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难度:简单 | |
一个物体做变速运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为变力 B.合外力一定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一定改变 C.合外力不一定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动能不一定改变 D.合外力一定不为零,物体的速度一定改变
|
2. 难度:简单 | |
质量为m的物体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以减速上升了H,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了mgH B.物体的动能减少了FH C. 物体的机械能增加了FH D. 物体重力势能的增加小于动能的减少
|
3. 难度:简单 | |
汽车的质量为,以恒定的功率在水平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设它受到的阻力是一定值.在车速从达到最大值的过程中,经历的时间为,通过的位移为,的则( ) A.汽车发动机的牵引力是恒力 B.汽车发动机的功率为 C.汽车在此过程中的加速度是越来越小的 D.汽车在此过程中受到的阻力是
|
4. 难度:简单 | |
某机器内有两个围绕各自的固定轴匀速转动的铝盘A、B,A盘上有一个信号发射装置P,能发射水平红外线,P到圆心的距离为28cm。B盘上有一个带窗口的红外线信号接受装置Q,Q到圆心的距离为16cm。P、Q转动的线速度相同,都是4πm/s。当P、Q正对时,P发出的红外线恰好进入Q的接受窗口,如图所示,则Q接受到的红外线信号的周期是( ) A.0.56s B. 0.28s C.0.16s D. 0.07s
|
5. 难度:简单 | |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我国成功实施了“神舟”七号载入航天飞行并实现了航天员首次出舱。飞船先沿椭圆轨道飞行,后在远地点343千米处点火加速,由椭圆轨道变成高度为343千米的圆轨道,在此圆轨道上飞船运行周期约为90分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飞船变轨前后的机械能(动能加势能即mv2+mgh)相等 B.飞船在圆轨道上时航天员出舱前后都处于失重状态 C.飞船在此圆轨道上运动的角度速度大于同步卫星运动的角速度 D.飞船变轨前通过椭圆轨道远地点时的加速度大于变轨后沿圆轨道运动的加速度
|
6. 难度:简单 | |
一物体从斜面底端以初动能E滑向一足够长斜面,返回到底端的速度大小为v,克服摩擦力做功为E/3,若物块以初动能2E滑向该斜面,则( ) A.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E/3 B.返回斜面底端时的动能为2E/3 C.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 D.返回斜面底端时的速度大小为v
|
7. 难度:简单 | |
如图甲所示,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质量为m的小球,从距弹簧上端高h处由静止自由释放,在接触到弹簧后继续向下运动。若以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为原点,竖直向下建立坐标轴Ox,则小球的速度平方v2随坐标x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为直线,并与平滑曲线ABC相切于A点;B点为曲线最高点。设小球的位置坐标为x,小球所受重力的瞬时功率为P,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对应于图乙A点:最大 B.对应于图乙B点:最大 C.对应于图乙B点:最小 D.对应于图乙C点:最大
|
8.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子弹A、B从木块两侧同时射入木块,最终都停在木块中,这一过程中木块始终保持静止.现知道子弹A射入深度dA大于子弹B射入的深度dB,则可判断( ) A.子弹在木块中运动时间tA>tB B.子弹入射时的初速度vA>vB C.子弹质量mA<mB D.子弹入射时的初动能EkA>EkB
|
9.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3块完全相同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C、B间接触也是光滑的,一颗子弹水平从A射入,最后从B穿出,则子弹穿出B后,3木块的速率关系是( )
A.VA=VB=VC B.VA>VB>VC C.VB>VA>VC D.VA<VB=VC
|
10.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小车由光滑的弧形段AB和粗糙的水平段BC组成,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当小车固定时,从A点由静止滑下的物体到C点恰好停止。如果小车不固定,物体仍从A点静止滑下,则( ) A.还是滑到C点停住 B.滑到BC间某处停住 C.会冲出C点落到车外 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
11. 难度:简单 | |
构建和谐、节约型社会深得民心,这体现于生活的方方面面,自动充电式电动车就是很好的一例.在电动车的前轮处装有发电机,发电机与蓄电池连接.当骑车者用力蹬车或电动自行车自动滑行时,自行车就可以连通发电机对蓄电池充电,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某人骑车以500 J的初动能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滑行,第一次关闭自动充电装置让车自由滑行,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线①所示;第二次启动自动充电装置,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关系如图线②所示.设两种情况下自行车受到的阻力(包括空气阻力和摩擦阻力等)恒定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行车受到的阻力为50N B.自行车受到的阻力约为83N C.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200J D.第二次向蓄电池所充的电能是250J
|
12.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平直木板AB倾斜放置,板上的P点距A端较近,小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由A到B逐渐减小,先让物块从A由静止开始滑到B。然后,将A着地,抬高B,使木板的倾角与前一过程相同,再让物块从B由静止开始滑到A。上述两过程相比较,下列说法中一定正确的是( ) A.物块经过P点的动能,前一过程较小 B.物块从顶端滑到P点的过程中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前一过程较少 C.物块滑到底端的速度,前一过程较大 D.物块从顶端滑到底端的时间,前一过程较长
|
13. 难度:简单 | |
卡文迪许利用如图所示的扭秤实验装置测量了引力常量G。 (多选题)为了测量石英丝极微的扭转角,该实验装置中采取使“微小量放大”的主要措施( ) A.减小石英丝的直径 B.增大T型架横梁的长度 C.利用平面镜对光线的反射 D.增大刻度尺与平面镜的距离
|
14. 难度:简单 | |
如图为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现有的器材为:带铁夹的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铁夹的重锤、天平.回答下列问题 (1)为完成此实验,除了所给的器材,还需要的器材有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米尺 B.秒表 C.0~12V的直流电源 D.0~12V的交流电源 (2)利用图示装置进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时,需要测量物体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到某点时的瞬时速度和下落高度。某班同学利用实验得到的纸带,设计了以下四种测量方案。 a.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并测出下落时间,通过 计算出瞬时速度. b.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并通过计算出瞬时 速度. c. 根据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纸带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 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并通过计算出高度. d. 用刻度尺测出物体下落的高度,根据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纸带 上某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点前后相邻两点间的平均速度,测算出瞬时速度。 以上方案中只有一种正确,正确的是 。(填入相应的字母)
|
15. 难度:简单 | |
某同学为探究“恒力做功与物体动能改变的关系”,设计了如下实验,他的操作步骤是: ① 摆好实验装置如图。 ②将质量为200g的小车拉到打点计时器附近,并按住小车。 ③在质量为10g、30g、50g的三种钩码中,他挑选了一个质量为50g的钩码挂在拉线的挂钩P上。 ④释放小车,打开电磁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打出一条纸带。 (1)在多次重复实验得到的纸带中取出自认为满意的一条。经测量、计算,得到如下数据: ①第一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为40.0cm。 ②打下第N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1.00m/s。该同学将钩码的重力当作小车所受的拉力,算出:拉力对小车做的功为 J,小车动能的增量为 J。(取g=9.8 m/s2) (2)此次实验探究结果,他没能得到“恒力对物体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且误差很大。显然,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各种产生误差的因素。请你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装置和操作过程帮助分析一下,造成较大误差的三个主要原因是:
|
16.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A放在光滑水平轨道上,小球距左端竖直墙壁为s.另一个质量为M=3m的小球B以速度v0沿轨道向左运动并与A发生正碰,已知碰后A球的速度大小为1.2v0,小球A与墙壁的碰撞过程中无机械能损失,两小球均可视为质点,且碰撞时间极短.求: (1)两球发生第一次碰撞后小球B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两球发生碰撞的过程中A球对B球做功的大小. (3)两球发生第二次碰撞的位置到墙壁的距离.
|
17.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是某游乐场过山车的娱乐装置原理图,弧形轨道末端与一个半径为R的光滑圆轨道平滑连接,两辆质量均为m的相同小车(大小可忽略),中间夹住一轻弹簧后连接一起,两车从光滑弧形轨道上的某一高度由静止滑下,当两车刚滑入圆环最低点时连接两车的挂钩突然断开,弹簧将两车弹开,其中后车刚好停在圆环最低点处,前车沿圆环轨道运动恰能越过圆弧轨道最高点.求: (1)前车被弹出时的速度. (2)把前车弹出过程中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 (3)两车下滑的高度h.
|
18. 难度:简单 | |
质量为m的钢板与直立轻弹簧的上端连接,弹簧下端固定在地上.平衡时,弹簧的压缩量为x0,如图所示.一物块从钢板正上方距离为3x0的A处自由落下,打在钢板上并立刻与钢板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它们到达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已知物块质量也为m时,它们恰能回到O点.若物块质量为2m,仍从A处自由落下,则物块与钢板回到O点时,还具有向上的速度.求物块向上运动到达的最高点与O点的距离?
|
19. 难度:简单 | |
如图所示,长度为L的轻杆上端连着一质量为m的体积可忽略的小重物B.杆的下端用铰链固接于水平面上的A点.同时,置于同一水平面上的立方体C恰与B接触,立方体C的质量为M.今做微小的扰动,使杆向右倾倒,设B与C、C与水平面间均无摩擦,而B与C刚脱离接触的瞬间,杆与地面夹角恰好为π/6.求B与C的质量之比m/M。
|