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已知全集U={1,2,3,4,5,6},集合P={1,2,3,4},Q={2,3,4,6},则中的元素个数为 ( ) A.0 B.1 C.3 D.5
|
2. 难度:简单 | |
已知复数Z满足,则Z= ( ) A. B. C. D.
|
3. 难度:简单 | |
若,则“k>3”是 “方程表示双曲线”的 (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4. 难度:简单 | |
一个正三棱锥的四个顶点都在半径为1的球面上,其中底面的三个顶点在该球的一个 大圆上,则该正三棱锥的体积是 ( ) A. B. C. D.
|
5. 难度:中等 | |
在△ABC中,C是直角,则sin2A+2sinB ( ) A.由最大值无最小值 B.有最小值无最大值 C.由最大值也有最小值 D.无最大值也无最小值
|
6. 难度:简单 | |
直线bx+ay=ab (a<0,b<0)的倾斜角是 ( ) A. B. C. D.
|
7. 难度:简单 | |
若a>0,b>0,则不等式等价于 ( ) A. B. C. D.
|
8. 难度:中等 | |
若函数f(x)=㏒a(x3-ax) (a>0,a≠1)在区间()内单调递增,则a的取值范围 是 ( ) A. B. C. D.
|
9. 难度:简单 | |
若函数,则f(x)是 ( ) A.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 B.最小正周期为的奇函数 C.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D.最小正周期为的偶函数
|
10. 难度:中等 | |
将1,2,…,9这9个数平均分成三组,则每组的3个数都成等差数列的概率为( ) A. B. C. D.
|
11. 难度:简单 | |
在直角坐标系中,分别是与轴,轴平行的单位向量,若直角三角形中,,,则K的可能值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
12. 难度:简单 | |
对于已知直线a,如果直线b同时满足下列三个条件: ①与直线a异面;②与直线a所成的角为定值θ;③与直线a的距离为定值d; 那么,这样的直线b有 ( ) A.1条 B.2条 C.3条 D.无数条
|
13. 难度:简单 | |
已知直线与曲线恰有一个公共点,则实数a的值为 。
|
14. 难度:简单 | |
若干个能唯一确定一个数列的量称为该数列的“基本量”,设{}是公比为q的无穷等比数列,下列{}的四组量中,一定能成为该数列的“基本量”的是第 组。(写出所有符合要求的组号) ①与 ②与 ③与 ④q与 其中n为大于1的整数,为{}前n项和。
|
15. 难度:中等 | |
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当x[0, ),恒成立,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
|
16. 难度:简单 | |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1)和点(-3,4),若点C在∠AOB的平分线上,且=2,则= 。
|
17. 难度:中等 | |
(本题满分10) 设f(x)= (Ⅰ)求f(x)的最大值及最小正周期; (Ⅱ)若锐角满足,求tan的值。
|
18. 难度:简单 | |
(本题满分12) 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击中目标的概率分别是和。假设两人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每人各次射击是否击中目标相互之间也没有影响。 (Ⅰ) 求甲射击4次,至少有1次未击中目标的概率; (Ⅱ) 求两人各射击4次,甲恰好击中目标2次,且乙恰好击中目标3次的概率; (Ⅲ) 假设某人连续2次未击中目标,则终止其射击,问乙恰好射击5次后被终止射击的概率是多少?
|
19. 难度:中等 | |
(本题满分12) 如图,在三棱锥S-ABC中,ΔABC是边长为4的正三角形,平面SAC⊥平面ABC,SA=SC=,M,N分别为AB,SB的中点。 (Ⅰ)求异面直线AC与SB所成角; (Ⅱ)求二面角 N-CM-B的大小; (Ⅲ)求点B到平面CMN的距离。
|
20. 难度:压轴 | |
(本题满分12) 已知x=1是函数f(x)=m -3(m+1)+nx+1的一个极值点,其中m,nR,m<0. (Ⅰ)求m与n的关系表达式; (Ⅱ)求f(x)的单调区间; (Ⅲ)当x时,函数y=f(x)的图像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斜率恒大于3m,求m的取值范围。
|
21. 难度:中等 | ||||
(本题满分12) 如图,已知椭圆C: (a>b>0)的左、右焦点分别是,离心率为e.直线L:y=ex+a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点,M是直线L与椭圆C的一个公共点,P是点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设。 (Ⅰ)证明:=1-; (Ⅱ)确定的值,使得△P是等腰三角形。
|
22. 难度:困难 | |
(本题满分12) 对于,不等式所表示的平面区域为,把内的整点(横坐标与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按其到原点的距离从近到远排成点列: (),(),(),…,()。 (Ⅰ)求, (Ⅱ)数列{}满足,且时,证明当时,。 (Ⅲ)在(Ⅱ)的条件下,试比较()·()·()·…·()与4的大小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