西瓜

B.黄瓜结果后,喷洒一定量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C.一定浓度赤霉素溶液处理黄麻、芦苇等植物,可使植株增高

D.番茄开花后,喷洒一定浓度的乙烯利,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详细信息
25. 难度:简单

调查某地草原田鼠数量时,在设置1公顷的调查区内,放置2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田鼠40只,将捕获的鼠标记后,在原地放生,数月后,在原地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这次共捕获36只,其中有标记的个体为8只,则该地调查区田鼠种群个体总数大约为(  )

A.40只 B.320只 C.180只 D.288只

 

详细信息
26. 难度:简单

下图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模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种群密度能够反映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

B.春节前后,我国南部沿海城市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①②

C.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

D.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来控制特征④,进而影响种群数量

 

详细信息
27. 难度:简单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多样性

B.红树林是海岸的天然防护林,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C.易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的效措施

D.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应禁止开发和利用生物资源

 

详细信息
28. 难度:简单

雾霾天气给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

C.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

D.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详细信息
29. 难度:中等

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各组成成分之间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及信息传递过程,则图甲、图乙、图丙可依次表示(   

A.能量流动、碳的循环、信息传递

B.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碳的循环

C.碳的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能量流动、碳的循环

 

详细信息
30. 难度:中等

有关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图中只有两条食物链 

②细菌与狐之间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

③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④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草固定太阳能开始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

 

详细信息
31. 难度:中等

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

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

植物都是生产者

动物都是消费者

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

细菌可能是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动物只能是消费者或分解者

A.②⑥⑦ B.②③⑥

C.①⑤⑦ D.②⑤

 

详细信息
32. 难度:中等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关于生物学知识的论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生物之间存在的互利共生关系

B.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体现了群落次生演替的过程

C.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

D.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淤泥”描述的生态系统中淤泥中的藻类属于第一营养级

 

详细信息
33. 难度:中等

—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交错连接的复杂营养结构,称为食物网。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与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相比,该食物网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该食物网中具有6条食物链,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鼬和高原鼠兔

C. 图中存在竞争关系的不只是鼬和高原鼠兔

D. 鹰获得能量最多的食物链是草→高原鼠兔→鹰

 

详细信息
34. 难度:中等

关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产者可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使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

B.在一个食物网中碳元素主要以CO2的形式由一个营养级传给下一个营养级

C.能量在生物群落内的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特点

D.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同时进行,相依相存,不可分割

 

详细信息
35. 难度:中等

下图表示碳循环示意图,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丙共同组成生态系统

B.乙在该生态系统中均处于第二营养级

C.碳循环是指二氧化碳在甲与丙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D.生物X可能不具有细胞核,生物Y可能含有线粒体

 

详细信息
36. 难度:简单

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

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中的噬菌体

 

详细信息
37. 难度:简单

设计制作生态缸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说法合理的是 (  )

A. 应该将生态缸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

B. 应该经常向生态缸中通气,从而保证缸中生物的呼吸

C. 其中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应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D. 其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

 

详细信息
38. 难度:中等

有关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预实验中不需要设置用蒸馏水处理的对照组

B.在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组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C.处理时应该用生长素类似物溶液浸泡或沾蘸插条的基部

D.用于扦插的枝条应带有一定数量的幼芽以利于更好地生根

 

详细信息
39. 难度:简单

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

B.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酵母菌数量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

C.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D.为使结果更准确需要在取样前轻轻震荡几次,并且多次计数取平均值

 

详细信息
40. 难度:简单

探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实验中,某小组利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下列正确的是(   

A.金属筛网阻止小动物向下移动 B.采集的原理是利用土壤动物的趋光性

C.灯罩的功能是防止昆虫逃跑 D.广口瓶中需要加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

 

二、综合题
详细信息
41. 难度:中等

68日是世界海洋日。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__________点。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时,若标记个体更易于被捕食,则种群密度的估计值__________(填偏高”“偏低不变)。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_______结构。新建码头的桩柱表面很快被细菌附着,随后依次出现硅藻、藤壶、牡蛎等,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

3)图乙表示某海域能量流动简图,ABCD表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中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在碳循环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能量在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_____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三、非选择题
详细信息
42. 难度:中等

图甲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系图,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与鼠相关的能量流动过程,图中字母代表能量值。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至少存在________条食物链,蛇和鹰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____

(2)假设蛇所获得的能量中,1/2来自蟾蜍,1/2来自鼠。若蛇的同化量增加a,至少需要消耗草的同化量为b,则a和b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____________

(3)图乙中的A属于图甲中________的同化量,C为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若该生态系统中草的同化量为E,则该生态系统中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B/E。

(4)在草原上,当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昆虫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这说明信息能够调节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蛇由于某种原因数量下降,导致蟾蜍的数量先增多后减少,最后趋于稳定,这属于____________调节。

 

四、综合题
详细信息
43. 难度:中等

下图甲表示动物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过程,图中字母代表激素;图乙表示的是运动神经纤维末梢和骨骼肌细胞之间的联系。丙图表示免疫调节示意图,数字代表过程,字母代表物质。据图回答:

(1)在寒冷环境中,血液中ABC激素含量会增加,但激素的含量却不会过高,因为在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中存在反馈调节机制,其生物学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甲图中B激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表明,神经递质有很多种,作用效果也不同。Ach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在没有神经冲动传过来时,Ach存在于图乙中[   ]___________中,当神经冲动传到轴突末梢时,Ach进入③中,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Na内流,则突触后膜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而有一种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Cl内流,则突触后膜的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___

(3)丙图中d细胞是__________。相同的抗原二次攻入机体时,d细胞可以来源于______________。丙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包括______________(填字母)。

(4)丙图中b是__________细胞,成熟于_______________(场所)。

 

五、实验题
详细信息
44. 难度:中等

用脊蛙(去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屈腿反射实验,如下表(说明,左右反射弧的中枢存在某种联系)。

 

破坏前

刺激左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刺激右后肢

左后肢收缩

右后肢收缩

 

在一次制作脊蛙的过程中,某研究人员不小心伤到了蛙右后肢上的神经,但不知是传入神经还是传出神经,于是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进行探究:

探究方案:

1)刺激蛙右后肢,若右后肢不反应而左后肢有反应,说明伤及的是__神经。

2)刺激蛙右后肢,若___,则可初步判断伤及的是传入神经。但不知传出神经是否也同时受到伤害,请帮其设计实验加以探究。(写出实验思路,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实验思路:

___

预期实验结果和结论:

___

 

Copyright @ 2008-2013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