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所示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Y中的氧气可通过X进入肌细胞 C.肌细胞代谢产物可能使X的pH短时间内有所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是神经调节的结果
|
2. 难度:中等 | |
通常情况下,人体饮水增多或缺水时的变化有( ) A.饮水多,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提高,尿中尿素的浓度降低 B.饮水少,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提高,尿中尿素的浓度降低 C.饮水多,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降低,尿中尿素的浓度提高 D.饮水少,血液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提高,尿中尿素的浓度提高
|
3. 难度:中等 |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下列推测正确的是( ) A.肺泡吞噬细胞吞噬入肺的颗粒物,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B.PM2.5中的某些物质可能会通过影响溶剂微粒的数目,从而影响血浆渗透压的大小 C.PM2.5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激发机体免疫时,B淋巴细胞的细胞周期延长 D.对于PM2.5过敏的病人而言,PM2.5可视为抗体
|
4. 难度:中等 | |
某位病人因输液时误输了一瓶0.009%的NaCl溶液而使其体细胞肿胀,功能受损,反应强烈。送往县医院后医生对其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1.8%NaCl溶液)进行治疗。其原理是( ) A.升高细胞外液的离子浓度 B.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C.降低细胞内液的离子浓度 D.减少细胞外液液体总量
|
5. 难度:简单 | |
人被狗咬伤后,需要立即到医院处理伤口,注射狂犬疫苗并在伤口周围注射抗血清。下列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抗血清可使体内迅速产生抗原—抗体反应 B.注射疫苗的作用是刺激体内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C.病毒的清除需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配合 D.免疫记忆的形成依赖抗原刺激和相关免疫活性物质的作用
|
6. 难度:中等 | |
在植物体内的各种激素中,生理作用最为相似的是 ( ) A.赤霉素和生长素 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 C.赤霉素和脱落酸 D.生长素和乙烯
|
7. 难度:中等 | |
为研究动物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研究人员利用脊蛙(剪除脑、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1:将浸有0.5%硫酸溶液的小纸片贴在脊蛙腹部的皮肤上,蛙出现搔扒反射;实验2:去除脊蛙腹部皮肤,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实验3:破坏脊蛙的脊髓,重复实验1,蛙不出现搔扒反射.关于本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剪除脑的目的是为了排除脑对脊髓的控制 B.在实验1的搔扒反射中兴奋的传导是单向的 C.实验2不出现搔扒反射的原因是效应器被破坏 D.本实验说明搔扒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
8. 难度:简单 | |
假设一个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封闭水缸中,有一条鱼、一株水生植物和一只蜗牛。如果把鱼去掉,下列情况最先发生的是 A.光合作用加快 B.水的酸性增加 C.植物会死掉 D.水中氧气浓度增加
|
9. 难度:中等 | |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有冷敏神经元和热敏神经元两种,这两种神经元放电频率与体温变化之间的关系如图,正常情况下 C、W 曲线交于点 S,此点对应的温度为正常温度。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当体温低于正常值时,正常人体冷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一定高于热敏神经元的放电频率 B.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减少散热、增加产热,使体温恢复至正常 C.若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体温持续偏高,点 S 将右移 D.正常人体处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在寒冷环境的中散热量
|
10. 难度:简单 | |
有句谚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若鹰迁入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的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实现能量的反复利用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没有改变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
11. 难度:简单 | |
调查某生态系统两个营养级的能量流动关系如图所示(字母代表能量数值),若传递效率是15%,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C=0.15B B.C=0.15D C.C=0.15(A+B+D+E) D.B=A+D+E
|
12. 难度:简单 | |
图为血糖调节模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激素甲的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 B.激素乙的分泌细胞是胰岛B细胞 C.激素乙是胰岛素 D.缺乏激素甲可能患糖尿病
|
13. 难度:简单 | |
关于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起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B.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记忆B淋巴细胞具有较强的分裂能力 D.需在浆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下才能迅速分裂分化
|
14. 难度:困难 | |
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最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致最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度不一定相等 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 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
15. 难度:简单 | |
研究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错误的做法是( ) A.取样时塑料袋上应标明地点和时间 B.用取样器采集土壤样本 C.用标志重捕法估算蚯蚓的种群密度 D.设计统计表,以利于结果分析
|
16. 难度:简单 | |
从森林的边缘到中心地带分布着不同生物,体现了森林群落的( ) A.营养结构 B.年龄结构 C.垂直结构 D.水平结构
|
17. 难度:中等 | |||||||||||||||||||||||||||||||||||||||||||||||||||||||||||||||||||
一位生态学家对5个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的组成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表中种1、种2、种3……代表不同的物种;A、B……代表不同的生物群落;表中的数据表示每个物种的种群密度(单位:个体数/100m2)。依据上述数据分析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 )
A.5个生物群落同时受到大规模虫害袭击时,受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群落B B.5个生物群落中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最差的是群落A C.群落A中,种群3、种群6之间最可能的关系是捕食 D.要提高人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最好是营造单一树种的人工林
|
18. 难度:中等 | |
下列有关果酒制作的原理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在葡萄酒的自然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附着在葡萄皮上的野生型酵母菌 B. 在果酒制作过程中,为了提高果酒的品质,可在果汁中接入人工培养的酵母菌菌种 C. 红葡萄酒呈现红色,是因为红葡萄皮中的色素进入了发酵液中 D. 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不能生长繁殖,而其他杂菌能快速生长
|
19. 难度:简单 | |
如图为制作果酒、果醋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乙两装置都可用来制作果酒 B.在制作果醋时,用乙装置更有利于果醋的生成 C.在用甲装置制作果酒的后期(酒精生成阶段),要保证瓶盖彻底密封 D.在用乙装置制作果醋的过程中,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
|
20. 难度:简单 | |
下列关于腐乳制作中温度控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前期发酵将笼屉的温度控制在15~18 ℃ B.发酵过程中温度过低则会导致菌丝生长缓慢 C.发酵过程中温度过高菌丝易老化和死亡 D.装瓶前,要将长满毛霉的豆腐块进行高温灭菌避免杂菌污染
|
21. 难度:中等 | |
色氨酸在植物体内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吲哚乙酸。某研究小组研究了Zn对玉米幼苗中色氨酸和吲哚乙酸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
A.据实验结果可推测Zn能促进色氨酸和吲哚乙酸合成 B.培养幼苗的培养液中应该定时通入空气 C.实验组在加Zn的前后也形成了对照 D.色氨酸转变成吲哚乙酸的过程发生在核糖体
|
22. 难度:中等 | |
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相关选项正确的是( ) A.图中的D表示大气中的CO2 B.D →A是呼吸作用 C.图中的E是生态系统的基石 D.该循环具有全球性
|
23. 难度:简单 | |
下列措施中属于运用生态系统信息传递原理,提高农畜产品产量的是( ) A.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作物产量 B.利用音响设备发出的声音信号提高牛、羊的繁殖率 C.施放适量的性引诱剂,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 D.延长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以提高麻皮产量
|
24. 难度:中等 | |
下图a~d表示不同的生物或生态系统。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Y表示种群密度,则a~d四种野生生物的所处的营养级最低的一定是d种群 B.若Y表示物种丰富度,a~d表示不同演替阶段,则自然演替的顺序为a→b→c→d C.若Y表示生物的能量,则生态系统a~d四个种群间一定有食物链d→c→b→a D.若Y表示物种多样性,a~d表示四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的是d
|
25. 难度:中等 | |
一种日本特有的蚜虫的雌性个体在其出生后半年就开始不断繁殖后代,而且在丧失繁殖能力后仍能继续分泌黏液,攻击瓢虫等天敌,与其它雌性昆虫繁殖后会死去不同,因此获得 “蚜虫奶奶”美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自然条件下,蚜虫种群的数量呈J型增长 B.“蚜虫奶奶”现象涉及种内互助和种间斗争 C.“蚜虫奶奶”现象可能是长期自然选择形成的 D.“蚜虫奶奶”与瓢虫之间不存在信息传递
|
26. 难度:简单 | |
如下图所示是胰腺组织局部结构模式图,图中ABCD表示体液。请据图回答: (1)人体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称为___________,主要由图中__________三种液体组成(填图中字母)。 (2)胰腺组织细胞可分泌胰消化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其中__________可进入血液。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是____________, (3)在正常情况下图中A~D中,O2浓度最高处是______(填图中字母),图中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____________(填名称)。 (4)图中A液与B液成分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__________________。
|
27. 难度:中等 | |
如图1是当A接受一定强度刺激后引起D收缩过程的示意图,图2为某结构的放大示意图,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神经纤维B在A中的细小分枝在反射弧的结构中叫做________。用针刺A时引起疼痛,产生痛觉的部位是________。 (2)若在图1的B处切断,刺激A点,C处的膜内外两侧的电位状况是__________,该状态的形成是____离子____(填内或外)流的结果。 (3)图2是图1中____(填字母)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中的①是上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 (4)图2中的兴奋性递质由①作用于②,穿过_____层膜结构,引起②部位的膜对Na+通透性变_____(填小或大),同时图2中相关信号的转换模式为________________。
|
28. 难度:简单 | |
下图表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腺体代表甲状腺,①至⑤表示五个过程。据图回答: (1)人体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后,首先会加强的是图中的过程________(填序号),过程③分泌的激素使组织细胞代谢________________,增加产热。同时皮肤血管_______________,以减少机体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2)过程③分泌的激素的靶细胞包括图中的______细胞和_____细胞,这种调节作用在生理学上叫做反馈调节。 (3)垂体还能分泌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的_________激素,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
29. 难度:中等 |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研究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根和芽生长的影响,拟用小麦种子、温箱、培养皿、移液管、滤纸、尺、蒸馏水、10 mg/L 2,4-D(一种生长素类似物)以及0.1%升汞(表面消毒剂)等完成相关研究。 (1)该实验的原理是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有调节作用,其调节效应与______、_________等有关,用不同浓度的2,4-D处理萌发的种子,对根、芽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 (2)请补充完整下面的方法步骤: ①取小麦种子,用0.1%升汞消毒适宜时间,再用蒸馏水冲洗若干次,置于22 ℃温箱中催芽2 天。 ②取培养皿若干套,并编号。向1号培养皿中移入10 mg/L 2,4-D 溶液10 mL,然后移出1 mL到2号培养皿中,加9 mL蒸馏水并混匀,如此稀释至6号培养皿(浓度为0.0001 mg/L)。除之前的这6组培养皿外,还需另设一组,操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各培养皿中放置一滤纸圆片,选取萌发的种子10粒,合理排放于培养皿中,盖上皿盖,放在22 ℃温箱中黑暗培养3d。 ④测量并记录___________。 (3)2,4-D的调节效应一般用一定时间内器官长度的增长百分率(%)来表示。计算增长百分率(%)需要获得的参数除了实验结束后的实验组长度以外,还应包括_____、_____。 (4)请将本实验最可能的结果用曲线图的形式表示出来___________(假设对根、芽的最适促进浓度分别是0.001 mg/L和0.1 mg/L)。
|
30. 难度:简单 | |
已知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与泡制时间有关。为了测定不同泡制天数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材料、试剂及用具包括:刻度移液管、比色管、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亚硝酸盐的显色剂、不同泡制天数的泡菜滤液等。回答相关问题: ⑴请完善下列实验步骤。 ①标准管的制备:用_____________和显色剂制成颜色深浅不同的系列标准管。 ②样品管的制备:用刻度移液管分别吸取一定量的_______,加到不同的比色管中,然后在各个比色管中加入等量的显色剂进行显色,得到样品管。 ③将每个_________分别与系列标准管进行比较,找出与样品管颜色深浅_______的标准管,该管中亚硝酸钠含量即代表样品管中的亚硝酸盐含量,记录各样品管亚硝酸盐的含量。 ⑵下图表示的是泡菜中___________趋势。 ⑶泡菜制作过程中产酸的细菌主要是_______(填“醋酸杆菌”或“乳酸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