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中等 | |
函数的定义域为( ) A.(-∞,-1] B.(-∞,-1) C.[-1,+∞) D.(-1,+∞) |
2. 难度:中等 | |
已知复数a+bi=i(1-i)(其中a,b∈R,i是虚数单位),则a+b的值为( ) A.-2 B.-1 C.0 D.2 |
3. 难度:中等 | |
如果函数(ω>0)的最小正周期为,则ω的值为( ) A.1 B.2 C.4 D.8 |
4. 难度:中等 | |
在△ABC中,∠ABC=60°,AB=2,BC=3,在BC上任取一点D,使△ABD为钝角三角形的概率为( ) A. B. C. D. |
5. 难度:中等 | |
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 A. B. C.8 D.12 |
6. 难度:中等 |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面积为4,则实数t的值为( ) A.1 B.2 C.3 D.4 |
7. 难度:中等 | |
已知幂函数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则实数m的值为( ) A.3 B.2 C.2或3 D.-2或-3 |
8. 难度:中等 | |
已知两个非零向量与,定义|×|=||||sinθ,其中θ为与的夹角.若=(-3,4),=(0,2),则|×|的值为( ) A.-8 B.-6 C.6 D.8 |
9. 难度:中等 | |
已知函数f(x)=2x+1,对于任意正数a,|x1-x2|<a是|f(x1)-f(x2)|<a成立的( )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10. 难度:中等 | |
已知圆O:x2+y2=r2,点P(a,b)(ab≠0)是圆O内一点,过点P的圆O的最短弦所在的直线为l1,直线l2的方程为ax+by+r2=0,那么( ) A.l1∥l2,且l2与圆O相离 B.l1⊥l2,且l2与圆O相切 C.l1∥l2,且l2与圆O相交 D.l1⊥l2,且l2与圆O相离 |
11. 难度:中等 | |
若函数f(x)=ln(x2+ax+1)是偶函数,则实数a的值为 . |
12. 难度:中等 | |
已知集合A={x|1≤x≤3},B={x|a≤x≤a+3},若A⊆B,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
13. 难度:中等 | |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曾经在沙滩上研究数学问题,他们在沙滩上画点或用小石子来表示数,按照点或小石子能排列的形状对数进行分类,如图中的实心点个数1,5,12,22,…,被称为五角形数,其中第1个五角形数记作a1=1,第2个五角形数记作a2=5,第3个五角形数记作a3=12,第4个五角形数记作a4=22,…,若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则a5= ,若an=145,则n= . |
14. 难度:中等 | |
(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圆O的半径为5cm,点P是弦AB的中点,OP=3cm,弦CD过点P,且,则CD的长为 cm. |
15. 难度:中等 | |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直线l与曲线C的参数方程分别为l:(s为参数)和C:(t为参数),若l与C相交于A、B两点,则|AB|= . |
16. 难度:中等 | |
已知函数. (1)求的值; (2)若,求cos2α的值. |
17. 难度:中等 | |
某校从高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0名学生,将他们的期中考试数学成绩(满分100分,成绩均为不低于40分的整数)分成六段:[40,50),[50,60),…,[90,100]后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图中实数a的值; (2)若该校高一年级共有学生640人,试估计该校高一年级期中考试数学成绩不低于60分的人数; (3)若从数学成绩在[40,50)与[90,100]两个分数段内的学生中随机选取两名学生,求这两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之差的绝对值不大于10的概率. |
18. 难度:中等 | |
如图所示,在三棱锥P-ABC中,,平面PAC⊥平面ABC,PD⊥AC于点D,AD=1,CD=3,PD=2. (1)求三棱锥P-ABC的体积; (2)证明△PBC为直角三角形. |
19. 难度:中等 | |
已知等差数列{an}的公差d≠0,它的前n项和为Sn,若S5=70,且a2,a7,a22成等比数列. (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Tn,求证:. |
20. 难度:中等 | |
已知函数f(x)=-x3+ax2+b(a,b∈R). (1)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 (2)若对任意a∈[3,4],函数f(x)在R上都有三个零点,求实数b的取值范围. |
21. 难度:中等 | |
已知椭圆的左,右两个顶点分别为A、B.曲线C是以A、B两点为顶点,离心率为的双曲线.设点P在第一象限且在曲线C上,直线AP与椭圆相交于另一点T. (1)求曲线C的方程; (2)设P、T两点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证明:x1•x2=1; (3)设△TAB与△POB(其中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分别为S1与S2,且,求的取值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