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ATP是细胞中的“能量通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TP由1个腺嘌呤、3个磷酸基团组成 B. ATP的3个磷酸基团通过高能磷酸键相连接 C. 吸能反应总是与ATP的合成直接联系 D. 细胞中的ATP易于生成,难于水解
|
2. 难度:中等 | |
质膜是细胞与周围环境区分开的界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质膜呈两条细线 B.质膜中磷脂的理化性质决定了脂双层的形成 C.蛋白质的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决定了其在膜中的分布 D.质膜的流动镶嵌模型能很好地解释变形虫的胞吞摄食现象
|
3.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生物圈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的环境 B. 生物圈中的所有生物在分子水平上具有统一性 C. 深海地壳热裂口的能源来自地热和硫化氢的氧化 D. 生物圈的物质和能量都需要从外界源源不断输入
|
4. 难度:简单 | |
某池塘中有三个优势种群,分别是鳙鱼、浮游动物A、浮游植物B,它们的营养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鳙鱼、浮游动物A、浮游植物B这三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组成了生物群落 B.鳙鱼的能量中有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了 C.适当施肥有利于提高浮游植物B的数量,进而有利于提高鳙鱼的产量 D.若浮游动物A的次级生产量为0,则它的生物量也为0
|
5.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某种酶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示反应过程还有水的产生 B. 该图能体现酶催化作用的专一性 C. 底物与酶能否结合与酶的结构有关 D. 酶在催化过程中的形状改变是不可逆的
|
6.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卵裂期细胞的体积随分裂次数增加而不断增大 B.囊胚的滋养层细胞可发育成生物体的任何组织器官 C.胚胎分割时应选择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 D.培育试管婴儿涉及体内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等
|
7.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RNA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催化某些代谢反应 B. 行使传达遗传信息的功能 C. 作为某些细胞器的组成成分 D. 作为某些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
|
8. 难度:中等 | |
下列关于人生长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能减少糖元生成 B. 能刺激细胞生长 C. 能促进脂肪分解 D. 由腺垂体合成和分泌
|
9. 难度:简单 | |
下列有关克隆的叙述,错误的是 A.转基因植物的培育利用了细胞的全能性 B.动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不会发生组织分化 C.“多利”绵羊的性状与供核绵羊不完全相同 D.肝细胞难以克隆成个体是因为存在阻止核基因表达的调节蛋白
|
10.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巨噬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由单核细胞分化形成 B. 其吞噬过程体现了膜的流动性 C. 巨噬细胞有发达的溶酶体,能将吞噬的物质降解 D. 在机体对抗病原体的三道防线中均可发挥作用
|
11. 难度:中等 | |
科学家用含15N的硝酸盐作为标记物浸泡蚕豆幼苗,追踪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情况,得到蚕豆根尖分生区细胞连续分裂数据如下,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9.3~38.6 h为蚕豆根尖细胞分裂的一个细胞周期 B.高尔基体、线粒体和叶绿体在蚕豆根尖细胞分裂过程中活动旺盛 C.蚕豆根尖细胞的DNA分子结构稳定性最低的时期有2~19.3 h、21.3~38.6 h D.基因重组可发生在19.3~21.3 h
|
12.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某二倍体植物单倍体育种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中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B.②一般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 C.③中秋水仙素抑制着丝点分裂 D.④中选到的植株中1/4为纯合子
|
13. 难度:中等 | |
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不属于F2产生9:3:3:1性状分离比的必备条件的是 A. 各种精子与各种卵细胞的结合机会均等 B. 控制不同性状基因的分离与组合互不干扰 C. 环境对各表现型个体的生存和繁殖的影响相同 D.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在所有体细胞中均能表达
|
14. 难度:困难 | |
某地新迁入一动物种群,其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基因型的个体,且雌雄个体中两种基因型的比例均为AAbb∶Aabb=2∶1。则个体间自由交配多代形成的种群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的比例理论上为( ) A. 3/4 B. 5/6 C. 13/18 D. 25/36
|
15.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tRNA由3个核苷酸组成 B. 核糖体沿着mRNA向左运行 C. mRNA上3个相邻碱基即为遗传密码 D. 每种氨基酸都由对应的1种tRNA转运
|
16. 难度:中等 | |
图是有关突触的图形,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轴突末梢上也存在神经递质的受体 B.突触就是指两个神经元之间相接触的部位 C.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分类,突触有2种类型 D.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与乙酰胆碱结合后,突触后膜就会产生动作电位
|
17. 难度:困难 | |||||||||||||
果蝇的红眼基因(B)对白眼基因(b)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腹部有斑与无斑是一对相对性状(其表型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表)。现用无斑红眼(♀)与有斑红眼(♂)进行杂交,产生的子代中有:①有斑红眼(♀),②无斑白眼(♂),③无斑红眼(♀)等,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②的精巢中不存在含两条X染色体的细胞 B.①与有斑红眼雄果蝇的杂交后代不可能有无斑白眼果蝇 C.亲本无斑红眼(♀)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 D.②与③杂交产生有斑果蝇的概率为1/3
|
18. 难度:困难 | |
多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红绿色盲属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下列系谱图中有上述两种遗传病,已知I2、I4、II2和II4均不含上述两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携带红绿色盲基因的是乙家族 B. 红绿色盲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 C. 若III1和III2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两病均患的概率为1/16 D. 若III1和III2生了一个女孩,则该女孩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1/2
|
19. 难度:中等 | |
天然的玫瑰没有蓝色花,这是由于缺少控制蓝色色素合成的基因B,而开蓝色花的矮牵牛中存在序列已知的基因B。现用基因工程技术培育蓝玫瑰,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提取矮牵牛蓝色花的mRNA,经逆转录获得互补的DNA,再扩增基因B B.利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从开蓝色花矮牵牛的基因文库中获取基因B C.利用DNA聚合酶将基因B与质粒连接后导入玫瑰细胞 D.将基因B直接导入大肠杆菌,然后感染并转入玫瑰细胞
|
20. 难度:中等 | |
如图为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变化的坐标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a点叶肉细胞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 B.b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 C.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该植物处于25℃环境中,则将温度提高到30℃时,a点上移,b点左移,d点下移 D.当植物缺镁时,b点将向右移
|
21. 难度:中等 | |
下面是关于植物克隆的问题。请回答: (1)为培育能高效吸收和富集重金属镉的转基因植物,将野外采得的某植物幼叶经______后,用____________________酶混合液处理,获得了原生质体。酶混合液中含有适宜浓度的甘露醇,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原生质体,经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再放在_______上,通过_____________得到分散的胚性细胞,发育成_______,生长发育后获得转基因植株。实现此过程的器官发生和形态建成,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控。 (3)愈伤组织传代次数过多会丧失细胞全能性的表达能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_____。 A.愈伤组织发生遗传变异 B.愈伤组织不能分散成单细胞 C.愈伤组织中的激素平衡发生改变 D.愈伤组织对外源激素敏感性发生改变
|
22. 难度:中等 | |
我国目前临床使用的乙肝疫苗大多为基因工程疫苗,其有效成分是一种叫做乙肝表面抗原的蛋白质(S蛋白),对应的基因为s基因。请回答: (1)在构建重组DNA分子时,要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___________________,并用______________酶使两者结合。将重组DNA分子通过_________的方式导入到哺乳动物细胞,经筛选得到工程细胞。 (2)在细胞培养过程中,通常需要加入_______等天然成分。工程细胞在生长过程中有_________________现象,需要定期使用________酶处理,以便于分瓶培养。 (3)由于哺乳动物细胞培养较难,成本较高,近些年科学家们又发明了“乳腺生物发生器”,进而从转基因动物的乳汁中提取所需产品。在这种技术中,作为重组DNA分子受体细胞的一般是______________。
|
23. 难度:困难 | |
为了探究某物质(X)的作用,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实验思路: (1)实验分组: 甲组:培养液+Y细胞+3H-TdR(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生理盐水 乙组:培养液+Y细胞3H-TdR+X(用生理盐水配制)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2)分别测定两组的CRD(细胞内的放射性强度),求每组的平均值。 (3)将各样品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合适时间后,测定CRD,求每组平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 (要求与说明:答题时用X、CRD、3H-TDR表示相关名词:Y细胞是能增殖的高等动物体细胞)请回答: (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 (2)预测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 (3) 实验中采用3H-TDR的原因是: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